'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每次姐姐想玩時,就“耿直”地從妹妹手上直接“拿”過來,而妹妹總會大聲哭鬧以示抗議。

每當這時,奶奶就來一句“讓給妹妹吧。”

我是一貫反對的。

我認為,如果一味地要求大寶讓小寶,只會慣壞了小寶,傷害了大寶。

阪井豐貴在書中,介紹了無差異曲線,他指出:

無差異曲線是指這樣一條曲線,在它上面的每一點,商品的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們從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卻是相同的。

對某些人來說,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喜好一致,那麼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就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你可以給他們任意一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體驗。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姐妹倆搶玩具的畫面。

對於剛滿1歲的妹妹來說,她其實分辨不出每種玩具的作用和價值,對她來說,只是享受“玩姐姐玩具”的樂趣。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每次姐姐想玩時,就“耿直”地從妹妹手上直接“拿”過來,而妹妹總會大聲哭鬧以示抗議。

每當這時,奶奶就來一句“讓給妹妹吧。”

我是一貫反對的。

我認為,如果一味地要求大寶讓小寶,只會慣壞了小寶,傷害了大寶。

阪井豐貴在書中,介紹了無差異曲線,他指出:

無差異曲線是指這樣一條曲線,在它上面的每一點,商品的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們從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卻是相同的。

對某些人來說,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喜好一致,那麼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就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你可以給他們任意一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體驗。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姐妹倆搶玩具的畫面。

對於剛滿1歲的妹妹來說,她其實分辨不出每種玩具的作用和價值,對她來說,只是享受“玩姐姐玩具”的樂趣。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換句話說,從妹妹的角度來看,“畫板”和“故事書”對她來說是“無差異”的,一個畫板等於一本書,給她哪一樣,她都一樣開心。

而對於姐姐來說,當她想從妹妹手上拿到“畫板”時,其實只需要先把對妹妹來說“喜好程度一致”的“故事書”拿給妹妹,作為交換就可以了。

拒絕制定“法定價格”

家有二寶的父母們,都明白,“一碗水其實是端不平的”,我們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姐姐情感需求高,我們會偏向對姐姐更加溫和;妹妹貪嘴,有時候好吃的東西就拿給妹妹,在她們的“需求”明顯不同時,我們自然地提供不同的“供給”,大家都滿意,相安無事。

但是,資源總是有限的,在某些時候,她們會對同類物品產生興趣,而並不是所有資源都可以一分為二的,我們也不可能不斷提高“供給”水平,那麼,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偏心”、“不公平”就在所難免,矛盾也由此產生了。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每次姐姐想玩時,就“耿直”地從妹妹手上直接“拿”過來,而妹妹總會大聲哭鬧以示抗議。

每當這時,奶奶就來一句“讓給妹妹吧。”

我是一貫反對的。

我認為,如果一味地要求大寶讓小寶,只會慣壞了小寶,傷害了大寶。

阪井豐貴在書中,介紹了無差異曲線,他指出:

無差異曲線是指這樣一條曲線,在它上面的每一點,商品的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們從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卻是相同的。

對某些人來說,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喜好一致,那麼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就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你可以給他們任意一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體驗。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姐妹倆搶玩具的畫面。

對於剛滿1歲的妹妹來說,她其實分辨不出每種玩具的作用和價值,對她來說,只是享受“玩姐姐玩具”的樂趣。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換句話說,從妹妹的角度來看,“畫板”和“故事書”對她來說是“無差異”的,一個畫板等於一本書,給她哪一樣,她都一樣開心。

而對於姐姐來說,當她想從妹妹手上拿到“畫板”時,其實只需要先把對妹妹來說“喜好程度一致”的“故事書”拿給妹妹,作為交換就可以了。

拒絕制定“法定價格”

家有二寶的父母們,都明白,“一碗水其實是端不平的”,我們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姐姐情感需求高,我們會偏向對姐姐更加溫和;妹妹貪嘴,有時候好吃的東西就拿給妹妹,在她們的“需求”明顯不同時,我們自然地提供不同的“供給”,大家都滿意,相安無事。

但是,資源總是有限的,在某些時候,她們會對同類物品產生興趣,而並不是所有資源都可以一分為二的,我們也不可能不斷提高“供給”水平,那麼,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偏心”、“不公平”就在所難免,矛盾也由此產生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阪井豐貴在書中提到:

把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合併起來,就能更好地理解市場是如何決定價格的。

法定價格既不能使剩餘最大,也無法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還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實際生活中很少再有法定定價,但是國家卻可能通過稅收影響價格。

徵稅會對社會造成無謂損失,如果針對指定商品徵稅,還可能讓生產商為了避稅而開發出原本不需要的技術,在拉鋸戰中損耗技術投資。

雖然孩子們之間對資源的競爭(比如父母的關注、時間、具體的物品)不能量化為具體的價格,但本質上的道理是一樣的。

第一、供需總是動態變化的,不可能始終保持平衡,因此“供不應求”時,我們也無需自責。

第二、法定價格不但無法應對變化,反而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同樣地,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在孩子的競爭中制定了怎樣的“法定標準”(法定價格),都很可能引發出更多的矛盾。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以“幫助弱者”為導向,本質上就相當於向“強者徵稅”,當妹妹哭泣時,我們認為妹妹是弱者,因而將資源給到妹妹,下一次,姐姐一定會哭得比妹妹更厲害,以此獲得我們的同情和幫助。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每次姐姐想玩時,就“耿直”地從妹妹手上直接“拿”過來,而妹妹總會大聲哭鬧以示抗議。

每當這時,奶奶就來一句“讓給妹妹吧。”

我是一貫反對的。

我認為,如果一味地要求大寶讓小寶,只會慣壞了小寶,傷害了大寶。

阪井豐貴在書中,介紹了無差異曲線,他指出:

無差異曲線是指這樣一條曲線,在它上面的每一點,商品的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們從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卻是相同的。

對某些人來說,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喜好一致,那麼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就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你可以給他們任意一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體驗。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姐妹倆搶玩具的畫面。

對於剛滿1歲的妹妹來說,她其實分辨不出每種玩具的作用和價值,對她來說,只是享受“玩姐姐玩具”的樂趣。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換句話說,從妹妹的角度來看,“畫板”和“故事書”對她來說是“無差異”的,一個畫板等於一本書,給她哪一樣,她都一樣開心。

而對於姐姐來說,當她想從妹妹手上拿到“畫板”時,其實只需要先把對妹妹來說“喜好程度一致”的“故事書”拿給妹妹,作為交換就可以了。

拒絕制定“法定價格”

家有二寶的父母們,都明白,“一碗水其實是端不平的”,我們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姐姐情感需求高,我們會偏向對姐姐更加溫和;妹妹貪嘴,有時候好吃的東西就拿給妹妹,在她們的“需求”明顯不同時,我們自然地提供不同的“供給”,大家都滿意,相安無事。

但是,資源總是有限的,在某些時候,她們會對同類物品產生興趣,而並不是所有資源都可以一分為二的,我們也不可能不斷提高“供給”水平,那麼,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偏心”、“不公平”就在所難免,矛盾也由此產生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阪井豐貴在書中提到:

把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合併起來,就能更好地理解市場是如何決定價格的。

法定價格既不能使剩餘最大,也無法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還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實際生活中很少再有法定定價,但是國家卻可能通過稅收影響價格。

徵稅會對社會造成無謂損失,如果針對指定商品徵稅,還可能讓生產商為了避稅而開發出原本不需要的技術,在拉鋸戰中損耗技術投資。

雖然孩子們之間對資源的競爭(比如父母的關注、時間、具體的物品)不能量化為具體的價格,但本質上的道理是一樣的。

第一、供需總是動態變化的,不可能始終保持平衡,因此“供不應求”時,我們也無需自責。

第二、法定價格不但無法應對變化,反而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同樣地,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在孩子的競爭中制定了怎樣的“法定標準”(法定價格),都很可能引發出更多的矛盾。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以“幫助弱者”為導向,本質上就相當於向“強者徵稅”,當妹妹哭泣時,我們認為妹妹是弱者,因而將資源給到妹妹,下一次,姐姐一定會哭得比妹妹更厲害,以此獲得我們的同情和幫助。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第三、更好的方法,是父母退出後,允許孩子們自由競爭,讓她們自動恢復平衡狀態。

要相信市場的調節作用,也相信孩子們的自我調節和適應能力,在衝突中,她們會更瞭解自己,更懂得如何“選擇”,如何“交換”。

由此,無論是情緒,還是物質,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們之間反而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創造“正外部性”,提高育兒效率

阪井豐貴是這樣介紹“外部性”的:

某項生產活動不經過買賣交易而對第三方產生的影響叫做外部性。

外部性分為正負兩種。

比如,企業汙染環境,會引起“負外部性”,我們熟知的環境稅,就是對負外部性的約束。

而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把房子買在交通沿線地帶,一定會升值”,就是因為修建道路會帶來“正外部性”。所以,大多數鐵路公司都不會僅僅修路,而是會把線路周邊住宅和商業設施的開發也一併承包下來,這樣,就把正外部性進行了內部化。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每次姐姐想玩時,就“耿直”地從妹妹手上直接“拿”過來,而妹妹總會大聲哭鬧以示抗議。

每當這時,奶奶就來一句“讓給妹妹吧。”

我是一貫反對的。

我認為,如果一味地要求大寶讓小寶,只會慣壞了小寶,傷害了大寶。

阪井豐貴在書中,介紹了無差異曲線,他指出:

無差異曲線是指這樣一條曲線,在它上面的每一點,商品的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們從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卻是相同的。

對某些人來說,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喜好一致,那麼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就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你可以給他們任意一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體驗。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姐妹倆搶玩具的畫面。

對於剛滿1歲的妹妹來說,她其實分辨不出每種玩具的作用和價值,對她來說,只是享受“玩姐姐玩具”的樂趣。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換句話說,從妹妹的角度來看,“畫板”和“故事書”對她來說是“無差異”的,一個畫板等於一本書,給她哪一樣,她都一樣開心。

而對於姐姐來說,當她想從妹妹手上拿到“畫板”時,其實只需要先把對妹妹來說“喜好程度一致”的“故事書”拿給妹妹,作為交換就可以了。

拒絕制定“法定價格”

家有二寶的父母們,都明白,“一碗水其實是端不平的”,我們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姐姐情感需求高,我們會偏向對姐姐更加溫和;妹妹貪嘴,有時候好吃的東西就拿給妹妹,在她們的“需求”明顯不同時,我們自然地提供不同的“供給”,大家都滿意,相安無事。

但是,資源總是有限的,在某些時候,她們會對同類物品產生興趣,而並不是所有資源都可以一分為二的,我們也不可能不斷提高“供給”水平,那麼,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偏心”、“不公平”就在所難免,矛盾也由此產生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阪井豐貴在書中提到:

把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合併起來,就能更好地理解市場是如何決定價格的。

法定價格既不能使剩餘最大,也無法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還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實際生活中很少再有法定定價,但是國家卻可能通過稅收影響價格。

徵稅會對社會造成無謂損失,如果針對指定商品徵稅,還可能讓生產商為了避稅而開發出原本不需要的技術,在拉鋸戰中損耗技術投資。

雖然孩子們之間對資源的競爭(比如父母的關注、時間、具體的物品)不能量化為具體的價格,但本質上的道理是一樣的。

第一、供需總是動態變化的,不可能始終保持平衡,因此“供不應求”時,我們也無需自責。

第二、法定價格不但無法應對變化,反而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同樣地,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在孩子的競爭中制定了怎樣的“法定標準”(法定價格),都很可能引發出更多的矛盾。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以“幫助弱者”為導向,本質上就相當於向“強者徵稅”,當妹妹哭泣時,我們認為妹妹是弱者,因而將資源給到妹妹,下一次,姐姐一定會哭得比妹妹更厲害,以此獲得我們的同情和幫助。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第三、更好的方法,是父母退出後,允許孩子們自由競爭,讓她們自動恢復平衡狀態。

要相信市場的調節作用,也相信孩子們的自我調節和適應能力,在衝突中,她們會更瞭解自己,更懂得如何“選擇”,如何“交換”。

由此,無論是情緒,還是物質,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們之間反而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創造“正外部性”,提高育兒效率

阪井豐貴是這樣介紹“外部性”的:

某項生產活動不經過買賣交易而對第三方產生的影響叫做外部性。

外部性分為正負兩種。

比如,企業汙染環境,會引起“負外部性”,我們熟知的環境稅,就是對負外部性的約束。

而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把房子買在交通沿線地帶,一定會升值”,就是因為修建道路會帶來“正外部性”。所以,大多數鐵路公司都不會僅僅修路,而是會把線路周邊住宅和商業設施的開發也一併承包下來,這樣,就把正外部性進行了內部化。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從我們養育孩子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多創造“正外部性”,以此提高育兒效率。

打個比方,最近姐姐的“小主持人”課,正在練習“聲母”和“韻母”,以糾正發音。

每次下課回到家,我都要陪她練習,有時忙起來,我就想:孩子如果能自己主動練習發音,該有多好。

看了“正外部性”這個章節,我就總在考慮,怎麼創造更多的“外部性”。

我想,為什麼不能讓姐姐上“小主持人”課這件事,做出“正外部性”呢?最好的對象就是正在牙牙學語的妹妹啊。

於是,我請姐姐教妹妹“發音”,每天晚上,姐姐通過教妹妹發音,複習了當天的內容;

妹妹不用交學費,就學上了“聲母”“韻母”課,能發出更多的音節了;

我呢?樂得輕鬆,坐在旁邊看書,真是太幸福了。

這還不僅僅是雙贏,而是三贏了。

"

文|果粒安心

在西方,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從3歲起,就擁有經濟學意識。

但是隨便做做調查,問問大家對“經濟學”的印象,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打開一本板磚厚度的大部頭,看了兩頁,就發現自己嚴重缺乏“數學”和“邏輯”能力。

減肥的良方!瘦10斤不再是夢!

所有的漢字和數字都認識,加在一起,怎麼就看不明白了......

“經濟學”著作的高大上,讓我們望而卻步。

直到朋友推薦了一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

我反覆認真確認了好幾次:“小學二年級”、“經濟學”、“讀懂”,這三個在我看來毫不相關的詞,妥妥地放在了同一個書名裡。

出於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作者資料,得到了以下的信息:

·年紀不大:阪井豐貴,1975年生於廣島,44歲。

·科班出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日本新晉經濟學家。

·特點突出:他開創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普及高深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的潮流,是日本普及經濟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網友評價:阪井豐貴是“日本版的薛兆豐”,這本書是“微觀經濟學入門的入門書”。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我拿到了這本書。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應該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快的一本書,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我竟然毫無障礙地讀完了。

沒有複雜的公式,沒有繁雜的計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拐彎的邏輯,竟然把微觀經濟學裡最基本的概念都說明、舉例了一遍。

“無差異曲線、預算線與最優化、需求曲線、攻擊曲線、市場均衡、外部性、壟斷與寡頭壟斷、風險與保險、公共產品、再分配”?

這些原本在我看來只是陌生名詞的名詞,突然變得像菜籃子裡的青菜豆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我的面前,完全地顛覆了我的經濟學的印象。

當我合上最後一頁時,我心裡只有一種感覺:

所謂經濟意識,說白了,就是對一切資源進行“比較”和“選擇”的能力。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知道自己該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如果知道了別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就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如果知道了大部分人會怎麼“比較”和“選擇”,那就知道了經濟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這麼一來,我突然發現:

經濟學非常實用,生活裡太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來解決,就連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可也完全可以使用經濟學的思路來處理。


用“無差異曲線”解決“搶玩具”問題

從妹妹滿1歲,開始自由行走起,她就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的“低齡”玩具,而是瞄上了姐姐的大玩具、書和畫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每次姐姐想玩時,就“耿直”地從妹妹手上直接“拿”過來,而妹妹總會大聲哭鬧以示抗議。

每當這時,奶奶就來一句“讓給妹妹吧。”

我是一貫反對的。

我認為,如果一味地要求大寶讓小寶,只會慣壞了小寶,傷害了大寶。

阪井豐貴在書中,介紹了無差異曲線,他指出:

無差異曲線是指這樣一條曲線,在它上面的每一點,商品的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們從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卻是相同的。

對某些人來說,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喜好一致,那麼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就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你可以給他們任意一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體驗。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姐妹倆搶玩具的畫面。

對於剛滿1歲的妹妹來說,她其實分辨不出每種玩具的作用和價值,對她來說,只是享受“玩姐姐玩具”的樂趣。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換句話說,從妹妹的角度來看,“畫板”和“故事書”對她來說是“無差異”的,一個畫板等於一本書,給她哪一樣,她都一樣開心。

而對於姐姐來說,當她想從妹妹手上拿到“畫板”時,其實只需要先把對妹妹來說“喜好程度一致”的“故事書”拿給妹妹,作為交換就可以了。

拒絕制定“法定價格”

家有二寶的父母們,都明白,“一碗水其實是端不平的”,我們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姐姐情感需求高,我們會偏向對姐姐更加溫和;妹妹貪嘴,有時候好吃的東西就拿給妹妹,在她們的“需求”明顯不同時,我們自然地提供不同的“供給”,大家都滿意,相安無事。

但是,資源總是有限的,在某些時候,她們會對同類物品產生興趣,而並不是所有資源都可以一分為二的,我們也不可能不斷提高“供給”水平,那麼,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偏心”、“不公平”就在所難免,矛盾也由此產生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阪井豐貴在書中提到:

把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合併起來,就能更好地理解市場是如何決定價格的。

法定價格既不能使剩餘最大,也無法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還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實際生活中很少再有法定定價,但是國家卻可能通過稅收影響價格。

徵稅會對社會造成無謂損失,如果針對指定商品徵稅,還可能讓生產商為了避稅而開發出原本不需要的技術,在拉鋸戰中損耗技術投資。

雖然孩子們之間對資源的競爭(比如父母的關注、時間、具體的物品)不能量化為具體的價格,但本質上的道理是一樣的。

第一、供需總是動態變化的,不可能始終保持平衡,因此“供不應求”時,我們也無需自責。

第二、法定價格不但無法應對變化,反而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同樣地,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在孩子的競爭中制定了怎樣的“法定標準”(法定價格),都很可能引發出更多的矛盾。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以“幫助弱者”為導向,本質上就相當於向“強者徵稅”,當妹妹哭泣時,我們認為妹妹是弱者,因而將資源給到妹妹,下一次,姐姐一定會哭得比妹妹更厲害,以此獲得我們的同情和幫助。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第三、更好的方法,是父母退出後,允許孩子們自由競爭,讓她們自動恢復平衡狀態。

要相信市場的調節作用,也相信孩子們的自我調節和適應能力,在衝突中,她們會更瞭解自己,更懂得如何“選擇”,如何“交換”。

由此,無論是情緒,還是物質,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們之間反而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創造“正外部性”,提高育兒效率

阪井豐貴是這樣介紹“外部性”的:

某項生產活動不經過買賣交易而對第三方產生的影響叫做外部性。

外部性分為正負兩種。

比如,企業汙染環境,會引起“負外部性”,我們熟知的環境稅,就是對負外部性的約束。

而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把房子買在交通沿線地帶,一定會升值”,就是因為修建道路會帶來“正外部性”。所以,大多數鐵路公司都不會僅僅修路,而是會把線路周邊住宅和商業設施的開發也一併承包下來,這樣,就把正外部性進行了內部化。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從我們養育孩子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多創造“正外部性”,以此提高育兒效率。

打個比方,最近姐姐的“小主持人”課,正在練習“聲母”和“韻母”,以糾正發音。

每次下課回到家,我都要陪她練習,有時忙起來,我就想:孩子如果能自己主動練習發音,該有多好。

看了“正外部性”這個章節,我就總在考慮,怎麼創造更多的“外部性”。

我想,為什麼不能讓姐姐上“小主持人”課這件事,做出“正外部性”呢?最好的對象就是正在牙牙學語的妹妹啊。

於是,我請姐姐教妹妹“發音”,每天晚上,姐姐通過教妹妹發音,複習了當天的內容;

妹妹不用交學費,就學上了“聲母”“韻母”課,能發出更多的音節了;

我呢?樂得輕鬆,坐在旁邊看書,真是太幸福了。

這還不僅僅是雙贏,而是三贏了。

大小寶搶玩具?鬧矛盾?不如換個思路,用經濟學原理,輕鬆搞定


這本《小學二年級就能讀懂的經濟學》,讓我發現:經濟學,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艱深”,實際上,經濟學無處不在,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思維方式。

書中的經濟學的視角,啟發我用新的思路來看待親子教育的問題,其中的許多道理,也完全可以應用在職場、人生規劃等等更加廣泛的領域中。

巴菲特背後的男人查理·芒格曾說過:

要在紛繁雜亂的表象中發現並解決問題,需要建構起清晰的思維模型。

我想,經濟學就屬於這樣的思維模型,無論是否從事經濟領域的工作,我們都需要對此有一定的瞭解。很多時候,反而是跨領域的學習,能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果粒安心,資深HR,二娃媽媽,專注研究底層規律、開發孩子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既成功又快樂的自己。

歡迎關注,每日一位公益諮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