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文|楊平宇 溫州商學院副教授

產業集群通過規模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在促進企業創新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與實踐都證明了產業集聚發展是區域經濟迅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大氣汙染、水環境汙染等現象經常發生,產業集聚程度較高、產業集群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往往是生態環境破壞相對嚴重的地區。浙江作為中國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強省和“綠色發展”、“兩山理論”的實踐開拓基地,如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處理好產業集聚與區域綠色協調發展問題意義重大。

01

浙南產業集聚區概況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州模式”作為一個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引起各方的關注。然而近年來受到土地、能源、人才和生態環境等要素制約,“溫州模式”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浙南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為溫州開拓出了一條產業集聚與綠色治理協調發展之路。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於2015年5月掛牌成立,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相關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等產業。自掛牌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緊緊圍繞發展規劃,以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抓手,主要指標增速位於浙江省前列,2018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晉升8位。產業集聚區相繼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浙江省產城融合十大示範新城等系列榮譽,入選首批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和省級循環改造園區。

"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文|楊平宇 溫州商學院副教授

產業集群通過規模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在促進企業創新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與實踐都證明了產業集聚發展是區域經濟迅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大氣汙染、水環境汙染等現象經常發生,產業集聚程度較高、產業集群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往往是生態環境破壞相對嚴重的地區。浙江作為中國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強省和“綠色發展”、“兩山理論”的實踐開拓基地,如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處理好產業集聚與區域綠色協調發展問題意義重大。

01

浙南產業集聚區概況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州模式”作為一個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引起各方的關注。然而近年來受到土地、能源、人才和生態環境等要素制約,“溫州模式”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浙南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為溫州開拓出了一條產業集聚與綠色治理協調發展之路。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於2015年5月掛牌成立,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相關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等產業。自掛牌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緊緊圍繞發展規劃,以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抓手,主要指標增速位於浙江省前列,2018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晉升8位。產業集聚區相繼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浙江省產城融合十大示範新城等系列榮譽,入選首批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和省級循環改造園區。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2

浙南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經驗總結

1.科學規劃產業佈局,實現土地節約、綠色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

浙南產業集聚區在規劃階段便遵循瞭如下的佈局原則:首先,以區域經濟社會效益整體最優為出發點,打破行政區域分割,突出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引導要素自由流動。其次,對產業內上、下游關聯度較高的企業,或產業間互動性強的企業,應儘量安排集中、緊湊佈局,促進同類企業、同類產業集聚,加快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第三,按照新產城融合理念,強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強產業集聚區與溫州所屬縣市區的有機聯動,協同推進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第四,按照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構建集聚區生態安全格局,合理設置產業准入門檻,加快外遷高汙染企業和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互促共進。

2.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改善環境、推進企業集聚發展

自從雙嶼塌樓事件發生後,溫州市立即展開了“大拆大整”專項行動。從2016年開始,通過1年多的大拆大整專項整治行動,溫州市關停取締四無生產經營單位5.3萬家,整治舊市場140家,搬遷改造市區工業企業1249家。“大拆大整”同時,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低小散的小微企業入駐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入駐小微園的企業享受政府的入園優惠補貼政策的同時,實現了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公共宿舍、食堂、會議室等和汙染集中治理設施等)共享,也增進了企業間知識技術交流和產業鏈互補。隨著“大拆大整”向“大建大美”的實質性推進,溫州市容環境逐漸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逐漸完善,區域對人才和項目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

3.以綠色產業鏈招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區域產業鏈綠色升級

溫州產業集聚區立足汽摩配產業集聚優勢,確立了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做強溫州汽車產業的長期目標。為填補產業鏈短板、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浙南產業集聚區突出引進和佈局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激光光電等綠色新興產業,近年溫州產業集聚區成功引進浙江中電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合泰汽車智能電子轉向系統等5個總投資超10億元重大項目。產業鏈龍頭企業成功引入不僅帶動了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也推動了溫州汽車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4.以核心企業帶動,實施綠色技術改造

產業集聚區把“機器換人”作為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機器換人”行動的實施意見》等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了集群核心企業的引領作用,通過推進核心企業“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項目,宣傳和帶動其他企業智能製造水平。2015年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通過“機器換人”項目,將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8.9%,減少勞動用工約6000多人。浙南產業集聚區專門成立了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改造,並藉助核心企業的控制力,加大其他企業的學習力度。

5.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汙染行業整治提升和集中治理

“十二五”時期,溫州強勢推進電鍍、化工、印染、造紙、製革、合成革等六大重汙染行業1151家企業整治提升,共關停企業508家,原地整治211家,搬遷入園432家,關停重汙染企業數佔全省1/3。期間,溫州累計建成14個環保園區,重汙染行業入園率從29.8%提高到91.6%。通過汙染行業的集聚治理,廢水排放量削減40%,化學需氧量排放削減50%,氨氮排放削減52%,節約土地4800餘畝,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產業集聚發展互促雙贏。在此過程中,行業協會發揮了重要的協調和引導作用。例如2013年開始,溫州合成革行業協會開展了持續的汙染整治、削減產能、提升企業清潔生產能力工作,並配合政府做好產業轉移組織工作,保證了浙南產業集聚區60%產能削減任務順利完成。

"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文|楊平宇 溫州商學院副教授

產業集群通過規模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在促進企業創新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與實踐都證明了產業集聚發展是區域經濟迅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大氣汙染、水環境汙染等現象經常發生,產業集聚程度較高、產業集群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往往是生態環境破壞相對嚴重的地區。浙江作為中國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強省和“綠色發展”、“兩山理論”的實踐開拓基地,如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處理好產業集聚與區域綠色協調發展問題意義重大。

01

浙南產業集聚區概況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州模式”作為一個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引起各方的關注。然而近年來受到土地、能源、人才和生態環境等要素制約,“溫州模式”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浙南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為溫州開拓出了一條產業集聚與綠色治理協調發展之路。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於2015年5月掛牌成立,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相關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等產業。自掛牌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緊緊圍繞發展規劃,以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抓手,主要指標增速位於浙江省前列,2018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晉升8位。產業集聚區相繼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浙江省產城融合十大示範新城等系列榮譽,入選首批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和省級循環改造園區。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2

浙南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經驗總結

1.科學規劃產業佈局,實現土地節約、綠色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

浙南產業集聚區在規劃階段便遵循瞭如下的佈局原則:首先,以區域經濟社會效益整體最優為出發點,打破行政區域分割,突出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引導要素自由流動。其次,對產業內上、下游關聯度較高的企業,或產業間互動性強的企業,應儘量安排集中、緊湊佈局,促進同類企業、同類產業集聚,加快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第三,按照新產城融合理念,強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強產業集聚區與溫州所屬縣市區的有機聯動,協同推進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第四,按照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構建集聚區生態安全格局,合理設置產業准入門檻,加快外遷高汙染企業和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互促共進。

2.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改善環境、推進企業集聚發展

自從雙嶼塌樓事件發生後,溫州市立即展開了“大拆大整”專項行動。從2016年開始,通過1年多的大拆大整專項整治行動,溫州市關停取締四無生產經營單位5.3萬家,整治舊市場140家,搬遷改造市區工業企業1249家。“大拆大整”同時,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低小散的小微企業入駐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入駐小微園的企業享受政府的入園優惠補貼政策的同時,實現了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公共宿舍、食堂、會議室等和汙染集中治理設施等)共享,也增進了企業間知識技術交流和產業鏈互補。隨著“大拆大整”向“大建大美”的實質性推進,溫州市容環境逐漸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逐漸完善,區域對人才和項目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

3.以綠色產業鏈招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區域產業鏈綠色升級

溫州產業集聚區立足汽摩配產業集聚優勢,確立了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做強溫州汽車產業的長期目標。為填補產業鏈短板、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浙南產業集聚區突出引進和佈局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激光光電等綠色新興產業,近年溫州產業集聚區成功引進浙江中電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合泰汽車智能電子轉向系統等5個總投資超10億元重大項目。產業鏈龍頭企業成功引入不僅帶動了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也推動了溫州汽車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4.以核心企業帶動,實施綠色技術改造

產業集聚區把“機器換人”作為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機器換人”行動的實施意見》等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了集群核心企業的引領作用,通過推進核心企業“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項目,宣傳和帶動其他企業智能製造水平。2015年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通過“機器換人”項目,將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8.9%,減少勞動用工約6000多人。浙南產業集聚區專門成立了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改造,並藉助核心企業的控制力,加大其他企業的學習力度。

5.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汙染行業整治提升和集中治理

“十二五”時期,溫州強勢推進電鍍、化工、印染、造紙、製革、合成革等六大重汙染行業1151家企業整治提升,共關停企業508家,原地整治211家,搬遷入園432家,關停重汙染企業數佔全省1/3。期間,溫州累計建成14個環保園區,重汙染行業入園率從29.8%提高到91.6%。通過汙染行業的集聚治理,廢水排放量削減40%,化學需氧量排放削減50%,氨氮排放削減52%,節約土地4800餘畝,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產業集聚發展互促雙贏。在此過程中,行業協會發揮了重要的協調和引導作用。例如2013年開始,溫州合成革行業協會開展了持續的汙染整治、削減產能、提升企業清潔生產能力工作,並配合政府做好產業轉移組織工作,保證了浙南產業集聚區60%產能削減任務順利完成。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3

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浙南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發展實踐,較好的實現了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協調統一,其經驗值得在全國其他產業集群區域推廣。在具體的推廣過程中,本文建議應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行業協會協調和核心企業的網絡治理功能,具體來說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發揮政府引導的治理功能

首先,優化產業佈局,實現綠色與集聚相互促進發展。要以生態優化原則優化產業佈局,把工業園區建設與綠色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形成整個區域的綠色生態系統。引導區域內企業將通過外包的形式剝離汙染嚴重生產環節,並爭取為汙染企業轉移提供專門園區,實現汙染集中治理。

其次,加強集聚區生態體系建設,促進要素集聚。一方面,以生態壞境、人文環境建設,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集聚;另一方面,通過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進循環經濟項目,降低企業汙染處理成本。

第三,推進產業集聚結構調整,打造綠色產業體系。在對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要素稟賦、公共基礎設施等相關指標系統評價基礎上,科學制定新建項目的准入條件和負面清單,做到從“源頭”把好環境關。積極培育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通過發展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實現傳統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協同集聚,促進現有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第四,實施補產業鏈招商,構建集聚區循環經濟。針對已發展的支柱產業,實施關鍵補鏈項目,開展產業鏈招商,因地制宜地構建合理的產品鏈和廢物鏈,推進產業鏈接循環化。

第五,培育核心企業,發揮綠色引導作用。政府要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引導社會及民間資本流向綠色產業,努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高、引領作用強的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效應,提高企業綠色技術水平和進行綠色技術改造。

2.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治理功能

行業協會的主要功能在於通過信息服務、標準制定,共享資源要素等手段,降低集聚區域內企業的汙染處理成本,推進企業綠色技術升級。

首先,充分發揮信息溝通與服務方面的職能。一方面,行業協會應持續跟蹤、採集、整理和分析本行業綠色技術方面的國內外最新信息,並及時分享給本行業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另一方面,行業協會應重點挖掘企業綠色產品設計、綠色技術改造、企業協同創新方面的共性問題,並據此為政府制定綠色發展產業政策和措施提供現實依據。

其次,組織本行業綠色標準的制定、宣傳與執行工作。綠色標準頒佈之後,行業協會還應組織企業學習標準,切實提升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綠色管理意識和技術技能,並監督反饋企業標準的實施情況。

第三,建立跨企業協作機制,共享和協同開發綠色技術。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作用,組建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機構為主體的研發合作平臺,實現綠色知識技術共享和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集群綠色競爭力。

3.發揮核心企業的網絡治理功能

核心企業控制著價值鏈其他環節的眾多中小企業,主導產業網絡內部的分工與協作,並具有更廣泛的外部社會資本。

首先,核心企業利用其更廣泛的外部社會資本,向集群外企業學習或購買綠色技術,提升自身的綠色生產能力,充當綠色發展的先行者角色。

其次,通過與科研院所和其他服務機構的交流與協作,建立內外聯動機制,核心企業可為網絡成員提供更多交流學習機會,從而促進網絡成員企業的綠色發展。

再次,核心企業通過其對渠道的控制力和集群網絡的影響力,制定綠色生產標準,實施綠色採購,參與下游企業綠色產品和綠色生產工藝設計等活動,約束其他企業的綠色行為。

注:本文受本課題受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課題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7JBY037)資助。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註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對於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文|楊平宇 溫州商學院副教授

產業集群通過規模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在促進企業創新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與實踐都證明了產業集聚發展是區域經濟迅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大氣汙染、水環境汙染等現象經常發生,產業集聚程度較高、產業集群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往往是生態環境破壞相對嚴重的地區。浙江作為中國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強省和“綠色發展”、“兩山理論”的實踐開拓基地,如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處理好產業集聚與區域綠色協調發展問題意義重大。

01

浙南產業集聚區概況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州模式”作為一個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引起各方的關注。然而近年來受到土地、能源、人才和生態環境等要素制約,“溫州模式”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浙南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為溫州開拓出了一條產業集聚與綠色治理協調發展之路。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於2015年5月掛牌成立,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相關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等產業。自掛牌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緊緊圍繞發展規劃,以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抓手,主要指標增速位於浙江省前列,2018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晉升8位。產業集聚區相繼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浙江省產城融合十大示範新城等系列榮譽,入選首批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和省級循環改造園區。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2

浙南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經驗總結

1.科學規劃產業佈局,實現土地節約、綠色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

浙南產業集聚區在規劃階段便遵循瞭如下的佈局原則:首先,以區域經濟社會效益整體最優為出發點,打破行政區域分割,突出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引導要素自由流動。其次,對產業內上、下游關聯度較高的企業,或產業間互動性強的企業,應儘量安排集中、緊湊佈局,促進同類企業、同類產業集聚,加快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第三,按照新產城融合理念,強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強產業集聚區與溫州所屬縣市區的有機聯動,協同推進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第四,按照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構建集聚區生態安全格局,合理設置產業准入門檻,加快外遷高汙染企業和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互促共進。

2.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改善環境、推進企業集聚發展

自從雙嶼塌樓事件發生後,溫州市立即展開了“大拆大整”專項行動。從2016年開始,通過1年多的大拆大整專項整治行動,溫州市關停取締四無生產經營單位5.3萬家,整治舊市場140家,搬遷改造市區工業企業1249家。“大拆大整”同時,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低小散的小微企業入駐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入駐小微園的企業享受政府的入園優惠補貼政策的同時,實現了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公共宿舍、食堂、會議室等和汙染集中治理設施等)共享,也增進了企業間知識技術交流和產業鏈互補。隨著“大拆大整”向“大建大美”的實質性推進,溫州市容環境逐漸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逐漸完善,區域對人才和項目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

3.以綠色產業鏈招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區域產業鏈綠色升級

溫州產業集聚區立足汽摩配產業集聚優勢,確立了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做強溫州汽車產業的長期目標。為填補產業鏈短板、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浙南產業集聚區突出引進和佈局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激光光電等綠色新興產業,近年溫州產業集聚區成功引進浙江中電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合泰汽車智能電子轉向系統等5個總投資超10億元重大項目。產業鏈龍頭企業成功引入不僅帶動了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也推動了溫州汽車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4.以核心企業帶動,實施綠色技術改造

產業集聚區把“機器換人”作為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機器換人”行動的實施意見》等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了集群核心企業的引領作用,通過推進核心企業“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項目,宣傳和帶動其他企業智能製造水平。2015年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通過“機器換人”項目,將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8.9%,減少勞動用工約6000多人。浙南產業集聚區專門成立了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改造,並藉助核心企業的控制力,加大其他企業的學習力度。

5.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汙染行業整治提升和集中治理

“十二五”時期,溫州強勢推進電鍍、化工、印染、造紙、製革、合成革等六大重汙染行業1151家企業整治提升,共關停企業508家,原地整治211家,搬遷入園432家,關停重汙染企業數佔全省1/3。期間,溫州累計建成14個環保園區,重汙染行業入園率從29.8%提高到91.6%。通過汙染行業的集聚治理,廢水排放量削減40%,化學需氧量排放削減50%,氨氮排放削減52%,節約土地4800餘畝,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產業集聚發展互促雙贏。在此過程中,行業協會發揮了重要的協調和引導作用。例如2013年開始,溫州合成革行業協會開展了持續的汙染整治、削減產能、提升企業清潔生產能力工作,並配合政府做好產業轉移組織工作,保證了浙南產業集聚區60%產能削減任務順利完成。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3

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浙南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發展實踐,較好的實現了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協調統一,其經驗值得在全國其他產業集群區域推廣。在具體的推廣過程中,本文建議應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行業協會協調和核心企業的網絡治理功能,具體來說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發揮政府引導的治理功能

首先,優化產業佈局,實現綠色與集聚相互促進發展。要以生態優化原則優化產業佈局,把工業園區建設與綠色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形成整個區域的綠色生態系統。引導區域內企業將通過外包的形式剝離汙染嚴重生產環節,並爭取為汙染企業轉移提供專門園區,實現汙染集中治理。

其次,加強集聚區生態體系建設,促進要素集聚。一方面,以生態壞境、人文環境建設,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集聚;另一方面,通過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進循環經濟項目,降低企業汙染處理成本。

第三,推進產業集聚結構調整,打造綠色產業體系。在對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要素稟賦、公共基礎設施等相關指標系統評價基礎上,科學制定新建項目的准入條件和負面清單,做到從“源頭”把好環境關。積極培育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通過發展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實現傳統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協同集聚,促進現有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第四,實施補產業鏈招商,構建集聚區循環經濟。針對已發展的支柱產業,實施關鍵補鏈項目,開展產業鏈招商,因地制宜地構建合理的產品鏈和廢物鏈,推進產業鏈接循環化。

第五,培育核心企業,發揮綠色引導作用。政府要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引導社會及民間資本流向綠色產業,努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高、引領作用強的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效應,提高企業綠色技術水平和進行綠色技術改造。

2.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治理功能

行業協會的主要功能在於通過信息服務、標準制定,共享資源要素等手段,降低集聚區域內企業的汙染處理成本,推進企業綠色技術升級。

首先,充分發揮信息溝通與服務方面的職能。一方面,行業協會應持續跟蹤、採集、整理和分析本行業綠色技術方面的國內外最新信息,並及時分享給本行業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另一方面,行業協會應重點挖掘企業綠色產品設計、綠色技術改造、企業協同創新方面的共性問題,並據此為政府制定綠色發展產業政策和措施提供現實依據。

其次,組織本行業綠色標準的制定、宣傳與執行工作。綠色標準頒佈之後,行業協會還應組織企業學習標準,切實提升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綠色管理意識和技術技能,並監督反饋企業標準的實施情況。

第三,建立跨企業協作機制,共享和協同開發綠色技術。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作用,組建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機構為主體的研發合作平臺,實現綠色知識技術共享和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集群綠色競爭力。

3.發揮核心企業的網絡治理功能

核心企業控制著價值鏈其他環節的眾多中小企業,主導產業網絡內部的分工與協作,並具有更廣泛的外部社會資本。

首先,核心企業利用其更廣泛的外部社會資本,向集群外企業學習或購買綠色技術,提升自身的綠色生產能力,充當綠色發展的先行者角色。

其次,通過與科研院所和其他服務機構的交流與協作,建立內外聯動機制,核心企業可為網絡成員提供更多交流學習機會,從而促進網絡成員企業的綠色發展。

再次,核心企業通過其對渠道的控制力和集群網絡的影響力,制定綠色生產標準,實施綠色採購,參與下游企業綠色產品和綠色生產工藝設計等活動,約束其他企業的綠色行為。

注:本文受本課題受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課題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7JBY037)資助。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註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對於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江蘇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以南京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平臺為核心,優化組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科和專家資源,以中國沿海地區高度開放、發達的實體經濟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實體經濟的走勢、趨向與政策,為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總結經驗,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文|楊平宇 溫州商學院副教授

產業集群通過規模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在促進企業創新和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與實踐都證明了產業集聚發展是區域經濟迅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大氣汙染、水環境汙染等現象經常發生,產業集聚程度較高、產業集群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往往是生態環境破壞相對嚴重的地區。浙江作為中國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強省和“綠色發展”、“兩山理論”的實踐開拓基地,如何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處理好產業集聚與區域綠色協調發展問題意義重大。

01

浙南產業集聚區概況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州模式”作為一個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引起各方的關注。然而近年來受到土地、能源、人才和生態環境等要素制約,“溫州模式”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關鍵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浙南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為溫州開拓出了一條產業集聚與綠色治理協調發展之路。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於2015年5月掛牌成立,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相關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等產業。自掛牌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緊緊圍繞發展規劃,以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抓手,主要指標增速位於浙江省前列,2018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晉升8位。產業集聚區相繼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浙江省產城融合十大示範新城等系列榮譽,入選首批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和省級循環改造園區。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2

浙南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經驗總結

1.科學規劃產業佈局,實現土地節約、綠色生態和產城融合發展

浙南產業集聚區在規劃階段便遵循瞭如下的佈局原則:首先,以區域經濟社會效益整體最優為出發點,打破行政區域分割,突出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引導要素自由流動。其次,對產業內上、下游關聯度較高的企業,或產業間互動性強的企業,應儘量安排集中、緊湊佈局,促進同類企業、同類產業集聚,加快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第三,按照新產城融合理念,強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強產業集聚區與溫州所屬縣市區的有機聯動,協同推進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第四,按照綠色發展理念,科學構建集聚區生態安全格局,合理設置產業准入門檻,加快外遷高汙染企業和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互促共進。

2.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改善環境、推進企業集聚發展

自從雙嶼塌樓事件發生後,溫州市立即展開了“大拆大整”專項行動。從2016年開始,通過1年多的大拆大整專項整治行動,溫州市關停取締四無生產經營單位5.3萬家,整治舊市場140家,搬遷改造市區工業企業1249家。“大拆大整”同時,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低小散的小微企業入駐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入駐小微園的企業享受政府的入園優惠補貼政策的同時,實現了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公共宿舍、食堂、會議室等和汙染集中治理設施等)共享,也增進了企業間知識技術交流和產業鏈互補。隨著“大拆大整”向“大建大美”的實質性推進,溫州市容環境逐漸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逐漸完善,區域對人才和項目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

3.以綠色產業鏈招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區域產業鏈綠色升級

溫州產業集聚區立足汽摩配產業集聚優勢,確立了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做強溫州汽車產業的長期目標。為填補產業鏈短板、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浙南產業集聚區突出引進和佈局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激光光電等綠色新興產業,近年溫州產業集聚區成功引進浙江中電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合泰汽車智能電子轉向系統等5個總投資超10億元重大項目。產業鏈龍頭企業成功引入不僅帶動了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也推動了溫州汽車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4.以核心企業帶動,實施綠色技術改造

產業集聚區把“機器換人”作為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機器換人”行動的實施意見》等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了集群核心企業的引領作用,通過推進核心企業“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項目,宣傳和帶動其他企業智能製造水平。2015年以來,浙南產業集聚區通過“機器換人”項目,將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8.9%,減少勞動用工約6000多人。浙南產業集聚區專門成立了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改造,並藉助核心企業的控制力,加大其他企業的學習力度。

5.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汙染行業整治提升和集中治理

“十二五”時期,溫州強勢推進電鍍、化工、印染、造紙、製革、合成革等六大重汙染行業1151家企業整治提升,共關停企業508家,原地整治211家,搬遷入園432家,關停重汙染企業數佔全省1/3。期間,溫州累計建成14個環保園區,重汙染行業入園率從29.8%提高到91.6%。通過汙染行業的集聚治理,廢水排放量削減40%,化學需氧量排放削減50%,氨氮排放削減52%,節約土地4800餘畝,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產業集聚發展互促雙贏。在此過程中,行業協會發揮了重要的協調和引導作用。例如2013年開始,溫州合成革行業協會開展了持續的汙染整治、削減產能、提升企業清潔生產能力工作,並配合政府做好產業轉移組織工作,保證了浙南產業集聚區60%產能削減任務順利完成。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03

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浙南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發展實踐,較好的實現了產業集聚與綠色發展的協調統一,其經驗值得在全國其他產業集群區域推廣。在具體的推廣過程中,本文建議應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行業協會協調和核心企業的網絡治理功能,具體來說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發揮政府引導的治理功能

首先,優化產業佈局,實現綠色與集聚相互促進發展。要以生態優化原則優化產業佈局,把工業園區建設與綠色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形成整個區域的綠色生態系統。引導區域內企業將通過外包的形式剝離汙染嚴重生產環節,並爭取為汙染企業轉移提供專門園區,實現汙染集中治理。

其次,加強集聚區生態體系建設,促進要素集聚。一方面,以生態壞境、人文環境建設,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集聚;另一方面,通過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進循環經濟項目,降低企業汙染處理成本。

第三,推進產業集聚結構調整,打造綠色產業體系。在對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要素稟賦、公共基礎設施等相關指標系統評價基礎上,科學制定新建項目的准入條件和負面清單,做到從“源頭”把好環境關。積極培育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通過發展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實現傳統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協同集聚,促進現有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第四,實施補產業鏈招商,構建集聚區循環經濟。針對已發展的支柱產業,實施關鍵補鏈項目,開展產業鏈招商,因地制宜地構建合理的產品鏈和廢物鏈,推進產業鏈接循環化。

第五,培育核心企業,發揮綠色引導作用。政府要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引導社會及民間資本流向綠色產業,努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市場佔有率高、引領作用強的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效應,提高企業綠色技術水平和進行綠色技術改造。

2.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治理功能

行業協會的主要功能在於通過信息服務、標準制定,共享資源要素等手段,降低集聚區域內企業的汙染處理成本,推進企業綠色技術升級。

首先,充分發揮信息溝通與服務方面的職能。一方面,行業協會應持續跟蹤、採集、整理和分析本行業綠色技術方面的國內外最新信息,並及時分享給本行業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另一方面,行業協會應重點挖掘企業綠色產品設計、綠色技術改造、企業協同創新方面的共性問題,並據此為政府制定綠色發展產業政策和措施提供現實依據。

其次,組織本行業綠色標準的制定、宣傳與執行工作。綠色標準頒佈之後,行業協會還應組織企業學習標準,切實提升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綠色管理意識和技術技能,並監督反饋企業標準的實施情況。

第三,建立跨企業協作機制,共享和協同開發綠色技術。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作用,組建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機構為主體的研發合作平臺,實現綠色知識技術共享和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集群綠色競爭力。

3.發揮核心企業的網絡治理功能

核心企業控制著價值鏈其他環節的眾多中小企業,主導產業網絡內部的分工與協作,並具有更廣泛的外部社會資本。

首先,核心企業利用其更廣泛的外部社會資本,向集群外企業學習或購買綠色技術,提升自身的綠色生產能力,充當綠色發展的先行者角色。

其次,通過與科研院所和其他服務機構的交流與協作,建立內外聯動機制,核心企業可為網絡成員提供更多交流學習機會,從而促進網絡成員企業的綠色發展。

再次,核心企業通過其對渠道的控制力和集群網絡的影響力,制定綠色生產標準,實施綠色採購,參與下游企業綠色產品和綠色生產工藝設計等活動,約束其他企業的綠色行為。

注:本文受本課題受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課題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7JBY037)資助。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註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對於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江蘇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以南京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平臺為核心,優化組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科和專家資源,以中國沿海地區高度開放、發達的實體經濟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實體經濟的走勢、趨向與政策,為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總結經驗,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楊平宇:浙南以產業集聚推動綠色發展經驗及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