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啟示錄④」|參與價值鏈分工 融入全球化浪潮

「重磅·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啟示錄④」|參與價值鏈分工 融入全球化浪潮

"自強不息 —— 中國工業界的喉舌。"

40年,歷史長河中的一瞬,但對於身處這一時空的中國工業企業來講,卻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程。一位裝備製造業的老專家曾無比感慨地說:“中國企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從單純引進消化國外技術到走出國門進行國際產業合作,這一步步走得何其艱難,如今看來又是多麼可歌可泣。”

經過多年發展,一些重化工領域的國有企業在快速壯大的基礎上,才逐漸有了擁抱全球大市場、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

2001年,中國加入WTO成為一個新的轉折點。當“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企業走進全球市場勢在必行。當時,“WTO倒計時”每每被當做“狼來了”的提醒,甚至很多人比較悲觀地認為,中國脆弱的產業體系會在加入WTO的狂風暴雨中瞬間崩潰。如今,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企業融入全球大市場分享全球化紅利,中國快速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成本、性價比等諸多優勢,都得到了充分顯現。

在這個擴大開放成為重要發展動力的時間段,中國工業企業通過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同時,中國產業鏈和全球產業鏈的關聯不斷增強,中國通過擴大開放既快速推進了自身的經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又對全球產業鏈的構建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個前赴後繼“走出去”的時期,中國工業企業收穫了成功的喜悅。

從1992年到1998年,短短6年時間,振華集裝箱岸橋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就達到了世界第一。時至今日,振華重工始終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在國際化產業合作的過程中,振華重工不僅僅抓住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它還極其注重國際化文化管理能力。振華重工在全球300多個碼頭都有產品,26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很多分支機構是以當地人作為總經理來實施管理,這樣振華重工能夠更好地理解當地文化,順利發展。振華重工成為全球裝備製造領域的一個世界大品牌,依靠的正是走出去紮實塑造大國品牌的思路。

再看吉利汽車,2010年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當時的沃爾沃虧損100多億元。2017年沃爾沃已經盈利100多億元。吉利和沃爾沃就是一個在開放中相互成就的經典案例。吉利幫助沃爾沃降低了成本,而沃爾沃幫助吉利在研發能力和質量控制上實現了提高,完成了產業鏈上的合作共贏。作為我國汽車行業海外品牌戰略的先行者,吉利吸收全球一流技術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中國汽車企業海外併購獲得成功的典範。

2016年10月5日,由中國鐵建等央企承建的“新時期的坦贊鐵路”——亞吉鐵路建成通車。它見證了中國鐵路“走出去”過程中,從確定中國標準到引入運營理念的轉變。專家這樣定義“亞吉模式”:通過中國標準實施的鐵路項目,把包括建設、裝備、運營在內的全產業鏈帶出去;通過鐵路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建設沿線經濟帶,實現國際產能合作。這為中國擴大國際產能合作開墾出一塊“試驗田”,創造了中國央企產能“走出去”,實施國際經濟合作的一種新模式。

毋庸置疑,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無不充滿著艱辛,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這一過程不僅僅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奮鬥史,更是我國企業自我成長、再進化與勇於創造的體現。

在現代經濟中,封閉的產業系統是難以生存的,越是開放,產業體系就越充滿活力,因而也會越快地成長,越具有市場適應性。

當前,我國正在建設開放型現代產業體系。對外開放推動我國企業與技術先進、實力雄厚的發達國家跨國企業競爭,倒逼企業技術、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增強我國工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我國自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邁進。

同時,中國經濟正在轉向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在創新驅動的大背景下,中國產業發展已從追求速度向追求高質量發展轉變,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的需求正在召喚企業不斷向前。如此前我國提出的產能合作倡議,覆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通過各國協調發揮自身優勢,釋放潛在需求。國際產能合作倡議不但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對先進適用技術的需求,也可為實施“再工業化”的發達國家提供有力支撐,有利於形成世界經濟復甦新增長點,有利於完善全球產業佈局,優化產業鏈、供應鏈。

誠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所說:“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互利共贏、開放合作都是中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堅持的根本原則。”

如果一切的失誤與恐懼都源於無知,那麼中國企業就必須去觀察、去理解、去感受、去判斷,然後帶著信心去實踐……中國企業已經走過,並正在接著走,將來還要繼續走這樣一條開放胸懷的道路。這樣一趟旅程,艱辛而壯闊,但每一個肩負使命的企業都應該慶幸能參與其中。

不畏將來,不悔過往。中國企業將在開放合作的道路上綻放光彩,他們將參與全球產業價值鏈分工並重構全球產業體系,從中低端到高端,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家庭。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重磅·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啟示錄④」|參與價值鏈分工 融入全球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