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國發院於澤:需要警惕的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增速'

經濟 無人駕駛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發展網 2019-07-22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 於澤

我國最近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了新變化,增速持續加快。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長8.6%,較4月增速大幅上升1.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五一假期增長,起到了帶動消費作用。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高光表現,名義同比增長9.8%。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國國內消費市場有著較大的迴旋空間,是可以對經濟做出很好支撐的。但是,對5、6月份數據需要謹慎對待,不可簡單認為消費已經回暖,還是應該繼續做好促進消費的種種工作。

社會之所以關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希望用短期高頻的月度數據來推斷統計局在每季度公佈的總消費的變化。但這二者有一個重要區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統計商品和餐飲支出,大量服務消費不包含在內,而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總消費是包含服務支出的。在牢記這個區別後,分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特別關注兩點。第一,零售總額的變化是不是具有可持續性,是趨勢性變化,還是增加現在的支出代替了未來的支出,產生跨期替代;第二,零售總額的變化會不會引起服務消費的變動,是帶動還是擠出服務消費,如何從零售總額過渡到總消費。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最近兩個月,尤其是6月份零售總額高增速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從中不能簡單推斷出消費回暖,恰恰還預示著未來消費增速可能會進一步下滑,需要積極加以應對。

第一,從持續性角度看,6月份零售總額變動存在較大的跨期替代因素,未來持續性值得懷疑。6月份零售總額變動的重要原因是汽車消費回暖。而汽車消費面臨國標切換問題,6月份大量清倉式銷售以價格換數量提高了銷售額,但是產生了跨期替代,對未來的汽車消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國汽車消費有兩個基本面因素需要特別關注,一是人口,二是出行方式。我國主力購車人口是15-64歲人群,但是這部分人口比例在2011年之後就開始下滑。各汽車廠商只能通過車型下探和渠道下沉來對抗這種趨勢性變化。在這種大趨勢下,隨著渠道下沉基本完成,未來新增購車人口會越來越少。同時,隨著無人駕駛技術越來越普及,網約車等出行方式效率會越來越高,未來自駕車人群會受到很大沖擊,汽車的購買動力下降,這也導致了汽車業是全球性下滑,而不僅僅是中國市場下滑。從這兩個基本面因素看,我國汽車市場在國標切換等短期擾動因素逐漸消退後會逐漸企穩反彈,但是不能寄期望於回到原來高增長態勢。

第二,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消費之間的關係看,高食品價格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高增長帶來的是總消費增速下降。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的高光表現部分由於食品價格上漲,消費者需要花費更多支出在食品等商品上,體現的是消費結構的變化,而不是消費好轉。2019年1季度消費者支出中服務佔比47.7%,比2018年下降了1.8個百分點。消費結構的變化也間接導致了服務業增速放緩。由於服務業在就業等方面的重要性,對宏觀衝擊產生了衝擊。過去幾年支撐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服務業,2019年上半年實際增速下降了0.6個百分點,是目前GDP下滑的主要原因。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在居民短期信貸快速上升,家庭杆杆率高企的情況下,更多的食品等必需品支出上升會擠出服務支出,導致總消費增速放緩。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總消費增速之間會出現越來越大的背離。2019年1季度消費帶動GDP4.2個百分點,而上半年只帶動了3.8個百分點,表明了二季度消費下行壓力較大,這就與5、6月份社零數據的高光表現形成了反差,未來不能簡單用社零數據的變化來推斷消費回暖。

總之,當前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回暖雖然顯示了國內市場的韌性,但是還存在著需要值得警惕的因素,政策層面需要在未來更加積極培育國內市場,提升消費能力,優化消費環境,加大消費對經濟的支撐力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