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正行總經理章嘉玉:中國經濟下行週期中,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當何去何從?

諾亞正行總經理章嘉玉:中國經濟下行週期中,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當何去何從?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10週年之際,全球一線投資者之一瑞·達利歐公開了其獨到的債務危機應對原則。

“這些原則可以解釋債務危機的發生機制,以及妥善應對危機應該遵守的原則。憑藉這些原則,橋水在其他機構受困於危機的情況下,得以準確預見事態發展,並安然度過危機,”諾亞正行總經理章嘉玉告訴記者。

上述原則被記錄在其新書《債務危機》(Principles for Navigating Big Debt Crises)中。章嘉玉表示,“達利歐相信,絕大多數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發生的,所以通過研究事物的規律,人們可以理解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並制定妥善應對的原則。”

在《債務危機》這本書中,達利歐通過三部分內容闡述了債務危機及其應對原則:債務大週期模型(解釋模型)、3個重要案例(深入考察20世紀20年代德國魏瑪共和國、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和2008年金融危機)、48個歷史案例和數據對照分析。在他眼中,特定類型的每個個案,其實只是“患了同一種疾病的另一個病人”。

讀懂達利歐 讀懂中國商務、債務週期

章嘉玉認為達利歐的理念,用來解讀中國的商務與債務週期也同樣適用。

作為在過去三十年蓬勃發展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中國的發展路徑與書中描述的相當吻合。在書中描述的發展階段全過程為:“週期發展的初始階段”——“泡沫”——“峰頂”——“蕭條”——“美好的去槓桿化”——“力有未達的正常化”,中國目前正在蕭條與去槓桿的歷程中。

章嘉玉表示,在過去幾年,新興經濟體常見的週期現象同樣發生在了中國身上——中國在歷經債務支出驅動下的強勁成長後,逐漸面臨境內外需求趨緩導致的“衰退”。

而上述週期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與其他新興經濟體類似,中國也毫不例外的出現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期望與莽撞的投資和放款行為,而當越來越多的貸款被用來償債,經濟泡沫的警示訊號就會逐漸顯現,市場上升的週期即在此時反轉。”在這一金融市場在強勁成長期內,也出現了大量的投機者,這一點頗為值得注意。

章嘉玉指出,這批投資者的特徵或是進行大規模的資產及債務錯配,或是舉借短期貸款做長期放款,或是舉借流動負債投資非流動負債,亦或是用借來的錢投資較高風險的資產以求高收益高利差,更有甚者,利用人性樂觀與慣性進行龐氏騙局、挪用資金存心詐騙。

面臨新考驗

“從2003年至今,諾亞作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開創者,在財富管理行業已走過16年的歷程。16年的風風雨雨,諾亞也見證、歷經了中國宏觀經濟和細分行業的週期更迭。”章嘉玉告訴記者,在諾亞的視角下,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從一開始沒有經驗、“摸著石頭過河”,中國的投資人從一開始的“懵懂、莽撞和跟風”的狀態,伴隨著中國投資市場的逐漸繁榮,歷經越來越多經驗積累和歲月打磨後,雙方都變得更加理性、成熟、老練、從容。

不過,她表示,近兩年經濟下行期投資市場稍顯混亂的局面又對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提出了新的考驗。

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要做到在混亂中做到慧眼辨識:一方面攔阻不當行為的持續發生,一方面在解決債務問題中找出不扼殺未來驅動經濟恢復正常成長軌道動力的方式。

同時,制定者需要去思考如何通過對控制支出的節制、進行債務違約重整處理、債務貨幣化、印鈔票及財務轉移的適當組合引領去槓桿。“如何有效地清理呆賬?如何確保期經濟與社會穩定下自動有序地推展?如何目標性保護優質實體企業,允許負債過多企業或金融機構在進行重整、甚至倒閉後,能為其提供必要授信提振優質信用的成長?” 章嘉玉表示,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於政策制定者都非常困難,但卻是尋找正確的解決路徑是非常重要的舉措。

而對於投資人而言,章嘉玉指出,目前投資者應該要學習認清事物本質,瞭解產品和服務中通過資金流創造收益的基本邏輯與實現路徑。“高風險與高收益總是相伴而來,如何對理財產品回報懷有理性的預期?如何在仔細權衡自身的資產狀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後再進行審慎的選擇?”

她強調,投資者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理財目標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瞭解自己是創造、保有與累積財富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而人性是做投資決策最需要面對的挑戰。”而在項目風險出現後,要學會理性分清權責。“如果是機構存在不規範或者違規事件,可以實名向主管部門投訴舉報;而如果是投資本身的風險,如何具備自擔風險的覺悟和勇氣?”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瑞·達利歐在《債務危機》中也指出,所有經濟體系即使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危機和衰退,但只要努力在危機中學習、成長、錘鍊自身,終將會迴歸正確的軌道,並且引領整體經濟發展繼續向上,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是這樣,對中國來說亦將會如此,也只有經過這個歷程,在下一輪危機來臨時,才能更加從容應對、勇敢前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