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跨季資金相對寬鬆 非銀機構不愁錢

經濟 國債 期貨 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6-14

6月12日,國債期貨高開高走大幅收紅。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漲0.36%報95.34,創4月14日以來新高;現券收益率大幅走低,交投活躍,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10收益率一度下行5.99BP報3.57%,創下5月15日以來盤中最低值。

市場的這一表現,與各金融機構對當前資金預期情況一致。多位資管研究人士和資金交易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記者表示,目前雖然已到6月中旬,但是資金情況有所改善,總體均衡偏鬆。同時,由於央行近期的大幅操作以及相關“安撫”表態,市場對後續資金預期較為穩定,多認為下半年將好於上半年。

藍石資管研究總監趙博文對記者表示,目前的資金面比此前一季度跨季時候要寬鬆很多,可以說是去年以來跨季資金最為寬鬆的時候。非銀機構從銀行獲取資金的價格雖然不低,但是量基本能滿足。展望下半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貨幣政策上應該會更為穩定,一行三會的監管政策的出臺節奏可能也比上半年更緩和。

資金面趨於均衡

當前市場的流動性狀況,比此前各大機構對跨季的預期要好很多。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在經過了上半年的監管加強和流動性收緊後,很多銀行此前對於這次跨季十分謹慎,甚至早在4月份開始就在準備跨季資金。時至6月中旬,從市場資金利率走勢上看,相比於上週的全線上漲,本週初,市場資金價格漲跌互現,比如銀行間拆借市場14天、21天、3個月、4個月資金價格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跌。

DM同業報價平臺人士告訴記者,本週資金已經不再緊張,資金價格沒有上漲,有些期限反而略微下降。他提供的報價數據顯示,在資產規模1萬億以上的機構報價數據中,14天期的報價資金已經出現明顯的下跌趨勢,1個月和2個月期限資金價格也趨於穩定。

不過也有機構人士仍較為謹慎。一位券商資管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還不好說跨季的資金價格是不是已經穩定了,現在還沒到15日,週五還有2000億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如果下週一還像本週一一樣,那月底的資金基本就沒問題了。

一位資金交易員對記者稱,目前市場對資金面總體預期較為樂觀,主要是因為央行在貨幣投放操作上的微調,以及對市場的“安撫”表態。所謂操作方式上的“微調”,趙博文對記者解釋,相比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鎖短放長”式投放,現在的流動性投放是“啞鈴”式的,即長短一起放,“用7天的公開市場操作資金代替14天期的,用1年的MLF資金代替半年期的,這樣既保證了短期的市場流動性,又穩定了長期預期。”

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去槓桿之後,銀行的槓桿率已經有明顯下降,此時的銀行事實上並不缺資金,只是由於之前的謹慎預期才沒有去配置債券。

趙博文還認為,由於經濟下行壓力,預計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相比上半年更趨於溫和。下半年在流動性上可能會更寬鬆。

華融信託研究員袁吉偉則對記者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下政策也並不一定會趨於寬鬆,主要看監管層對經濟下行、金融市場波動以及房地產監管影響等因素的容忍度。

短期緩和不改非銀轉型大勢

機構對當前市場資金面的總體預期較為穩定,此前還有消息稱,銀監會允許部分銀行延期三個月提交自查報告,基於此,很多人士認為央行和銀監都有監管放鬆的跡象。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市場對監管的方向和標準仍有較為一致的明確預期。

袁吉偉表示,即使下半年監管考慮到市場的承受度,從而放緩監管節奏,但是去通道、去嵌套、縮短同業鏈條這個大方向,以及可能出臺的具體標準不會有什麼變化。“非銀機構向主動管理方向轉型是大勢所趨,但是具體怎麼轉,現在整個行業都還沒有具體方向,在等待監管進一步的文件細則,在這之前業務操作上很多機構態度保守,那些有可能被禁的業務就暫停一下。”

一位基金子公司的總經理也對記者透露,作為基金子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通道業務,監管方向明確之後,業務受影響非常大,幾乎是斷崖式下跌。雖然由於存量關係今年收入壓力並不大,但是幾乎所有機構都在尋找新的出路,“但具體的方向並不明確,目前很多人都在ABS、FOF等業務方面的研究。”

趙博文也透露,已經有中小銀行將委外資金從非銀機構贖回,組建相關的部門團隊,自己開展這方面的投資業務。“預計將有一大批資產管理研究和業務人員從非銀部門流向銀行。”

(編輯:馬春園,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