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經濟 投資 農村 山川網 2018-12-08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百強縣丨崑山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佈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在北京舉行。會議發佈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

2018年已經進入最後一個月,這一年非常不尋常。而不尋常之處,恐怕需要這一年真正結束之後,我們站在幾年後回望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國經濟在這一年發生的重要變化和重大轉折。

這一年,中國的城鎮化進行毫無停歇的跡象,但與之同時,經濟進一步變革的複雜局勢下,大量消費者開始選擇在消費上更加謹慎。而一些“消費降級”的代表企業,也使得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之前少有關注的中國廣大縣城。

那麼本文,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藉著年尾這次“百強縣”榜單的發佈,試圖和大家更好的介紹一下,中國縣級行政單位的一些信息。

本文的重點,是第三、第四章節,建議大家可以細讀,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第一、第二章節就不重要,它們是後面的基礎和鋪墊。


2018綜合競爭力&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百強縣丨江陰

事實上,現在關於百強縣的榜單,一年不同機構會推出多個,而且大同小異,可參考性已經逐漸呈現走低態勢。

所以第一個章節,我們重點是分享榜單發佈方對於他們發佈的兩份榜單的簡要介紹。

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達65席。江蘇百強縣(市)佔25席,與上年持平,浙江和山東百強縣(市)分別佔21席和19席,浙江與上年持平,山東則減少2席。河南、福建百強縣(市)也較多,分別佔8席和6席。湖南和貴州各佔3席,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和陝西各佔2席;遼寧、江西、湖北、四川和雲南各佔1席。山西、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和新疆都無緣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018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市):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義烏市、長沙縣、慈溪市、宜興市和龍口市。競爭力十強縣(市)中,有8個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市)。

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散佈19省,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目最多。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量最多達到27席;其次是安徽和江蘇,分別佔15席和13席;河南佔6席,四川佔5席,福建、湖南、貴州和雲南各佔4席,河北、山東和廣東各佔3席,江西和湖北各佔2席,吉林、廣西、陝西、寧夏和新疆各佔1席;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重慶和青海都無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山東只有3個縣(市)進入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相對53個樣本縣(市)比例明顯偏低。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市):金堂縣、嘉善縣、界首市、固安縣、德清縣、新津縣、靈武市、閩侯縣、平湖市和慈溪市。投資潛力排名第1位的是金堂縣,第2位的是嘉善縣,第3位的是界首市。金堂縣、嘉善縣、界首市其中,金堂縣、界首市、德清縣、固安縣、新津縣也是上一年度投資潛力前10名。


縣級市和縣城,差別遠不止一個字這麼簡單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百強縣丨張家港

前段時間拼多多、趣頭條扎堆上市的時候,有媒體撰稿稱“得縣城者得天下”,並且配合“消費降級”的觀點,言之鑿鑿。

事實上,中國太大了,很多地級市都遠遠還沒消費升級起來,依照目前的中國城鎮化進程,還真就談不到縣城即將決定中國區域經濟命脈發展的地步。

你總盯著百強縣的前幾名,自然就會以為中國已經到了縣級市都“雄起”的地步,但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不要被“百強縣”衝昏了頭腦,因為和百強縣的面積相比,中國貧困縣的數量,遠超大家想象。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全國百強縣(黃)和貧困縣(綠)分佈圖

事實上,想要弄明白百強縣榜單,還必須明白一個行政區劃差異——縣級市與縣。

縣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在中國大陸地區,行政級別等同於市轄區、縣等縣級行政區。截至2018年9月26日,中國大陸地區共計375個縣級市。

縣,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在中國,行政級別等同於縣級市、市轄區等縣級行政區。縣與縣級市、市轄區、自治縣、旗、自治旗、礦區、林區、特區一道,作為“縣級行政區”,屬三級地方行政區,是中國法定事實上的行政區劃,由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等二級行政區或省、直轄市一級行政區管轄。截至2018年9月26日,中國(含臺灣省,內地1335個縣)共計1347個縣。

看上去縣級市與縣之間只有隻字之隔,但事實上,想要從一個“縣”成為一個“縣級市”,並不簡單。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縣,需達到下列指標:首先是人口方面,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12萬人,其中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8萬,全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30%,並不少於15萬。其次是經濟方面,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80%,並不低於15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10億元。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至400人的縣,需達到下列指標:首先是人口方面,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10萬人,其中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7萬,全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25%,並不少於12萬。其次是經濟方面,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70%,並不低於1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8億元。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低於100人的縣,需達到下列指標:首先是人口方面,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8萬人,其中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6萬,全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20%,並不少於10萬。其次是經濟方面,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60%,並不低於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6億元。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蘇浙皖縣級市分佈圖

經濟發達的長三角江浙皖地區,在縣級市數量和質量兩項數據上,都有著傲視全國的底氣。


從百強縣前五獨佔其四的蘇州,看區域經濟枝幹平衡關係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百強縣丨常熟

其實百強縣榜單,基本上就處於中國看華東,華東看江蘇,江蘇看蘇州的情況。甚至於都談不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因為不管是哪家機構出榜單,蘇州下轄的崑山、張家港、常熟和太倉,都是榜單前十甚至前五中的常客。尤其是崑山這個常年縣級市榜首,近乎成了為“縣霸”。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蘇州行政區劃圖(非最新,後續會解釋)

那麼,崑山作為一座縣級市,究竟有多強呢?網上數據很多,這裡我們同樣用一組簡單的圖片數據一筆帶過——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圖片來源丨央視新聞

凡事都有利弊兩面,擁有數量多、經濟強的縣級市,利好的一面眾所周知。但同時,卻少有人逆向思維過,這樣的城市組成格局,弊端在哪裡。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的行政區劃發展史上,由周朝的分封制經春秋戰國亂世到大一統秦帝國的郡縣制,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歷史進步。當然了,我們今天暫時先不討論到了秦末楚漢爭霸,項羽推翻秦帝國後又短暫恢復分封制的事情,這是另一個話題。

我們說,相比分封制,郡縣制的最大優勢在於什麼?在於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地方政府的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實力,都遠不能再與中央政府相對抗。這樣一來,就大大削弱了地方諸侯動不動就起義造反的隱患。

如果我們將這種思維進一步擴展,我們就會發現,中央和地方的這種關係,如果我們將中央比作是”樹幹“,將地方比作是”樹枝“,那麼它們之間要想協同發展,強弱關係是十分微妙的。

一旦失去了平衡,比如出現了強枝弱幹,那麼就會出現典型的東周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如果長期處於強幹弱枝,則會造成地方政府的積貧積弱,甚至無力發展民生和鎮壓暴亂,最終又造成中央政府傾覆。

而這一關係,顯然不僅僅適用於古代社會,當下的區域經濟格局,同樣高度適用。比如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大權關係,我們過去曾長期使用國地稅兩套體制並行。再比如省會城市與省內其他城市的關係,城市主城區與下轄縣級市、縣城的關係,都可從中洞察一二。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說到這兒,我們就可以來細細說說GDP總量驚人,長期以來位居普通地級市榜首的蘇州,這是個非常好的案例。2017年,蘇州全市GDP總量達到1.73萬億元。全國排名第7位,僅次於滬、京、深、廣、渝、津六大地位超然城市。

但是,這樣的成績,它的構成究竟是怎樣的呢?具體如下:姑蘇區:665.18億元,虎丘區:1160.10億元,吳中區:1060.80億元,相城區:713.82億元,吳江區:1788.98億元,工業園區:2388.11億元,張家港市:2606.05億元,常熟市:2279.55億元,崑山市:3520.35億元,太倉市:1240.96億元。

崑山、張家港、常熟、太倉四座縣級市,2017年GDP總量達到驚人的9646.91億元。如果這四個縣級市再單獨成為一個地級市,那麼它可以排在2017年度全國近300個地級市中的第16位。在它身後的,是佛山、鄭州、南通、東莞等大批二三線城市。

而剝離了四座縣級市的蘇州,2017年的城區GDP總量則為7668.43億元,與四座縣級市的經濟體量比值,大約在44:56左右。注意,這“44”之中,還要得益於2012年蘇州將原本的下轄縣級市吳江撤縣劃區,這也是本章節一開始我特意引用了一份舊的蘇州行政圖的原因。

即使在現行的蘇州行政區劃之下,主城區與下轄縣級市依舊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幹強枝”情況。事實上即使是吳江至今已經撤縣劃區6年,但是與蘇州主城區的聯繫度依舊較低,如果我們也把吳江視作和其他四縣一樣的“枝”的話,那麼蘇州城區與郊區的經濟體量比例,將會進一步下降至34:66。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侷限在經濟體量之上。經濟較為發達的縣級市,往往其面積、人口體量都不會太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根據上文中貼出的數據進行一下比對。

經濟與人口城區聚集效應不明顯,事實上給長期以來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的蘇州,造成很多的麻煩。蘇州常住人口雖然已經過了千萬,但是這一千多萬人口,卻“均衡”地分佈在了8848平方公里上。主城區的常住人口(姑蘇、相城、吳中、虎丘),只有400萬人左右。而事實上,即使是以上城四區,因距離與交通原因,很多遠郊區依舊與主城區聯繫度不高。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通車裡程排名(數據截至2018年12月)

這樣造成的影響顯然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簡單的案例,就是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在地鐵建設規劃申報中,除了經濟體量外,單位面積人口密度,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權重。截至2018年12月份,蘇州市無論已通車地鐵線路(里程)和在建線路(里程)的體量,都並不與其經濟體量匹配。這背後的原因,顯然並不僅僅是因為蘇州行政級別低這麼簡單。

蘇州城區與下轄四座直轄市的直線距離,平均都達到了四五十公里,由於長期以來各地獨立發展,事實上各個縣級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中心,日常需要通勤蘇州城區的需求本就有限。而在兩兩之間的連接路上,還有大片的農業區或非生活區,同樣不符合建設地鐵這樣高成本的交通工具。反而是城際鐵路,成為連接彼此的最佳方案。

在之前的《從計劃生育到計劃生育:部分地區開始政策鼓勵生育兩個以上子女》中,我曾提及過在部分省份,一些與其經濟體量並不匹配的人口大市,它們的常住人口甚至超過了所在省份省會城市:例如江蘇蘇州、徐州;福建泉州;山西運城、臨汾;安徽阜陽;江西上饒、宜春;山東臨沂、濰坊、青島、菏澤、濟寧;河南南陽;貴州畢節、遵義,內蒙古赤峰、通遼等。

這些城市中,多數(不是全部)其實都存在和蘇州一樣的問題,就是人口雖多,但是人口的城區聚合度卻未必高。而高度依賴於人口聚集的現代服務業消費,往往就沒不能很好的展開(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服務業如果不夠發達,人口同樣不會進一步聚集)。那麼在城市無力承載如此龐大的人口體量就業時,往往就會出現人口淨流出。


從百強縣無一縣上榜的八省市,看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縣城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百強縣丨太倉

上面我們談到了百強縣前五獨佔其四的蘇州因下轄縣級市過強,造成的種種困擾。但是這種困擾,對於生活在上述縣級市的普通百姓而言,其實並不大,他們的生活自然是安逸幸福的。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江浙魯這樣一省就獨佔全國百強縣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省份,就有個別省份,在百強縣榜單上徹底銷聲匿跡。榜單的發佈方,也對這一情況進行了相關的數據統計。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先排除港澳臺這樣的特別行政區,再排除京津滬三大直轄市均已實現了全市區劃,沒有縣級行政單位的情況,剩下可以參加百強縣排名的省份數量,就是28個。

這其中,山西、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新疆八省市,治下均無一縣城上榜百強縣。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大家回過頭去再去看看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中講到的內容,你是否發現,上榜的城市,名字多數都是“XX市”,只有少數是“XX縣”。區別在哪兒?前者,是縣級市;而後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縣城。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發現,那些擁有縣級市比較多的省份,顯然就在百強縣的評選之中,佔據了優勢。哪些省份縣級市會多呢?按照上述的縣級市標準,顯然是經濟發達,尤其是工業發達地區,縣級市會更多。如江蘇有22個縣級市,浙江有19個縣級市,山東有27個縣級市。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此時我們來看看像青海、寧夏這樣的省份,其縣級市情況基本就處於,本來數量就不多,奈何經濟還不好。缺席百強縣榜單,便很容易理解。

接著我們再來看,黑龍江、吉林、山西三省,縣級市數量分別有20、20和11個,顯然並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省份,也無緣百強縣榜單呢?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這裡,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縣級行政區作為中國的三級地方行政區,按照當下中國城鎮化所處的階段,事實上,多數的縣,都處於人口的淨流出而非流入階段。雖然農民進縣城也可以稱為城鎮化,但是目前中國現階段的區域經濟實際情況,是一些地級市人口流出情況都比較明顯,大量人口都在匯聚向區域中心所在的省會城市或經濟強市。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2015-2017年中國各省人口變化分析

而人口是經濟的本源,如果一城一縣長期人口流出,自然妄談什麼百強縣。江浙地區之所以百強縣數量較多,根本原因就是在於該地區經濟整體發達。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發現黑龍江、吉林、山西這樣的省份,在過去幾年間,省域人口的流失形勢都較為嚴峻,更不要談原本經濟發展程度就較弱的縣城或縣級市。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2016年中國各省人口變化圖

類似的情況,還存在於某些地廣人稀的省份,比如新疆。其人口雖然由於地理位置與文化差異,常年流出不大,人口自然增長率尚可。但是相比16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全省(自治區)總人口僅有2400餘萬的新疆,顯然是地廣人稀到一定程度。在這樣的客觀背景下,省域治下地級市人口尚且不足,更不要談縣級市進入百強縣的榜單了。


2018百強縣榜單:獨上四縣的蘇州和無一縣上榜的八省

此外,像自直轄起便拖著大量貧困地區人口的重慶,經過多年發展,能夠讓多數下轄地區實現脫貧已是不易,現階段同樣處於中西部省市都在重點推進的加強中心城區經濟實力的關鍵時期,下轄縣城(近郊多已撤縣劃區,遠郊仍保持縣制)進入百強縣自然也就尚需時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