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據俄媒RT網站5月22日援引獨立經濟戰略分析家Alessandro Bruno的分析稱,稀土材料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這是一個重大的經濟軟肋,它可能會嚴重限制製造各種電子設備所需的稀土金屬,特別是手機,因為美國沒有自己的供應。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稀土元素的經濟戰略重要性,主要是金屬,因此通常被稱為“稀土金屬”,我們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每天都使用它們,從智能手機到筆記本電腦再到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等等諸多領域。

因此,如果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企業削減供應,很明顯美國工業可能將遭受到痛苦的打擊。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稀土企業在該領域實際上處於壟斷地位,佔美國進口量的80%左右。

據美國內政部下屬的地質勘探局發佈的一項報告稱,對美國製造業具有關鍵意義的包括鈷、鋰、石墨、稀土元素、釩和錳在內的23種礦物資源中,有20種依賴從中國、俄羅斯、南非、巴西等國家進口。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據RT援引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開採了12萬噸稀土金屬,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5萬噸,而美國僅生產了1.5萬噸,中國的儲量為4400萬噸,而美國僅為140萬噸,美國曾經是1990年最大的稀土生產國。

美國學者和科技專家經常提到,“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薄弱點握在部分國家手中,這就是稀土”,對此,美國前內政部長瑞恩·辛克在地質調查局報告會議上強調:“作為一個國家,我們的經濟是非常脆弱的”,因為我們嚴重依賴於從中國和俄羅斯等國進口”。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而美國經濟除了稀土等資源依賴中國等國外企業供應外,另一面,美國的財政開支越來越龐大,僅靠稅收無法覆蓋,只能發債度日。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的前12個月裡,美國國債的總量跳增了1.28萬億美元,而這一數字,仍在不斷跳漲中,而這些債務,導致美國財政的利息支出在2018財年創下5230億美元的紀錄,而目前美國企業債務已較2007年翻倍,到了2020年美國將有1.3萬億美元債務到期。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在美國紐約西43街,豎立著一面美國國債鍾,實時更新著美國債務總額增長的數據,截至5月22日,美國債務總規模已超過22.30萬億美元,相比1989年裡根發表離職講話時翻了5倍多。而2017年6月,顯示的數字才為19.85萬億美元(如下圖),目前,已經輕鬆的實現了四級跳漲,增長速度超出了美國經濟史上任何一個時期。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美國國債鍾提醒人們債務永遠不會消失/ 來源NYC

而我們也多次強調,美債之所以規模巨大,那是因為美國經濟主要是靠債務驅動的,美國需要發新債還舊債,並維持財政用度,同時,因為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全球經濟體量越大,投資者對美債的需求也就越大。

對此,研究貨幣歷史波動的傳奇經濟學家埃格•馮•格雷耶斯(Egon von Greyerz)上週在金融新聞網站Silverdoctors上撰文認為,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美國一直在實行“現代貨幣理論”(MMT),這也意味著,美國就沒有過真正的預算盈餘,因為MMT的本質就是製造更多的財政赤字和債務,在1970年到2008年,美國人每花費0.77美元的債務就可以產生1美元的GDP值,但自2010年以來,則需要每發行4美元債務才能產生1美元的生產總值,也就是,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美國GDP的年增長率與實際通脹率趨勢分析圖

對此,美媒《今日美國》分析稱,美國經濟和美元似乎已經把和未來抵押給了債權國,這樣的局勢使分析人士擔憂,如果這些主要的美債債權國一旦大幅拋售美債,勢必造成產生足以壓垮美國債券價格的連鎖反應,最終使得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造成美國財政赤字困境,而這種困境(負債)使美國經濟在面對它的債權國時顯得有些脆弱,以及美國對這些國家資本的依賴還在不斷地增強的現實。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要知道,美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邏輯就是債務規模增長的邊界,更是美元發行的新錨定對象,但凱恩斯主義只是特殊時期的止疼藥,長期服用自然具有成癮性,那麼,在美債拋售潮不斷迭起的背景下,美國每年近萬億美元的債務赤字將不能被很好的對衝,甚至美國經濟的這一風險接下去將被放大。

據美財政部最新報告顯示,雖然,私人投資者對美債需求反彈,但以國家背景的全球央行機構總體上卻呈現出淨賣出狀態。

中加德等多國大幅拋美債,美國經濟正在發生空轉,或有兩大脆弱點

據美國財政部5月15日公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3月,中國(內地)所持美債持倉環比減少104億美元,降至1.1205萬億美元,為2017年5月以來新低,但值得一提的是,3月最大的主要美債賣家是加拿大,數據顯示,3月加拿大央行大幅減持了125億美元,減持規模為2011年11月以來最大,總持倉降至997億美元,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另外,德國也在3月減持了30億美元,澳大利亞減持了23億美元,持倉降至去年12月以來的新低。

與此同時,近一年以來,日本、俄羅斯、巴西、英國、俄羅斯、土耳其和印度等多個美債海外債權人也均在不同程度的減持美債,減持數額要大於購買,呈現淨賣出狀態,其中,外國央行已經連續第六個月拋售美債,2月環比減少了1570億美元持倉,是過去11個月裡第十次減持,期間共減少了2520億美元持有。(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