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交易量暴漲30%,966億美元外資買入,去美元有了更多可能性

有一種觀點流行很久了,很多讀者朋友認為,我們中國持有的美債是一張王牌。只要我們拋售拋售掉所有的美債,就可以打擊美國經濟市場,擾亂美國金融秩序,進而徹底瓦解美元霸權。

但其實,先不說我們一次性清空美債的可能性,另一層面美國還有凍結外國政府持有的金融資產的權力。

例如,伊朗央行直接和間接在持有的數十億美國債券,就在2008年被美國政府凍住。而此後伊朗就明智的決定加大與美元的切割力度。例如,伊朗更迫切的啟動地方貿易機制(STFI)以配合歐洲的INSTEX;與中國的石油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伊朗更是將大量原油提前存在中國大連的保稅倉庫中;伊朗不再使用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而傾向於使用歐元和人民幣。
人民幣交易量暴漲30%,966億美元外資買入,去美元有了更多可能性

而且美國的美債70%是被控制在美國的國內,美國財政部發行美債,美聯儲發行美元,所以美聯儲只要印美鈔,就可以回購美債了。

美債也是美聯儲控制貨幣供應的一種方式之一,當物價上漲過快或者過高的時候,美聯儲就會增加美債的發行,由於相對安全,利率比較穩健,很多機構投資者都會購買一部分美債,這樣美聯儲可以回籠資金,防止經濟過熱和惡性通貨膨脹。

而當物價較低、下降或者上漲速度較慢,美聯儲就會放鬆貨幣政策,增加回購美債的速度、減少債券的發行、通過降息來降低債券的吸引力,這樣機構會拋售美債,美聯儲通過回購美債向市場投放資金,這樣可以促進物價上漲和經濟擴張。

拋美債,去美元是一個長期征程,所以直接與美元美債正面“衝突”不是最佳選項。讓世界貿易體系貨幣多元化,比重更平均才是最穩妥的方式。對於中國需要做的就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所以我們也推出了債券通,債券通的意義,更疊加了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彈性化的雙重背景。而更大的佈局,2018年5月份是中國央行提出的“本幣驅動”的對外金融開放。

這方面我們也取得了看得見的成績,根據倫敦金融城公司4月17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最後三個月,倫敦人民幣日交易量同比增長近一半,超過760億元人民幣(合114億美元),美元/人民幣日成交量增至730億美元,為迄今最高的絕對成交量,超過了英鎊日成交量。投資人對人民幣在歐洲交易時段表現出強勁的交易興趣,市場份額約為30%,其中現貨和遠期交易量最大。

而且,從外匯局的統計來看,2018年境外機構淨買入境內債券966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68%;淨買入境內上市股票425億美元,增長85%。今年一季度,境外機構淨買入債券和上市股票的金額分別是95億美元和194億美元。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發揮的作用愈加重要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有利。

4月17日中國在2019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同比增長6.4%超過此前的6.3%,中國經濟回暖速度超出市場預期。

經合組織(OECD)在4月16日發佈的《中國經濟調查》中也做出預測,中國經濟仍將在今明兩年保持6%以上的增速。到2030年,中國在世界GDP中的佔比將高達27%,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將超過OECD國家。中國在電子商務、線上支付和共享經濟方面已經遙遙領先全球,這值得所有國家學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在4月12日就預計亞太地區在2019年和2020年的經濟增速均為5.4%,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其中,中國的貢獻率超過30%。

經濟金融不分家,中國經濟取得的這些進步也直接反映在金融市場,華爾街大型投行指出:當前從新興市場貨幣交易中賺到的錢,已經多過了G10(美元、澳元、加元、紐元、歐元、日元、瑞郎、英鎊、瑞典克朗和挪威克朗)主要貨幣的交易。

前12大投行去年的新興市場貨幣交易營收為84億美元,而G10貨幣的交易營收為79億美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