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隨手拍幫打聽:定襄縣義務教育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良好態勢

經濟 中考 藝術 食品安全 忻州隨手拍 2017-05-09

忻州隨手拍網友諮詢:定襄縣義務教育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良好態勢

忻州隨手拍綜合各類相關報道,幫你打聽到如下信息:

定襄縣委、政府傾力統籌規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經費投入、辦學條件改善、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管理等各個方面,全縣義務教育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強化責任落實,為均衡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定襄縣按照省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佈署,先後出臺了《定襄縣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定襄縣人民政府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了推進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的總框架、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書。縣政府同各鄉鎮,教育和文化局同各中心校、縣直校的主要領導層層簽訂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責任書”,建立了層層有擔當、有壓力,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落實機制。特別是按照“14661”教育工作總思路,建立了與定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義務教育管理機制、運行機制、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和督導評價機制,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辦學水平,逐步達到教育質量一體化、師資配備均衡化、基礎設施標準化。目前,全縣教育經費實現了“三個增長”,2014至2016年,縣財政對教育投入達60287萬元。2014年,縣委、政府拿出90.3萬元,表彰獎勵先進集體24個,先進個人200人;2015年,縣委、政府拿出92萬元,用於獎勵由基層推薦評選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2016年縣委、政府拿出近100萬元在教師節重獎優秀校長、教師,特別是出資19.5萬元獎勵了優秀學生。

——改善辦學條件,為均衡發展築牢物質基礎

定襄縣以“薄改計劃”和“全面改薄”項目為抓手,大力實施校舍標準化建設、設施設備配置、教育資源共享工程,不斷夯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近年來,該縣累計投資近2億元,徹底消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教學點D級和C級危房,有效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中投資700餘萬元,為全縣22所中小學購置多媒體設備、圖書、理化實驗科學生物儀器、文體器材等。薄改計劃項目中投資532萬元配套資金,為全縣義務教育階段122所學校配備班班通多媒體608套、各類音體美器材及理化實驗儀器57包5萬餘件。“全面改薄”項目中,投資配套資金1600萬元,使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室、桌椅、實驗儀器、運動場地等教學設施能夠滿足基本教學需求。投資8000餘萬元的定襄二中新建項目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建成投入使用後,可以徹底解決縣城北部學生上學問題。

——加強隊伍建設,為均衡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定襄縣在教師隊伍管理上,始終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師德師風建設,一手抓業務能力提高。近三年,共招聘了50名教師志願者,調回外縣教師31名,招聘新教師35名,並全部充實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各學校,進一步增強了教師隊伍活力。在校長隊伍建設上,對校長進行了每學期一次的任期目標責任考核,對排名在後三位的校長進行誡勉談話。同時,該縣積極支持全縣教師參加國培、省培、市培和縣培四級培訓,每年培訓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保持在2600人次以上。設立了“搖籃獎”、“功臣獎”、“教學獎”等專項獎勵計劃,近年來,有10人獲得省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稱號、30人獲得市級教學能手稱號,評選出縣級教學能手60名、縣級名師20名,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送教下鄉、結對幫扶和下鄉支教中充分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提升教學質量,為均衡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定襄縣以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為抓手,強化教研教改、創新評價體系,努力提升義務教育教學質量。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大力實施人文校園、書香校園、藝術校園、體育校園、綠色校園“五個”校園建設工程,有效提升校園“三化”建設水平,發揮校園環境育人功能;高度重視中小學發展性評價,在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加大學困生所佔比重,引導各學校注重對學困生的幫扶轉化,堅持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作為質量提升工程的重要舉措來抓,先後組織了十批送教下鄉活動,共在11所中心校進行公開示範課1500餘節,研討近2000課時,組織教研員深入全縣所有的初中學校進行了初三複習巡迴指導,2016年該縣中考排名全市第三名。

——精細學校管理,為均衡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定襄縣嚴格落實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進一步完善“一崗雙責”和“安全包校”制度,強化目標管理責任制。全縣所有學校實現了監控設備全覆蓋,並配齊必備的消防等安保器材和安保人員,推進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教育課程化、安全演練系列化,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的整治,強化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管理,努力創建平安、和諧校園,近年來全縣沒有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紀違規事件。以惠民政策為基礎,完善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特殊群體關愛體系,各類資助政策向農村貧困學生和特殊群體傾斜,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留守兒童、單親子女、孤兒和具備上學條件的“三類殘兒”全部按就近入學原則接納入校、隨班就讀,殘兒入學率達100%。開展千名黨員幹部和教師幫扶困難學生活動,全縣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達到了99%以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