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井岡山 曾志 朱德 紅色歌曲 豐鎬文苑 2017-06-04

喜歡我就點我吧

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井岡山故事

井岡山,最初的印象就是紅色。中學期間,曾學過袁鷹的《井岡山的翠竹》,印象最深的也只是一片竹海;曾經學歷史,似乎介紹的無非是枯燥無味的愛國主義教育。因此之前,對於此次中青幹班的井岡山異地研學並沒有太多的期待。

然而,當走進井岡山,一切都變得不同起來。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下了高速路,道路兩邊玉立著火把式的路燈已提醒你來到了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不一會兒,大巴就盤旋于山間,滿眼的綠色,近處不少已經凋謝的映山紅,讓你不禁想,若是映山紅盛開時節,該是怎樣的盛況?山路旁,山峰一個接著一個,大巴進入更深更高的山裡,果然,這裡是個韜光養晦的好地方。這時,路邊相續不少小型農家飯店,什麼紅軍飯店、會師酒店、紅四軍飯店……地方革命特色名居多,到了茨坪鎮,街道兩旁弘揚井岡山精神標語不少,這些字基本為紅色或黃色,耳旁紅歌不絕於耳,所有你感觀到的,讓你覺得已經來到了一片不同尋常的紅土地上。

在接下來的短短的五天裡,課堂教學、專題教學、訪談教學、體驗式教學、紅色拓展訓練、激情紅歌教學等有機結合,讓我們走進了井岡山動人心魄的故事,感受了老紅軍戰鬥和生活的足跡,體驗了朱毛挑糧小道的艱辛,體會了紅歌振奮人心的激情……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當我們身著紅軍服,頭戴紅軍帽,虔誠地走進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革命舊址、朱毛故居、紅軍醫院,走進一處處曾經炮火連天的戰場,走近一張張被歷史定格的老照片時,讓我們震撼的不只是毛澤東、朱德這些偉人的智慧、堅韌、自信、敢闖,更有眾多不曾被我們熟知的名字:袁文才、王佐、伍若蘭、張子清、賀敏學、賀子珍、曾志……甚至是很多還來不及留下姓名就已經獻出了寶貴生命的無名英雄帶來的感動。朱德夫人伍若蘭,面對敵人的酷刑動搖不了的巾幗女將,因不肯說出毛澤東、朱德的去向而被敵人殘忍的割去腦袋示眾三天,年僅26歲;蓮花縣縣委書記劉仁堪,在敵人酷刑面前視死如歸;紅二十八團三營營長蕭勁,在龍源口戰鬥中被敵彈擊穿腹部,他忍著劇痛,自己把腸子塞回腹內繼續帶領戰士衝鋒,奪回高地後英勇犧牲;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張子清,腳踝中彈卻果斷將消毒鹽水讓給其他重傷的紅軍戰士手術,自己卻因傷口大面積感染而犧牲,年僅29歲。在紀念無名英雄的無字碑前,一組數字:井岡山斗爭犧牲人數48000,留下姓名者只15744人。而剩下的32226無名英雄又有著怎樣的感人故事?所有在場的人都在感動著,無字碑前前去瞻仰的人流始終沒見散去。在朱毛故居、小井紅軍醫院裡,瓦屋土牆,簡陋的床鋪、乾淨的碗筷……毛澤東、朱德等就在這簡陋的房屋裡和戰士們同吃同住同戰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循著偉人的足跡,一屋,一竹,一樹,一字,一曲,一唱,自是思今憶往。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在與井岡山革命烈士後代等典型人物代表的訪談座談會上,烈士後代們的娓娓道來,他們真誠樸實,胸懷坦蕩,讓我們再次聆聽革命勝利後,這些先輩們高尚人格是怎樣感染著身邊的人,他們身前為革命事業義無反顧,用自己的言行踐行影響著子女,他們的事蹟也再次觸及我們靈魂深處的感動。

袁文才的孫子袁建芳親切講述他爺爺的故事,甘祖昌的女兒甘公榮講述著父親不當將軍,回家當農民的簡樸的生活。

特別是曾志的曾孫蔡軍講述自己家人與曾奶奶的感人故事,在座的學員無不為之潸然淚下。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曾志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期間將自己出生才二十多天的孩子送給了當地老鄉,革命勝利後,找到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卻沒有把他接到自己身邊,而讓兒孫繼續在井岡山當農民。她的嫡孫曾上北京找奶奶要求解決“國家糧戶口”,這個要求對於時任中組部副部長的曾志而言實在不是難事,但她卻拒絕了孫子的要求。她甚至沒有給他們留下一分錢財產,卻將省吃儉用的6萬多元存款全部捐獻給了“希望工程”。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溘然長逝。一切都是按照她生前的遺囑《生命熄滅的交代》來安排的,遺囑上寫道:“死後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在家設靈堂;京外家裡人不要來京奔喪;北京的任何戰友都不要通告打擾;遺體送醫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沒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岡山一棵樹下當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雲山有手印的那塊大石頭下。決不要搞什麼儀式,靜悄悄的,三個月後再發訃告……”女兒陶斯亮遵照母親生前的囑託,將母親的骨灰送回井岡山。當我們膜拜小井村紅軍烈士墓時,在一處僻靜的山坡上,有一座看起來極其普通的墳墓,小小的墓碑上鐫刻著“魂歸井岡”幾個大字,墓碑旁,種上了一株柏樹,它就是曾志的墓地。曾志——一個一生追求偉大卻又甘願平凡的人。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巍巍井岡山,悠悠紅土情。來到井岡山更多感受到的是這裡的每寸土地都浸染著英雄的血與淚,與其說是來研學的,倒不如說這是一次感動之旅、洗禮之旅更為貼切。

如今我們已然嗅不到歷史的烽煙,我們已經看不到當年的血雨腥風,卻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段紅色的記憶,為那個時空的人、事、物而感動、激勵、震撼。

真的,只有真正踏上井岡山這片紅土地,才能透徹地理解“信念”“奉獻”“敢闖”等詞語的真正含義,也只有真正踏上井岡山這塊紅土地,才能靜心聆聽井岡山感天動地的故事,才會產生更多的思想震撼和靈魂的昇華。

「新人新作」王少肇|井岡山故事

揮別井岡山,那裡的景、那裡的人、那裡的事,已悄然留在了心中,成為永遠的記憶。(圖/王少肇)

莫言:文學使人膽大

《豐鎬文苑》長期約稿

《豐鎬文苑》是面向全國微信用戶的自媒體平臺,旨在以文會友,熱忱歡迎各位新老微友或有志於文學創作的愛好者不吝賜稿。來稿一律要求為微信公眾平臺原創文學作品,後附作者簡介和本人彩色橫幅照片,一同發送至QQ郵箱。本平臺稿酬來自贊賞(無讚賞則無稿酬),作品80%讚賞付給作者,一星期後如數兌付;剩餘20%讚賞,留作平臺日常運作費用。

聲明:《豐鎬文苑》發表的所有作品,只有授權白名單的公眾號才可轉載。

《豐鎬文苑》主編:葉永豐

主編微信號:llyyyf121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13305597028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