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不著、四句皆離,必須無念——《金剛經》參習(197)'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江味農居士講義參習•淨空法師主講

經:【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講義:【欲成福慧莊嚴、相好無邊、不可稱之報身,必當發廣修六度萬行,樂集一切善法行之深心。】

前面這一段,講求的是無量無邊的分身,就是應化身,你應該怎麼個修法;要修利益一切眾生的心,起心動念都要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要想成就自己的報身,怎麼修法?修深心得報身;修大悲心得應化身;修直心證法身。菩提心裡面講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三心證三身。必須三心圓發,我們的三身才圓證。明瞭這個因果,我們自然就會認真努力的去做。福慧莊嚴,相好無邊,經上常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應化身的佛,應身佛;相好無邊,這是講報身佛。《觀無量壽佛經》讚歎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都說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相好從哪裡來的?深心來的。深心是什麼心?要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好心;好心就得好相,就得好報,好心!什麼樣的心才算是好心?好心這裡有標準:廣修六度萬行,這是好心。行門,行門是什麼?我們生活行為。生活行為無量無邊,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從我們出生到報盡,這一生就數不盡,那要說到過去無量劫,哪裡能說得盡!無量無邊的生活行為裡頭,統統遵守六度的綱領。

「佈施」,捨己為人,這個意思要懂得。佈施是捨己為人,念念為一切眾生,這是佈施。「持戒」,樣樣如法,守規矩、守法度。「忍辱」,無論大小事情有耐心、有毅力;沒有耐心,不能成就。「精進」是不斷在改進,改過失就又進一步,改了就進步,不斷的在改進。「禪定」是你心裡面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目標,不會雜亂;一雜修、一亂修就不能成功。禪定:心有主宰,不為外境所動;不但不為五欲六塵所動搖,不為一切法門所動。《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表演這個法門,實在講善財童子所做的具體內容,五十三參就是六波羅蜜。

他每參訪一位善知識,到後面是戀德禮辭。戀德禮辭是什麼?是佈施波羅蜜。佈施是什麼?放下。我很感謝你,你教導我的,你的法門我不學,我再去參訪別人。他自己修學的什麼?唸佛法門。誰教他的?根本的那個老師教他的。他沒有改變初衷,他的根本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我們在經文裡面沒有看到他教他念佛法門,經文字面上沒有,意思有。意思在哪裡?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他是文殊菩薩最得意的弟子,你想想看文殊菩薩教他什麼?如果不教他念佛法門,哪裡是入室弟子?他就不是入室弟子。意思有:老師是求生淨土,老師知道這個法門第一,一定是傳他第一法門,不能把第二法門傳給他。這是意思暗中有,你要能從這上面去看、去體會,經文上沒有,但意思有。可是經文上明顯的也顯示出來了,第一個參訪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這是明顯的意思,暗顯、明顯都出來。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整個托出來,原來善財是修這個法門。參訪總總法門,一切法門他都知道,他沒有一樣不曉得;你要問他,他都知道,你要想學,他都可以教給你,但是他自己不學,戀德禮辭。禮辭的意思很深,放下了!不但世緣放下,佛法也放下,真正是一門深入。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都在這裡顯示出。他沒有智慧,他不敢放下,唯有高度的智慧,真正的定功,他才不為一切法門所動搖,所以般若智慧從這個地方顯示出來。

我們要樂集,樂是歡喜,歡喜積集一切善法行,這是深心,這叫好心。心裡面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一絲毫的惡意都沒有。念念是利益一切眾生、利益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總是懷了一個利益的心,決定沒有一個不利之心。這樣的因行得的果報,就是相好無邊,不可稱量的報身,報身是這麼修來的。要想到一切諸大菩薩們,都是這樣修學的,沒有例外的。我們要是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從現在就要發心,發心是愈早愈好,心一發就幹。要認真、要努力、要毫無保留,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不能有絲毫的保留。保留是什麼?是吝嗇。財物保留,吝財;法要留一點,叫吝法。吝財得貧窮果報,吝法得愚痴果報;我們不要貧窮,我們不要愚痴,財、法都不可以吝嗇,盡心盡力去修佈施,去幫助一切眾生,這是深心。

講義:【初發時,尚未斷念。】

這個都是講到老實話,落實在我們現實的基礎上,我們的煩惱未斷,知見不圓。要不要修?要修。

講義:【只有向生滅門中,精進勤修不著相、不壞相、普利一切之六度。】

我們先這樣做法。什麼叫生滅門,不必去理會。生滅門所講的就是這個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我們現在確實是在生滅門裡面,沒有辦法斷妄想分別執著。但是有路可走,要緊的是「精進勤修」這四個字。特別是精,精就是精一、純一、專一,才叫精。精的反面就是雜亂,雜修、亂修,那就不精。進是進步。進步大家都在求,很努力的在求進步;但是他進步是精純的進步,還是雜亂的進步,那個果報完全不一樣。精純的進步,給諸位說,你能夠得三昧,你能夠明心見性,也就是你能夠開般若智慧,利益在這。如果是雜進、亂進,你也有進步;你的進步將來得什麼果報?可以成為全世界的佛學博士。你將來可以著作等身,講得天花亂墜,但是你的煩惱不能斷、你的妄想不能斷,你將來還繼續搞六道輪迴;佛門裡面所果證的這個事,與你沒有分。這個利害得失我們要搞清楚,關係太大太大了,所以這個東西雜不得、亂不得。

我們學佛的人,念念要利益眾生,不能害眾生。害眾生,「你多學幾門好!」那是害眾生,那個不是利益眾生。到什麼時候再勸他,你要多學?他已經得定、已經開智慧。在我們大乘佛法的標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廣學多聞。為什麼?四弘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你斷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破一品,你有資格廣學多聞。所以《華嚴經》是佛講的第一部經,是我們大乘修行的模板、典範。你看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這一會上,得根本智。什麼叫根本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根本智。沒有這個程度,不可以離開老師,要受老師的照顧。你智慧沒有開,邪正、真假、利害、得失,你沒有能力辨別。反正我現在也不錯,什麼妖魔鬼怪,我一看就清楚,可以辨別;你要把《楞嚴經》裡面五十種陰魔拿來看看,你就傻了。我們凡夫看完全是佛境界,百分之九十九跟佛境界一樣,裡頭就有一點點不一樣,我們就一點辦法都沒有。愈是高級的魔,不得了,他也是金色身,也放金色光明,你怎麼能辨別那是魔、那不是佛?絲毫不一樣就不相同。我們所曉得的,佛的金色光明跟佛的光明一樣大,但是魔的金色光明,他那個光刺眼睛,像太陽一樣刺眼睛,光強烈;而佛的光明是柔和、不刺眼睛。除這個之外,你根本就不能夠辨別。一定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楞嚴經》上五十種陰魔你有能力辨別,一接觸就明瞭,這樣才可以出去參學。

所以他一出去參德雲比丘,他就是圓教初住。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菩薩位次升高一級,五十三參他就圓滿成佛。他參訪哪一位善知識,那個善知識代表哪一個等級的菩薩果位,善財就達到他的果位,就達到這個等級,所以是一生圓滿成佛。《華嚴》講得詳細。我們現在用功夫,就是在不著相、不壞相。不著相,無住;不壞相,生心。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你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持戒也好、學教也好,決定不能把這個原則忘掉,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原則是通一切法門的。無論大小乘,無論顯教密教,統統通達,沒有一個法門能夠違背這個原則,這是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的,一定要遵守;能在這個地方生起信心不逆,非依照這個方法做不可,你能夠有這個堅定的信心,有這個真切的認識,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普利一切眾生之六度,六度是以「生心無住、無住生心」做基礎,這才能成就。

講義:【且無始來妄想,非歷事鍊心,決不能除。】

無始劫來的妄想分別執著,怎樣除掉?要在事相上鍛鍊,才真的放下。如果不在事相上磨鍊,你的放下是假的,不是真的。大乘菩薩修行,要接觸群眾,不能躲在深山上學小乘;小乘是擺脫社會得清淨心,大乘是在紅塵裡面修清淨心。他要在五欲六塵裡面舍五欲六塵,心地一絲毫不沾染,這叫真功夫,不是離開,這是非常非常的困難。能夠出頭的都成菩薩,失敗的都被五欲六塵卷下去,都墮落。小乘雖然不及大乘,小乘有好處,避開,我沒有這個力量對付你,我躲你。小乘人墮落的很少,大乘人墮落的很多,道理在此地。大乘人成就的,那小乘人是望塵莫及,成就的;可是淘汰率,大乘淘汰率就太大太大。真的像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修學其他法門,一億人修行難得有幾個人成就。為什麼?都被淘汰掉了。這個不能不知道。甚至於高位的菩薩,什麼菩薩?我們在經上讀過,八地菩薩才不退轉,才真的不動地;由此可知,七地以前都保不住,這才知道難,真難!七地之前保不住,有的時候遇到境界還會退轉,八地才保住,不動地。我們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的,使我們得到像阿惟越致菩薩一樣不退轉。阿惟越致是什麼?八地。李老師在註解裡面注的七地以上;七地以上,不就是八地嗎?八地菩薩。

這是講一定要歷事鍊心,但是你要真鍊才行,你不能隨著境界走,隨著境界走就壞了。真的在這裡面鍊,鍊清淨心,《無量壽經》的經題,鍊平等心、鍊覺而不迷的心,鍊這個。實在說,清淨平等覺就是三寶。我們一入佛門受三皈依,三皈依就是覺正淨。《無量壽經》上經題,「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平等是正;「覺」是佛寶。經題上三寶具足、三學具足;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戒定慧三學具足。我們受三皈,到哪裡去皈依?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看看我們覺不覺、淨不淨、正不正?點點滴滴上都是覺正淨,這才叫真正三皈依。不是在佛菩薩面前,有口無心的念念三皈的文,那個沒有用處,那是假的、形式!一定要認真去照做,這才叫你真的回頭,你真的依靠三寶。這就是在一切事相當中去鍊,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是不是在覺正淨裡面;如果不在覺正淨,那一定就是迷邪染。迷邪染是輪迴心,還是搞六道輪迴;覺正淨是菩提心,這就是作佛、作菩薩,心不一樣。所以在歷事鍊心當中,才能把妄想、煩惱磨掉。此皆學佛之緊要關鍵,真的!真正是緊要的關鍵。

講義:【住相以行佈施六度,一遇障緣,必致退心。】

我們看到很多學佛的同修退心,發心出來講經說法的法師退心了,退心的原因,這裡好,說出來了。原因是什麼?住相,就是著相;他有執著,有執著一遇到障礙,當然就退心。

講義:【當知妄想未歇,起念便著。】

哪有不住的道理?一定會住。你妄想沒斷,分別執著不斷。

講義:【於四句中,必著一句。】

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定落在一句裡頭。可是這個四句,諸位要曉得,落一個,四個都具足,就像前面講的四相一樣,只要落一個相,全部都落了。

講義:【故欲得不著、四句皆離,必須無念。】

這個事情又難了。無念,我們哪裡能夠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也要做,不做不行;不做,不多久就又要落輪迴,非幹不可。怎麼做?《金剛經》上講的原理原則,我們不能做得很徹底、很圓滿、很究竟,能做個一分、兩分就不錯,不能完全不做。這個意思就是叫你看破、放下,你能看破一分,放下一分,得一分的受用;能看破兩分,放下兩分,你就得兩分受用。讀這個經真的會開智慧,恭恭敬敬的讀,誠誠懇懇的讀,自有悟處。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待人接物,常常想到無實無虛,常常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幫助你放下,幫助你無住。然後記取佛的教訓,念念當中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生心;生心的時候就是無住時,無住時就是生心時,這是一不是二,這個境界就好。能這樣修,能夠這樣唸佛求生淨土,功夫得力;不是這樣修法,的確功夫很難得力。功夫得力那個樣子是什麼?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決定不礙事,生死自在,來去自由。這個問題都能解決,那其他的叫雞毛蒜皮,那不成問題了,得大自在。你這一生的生活,真的是究竟圓滿、幸福自在,真得到。由此可知,江居士在注子裡面為我們說出,這是如來究竟圓滿的法寶,在般若會上為我們和盤托出。我們這個經文愈讀愈覺得江居士這句話真實不虛。果能依教奉行,必定得如經中所說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講義:【無論僧俗男女,但能信心不逆,莫不如是成就。三心齊發,紹隆佛種,便是荷擔如來無上菩提。】

從這一段文當中,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佛法是平等法,無論是在家、出家,無論是男女老少,沒有不平等的。愈是上上乘佛法,愈是平等。為什麼?高級的佛法莫不是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心性是決定平等的。在本經上,但能信心不逆,莫不如是成就。成就就像世尊在經中為我們所說的,尤其是四次較量福德,成就的功德無量無邊。往後在下半部還有較量,一次比一次殊勝。三心齊發,三心是菩提心,前面剛剛說過,直心、深心、大悲心。發無上菩提心,必定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就是紹隆佛種。如果覺得我們學佛,非這麼學不可,非這樣做不可,這就是信心不逆。以無比的信心來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就是承擔如來的家業,就是自行化他,無上菩提。這一段裡面關鍵的字,就是信心不逆、紹隆佛種,這八個字。末後這一段說:

講義:【如來為性德圓明之人】

圓是圓滿,明是明顯。由此可知,如來以下的菩薩,乃至於聲聞、緣覺,他們性德也透個幾分,總是不圓,一定要到如來果地上才圓滿。六道凡夫雖有性德,完全被煩惱、妄想蓋覆住,一分都透不出來。佛在般若會上,無非是教導我們如何破除妄想分別執著,使我們的性德,本來圓明的性德透露出來而已,這就是佛法的教學。

講義:【無上菩提,為覺王獨證之法。】

無上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二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他們所證得的是正覺,揀別凡夫的不覺。圓初住以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華嚴經》上稱之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些人是正等正覺,還沒有到無上。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不能稱無上,還是正等正覺。我們同修也要把它記住,這是佛學常識。正等正覺是什麼人稱?圓教初住以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叫正等正覺。阿羅漢沒破無明,辟支佛、權教菩薩都沒有破無明,沒有破無明的叫正覺,不能叫正等正覺;破無明之後,才叫正等正覺。無上是無明破盡,如來果地,所以稱之為覺王。聲聞、緣覺、菩薩都覺,但是不圓滿,圓滿的覺,我們就稱之為王,這是尊稱他。覺王獨證之法,覺王就是稱的如來。

講義:【許其荷擔此二】

這是如來許可的,不是別人許可的。前面所講的紹隆佛種、荷擔如來,這是圓教果佛允許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此給我們授記。

講義:【即是許其為承繼佛位之人,堪任覺王之法也。】

這個經義實實在在不可思議!無論在家、出家,無論僧俗,無論男女老少,只要你具備兩個條件:信心不逆,三心圓發、紹隆佛種,這一段經文就是如來給你授記,同意你荷擔如來無上菩提。

講義:【如來悉知悉見】

這個地方的如來,統稱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不是一尊佛。一切佛都見到了,都看見了,都知道你在這裡發心。這一句就像常說的,

講義:【常寂光中,印許之矣。】

如來在常寂光當中給你印證、許可,你可以擔當弘法利生的重任。換句話說,關鍵就是我們自己有沒有真正發菩提心,有沒有在這一會裡面真正做到信心不逆。由此可知,諸佛如來不是不保佑我們,問題是我們肯不肯接受佛力的加持。果然是信心不逆,果然是三心齊發,一切諸佛如來都保佑你,你就都能接受到了。這兩句我們做不到,怎麼求佛菩薩加持保佑也是枉然,所以一定要真正去做。

【迴向文】:

謹以言聞功德迴向

◎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剎土。微塵法界。一切眾靈。聞經覺悟。皆悉唸佛。求生淨土。圓成佛道(三遍)

◎全球各地一切人為災害。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化解。

◎全球各地一切人為戰爭、自然災害罹難眾生亡靈等眾。

◎弟子眾等宿世現前一切有緣眾生。聞經覺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見佛聞法。惑盡慧開。真實安樂。頓脫生死。速成正覺。如佛度生。

願以此功德迴向

全球眾國主

眾國皆昌隆

消除眾災厄

世界永和平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