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腹瀉也撥急救電話,濟南一半以上救護車資源被非急重症患者佔用

發燒腹瀉也撥急救電話,濟南一半以上救護車資源被非急重症患者佔用

曹珂做救護車隨車醫生已經小十年了,工作過程中,他經常遇到不緊急卻隨意叫救護車的行為。一次有位老人打120說是肚子疼,救護車一到就開始往上上人,兩位老人帶了三個小孩,把救護車裡的有限空間塞得滿滿當當。原來老人想到醫院開點藥,又擔心孩子沒人看,就叫了救護車。

也有的人晚上喝酒喝多了,與人發生爭執,雙方都叫救護車,只是為了證明在爭執中受傷了。工作這麼多年,曹珂既當過調解員,也當過心理疏導員,救護車上也拉過很多不那麼急的病人。

據濟南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少平介紹,像出院、頭暈腦熱,甚至是拉肚子、輕微醉酒的非急重症患者,佔據了濟南市約一半以上的救護車資源。

“從我們短期做的統計,現在來說,真正危急的,大概也就在30%左右,去年我們一年(出車)12萬次,有4萬次左右確實是病人很危重。”

目前濟南市區有約40個急救分中心,日執勤救護車在60輛左右,一般根據就近原則調配車輛,因此一旦救護車被非急重症患者使用,就要從較遠區域調配,這意味著同一片區的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等待。

王少平說,救護車應該重點救助兩類人群,一是心梗、腦出血、腦梗這些非常危及生命的,無法自行前往醫院就診,必須由院前急救大夫進行一定的搶救、處置、治療以後再送醫院,保證他的生命體徵平穩;另一部分是在馬路上,在野外,病人沒法自救的情況。應該優先保證這部分人用車。像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飲食不當造成的腹瀉等,完全可以自己到醫院進行就診,輕的病也打120就把急救資源佔用了,往往好多重症病人叫不到救護車。

記者瞭解到,一輛救護車一般配置3-4名隨車人員,不少醫療器械僅允許一次性使用,濫用救護車實際造成對醫療資源的佔用和浪費。王少平說,目前還沒有到急救車使用的高峰期,急救中心一天的出車總量在300次左右,而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夏天日出車量能達到近500次。

王少平也呼籲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些不是急症,不是危及生命的這些任務壓縮下來,更好地保證急危重症的病人和傷者得到及時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