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的養基心得:兩年“躺贏”50% 用“懶”賺錢

基金 投資 滬指 金融界 2018-12-21

用“懶”賺錢

小唐阿姨今年42歲了,投資基金已經有10年了哦,可謂是“沙場老將”。

2007年那個時候,在朋友的推薦下,小唐阿姨就買了人生中第一隻基,XX核心成長。

基民的養基心得:兩年“躺贏”50% 用“懶”賺錢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往往是‘懶’人賺錢,越勤快,反而虧的越多。”

剛開始的時候,小唐阿姨也是初級小白,經常聽人家的,跟風買“熱點”。

XX核心成長是2007年那波大牛市的“網紅”,一天就募集了150億,規模曾衝到500億。

盛極而衰,股市後來暴跌而下。最高的時候,小唐阿姨虧了43%。虧了人就會心慌,換下一個。

基民的養基心得:兩年“躺贏”50% 用“懶”賺錢

當時的小唐阿姨,和筆者現在不少讀者挺像的,什麼熱,買什麼。

結果,分不清好壞,又不忍心割肉,最後買了“一堆”基金。

當然啦,筆者不是說這些好友的不是,是要直面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而且,現在的智能手機發展太快,人手一部“掌上通”。

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投資標的,每天的漲跌,可能就是幾百、上千的盈虧在眼前“晃動”,給了誰,誰能沉得下心?

無形的,每個投資者都在盯著自己所投產品的短期漲跌,情緒也就跟著起伏。

不僅弄的自己身心俱疲,賠錢還不少。

後來,小唐阿姨就開始反思自己。

為了強迫自己不追熱點,不頻繁交易,小唐阿姨選了只封閉式基金。

那個時候的封閉式基金,交易沒有現在這麼方便。

小唐阿姨的生活,就“被迫”的靜了下來,同時強迫自己不看盤,不碰“熱點”基金。

今年股市行情很差,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小唐阿姨的基金投資,還取得了年內超10%的正收益。加上去年的,兩年一共賺了50%多。

封閉式基金

數據顯示,從2007年到2016年,股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9.55%,但同期,基民實際的年化收益率只有4.88%,相差近一半!

基民的養基心得:兩年“躺贏”50% 用“懶”賺錢

為什麼會這樣呢?兩個原因

一、持有時間太短,短線交易太頻繁。

根據基金業協會統計,基民當中,能持有3年以上的,只有16.8%,而持有5年以上的,更少,只有9.2%。

基民的養基心得:兩年“躺贏”50% 用“懶”賺錢

二、追漲殺跌

基金投資本來是一種“懶人理財”,交給專家管理。

但真實情況卻恰恰相反,大家都很“勤快”:短線交易、高買、低位贖回。

再比如:在牛市頂端,投資者都很熱情高漲,基金一發就是百億規模,但這個時候進場的,動輒被套牢五、六年。

而基金無人問津時,這個時候發的產品,沒人買,但往往收益很不錯。

從10月以來,各主要指數估值回落至歷史低位。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滬深300指數為10.52倍PE,中證500指數為18.78倍PE,均處於歷史相對低位。

有經驗的基民都知道,市場在低位時,往往是較好的建倉時機,有助於基金低位買入廉價籌碼。

再拉長週期來看,封閉期3年後,賺錢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

上證指數現在是2600點,按照過去數據,大盤2700點以下投資基金,平均收益如下:

用過去10年作為統計區間,假設條件是2700點下成立的基金。

那麼,這些基金中,1年後取得正收益的概率達81%,平均收益率27%;如果把時間拉長3年,不僅賺錢概率會增加至91%,平均收益率更能提升到61%!

基民的養基心得:兩年“躺贏”50% 用“懶”賺錢

要想解決大家投資中的“痛點”問題,其實可以分兩步:

首先,市場是大跌後的,這是眾多周知,新基金也幾乎無人問津,顯然,是不錯的投資時機。

用小唐阿姨的話來說,挺在理的。

“買封閉式基金,我其實是在用機制強化自己的投資紀律,交給基金經理打理。同時我不碰“熱點”基金,安心“睡大覺”。”

本文源自小波思基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