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之前,鄭起並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卻敢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將指揮全連的重任挑在肩上。這也源於連隊的光榮傳統,當年,全國聞名的戰鬥英雄王鳳江,就是在全連指戰員都傷亡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當時也是一名戰士。

鄭起的一聲號召,讓連隊戰士們士氣大增。此時,英軍開始了新的進攻,3輛坦克猛攻學校。由於火力太猛,駐守在學校的3連奉命撤出陣地。

空蕩的學校很快被佔領,英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調轉炮口對準7連的陣地,企圖再度打開退向漢城的關口。坦克在公路和稻田裡散開,自行火炮甚至還有化學迫擊炮,毫不吝嗇地向這塊小高地輸送著炮彈。

退出學校的3連迂迴到側面,對敵軍進行射擊,英國人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趁著戰場上出現的片刻安靜,鄭起召集黨員開會。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之前,鄭起並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卻敢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將指揮全連的重任挑在肩上。這也源於連隊的光榮傳統,當年,全國聞名的戰鬥英雄王鳳江,就是在全連指戰員都傷亡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當時也是一名戰士。

鄭起的一聲號召,讓連隊戰士們士氣大增。此時,英軍開始了新的進攻,3輛坦克猛攻學校。由於火力太猛,駐守在學校的3連奉命撤出陣地。

空蕩的學校很快被佔領,英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調轉炮口對準7連的陣地,企圖再度打開退向漢城的關口。坦克在公路和稻田裡散開,自行火炮甚至還有化學迫擊炮,毫不吝嗇地向這塊小高地輸送著炮彈。

退出學校的3連迂迴到側面,對敵軍進行射擊,英國人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趁著戰場上出現的片刻安靜,鄭起召集黨員開會。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當時陣地只剩下19人,並且和團主力的聯繫也中斷了。以英軍的進攻強度,黃昏以前很難聯繫到上級。鄭起在會上將現有的人編成3個組,每組6個人加1挺機槍,呈三角形配置。根據會議的部署,陣地人員進行了調動。這一簡單的調動,立即引來了敵人的炮擊,所幸沒有造成傷亡。

隨後,7連打退了敵人兩次小規模的進攻。陣地儲備的彈藥越來越少,同時其中一組的機槍管也被打壞了。防守越來越吃力,鄭起腦中快速搜索著解決辦法。他看到了不遠處遍佈的敵軍屍體,自己沒有子彈了,可是敵人屍體上有啊!在距離陣地大約80米的不遠處,有一大堆敵軍屍體。這個距離平時看上去並不遠,但現在要通過這段距離,也不容易。

鄭起沉著地觀察著地形,彈坑、平地,甚至一條稻田埂都沒有放過,並且確定在什麼地方用什麼運動姿勢。他決定“以身試險”,爬出戰壕迅速地向右前方滾動,這立即引來敵人機槍的射擊。他吃力地爬到第二個彈坑後,就被敵人的機槍封鎖住了。子彈打得彈坑邊沿直掉土,無法抬起頭來。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之前,鄭起並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卻敢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將指揮全連的重任挑在肩上。這也源於連隊的光榮傳統,當年,全國聞名的戰鬥英雄王鳳江,就是在全連指戰員都傷亡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當時也是一名戰士。

鄭起的一聲號召,讓連隊戰士們士氣大增。此時,英軍開始了新的進攻,3輛坦克猛攻學校。由於火力太猛,駐守在學校的3連奉命撤出陣地。

空蕩的學校很快被佔領,英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調轉炮口對準7連的陣地,企圖再度打開退向漢城的關口。坦克在公路和稻田裡散開,自行火炮甚至還有化學迫擊炮,毫不吝嗇地向這塊小高地輸送著炮彈。

退出學校的3連迂迴到側面,對敵軍進行射擊,英國人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趁著戰場上出現的片刻安靜,鄭起召集黨員開會。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當時陣地只剩下19人,並且和團主力的聯繫也中斷了。以英軍的進攻強度,黃昏以前很難聯繫到上級。鄭起在會上將現有的人編成3個組,每組6個人加1挺機槍,呈三角形配置。根據會議的部署,陣地人員進行了調動。這一簡單的調動,立即引來了敵人的炮擊,所幸沒有造成傷亡。

隨後,7連打退了敵人兩次小規模的進攻。陣地儲備的彈藥越來越少,同時其中一組的機槍管也被打壞了。防守越來越吃力,鄭起腦中快速搜索著解決辦法。他看到了不遠處遍佈的敵軍屍體,自己沒有子彈了,可是敵人屍體上有啊!在距離陣地大約80米的不遠處,有一大堆敵軍屍體。這個距離平時看上去並不遠,但現在要通過這段距離,也不容易。

鄭起沉著地觀察著地形,彈坑、平地,甚至一條稻田埂都沒有放過,並且確定在什麼地方用什麼運動姿勢。他決定“以身試險”,爬出戰壕迅速地向右前方滾動,這立即引來敵人機槍的射擊。他吃力地爬到第二個彈坑後,就被敵人的機槍封鎖住了。子彈打得彈坑邊沿直掉土,無法抬起頭來。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這時,一顆化學迫擊炮彈在前邊爆炸,濃煙阻斷了視線。趁這一機會,鄭起飛快地躍到另一個彈坑,現在離前邊稻田埂不過20米了。

到了稻田梗,移動就會方便些,可是這段路好像十分遙遠。他剛抬起頭來,又一陣機槍射來,一顆子彈緊緊地從耳朵擦過,鄭起猛地把頭縮了下去,幸好沒有負傷,但耳朵裡卻嗡嗡直響。

鄭起幾次想抬起頭來爬出去,都被敵人火力壓了回來。一直伏在坑裡倒是安全,可不是長久之計。鄭起低下頭,發現彈坑裡有一節被炸斷的樹根。

鄭起用樹根挑起自己的軍帽,密集的機槍子彈將軍帽打得稀爛。機槍剛剛停止射擊時,鄭起一躍而起直接衝到了稻田埂——這只是一瞬間的事。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之前,鄭起並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卻敢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將指揮全連的重任挑在肩上。這也源於連隊的光榮傳統,當年,全國聞名的戰鬥英雄王鳳江,就是在全連指戰員都傷亡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當時也是一名戰士。

鄭起的一聲號召,讓連隊戰士們士氣大增。此時,英軍開始了新的進攻,3輛坦克猛攻學校。由於火力太猛,駐守在學校的3連奉命撤出陣地。

空蕩的學校很快被佔領,英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調轉炮口對準7連的陣地,企圖再度打開退向漢城的關口。坦克在公路和稻田裡散開,自行火炮甚至還有化學迫擊炮,毫不吝嗇地向這塊小高地輸送著炮彈。

退出學校的3連迂迴到側面,對敵軍進行射擊,英國人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趁著戰場上出現的片刻安靜,鄭起召集黨員開會。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當時陣地只剩下19人,並且和團主力的聯繫也中斷了。以英軍的進攻強度,黃昏以前很難聯繫到上級。鄭起在會上將現有的人編成3個組,每組6個人加1挺機槍,呈三角形配置。根據會議的部署,陣地人員進行了調動。這一簡單的調動,立即引來了敵人的炮擊,所幸沒有造成傷亡。

隨後,7連打退了敵人兩次小規模的進攻。陣地儲備的彈藥越來越少,同時其中一組的機槍管也被打壞了。防守越來越吃力,鄭起腦中快速搜索著解決辦法。他看到了不遠處遍佈的敵軍屍體,自己沒有子彈了,可是敵人屍體上有啊!在距離陣地大約80米的不遠處,有一大堆敵軍屍體。這個距離平時看上去並不遠,但現在要通過這段距離,也不容易。

鄭起沉著地觀察著地形,彈坑、平地,甚至一條稻田埂都沒有放過,並且確定在什麼地方用什麼運動姿勢。他決定“以身試險”,爬出戰壕迅速地向右前方滾動,這立即引來敵人機槍的射擊。他吃力地爬到第二個彈坑後,就被敵人的機槍封鎖住了。子彈打得彈坑邊沿直掉土,無法抬起頭來。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這時,一顆化學迫擊炮彈在前邊爆炸,濃煙阻斷了視線。趁這一機會,鄭起飛快地躍到另一個彈坑,現在離前邊稻田埂不過20米了。

到了稻田梗,移動就會方便些,可是這段路好像十分遙遠。他剛抬起頭來,又一陣機槍射來,一顆子彈緊緊地從耳朵擦過,鄭起猛地把頭縮了下去,幸好沒有負傷,但耳朵裡卻嗡嗡直響。

鄭起幾次想抬起頭來爬出去,都被敵人火力壓了回來。一直伏在坑裡倒是安全,可不是長久之計。鄭起低下頭,發現彈坑裡有一節被炸斷的樹根。

鄭起用樹根挑起自己的軍帽,密集的機槍子彈將軍帽打得稀爛。機槍剛剛停止射擊時,鄭起一躍而起直接衝到了稻田埂——這只是一瞬間的事。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有了土埂的掩護,雖然子彈貼著頭皮亂飛,但鄭起還是爬過了十多米的距離,來到了英軍的死屍邊。他收集十多條子彈袋和幾個手榴彈,將這些彈藥纏到身上和脖子上,然後艱難地爬了回去。

戰友看到他軍衣上被子彈打穿的五六個洞,說:“打成這個樣子,解放漢城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補補衣服!”

下午3點半,英國人“上班”了。他們集中8輛坦克,對準僅剩下14個人的7連陣地,光炮擊就打了半個多小時。

陣地上只有11個人了。大家沒吭聲,都在緊張地注視著前方。隨著最後幾排煙幕彈,進攻正式開始了。

陣地周圍升起乳白色的煙霧。透過煙霧,坦克的發動機聲越來越清晰。面對成群的敵人,鄭起一會兒趴在這裡打一梭子,一會兒又跑到別處射幾發,同時給戰友們鼓勁:“同志們,狠狠打!明天進漢城!”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之前,鄭起並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卻敢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將指揮全連的重任挑在肩上。這也源於連隊的光榮傳統,當年,全國聞名的戰鬥英雄王鳳江,就是在全連指戰員都傷亡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當時也是一名戰士。

鄭起的一聲號召,讓連隊戰士們士氣大增。此時,英軍開始了新的進攻,3輛坦克猛攻學校。由於火力太猛,駐守在學校的3連奉命撤出陣地。

空蕩的學校很快被佔領,英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調轉炮口對準7連的陣地,企圖再度打開退向漢城的關口。坦克在公路和稻田裡散開,自行火炮甚至還有化學迫擊炮,毫不吝嗇地向這塊小高地輸送著炮彈。

退出學校的3連迂迴到側面,對敵軍進行射擊,英國人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趁著戰場上出現的片刻安靜,鄭起召集黨員開會。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當時陣地只剩下19人,並且和團主力的聯繫也中斷了。以英軍的進攻強度,黃昏以前很難聯繫到上級。鄭起在會上將現有的人編成3個組,每組6個人加1挺機槍,呈三角形配置。根據會議的部署,陣地人員進行了調動。這一簡單的調動,立即引來了敵人的炮擊,所幸沒有造成傷亡。

隨後,7連打退了敵人兩次小規模的進攻。陣地儲備的彈藥越來越少,同時其中一組的機槍管也被打壞了。防守越來越吃力,鄭起腦中快速搜索著解決辦法。他看到了不遠處遍佈的敵軍屍體,自己沒有子彈了,可是敵人屍體上有啊!在距離陣地大約80米的不遠處,有一大堆敵軍屍體。這個距離平時看上去並不遠,但現在要通過這段距離,也不容易。

鄭起沉著地觀察著地形,彈坑、平地,甚至一條稻田埂都沒有放過,並且確定在什麼地方用什麼運動姿勢。他決定“以身試險”,爬出戰壕迅速地向右前方滾動,這立即引來敵人機槍的射擊。他吃力地爬到第二個彈坑後,就被敵人的機槍封鎖住了。子彈打得彈坑邊沿直掉土,無法抬起頭來。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這時,一顆化學迫擊炮彈在前邊爆炸,濃煙阻斷了視線。趁這一機會,鄭起飛快地躍到另一個彈坑,現在離前邊稻田埂不過20米了。

到了稻田梗,移動就會方便些,可是這段路好像十分遙遠。他剛抬起頭來,又一陣機槍射來,一顆子彈緊緊地從耳朵擦過,鄭起猛地把頭縮了下去,幸好沒有負傷,但耳朵裡卻嗡嗡直響。

鄭起幾次想抬起頭來爬出去,都被敵人火力壓了回來。一直伏在坑裡倒是安全,可不是長久之計。鄭起低下頭,發現彈坑裡有一節被炸斷的樹根。

鄭起用樹根挑起自己的軍帽,密集的機槍子彈將軍帽打得稀爛。機槍剛剛停止射擊時,鄭起一躍而起直接衝到了稻田埂——這只是一瞬間的事。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有了土埂的掩護,雖然子彈貼著頭皮亂飛,但鄭起還是爬過了十多米的距離,來到了英軍的死屍邊。他收集十多條子彈袋和幾個手榴彈,將這些彈藥纏到身上和脖子上,然後艱難地爬了回去。

戰友看到他軍衣上被子彈打穿的五六個洞,說:“打成這個樣子,解放漢城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補補衣服!”

下午3點半,英國人“上班”了。他們集中8輛坦克,對準僅剩下14個人的7連陣地,光炮擊就打了半個多小時。

陣地上只有11個人了。大家沒吭聲,都在緊張地注視著前方。隨著最後幾排煙幕彈,進攻正式開始了。

陣地周圍升起乳白色的煙霧。透過煙霧,坦克的發動機聲越來越清晰。面對成群的敵人,鄭起一會兒趴在這裡打一梭子,一會兒又跑到別處射幾發,同時給戰友們鼓勁:“同志們,狠狠打!明天進漢城!”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可是敵人實在是太多,有幾個人甚至一度衝進了戰壕。在緊急時刻,鄭起拿起了自己的專屬武器——軍號。聽到突然響起的軍號聲,英國人一陣茫然,停止了進攻。

軍號聲,是我軍發起衝鋒的命令,參加過朝戰的那幫“聯軍”老兵,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被“刺耳的小喇叭”造成的恐懼。就在敵人發呆的時候,7連戰士猛烈掃射,終於又打退了一波進攻。

沒過多久,敵人新一波進攻開始了。顯然這次的人數比以前哪一次都多,一排排如同波浪一般,在昏暗的山地上起伏。

大家一邊準備著手頭的彈藥,一邊沉默地看著越來越接近的敵人,隨後陣地前又是火光一片。時間的指針慢慢滑向了當天下午的5點10分。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因為東北角升起了5顆紅色信號彈,我軍主攻開始了!陣地上僅有的7個人不禁歡呼起來:“勝利了!我們終於勝利了!”

"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衝鋒號是我軍極具特色的“武器”。志願軍39軍戰士鄭起,曾經憑藉一把衝鋒號,“擊退”了英軍兩次進攻。但很多人都將焦點集中在了“衝鋒號退敵”,卻忽略了當時那場戰鬥有多麼的艱難。

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志願軍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新年攻勢”,在東起東海岸西至臨津江口的400餘里戰線上,打得敵人土崩瓦解,成功突破了那“固若金湯”的三八線防禦陣地。

第二年的1月3日拂曉,39軍116師的347團成功插到了漢城外圍的釜谷裡。釜谷裡是漢城最後一道防線中的重要據點,只要攻佔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韓國首都的大門。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激烈的戰鬥開始了。347團的2個步兵連佔領了一所學校和它附近幾處較小的制高點,殲滅了守軍英國“來複槍團”的1個步兵連和一部分輜重車輛。

同時,7連迅速打下了學校東側的高地,直接卡住敵人退往漢城時通路。敵人拼命地向這塊高地衝擊,企圖奪路逃跑。英軍憑藉密集的火力封鎖了7連與主力的連接通道,7連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被反包圍了。

隨著英國人的第三次衝鋒,7連的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和排長們相繼倒下,整個連隊失去了幹部,陣地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緊急時刻,有位戰士從連長身上取下了駁殼槍,嚴厲地對大家說:“同志們,現在聽我指揮,我們必須像連長在時一樣,守住陣地,打退敵人!”

說話的人是誰?20歲的司號員,鄭起。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之前,鄭起並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卻敢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將指揮全連的重任挑在肩上。這也源於連隊的光榮傳統,當年,全國聞名的戰鬥英雄王鳳江,就是在全連指戰員都傷亡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當時也是一名戰士。

鄭起的一聲號召,讓連隊戰士們士氣大增。此時,英軍開始了新的進攻,3輛坦克猛攻學校。由於火力太猛,駐守在學校的3連奉命撤出陣地。

空蕩的學校很快被佔領,英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調轉炮口對準7連的陣地,企圖再度打開退向漢城的關口。坦克在公路和稻田裡散開,自行火炮甚至還有化學迫擊炮,毫不吝嗇地向這塊小高地輸送著炮彈。

退出學校的3連迂迴到側面,對敵軍進行射擊,英國人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趁著戰場上出現的片刻安靜,鄭起召集黨員開會。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當時陣地只剩下19人,並且和團主力的聯繫也中斷了。以英軍的進攻強度,黃昏以前很難聯繫到上級。鄭起在會上將現有的人編成3個組,每組6個人加1挺機槍,呈三角形配置。根據會議的部署,陣地人員進行了調動。這一簡單的調動,立即引來了敵人的炮擊,所幸沒有造成傷亡。

隨後,7連打退了敵人兩次小規模的進攻。陣地儲備的彈藥越來越少,同時其中一組的機槍管也被打壞了。防守越來越吃力,鄭起腦中快速搜索著解決辦法。他看到了不遠處遍佈的敵軍屍體,自己沒有子彈了,可是敵人屍體上有啊!在距離陣地大約80米的不遠處,有一大堆敵軍屍體。這個距離平時看上去並不遠,但現在要通過這段距離,也不容易。

鄭起沉著地觀察著地形,彈坑、平地,甚至一條稻田埂都沒有放過,並且確定在什麼地方用什麼運動姿勢。他決定“以身試險”,爬出戰壕迅速地向右前方滾動,這立即引來敵人機槍的射擊。他吃力地爬到第二個彈坑後,就被敵人的機槍封鎖住了。子彈打得彈坑邊沿直掉土,無法抬起頭來。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這時,一顆化學迫擊炮彈在前邊爆炸,濃煙阻斷了視線。趁這一機會,鄭起飛快地躍到另一個彈坑,現在離前邊稻田埂不過20米了。

到了稻田梗,移動就會方便些,可是這段路好像十分遙遠。他剛抬起頭來,又一陣機槍射來,一顆子彈緊緊地從耳朵擦過,鄭起猛地把頭縮了下去,幸好沒有負傷,但耳朵裡卻嗡嗡直響。

鄭起幾次想抬起頭來爬出去,都被敵人火力壓了回來。一直伏在坑裡倒是安全,可不是長久之計。鄭起低下頭,發現彈坑裡有一節被炸斷的樹根。

鄭起用樹根挑起自己的軍帽,密集的機槍子彈將軍帽打得稀爛。機槍剛剛停止射擊時,鄭起一躍而起直接衝到了稻田埂——這只是一瞬間的事。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有了土埂的掩護,雖然子彈貼著頭皮亂飛,但鄭起還是爬過了十多米的距離,來到了英軍的死屍邊。他收集十多條子彈袋和幾個手榴彈,將這些彈藥纏到身上和脖子上,然後艱難地爬了回去。

戰友看到他軍衣上被子彈打穿的五六個洞,說:“打成這個樣子,解放漢城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補補衣服!”

下午3點半,英國人“上班”了。他們集中8輛坦克,對準僅剩下14個人的7連陣地,光炮擊就打了半個多小時。

陣地上只有11個人了。大家沒吭聲,都在緊張地注視著前方。隨著最後幾排煙幕彈,進攻正式開始了。

陣地周圍升起乳白色的煙霧。透過煙霧,坦克的發動機聲越來越清晰。面對成群的敵人,鄭起一會兒趴在這裡打一梭子,一會兒又跑到別處射幾發,同時給戰友們鼓勁:“同志們,狠狠打!明天進漢城!”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可是敵人實在是太多,有幾個人甚至一度衝進了戰壕。在緊急時刻,鄭起拿起了自己的專屬武器——軍號。聽到突然響起的軍號聲,英國人一陣茫然,停止了進攻。

軍號聲,是我軍發起衝鋒的命令,參加過朝戰的那幫“聯軍”老兵,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被“刺耳的小喇叭”造成的恐懼。就在敵人發呆的時候,7連戰士猛烈掃射,終於又打退了一波進攻。

沒過多久,敵人新一波進攻開始了。顯然這次的人數比以前哪一次都多,一排排如同波浪一般,在昏暗的山地上起伏。

大家一邊準備著手頭的彈藥,一邊沉默地看著越來越接近的敵人,隨後陣地前又是火光一片。時間的指針慢慢滑向了當天下午的5點10分。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因為東北角升起了5顆紅色信號彈,我軍主攻開始了!陣地上僅有的7個人不禁歡呼起來:“勝利了!我們終於勝利了!”

連隊幹部全部犧牲,志願軍司號員挺身而出:現在聽我的

7連的兩個排,從26個人打到最後只剩7人。他們在陣地堅守了整整一天一夜,其間鄭起用號聲嚇退了敵人兩次進攻。他們讓我軍主力消滅英國“皇家來複槍團”和“皇家重坦克營”各一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戰後,鄭起作為志願軍英模代表參加了國慶觀禮。在招待宴會上,這位英雄的戰士,激動地向毛主席敬了一杯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