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

鄒老參加了1958、1959年兩年的甘青南平叛,1962年進疆後長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日,老人回憶了騎一師平叛戰鬥的過程及自己的戰鬥親歷:

我叫鄒文俊,出生於1937年,籍貫陝西長武。我是1958年3月1日正式入伍,當時分在騎兵第一師一團四連二排四班,進行基礎訓練,如隊列練習、內務條令、射擊訓練等等。一般上午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射擊訓練。當時講,到3月底以前,要把射擊三練習打完,然後到寶雞方向進行野營訓練。

到了3月20號左右,馬上要打第一練習了,情況突然變化,師裡召開了連以上動員大會,回來我們團又召開了軍人大會動員。我們團長肖升旭,在會上第一句話就說,軍事訓練我們暫時停下,死靶子我們不打了,我們馬上要出發,去打活靶子。把我們弄得還有些愣。接著他就講:發生了叛亂,軍委指示蘭州軍區派出部隊,執行平叛任務。

當時蘭州軍區派了四個野戰師,11師、62師,還有我們騎兵1師和55師。另有兩個獨立團,都是騎兵團,執行這次任務。


"

鄒老參加了1958、1959年兩年的甘青南平叛,1962年進疆後長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日,老人回憶了騎一師平叛戰鬥的過程及自己的戰鬥親歷:

我叫鄒文俊,出生於1937年,籍貫陝西長武。我是1958年3月1日正式入伍,當時分在騎兵第一師一團四連二排四班,進行基礎訓練,如隊列練習、內務條令、射擊訓練等等。一般上午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射擊訓練。當時講,到3月底以前,要把射擊三練習打完,然後到寶雞方向進行野營訓練。

到了3月20號左右,馬上要打第一練習了,情況突然變化,師裡召開了連以上動員大會,回來我們團又召開了軍人大會動員。我們團長肖升旭,在會上第一句話就說,軍事訓練我們暫時停下,死靶子我們不打了,我們馬上要出發,去打活靶子。把我們弄得還有些愣。接著他就講:發生了叛亂,軍委指示蘭州軍區派出部隊,執行平叛任務。

當時蘭州軍區派了四個野戰師,11師、62師,還有我們騎兵1師和55師。另有兩個獨立團,都是騎兵團,執行這次任務。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們騎兵一師是4月初做好一切戰前準備,經過華清縣,隴縣,乾陽, 在寶雞上火車到蘭州西站,停留了一天半的時間,由蘭州軍領導接見,進一步交代任務,部隊補充作戰物資和給養,然後途徑臨洮、廣河、和政,到了臨夏,連夜出發,第二天中午到夏河縣,在旺嘎灘打了第一仗。

我們3月入伍,4月就參加戰鬥,只能邊打仗邊訓練,都是幹部和老兵給我們講,槍怎麼打,手榴彈怎麼投。這時我是步槍手。

第二仗在黨家溝,平叛開始後,部隊規定,對方開槍我們再開槍,敵人不開槍,我們不能先開槍,叛匪都穿的和普通藏民一樣,很難分辨,我們經驗不足,見了敵人先喊話,叫對方繳槍,結果叛匪一舉槍就把我們打了。

我們的五班長王榮元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部隊總結了教訓,上級決定:凡是敵人拿槍的,開槍不開槍都要打。

敵人那個槍是叉子槍,非常準確,只要你在那裡臥倒,再原地站起來,百分之百把你打了。我們就想辦法,臥倒以後,把帽子放在原地,側滾到另一側再出槍,敵人打帽子,我們打敵人。

再一個是攻擊時,原來是直線前進,後來改成蛇伏型前進,拐來拐去的,讓叛匪不容易瞄準,減少傷亡,叛匪瞄固定目標很準,但打提前量、打追隨射擊比較差。


"

鄒老參加了1958、1959年兩年的甘青南平叛,1962年進疆後長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日,老人回憶了騎一師平叛戰鬥的過程及自己的戰鬥親歷:

我叫鄒文俊,出生於1937年,籍貫陝西長武。我是1958年3月1日正式入伍,當時分在騎兵第一師一團四連二排四班,進行基礎訓練,如隊列練習、內務條令、射擊訓練等等。一般上午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射擊訓練。當時講,到3月底以前,要把射擊三練習打完,然後到寶雞方向進行野營訓練。

到了3月20號左右,馬上要打第一練習了,情況突然變化,師裡召開了連以上動員大會,回來我們團又召開了軍人大會動員。我們團長肖升旭,在會上第一句話就說,軍事訓練我們暫時停下,死靶子我們不打了,我們馬上要出發,去打活靶子。把我們弄得還有些愣。接著他就講:發生了叛亂,軍委指示蘭州軍區派出部隊,執行平叛任務。

當時蘭州軍區派了四個野戰師,11師、62師,還有我們騎兵1師和55師。另有兩個獨立團,都是騎兵團,執行這次任務。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們騎兵一師是4月初做好一切戰前準備,經過華清縣,隴縣,乾陽, 在寶雞上火車到蘭州西站,停留了一天半的時間,由蘭州軍領導接見,進一步交代任務,部隊補充作戰物資和給養,然後途徑臨洮、廣河、和政,到了臨夏,連夜出發,第二天中午到夏河縣,在旺嘎灘打了第一仗。

我們3月入伍,4月就參加戰鬥,只能邊打仗邊訓練,都是幹部和老兵給我們講,槍怎麼打,手榴彈怎麼投。這時我是步槍手。

第二仗在黨家溝,平叛開始後,部隊規定,對方開槍我們再開槍,敵人不開槍,我們不能先開槍,叛匪都穿的和普通藏民一樣,很難分辨,我們經驗不足,見了敵人先喊話,叫對方繳槍,結果叛匪一舉槍就把我們打了。

我們的五班長王榮元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部隊總結了教訓,上級決定:凡是敵人拿槍的,開槍不開槍都要打。

敵人那個槍是叉子槍,非常準確,只要你在那裡臥倒,再原地站起來,百分之百把你打了。我們就想辦法,臥倒以後,把帽子放在原地,側滾到另一側再出槍,敵人打帽子,我們打敵人。

再一個是攻擊時,原來是直線前進,後來改成蛇伏型前進,拐來拐去的,讓叛匪不容易瞄準,減少傷亡,叛匪瞄固定目標很準,但打提前量、打追隨射擊比較差。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鄒老當年的戎裝照

夏河縣,因為寺院是很有名的古蹟,上級要求保存完整,我們包圍後,空中撒傳單,地面上喊話,基本沒怎麼打,三千多人,全部繳械了。

接著就打阿木去乎,這一仗打的比較大,打的也很艱苦,這裡也有個寺院,不大,銅頂黃牆,環境很好,也想保護下來,結果我軍一個排保護談判人員一進去,他們就開槍了,這個排都犧牲了,沒有出來幾個人。

當時外圍還有很多叛匪來增援,我們團三連和其他連隊在那裡佔據了地形,打的很厲害,但是,三連有一個班,被叛匪包圍了,機槍子彈打完了, 敵人一窩蜂湧上來,結果這個班都犧牲了,後來聽下來的人說,最後剩下一個是副射手,叫範金明(音),我們在長武縣一起入伍的,先舉起機槍砸,機槍太重掄不動,就用軍用圓鍬和敵人拼,最後被叛匪用刀砍死。打完仗,這個戰士的頭沒找到,被叛匪割走了,找了兩天都沒找到,後來和他們班長都掩埋在甘南了。

這場戰鬥我沒有去前沿,戰鬥開始前我們正準備做飯,為了防止敵人襲擊我們,要派出副哨,一個56年老兵帶著我們兩個新兵,被派到山上,一直在那裡隱蔽,觀察監視敵人。

這場仗一直打到後半夜,為了消滅逃跑的敵人,晚上照明彈打起來,把地上照的通亮。當時犧牲的烈士晚上運不下來,就先把軍衣外罩和軍帽都脫下來,以防落到叛匪手裡,穿上襲擊我們,到第二天天亮,才把烈士遺體接下來。,

阿木去乎打完以後,我們在當地休整了一天,看見那邊一條河裡有屍體,都泡脹了,我們做飯就在這裡取水,就想,這水還能喝嗎?也沒辦法,只能眼不見為淨吧。

在阿木去乎停了一天,第二天到了碌曲,又打了晒銀灘戰鬥,打完了在那裡停一夜。然後出發到了郎木寺,屬於迭部縣,也沒多少人,這裡沒有動一槍一炮,包圍以後迫使叛匪投降了。

接下來我們奔赴瑪曲縣的可生託落哈,我們騎馬走了兩天一夜,第三天早上到了前沿。這次戰鬥,我們團有點貽誤戰機,這不是我們部隊造成的,因為地方派的嚮導是叛匪的親屬,領著我們兩天一夜就在山區轉圈圈,第三天才接近黃河沿,機槍聲聽的很清楚,前沿已經打的很激烈。

這裡距離可生託落哈河灘還隔著三架山,還有很長的距離,師裡來了緊急命令,命令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前沿陣地 ,叛匪已經朝那個方向突圍,當時團長很生氣,當場掏出手槍要槍斃這個嚮導,我們政委白玉璽把他攔了一下,說現在不是處理他的時候,必須馬上趕到前沿。團長下令,凡是騎兵能減少的東西,馬褡子、馬料還有其他不需要的,除了武器彈藥全部去掉, 輕裝前進,以最快速度趕往前沿。

"

鄒老參加了1958、1959年兩年的甘青南平叛,1962年進疆後長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日,老人回憶了騎一師平叛戰鬥的過程及自己的戰鬥親歷:

我叫鄒文俊,出生於1937年,籍貫陝西長武。我是1958年3月1日正式入伍,當時分在騎兵第一師一團四連二排四班,進行基礎訓練,如隊列練習、內務條令、射擊訓練等等。一般上午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射擊訓練。當時講,到3月底以前,要把射擊三練習打完,然後到寶雞方向進行野營訓練。

到了3月20號左右,馬上要打第一練習了,情況突然變化,師裡召開了連以上動員大會,回來我們團又召開了軍人大會動員。我們團長肖升旭,在會上第一句話就說,軍事訓練我們暫時停下,死靶子我們不打了,我們馬上要出發,去打活靶子。把我們弄得還有些愣。接著他就講:發生了叛亂,軍委指示蘭州軍區派出部隊,執行平叛任務。

當時蘭州軍區派了四個野戰師,11師、62師,還有我們騎兵1師和55師。另有兩個獨立團,都是騎兵團,執行這次任務。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們騎兵一師是4月初做好一切戰前準備,經過華清縣,隴縣,乾陽, 在寶雞上火車到蘭州西站,停留了一天半的時間,由蘭州軍領導接見,進一步交代任務,部隊補充作戰物資和給養,然後途徑臨洮、廣河、和政,到了臨夏,連夜出發,第二天中午到夏河縣,在旺嘎灘打了第一仗。

我們3月入伍,4月就參加戰鬥,只能邊打仗邊訓練,都是幹部和老兵給我們講,槍怎麼打,手榴彈怎麼投。這時我是步槍手。

第二仗在黨家溝,平叛開始後,部隊規定,對方開槍我們再開槍,敵人不開槍,我們不能先開槍,叛匪都穿的和普通藏民一樣,很難分辨,我們經驗不足,見了敵人先喊話,叫對方繳槍,結果叛匪一舉槍就把我們打了。

我們的五班長王榮元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部隊總結了教訓,上級決定:凡是敵人拿槍的,開槍不開槍都要打。

敵人那個槍是叉子槍,非常準確,只要你在那裡臥倒,再原地站起來,百分之百把你打了。我們就想辦法,臥倒以後,把帽子放在原地,側滾到另一側再出槍,敵人打帽子,我們打敵人。

再一個是攻擊時,原來是直線前進,後來改成蛇伏型前進,拐來拐去的,讓叛匪不容易瞄準,減少傷亡,叛匪瞄固定目標很準,但打提前量、打追隨射擊比較差。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鄒老當年的戎裝照

夏河縣,因為寺院是很有名的古蹟,上級要求保存完整,我們包圍後,空中撒傳單,地面上喊話,基本沒怎麼打,三千多人,全部繳械了。

接著就打阿木去乎,這一仗打的比較大,打的也很艱苦,這裡也有個寺院,不大,銅頂黃牆,環境很好,也想保護下來,結果我軍一個排保護談判人員一進去,他們就開槍了,這個排都犧牲了,沒有出來幾個人。

當時外圍還有很多叛匪來增援,我們團三連和其他連隊在那裡佔據了地形,打的很厲害,但是,三連有一個班,被叛匪包圍了,機槍子彈打完了, 敵人一窩蜂湧上來,結果這個班都犧牲了,後來聽下來的人說,最後剩下一個是副射手,叫範金明(音),我們在長武縣一起入伍的,先舉起機槍砸,機槍太重掄不動,就用軍用圓鍬和敵人拼,最後被叛匪用刀砍死。打完仗,這個戰士的頭沒找到,被叛匪割走了,找了兩天都沒找到,後來和他們班長都掩埋在甘南了。

這場戰鬥我沒有去前沿,戰鬥開始前我們正準備做飯,為了防止敵人襲擊我們,要派出副哨,一個56年老兵帶著我們兩個新兵,被派到山上,一直在那裡隱蔽,觀察監視敵人。

這場仗一直打到後半夜,為了消滅逃跑的敵人,晚上照明彈打起來,把地上照的通亮。當時犧牲的烈士晚上運不下來,就先把軍衣外罩和軍帽都脫下來,以防落到叛匪手裡,穿上襲擊我們,到第二天天亮,才把烈士遺體接下來。,

阿木去乎打完以後,我們在當地休整了一天,看見那邊一條河裡有屍體,都泡脹了,我們做飯就在這裡取水,就想,這水還能喝嗎?也沒辦法,只能眼不見為淨吧。

在阿木去乎停了一天,第二天到了碌曲,又打了晒銀灘戰鬥,打完了在那裡停一夜。然後出發到了郎木寺,屬於迭部縣,也沒多少人,這裡沒有動一槍一炮,包圍以後迫使叛匪投降了。

接下來我們奔赴瑪曲縣的可生託落哈,我們騎馬走了兩天一夜,第三天早上到了前沿。這次戰鬥,我們團有點貽誤戰機,這不是我們部隊造成的,因為地方派的嚮導是叛匪的親屬,領著我們兩天一夜就在山區轉圈圈,第三天才接近黃河沿,機槍聲聽的很清楚,前沿已經打的很激烈。

這裡距離可生託落哈河灘還隔著三架山,還有很長的距離,師裡來了緊急命令,命令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前沿陣地 ,叛匪已經朝那個方向突圍,當時團長很生氣,當場掏出手槍要槍斃這個嚮導,我們政委白玉璽把他攔了一下,說現在不是處理他的時候,必須馬上趕到前沿。團長下令,凡是騎兵能減少的東西,馬褡子、馬料還有其他不需要的,除了武器彈藥全部去掉, 輕裝前進,以最快速度趕往前沿。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當時已經是機槍射手,騎的一匹棗紅馬是好馬,騎兵挑馬的時候,班裡先是班長,下來就是機槍手。現在把其他東西都減了以後,機槍、彈藥、彈盤,加起來在馬身上還有一百四五十斤,我們這時侯,就以最快的速度翻這三架山。

等上到第三架山佔領陣地,我急忙下馬,剛把機槍架起來,聽見身後嗵地一聲,回頭一看,我的馬躺倒了,當時我跟班長說,你看我的馬倒了,班長過來看,馬已經不行了。作為軍人來說,戰馬是騎兵的第三生命,馬是累死的,失去了戰馬,當時心裡很難受(說到這裡,鄒老哽咽了)。

後來我們就向黃河邊壓,這是平叛中最大的一場仗,殲滅的叛匪最多,消滅的加上俘虜的,有5000多人。這次戰鬥後,很長時間我沒有馬騎。

我們到達戰場之前,我們師工兵連去堵截叛匪,被叛匪圍了,寡不敵眾,犧牲了一百多人。工兵連的烈士,戰後清理戰場,身上大多都中了兩三槍,中一槍的都少。

接著我們進入黃河彎曲部,那裡有很多沼澤地,對騎兵來說,行動非常困難,弄不好就容易陷下去,仗打的還順利,有三個叛亂部落,我們連夜把他們包圍,採取喊話的方式 ,叫他們繳槍投降,加上叛亂部落內部發生了矛盾,都投降了,我們收了五六百支槍。

下來進到青海的久治縣,上級說叛匪已經圍困那裡好幾天了,非常緊急,我們就從黃河沿連夜趕到久治縣,因為我沒有馬了,機槍由其他的同志接手,當時沒有合適的馬給我配,補馬不可能,我在久治就被留在後方,一是負責接收烈士和傷員,一個是我們的老指導員,姓劉,叫啥現在記不起來了,他在住院,我負責照看他。久治的戰鬥我沒參加,聽說打的也很激烈,接下來打的是白玉寺,也是包圍,繳械,基本也沒打。

後來我們就到了班瑪縣,當時新指導員來了,就是朱麥來,臨時指定我給他當了一段時間通信員。

我的老鄉馮祿鎖犧牲在1959年,還有副班長黨政和,和一個副射手,姓陳,陝北人,名字記不起來了,三個人都犧牲了,馮祿鎖負傷後,還託人給我帶過話,叫我不要著急,說傷養好一定和我並肩戰鬥,我也讓這個戰友帶信給他,結果還沒見到,馮祿鎖就犧牲了,主要是前方沒有野戰醫院,流血過多,搶救不及時。這場戰鬥我沒參加。

後來成立了個運輸隊,負責給前方運送給養,讓我給王指導員當通信員,有一個多月還是兩個月時間。回來以後,要打大渡河,又讓我擔任機槍射手,我的副射手是56年兵,為啥人家軍齡長還當副射手?因為他59年才上來,從參加實際戰鬥方面來說,我58年就參加戰鬥一年了,就讓我當射手,這次戰鬥我趕上了。

大渡河這次戰鬥,我們連是師前衛連,我們排又是前衛排,到了山區,叛匪很多,四面八方往山上爬,我們的任務是在山頂壓制敵人,我用機槍射擊,打的最激烈的時候,天氣突然變了,當地的天氣,一見雲頭就是雨,接著冰雹就下來了,打的機槍噼啪響,眼睛都睜不開,機槍就停了一會兒,一轉眼天又晴了,陽光射到彈盤上反光,我正在瞄準,感覺對面有反光,我暗叫一聲“有危險”,趕緊跟副射手說轉移陣地,就在我去收槍的一剎那,一顆子彈從機槍的兩腳架中間飛過來,打在後面的土包上。

我的心裡就有些緊張,而且感覺眼睛也看不太清楚,就過去把彈盤安上,讓副射手來打,我觀察排長的信號。看到排長手一壓,我就讓副射手開火,他經驗不足,子彈都打高了,離目標很遠。子彈打過去的聲音,尖利的嗚嗚聲是打在空中,噗噗的才是打到目標跟前。

這時敵人還在往上衝,排長米發過來一看是副射手在打機槍,非常著急,拔出手槍指著我的頭喊:你射手不打讓副射手打,我槍斃了你!

我趕緊把機槍抓過來,連續打了幾個長點射,我們也叫掃射,叛匪都是零散的,機槍打集團目標效果好,對分散的目標殺傷並不多,但是把敵人壓下去了。


"

鄒老參加了1958、1959年兩年的甘青南平叛,1962年進疆後長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日,老人回憶了騎一師平叛戰鬥的過程及自己的戰鬥親歷:

我叫鄒文俊,出生於1937年,籍貫陝西長武。我是1958年3月1日正式入伍,當時分在騎兵第一師一團四連二排四班,進行基礎訓練,如隊列練習、內務條令、射擊訓練等等。一般上午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射擊訓練。當時講,到3月底以前,要把射擊三練習打完,然後到寶雞方向進行野營訓練。

到了3月20號左右,馬上要打第一練習了,情況突然變化,師裡召開了連以上動員大會,回來我們團又召開了軍人大會動員。我們團長肖升旭,在會上第一句話就說,軍事訓練我們暫時停下,死靶子我們不打了,我們馬上要出發,去打活靶子。把我們弄得還有些愣。接著他就講:發生了叛亂,軍委指示蘭州軍區派出部隊,執行平叛任務。

當時蘭州軍區派了四個野戰師,11師、62師,還有我們騎兵1師和55師。另有兩個獨立團,都是騎兵團,執行這次任務。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們騎兵一師是4月初做好一切戰前準備,經過華清縣,隴縣,乾陽, 在寶雞上火車到蘭州西站,停留了一天半的時間,由蘭州軍領導接見,進一步交代任務,部隊補充作戰物資和給養,然後途徑臨洮、廣河、和政,到了臨夏,連夜出發,第二天中午到夏河縣,在旺嘎灘打了第一仗。

我們3月入伍,4月就參加戰鬥,只能邊打仗邊訓練,都是幹部和老兵給我們講,槍怎麼打,手榴彈怎麼投。這時我是步槍手。

第二仗在黨家溝,平叛開始後,部隊規定,對方開槍我們再開槍,敵人不開槍,我們不能先開槍,叛匪都穿的和普通藏民一樣,很難分辨,我們經驗不足,見了敵人先喊話,叫對方繳槍,結果叛匪一舉槍就把我們打了。

我們的五班長王榮元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部隊總結了教訓,上級決定:凡是敵人拿槍的,開槍不開槍都要打。

敵人那個槍是叉子槍,非常準確,只要你在那裡臥倒,再原地站起來,百分之百把你打了。我們就想辦法,臥倒以後,把帽子放在原地,側滾到另一側再出槍,敵人打帽子,我們打敵人。

再一個是攻擊時,原來是直線前進,後來改成蛇伏型前進,拐來拐去的,讓叛匪不容易瞄準,減少傷亡,叛匪瞄固定目標很準,但打提前量、打追隨射擊比較差。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鄒老當年的戎裝照

夏河縣,因為寺院是很有名的古蹟,上級要求保存完整,我們包圍後,空中撒傳單,地面上喊話,基本沒怎麼打,三千多人,全部繳械了。

接著就打阿木去乎,這一仗打的比較大,打的也很艱苦,這裡也有個寺院,不大,銅頂黃牆,環境很好,也想保護下來,結果我軍一個排保護談判人員一進去,他們就開槍了,這個排都犧牲了,沒有出來幾個人。

當時外圍還有很多叛匪來增援,我們團三連和其他連隊在那裡佔據了地形,打的很厲害,但是,三連有一個班,被叛匪包圍了,機槍子彈打完了, 敵人一窩蜂湧上來,結果這個班都犧牲了,後來聽下來的人說,最後剩下一個是副射手,叫範金明(音),我們在長武縣一起入伍的,先舉起機槍砸,機槍太重掄不動,就用軍用圓鍬和敵人拼,最後被叛匪用刀砍死。打完仗,這個戰士的頭沒找到,被叛匪割走了,找了兩天都沒找到,後來和他們班長都掩埋在甘南了。

這場戰鬥我沒有去前沿,戰鬥開始前我們正準備做飯,為了防止敵人襲擊我們,要派出副哨,一個56年老兵帶著我們兩個新兵,被派到山上,一直在那裡隱蔽,觀察監視敵人。

這場仗一直打到後半夜,為了消滅逃跑的敵人,晚上照明彈打起來,把地上照的通亮。當時犧牲的烈士晚上運不下來,就先把軍衣外罩和軍帽都脫下來,以防落到叛匪手裡,穿上襲擊我們,到第二天天亮,才把烈士遺體接下來。,

阿木去乎打完以後,我們在當地休整了一天,看見那邊一條河裡有屍體,都泡脹了,我們做飯就在這裡取水,就想,這水還能喝嗎?也沒辦法,只能眼不見為淨吧。

在阿木去乎停了一天,第二天到了碌曲,又打了晒銀灘戰鬥,打完了在那裡停一夜。然後出發到了郎木寺,屬於迭部縣,也沒多少人,這裡沒有動一槍一炮,包圍以後迫使叛匪投降了。

接下來我們奔赴瑪曲縣的可生託落哈,我們騎馬走了兩天一夜,第三天早上到了前沿。這次戰鬥,我們團有點貽誤戰機,這不是我們部隊造成的,因為地方派的嚮導是叛匪的親屬,領著我們兩天一夜就在山區轉圈圈,第三天才接近黃河沿,機槍聲聽的很清楚,前沿已經打的很激烈。

這裡距離可生託落哈河灘還隔著三架山,還有很長的距離,師裡來了緊急命令,命令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前沿陣地 ,叛匪已經朝那個方向突圍,當時團長很生氣,當場掏出手槍要槍斃這個嚮導,我們政委白玉璽把他攔了一下,說現在不是處理他的時候,必須馬上趕到前沿。團長下令,凡是騎兵能減少的東西,馬褡子、馬料還有其他不需要的,除了武器彈藥全部去掉, 輕裝前進,以最快速度趕往前沿。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當時已經是機槍射手,騎的一匹棗紅馬是好馬,騎兵挑馬的時候,班裡先是班長,下來就是機槍手。現在把其他東西都減了以後,機槍、彈藥、彈盤,加起來在馬身上還有一百四五十斤,我們這時侯,就以最快的速度翻這三架山。

等上到第三架山佔領陣地,我急忙下馬,剛把機槍架起來,聽見身後嗵地一聲,回頭一看,我的馬躺倒了,當時我跟班長說,你看我的馬倒了,班長過來看,馬已經不行了。作為軍人來說,戰馬是騎兵的第三生命,馬是累死的,失去了戰馬,當時心裡很難受(說到這裡,鄒老哽咽了)。

後來我們就向黃河邊壓,這是平叛中最大的一場仗,殲滅的叛匪最多,消滅的加上俘虜的,有5000多人。這次戰鬥後,很長時間我沒有馬騎。

我們到達戰場之前,我們師工兵連去堵截叛匪,被叛匪圍了,寡不敵眾,犧牲了一百多人。工兵連的烈士,戰後清理戰場,身上大多都中了兩三槍,中一槍的都少。

接著我們進入黃河彎曲部,那裡有很多沼澤地,對騎兵來說,行動非常困難,弄不好就容易陷下去,仗打的還順利,有三個叛亂部落,我們連夜把他們包圍,採取喊話的方式 ,叫他們繳槍投降,加上叛亂部落內部發生了矛盾,都投降了,我們收了五六百支槍。

下來進到青海的久治縣,上級說叛匪已經圍困那裡好幾天了,非常緊急,我們就從黃河沿連夜趕到久治縣,因為我沒有馬了,機槍由其他的同志接手,當時沒有合適的馬給我配,補馬不可能,我在久治就被留在後方,一是負責接收烈士和傷員,一個是我們的老指導員,姓劉,叫啥現在記不起來了,他在住院,我負責照看他。久治的戰鬥我沒參加,聽說打的也很激烈,接下來打的是白玉寺,也是包圍,繳械,基本也沒打。

後來我們就到了班瑪縣,當時新指導員來了,就是朱麥來,臨時指定我給他當了一段時間通信員。

我的老鄉馮祿鎖犧牲在1959年,還有副班長黨政和,和一個副射手,姓陳,陝北人,名字記不起來了,三個人都犧牲了,馮祿鎖負傷後,還託人給我帶過話,叫我不要著急,說傷養好一定和我並肩戰鬥,我也讓這個戰友帶信給他,結果還沒見到,馮祿鎖就犧牲了,主要是前方沒有野戰醫院,流血過多,搶救不及時。這場戰鬥我沒參加。

後來成立了個運輸隊,負責給前方運送給養,讓我給王指導員當通信員,有一個多月還是兩個月時間。回來以後,要打大渡河,又讓我擔任機槍射手,我的副射手是56年兵,為啥人家軍齡長還當副射手?因為他59年才上來,從參加實際戰鬥方面來說,我58年就參加戰鬥一年了,就讓我當射手,這次戰鬥我趕上了。

大渡河這次戰鬥,我們連是師前衛連,我們排又是前衛排,到了山區,叛匪很多,四面八方往山上爬,我們的任務是在山頂壓制敵人,我用機槍射擊,打的最激烈的時候,天氣突然變了,當地的天氣,一見雲頭就是雨,接著冰雹就下來了,打的機槍噼啪響,眼睛都睜不開,機槍就停了一會兒,一轉眼天又晴了,陽光射到彈盤上反光,我正在瞄準,感覺對面有反光,我暗叫一聲“有危險”,趕緊跟副射手說轉移陣地,就在我去收槍的一剎那,一顆子彈從機槍的兩腳架中間飛過來,打在後面的土包上。

我的心裡就有些緊張,而且感覺眼睛也看不太清楚,就過去把彈盤安上,讓副射手來打,我觀察排長的信號。看到排長手一壓,我就讓副射手開火,他經驗不足,子彈都打高了,離目標很遠。子彈打過去的聲音,尖利的嗚嗚聲是打在空中,噗噗的才是打到目標跟前。

這時敵人還在往上衝,排長米發過來一看是副射手在打機槍,非常著急,拔出手槍指著我的頭喊:你射手不打讓副射手打,我槍斃了你!

我趕緊把機槍抓過來,連續打了幾個長點射,我們也叫掃射,叛匪都是零散的,機槍打集團目標效果好,對分散的目標殺傷並不多,但是把敵人壓下去了。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這時其他人都衝下去追擊叛匪,我和副射手扛起機槍下來,在半路碰上了師指揮所,師長、政委、參謀長都在,龔興業師長問:你們是哪個部門的,怎麼單獨行動?我回答說我們是四連二排的,剛掩護我們排衝下去,師長又問打的怎麼樣,我說打的不太好,沒打死敵人,只把敵人壓下去了。師長說那也可以呀,能把你們排安全掩護下去,也是完成任務,趕緊去追你們排吧。

晚上做戰鬥總結,哪些方面不足,哪些方面值得發揚,每個戰士都要講講,我和副射手就把當時的情況說了,師政委張平山來檢查,連長還把我的情況給張政委說了,說這個戰士機智靈活,轉移陣地比較快,張政委摸著我的頭說:小鬼,聽說你還差點吃不上熱饅頭了。我說咋吃不上,還要繼續吃下去呢,張政委還親自給我講,應該怎樣利用地形,注意哪些問題。

這一時期,我們的供應比較緊張,糧草、彈藥都很困難,特別是醫藥,最後空軍來空投給養,我們在空投地點負責警戒。

59年的戰鬥,前半年激烈,後半年,叛匪大部分都垮了,剩下的也發生了動搖,所以後半年,主要手段從軍事打擊轉為政治瓦解,最後逃竄的敵人,都在森林裡,往裡面打對我們很不利,就採取圍困的辦法,斷絕他們的供應,裡面沒吃的沒喝的,就得向外逃 ,出來投降,採取這個辦法,11月份大的任務都結束了。

整個平叛戰鬥歷時兩年,大小戰鬥一百多次,比較大的戰鬥七八十次,殲滅性戰鬥七八次,當時我只是個戰士,整體情況不一定掌握的準確。

11月份,部隊勝利返防,回到夏河拉不楞寺。

部隊結束戰鬥撤回去的時候,上級要求我們在回撤前,必須把犧牲烈士的遺體,都搬回烈士陵園,而且必須盡全力保持烈士遺體的完整,我們排有三個烈士,犧牲時埋在當地,要重新遷往班瑪。當時不可能全體人都去,抽調的都是黨員幹部和表現好的戰士,嫌髒嫌臭,是不允許的,對烈士遺體必須帶有階級感情,處理遺體時,不動手的人也必須站在跟前。我是主動要求去的,因為馮祿鎖既是我鄉黨,又是我兄弟媳婦她哥,重新挖出遺體時,屍體已經腐爛,我和戰友們認真收斂了烈士遺體,一直護送到班瑪烈士陵園安葬。

後來我探家時到他家看望,安慰他的父母,我說:他不僅是部隊的光榮,也是我們家庭的光榮。他母親有個考慮想遷移遺體,我給做了工作,我說國家在班瑪建了烈士陵園,環境、綠化都很好,當地幹部群眾和學生們,清明節都去掃墓,搬回來沒有什麼意義,最後沒有搬。

當時團裡的領導,大部分我都記的,團長肖升旭,政委白玉熙,後來是韓興、王文才,副團長是趙子靈。我們四連連長是劉素珍,指導員是朱麥來,排長米發。

我是60年提的副排長,與米發排長在一起共事,61年到教導隊學習,8月份進的疆,進疆後騎兵一師成立軍牧場,我調去當警衛排排長,63年底,調到阿爾泰軍區(某)邊防站,後任職軍分區後勤部軍需科,1978年轉業回到家鄉。


"

鄒老參加了1958、1959年兩年的甘青南平叛,1962年進疆後長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日,老人回憶了騎一師平叛戰鬥的過程及自己的戰鬥親歷:

我叫鄒文俊,出生於1937年,籍貫陝西長武。我是1958年3月1日正式入伍,當時分在騎兵第一師一團四連二排四班,進行基礎訓練,如隊列練習、內務條令、射擊訓練等等。一般上午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射擊訓練。當時講,到3月底以前,要把射擊三練習打完,然後到寶雞方向進行野營訓練。

到了3月20號左右,馬上要打第一練習了,情況突然變化,師裡召開了連以上動員大會,回來我們團又召開了軍人大會動員。我們團長肖升旭,在會上第一句話就說,軍事訓練我們暫時停下,死靶子我們不打了,我們馬上要出發,去打活靶子。把我們弄得還有些愣。接著他就講:發生了叛亂,軍委指示蘭州軍區派出部隊,執行平叛任務。

當時蘭州軍區派了四個野戰師,11師、62師,還有我們騎兵1師和55師。另有兩個獨立團,都是騎兵團,執行這次任務。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們騎兵一師是4月初做好一切戰前準備,經過華清縣,隴縣,乾陽, 在寶雞上火車到蘭州西站,停留了一天半的時間,由蘭州軍領導接見,進一步交代任務,部隊補充作戰物資和給養,然後途徑臨洮、廣河、和政,到了臨夏,連夜出發,第二天中午到夏河縣,在旺嘎灘打了第一仗。

我們3月入伍,4月就參加戰鬥,只能邊打仗邊訓練,都是幹部和老兵給我們講,槍怎麼打,手榴彈怎麼投。這時我是步槍手。

第二仗在黨家溝,平叛開始後,部隊規定,對方開槍我們再開槍,敵人不開槍,我們不能先開槍,叛匪都穿的和普通藏民一樣,很難分辨,我們經驗不足,見了敵人先喊話,叫對方繳槍,結果叛匪一舉槍就把我們打了。

我們的五班長王榮元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部隊總結了教訓,上級決定:凡是敵人拿槍的,開槍不開槍都要打。

敵人那個槍是叉子槍,非常準確,只要你在那裡臥倒,再原地站起來,百分之百把你打了。我們就想辦法,臥倒以後,把帽子放在原地,側滾到另一側再出槍,敵人打帽子,我們打敵人。

再一個是攻擊時,原來是直線前進,後來改成蛇伏型前進,拐來拐去的,讓叛匪不容易瞄準,減少傷亡,叛匪瞄固定目標很準,但打提前量、打追隨射擊比較差。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鄒老當年的戎裝照

夏河縣,因為寺院是很有名的古蹟,上級要求保存完整,我們包圍後,空中撒傳單,地面上喊話,基本沒怎麼打,三千多人,全部繳械了。

接著就打阿木去乎,這一仗打的比較大,打的也很艱苦,這裡也有個寺院,不大,銅頂黃牆,環境很好,也想保護下來,結果我軍一個排保護談判人員一進去,他們就開槍了,這個排都犧牲了,沒有出來幾個人。

當時外圍還有很多叛匪來增援,我們團三連和其他連隊在那裡佔據了地形,打的很厲害,但是,三連有一個班,被叛匪包圍了,機槍子彈打完了, 敵人一窩蜂湧上來,結果這個班都犧牲了,後來聽下來的人說,最後剩下一個是副射手,叫範金明(音),我們在長武縣一起入伍的,先舉起機槍砸,機槍太重掄不動,就用軍用圓鍬和敵人拼,最後被叛匪用刀砍死。打完仗,這個戰士的頭沒找到,被叛匪割走了,找了兩天都沒找到,後來和他們班長都掩埋在甘南了。

這場戰鬥我沒有去前沿,戰鬥開始前我們正準備做飯,為了防止敵人襲擊我們,要派出副哨,一個56年老兵帶著我們兩個新兵,被派到山上,一直在那裡隱蔽,觀察監視敵人。

這場仗一直打到後半夜,為了消滅逃跑的敵人,晚上照明彈打起來,把地上照的通亮。當時犧牲的烈士晚上運不下來,就先把軍衣外罩和軍帽都脫下來,以防落到叛匪手裡,穿上襲擊我們,到第二天天亮,才把烈士遺體接下來。,

阿木去乎打完以後,我們在當地休整了一天,看見那邊一條河裡有屍體,都泡脹了,我們做飯就在這裡取水,就想,這水還能喝嗎?也沒辦法,只能眼不見為淨吧。

在阿木去乎停了一天,第二天到了碌曲,又打了晒銀灘戰鬥,打完了在那裡停一夜。然後出發到了郎木寺,屬於迭部縣,也沒多少人,這裡沒有動一槍一炮,包圍以後迫使叛匪投降了。

接下來我們奔赴瑪曲縣的可生託落哈,我們騎馬走了兩天一夜,第三天早上到了前沿。這次戰鬥,我們團有點貽誤戰機,這不是我們部隊造成的,因為地方派的嚮導是叛匪的親屬,領著我們兩天一夜就在山區轉圈圈,第三天才接近黃河沿,機槍聲聽的很清楚,前沿已經打的很激烈。

這裡距離可生託落哈河灘還隔著三架山,還有很長的距離,師裡來了緊急命令,命令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前沿陣地 ,叛匪已經朝那個方向突圍,當時團長很生氣,當場掏出手槍要槍斃這個嚮導,我們政委白玉璽把他攔了一下,說現在不是處理他的時候,必須馬上趕到前沿。團長下令,凡是騎兵能減少的東西,馬褡子、馬料還有其他不需要的,除了武器彈藥全部去掉, 輕裝前進,以最快速度趕往前沿。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我當時已經是機槍射手,騎的一匹棗紅馬是好馬,騎兵挑馬的時候,班裡先是班長,下來就是機槍手。現在把其他東西都減了以後,機槍、彈藥、彈盤,加起來在馬身上還有一百四五十斤,我們這時侯,就以最快的速度翻這三架山。

等上到第三架山佔領陣地,我急忙下馬,剛把機槍架起來,聽見身後嗵地一聲,回頭一看,我的馬躺倒了,當時我跟班長說,你看我的馬倒了,班長過來看,馬已經不行了。作為軍人來說,戰馬是騎兵的第三生命,馬是累死的,失去了戰馬,當時心裡很難受(說到這裡,鄒老哽咽了)。

後來我們就向黃河邊壓,這是平叛中最大的一場仗,殲滅的叛匪最多,消滅的加上俘虜的,有5000多人。這次戰鬥後,很長時間我沒有馬騎。

我們到達戰場之前,我們師工兵連去堵截叛匪,被叛匪圍了,寡不敵眾,犧牲了一百多人。工兵連的烈士,戰後清理戰場,身上大多都中了兩三槍,中一槍的都少。

接著我們進入黃河彎曲部,那裡有很多沼澤地,對騎兵來說,行動非常困難,弄不好就容易陷下去,仗打的還順利,有三個叛亂部落,我們連夜把他們包圍,採取喊話的方式 ,叫他們繳槍投降,加上叛亂部落內部發生了矛盾,都投降了,我們收了五六百支槍。

下來進到青海的久治縣,上級說叛匪已經圍困那裡好幾天了,非常緊急,我們就從黃河沿連夜趕到久治縣,因為我沒有馬了,機槍由其他的同志接手,當時沒有合適的馬給我配,補馬不可能,我在久治就被留在後方,一是負責接收烈士和傷員,一個是我們的老指導員,姓劉,叫啥現在記不起來了,他在住院,我負責照看他。久治的戰鬥我沒參加,聽說打的也很激烈,接下來打的是白玉寺,也是包圍,繳械,基本也沒打。

後來我們就到了班瑪縣,當時新指導員來了,就是朱麥來,臨時指定我給他當了一段時間通信員。

我的老鄉馮祿鎖犧牲在1959年,還有副班長黨政和,和一個副射手,姓陳,陝北人,名字記不起來了,三個人都犧牲了,馮祿鎖負傷後,還託人給我帶過話,叫我不要著急,說傷養好一定和我並肩戰鬥,我也讓這個戰友帶信給他,結果還沒見到,馮祿鎖就犧牲了,主要是前方沒有野戰醫院,流血過多,搶救不及時。這場戰鬥我沒參加。

後來成立了個運輸隊,負責給前方運送給養,讓我給王指導員當通信員,有一個多月還是兩個月時間。回來以後,要打大渡河,又讓我擔任機槍射手,我的副射手是56年兵,為啥人家軍齡長還當副射手?因為他59年才上來,從參加實際戰鬥方面來說,我58年就參加戰鬥一年了,就讓我當射手,這次戰鬥我趕上了。

大渡河這次戰鬥,我們連是師前衛連,我們排又是前衛排,到了山區,叛匪很多,四面八方往山上爬,我們的任務是在山頂壓制敵人,我用機槍射擊,打的最激烈的時候,天氣突然變了,當地的天氣,一見雲頭就是雨,接著冰雹就下來了,打的機槍噼啪響,眼睛都睜不開,機槍就停了一會兒,一轉眼天又晴了,陽光射到彈盤上反光,我正在瞄準,感覺對面有反光,我暗叫一聲“有危險”,趕緊跟副射手說轉移陣地,就在我去收槍的一剎那,一顆子彈從機槍的兩腳架中間飛過來,打在後面的土包上。

我的心裡就有些緊張,而且感覺眼睛也看不太清楚,就過去把彈盤安上,讓副射手來打,我觀察排長的信號。看到排長手一壓,我就讓副射手開火,他經驗不足,子彈都打高了,離目標很遠。子彈打過去的聲音,尖利的嗚嗚聲是打在空中,噗噗的才是打到目標跟前。

這時敵人還在往上衝,排長米發過來一看是副射手在打機槍,非常著急,拔出手槍指著我的頭喊:你射手不打讓副射手打,我槍斃了你!

我趕緊把機槍抓過來,連續打了幾個長點射,我們也叫掃射,叛匪都是零散的,機槍打集團目標效果好,對分散的目標殺傷並不多,但是把敵人壓下去了。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這時其他人都衝下去追擊叛匪,我和副射手扛起機槍下來,在半路碰上了師指揮所,師長、政委、參謀長都在,龔興業師長問:你們是哪個部門的,怎麼單獨行動?我回答說我們是四連二排的,剛掩護我們排衝下去,師長又問打的怎麼樣,我說打的不太好,沒打死敵人,只把敵人壓下去了。師長說那也可以呀,能把你們排安全掩護下去,也是完成任務,趕緊去追你們排吧。

晚上做戰鬥總結,哪些方面不足,哪些方面值得發揚,每個戰士都要講講,我和副射手就把當時的情況說了,師政委張平山來檢查,連長還把我的情況給張政委說了,說這個戰士機智靈活,轉移陣地比較快,張政委摸著我的頭說:小鬼,聽說你還差點吃不上熱饅頭了。我說咋吃不上,還要繼續吃下去呢,張政委還親自給我講,應該怎樣利用地形,注意哪些問題。

這一時期,我們的供應比較緊張,糧草、彈藥都很困難,特別是醫藥,最後空軍來空投給養,我們在空投地點負責警戒。

59年的戰鬥,前半年激烈,後半年,叛匪大部分都垮了,剩下的也發生了動搖,所以後半年,主要手段從軍事打擊轉為政治瓦解,最後逃竄的敵人,都在森林裡,往裡面打對我們很不利,就採取圍困的辦法,斷絕他們的供應,裡面沒吃的沒喝的,就得向外逃 ,出來投降,採取這個辦法,11月份大的任務都結束了。

整個平叛戰鬥歷時兩年,大小戰鬥一百多次,比較大的戰鬥七八十次,殲滅性戰鬥七八次,當時我只是個戰士,整體情況不一定掌握的準確。

11月份,部隊勝利返防,回到夏河拉不楞寺。

部隊結束戰鬥撤回去的時候,上級要求我們在回撤前,必須把犧牲烈士的遺體,都搬回烈士陵園,而且必須盡全力保持烈士遺體的完整,我們排有三個烈士,犧牲時埋在當地,要重新遷往班瑪。當時不可能全體人都去,抽調的都是黨員幹部和表現好的戰士,嫌髒嫌臭,是不允許的,對烈士遺體必須帶有階級感情,處理遺體時,不動手的人也必須站在跟前。我是主動要求去的,因為馮祿鎖既是我鄉黨,又是我兄弟媳婦她哥,重新挖出遺體時,屍體已經腐爛,我和戰友們認真收斂了烈士遺體,一直護送到班瑪烈士陵園安葬。

後來我探家時到他家看望,安慰他的父母,我說:他不僅是部隊的光榮,也是我們家庭的光榮。他母親有個考慮想遷移遺體,我給做了工作,我說國家在班瑪建了烈士陵園,環境、綠化都很好,當地幹部群眾和學生們,清明節都去掃墓,搬回來沒有什麼意義,最後沒有搬。

當時團裡的領導,大部分我都記的,團長肖升旭,政委白玉熙,後來是韓興、王文才,副團長是趙子靈。我們四連連長是劉素珍,指導員是朱麥來,排長米發。

我是60年提的副排長,與米發排長在一起共事,61年到教導隊學習,8月份進的疆,進疆後騎兵一師成立軍牧場,我調去當警衛排排長,63年底,調到阿爾泰軍區(某)邊防站,後任職軍分區後勤部軍需科,1978年轉業回到家鄉。


師部緊急命令:最快速度佔領陣地,團長急了,拔出手槍要槍斃嚮導

鄒老近照

六十年了,回憶起來很不容易,談的很不具體,我現在記憶差了,聽力也不行了。聽說米發不在了,他是我的老排長,我們再沒能見一面,很遺憾。其他的老戰友,希望互相多聯繫,能見面的還要見見面,在這裡向大家問好。

作者簡介:徐渡瀘,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本文摘自作者的《騎兵向西》,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朋友圈。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盜圖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