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51歲的沈勝文是名轉業軍人,2004年從部隊來到警隊後,一直是社區民警。2013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自願當上這個全市規模最大保障性住房聚集區的社區民警。這個包含不少吸毒人員、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人員、空巢老人的複雜社區,硬是在他和同事的守護下,變成了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有影響群體性事件的安全明星小區,刑事警情數連年下降,居民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51歲的沈勝文是名轉業軍人,2004年從部隊來到警隊後,一直是社區民警。2013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自願當上這個全市規模最大保障性住房聚集區的社區民警。這個包含不少吸毒人員、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人員、空巢老人的複雜社區,硬是在他和同事的守護下,變成了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有影響群體性事件的安全明星小區,刑事警情數連年下降,居民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5月起,全市警方啟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入戶採集,在文卉苑,沈勝文一個月內就完成了全部信息採集工作。“主要是檢查了手機號是否更新,其它信息早在住戶進入社區就已經錄入。”而不僅僅是將數據錄入相關係統,在沈勝文大腦裡,藏著比公安信息系統更豐富的資料。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51歲的沈勝文是名轉業軍人,2004年從部隊來到警隊後,一直是社區民警。2013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自願當上這個全市規模最大保障性住房聚集區的社區民警。這個包含不少吸毒人員、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人員、空巢老人的複雜社區,硬是在他和同事的守護下,變成了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有影響群體性事件的安全明星小區,刑事警情數連年下降,居民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5月起,全市警方啟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入戶採集,在文卉苑,沈勝文一個月內就完成了全部信息採集工作。“主要是檢查了手機號是否更新,其它信息早在住戶進入社區就已經錄入。”而不僅僅是將數據錄入相關係統,在沈勝文大腦裡,藏著比公安信息系統更豐富的資料。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居民家中走訪。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春節後剛上班,附近派出所的同事接到報警,一名男子突然心梗發作倒在女友家中身亡,而該轄區民警找到女子,她卻說不出男子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可能住在文卉苑。事發社區的責任區民警想也不想,凌晨2點撥通沈勝文的電話。二人電話裡簡單說明事由後,沈勝文收到男子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說出男子的姓名和住址以及家庭聯繫人,隨後警方快速找到男子家人,妥善處理。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51歲的沈勝文是名轉業軍人,2004年從部隊來到警隊後,一直是社區民警。2013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自願當上這個全市規模最大保障性住房聚集區的社區民警。這個包含不少吸毒人員、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人員、空巢老人的複雜社區,硬是在他和同事的守護下,變成了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有影響群體性事件的安全明星小區,刑事警情數連年下降,居民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5月起,全市警方啟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入戶採集,在文卉苑,沈勝文一個月內就完成了全部信息採集工作。“主要是檢查了手機號是否更新,其它信息早在住戶進入社區就已經錄入。”而不僅僅是將數據錄入相關係統,在沈勝文大腦裡,藏著比公安信息系統更豐富的資料。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居民家中走訪。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春節後剛上班,附近派出所的同事接到報警,一名男子突然心梗發作倒在女友家中身亡,而該轄區民警找到女子,她卻說不出男子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可能住在文卉苑。事發社區的責任區民警想也不想,凌晨2點撥通沈勝文的電話。二人電話裡簡單說明事由後,沈勝文收到男子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說出男子的姓名和住址以及家庭聯繫人,隨後警方快速找到男子家人,妥善處理。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像這樣的事,沈勝文早已司空見慣,社區裡哪一戶是獨居老人,哪一戶有長期病號,無論說起誰,他精確又豐富,隨口報出的背景信息還帶著他和這家人來往的細節,從不出錯。6年來,無論是找到走失居民,或是尋回遺失物品,還是根據蛛絲馬跡帶破案件,沈勝文對文卉苑的“瞭如指掌”都功不可沒。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51歲的沈勝文是名轉業軍人,2004年從部隊來到警隊後,一直是社區民警。2013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自願當上這個全市規模最大保障性住房聚集區的社區民警。這個包含不少吸毒人員、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人員、空巢老人的複雜社區,硬是在他和同事的守護下,變成了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有影響群體性事件的安全明星小區,刑事警情數連年下降,居民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5月起,全市警方啟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入戶採集,在文卉苑,沈勝文一個月內就完成了全部信息採集工作。“主要是檢查了手機號是否更新,其它信息早在住戶進入社區就已經錄入。”而不僅僅是將數據錄入相關係統,在沈勝文大腦裡,藏著比公安信息系統更豐富的資料。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居民家中走訪。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春節後剛上班,附近派出所的同事接到報警,一名男子突然心梗發作倒在女友家中身亡,而該轄區民警找到女子,她卻說不出男子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可能住在文卉苑。事發社區的責任區民警想也不想,凌晨2點撥通沈勝文的電話。二人電話裡簡單說明事由後,沈勝文收到男子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說出男子的姓名和住址以及家庭聯繫人,隨後警方快速找到男子家人,妥善處理。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像這樣的事,沈勝文早已司空見慣,社區裡哪一戶是獨居老人,哪一戶有長期病號,無論說起誰,他精確又豐富,隨口報出的背景信息還帶著他和這家人來往的細節,從不出錯。6年來,無論是找到走失居民,或是尋回遺失物品,還是根據蛛絲馬跡帶破案件,沈勝文對文卉苑的“瞭如指掌”都功不可沒。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給轄區居民發放宣傳資料。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4月,文卉苑社區禁毒社工在工作中得到線索,一名被外地警方上網追逃的販毒團伙成員出現在文卉苑,得到消息後沈勝文根據自己對社區地形和人員的熟悉,與禁毒社工一起蹲守,當天就成功擒獲嫌疑人並帶回派出所。“社區民警能夠在社區力量支持下獨立破獲刑事案件,這樣的事非常難得。”江岸分局一位資深刑偵民警這樣說。

"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唐時傑)“沈警官,我有點難處,想跟你說說。”“沈警官,樓下有個社區康復人員找來,非要見你。”“沈警官,孩子快開學了,你給我們學校上個安全課唄。”29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警務室找到沈勝文,他的電話不時響鈴,推門而入的各種來訪絡繹不絕,採訪最終在中午1時才完成,眼眶泛著紅血絲的沈勝文直到採訪結束時才肯說出,前一晚他又在社區忙了整整一夜。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51歲的沈勝文是名轉業軍人,2004年從部隊來到警隊後,一直是社區民警。2013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自願當上這個全市規模最大保障性住房聚集區的社區民警。這個包含不少吸毒人員、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人員、空巢老人的複雜社區,硬是在他和同事的守護下,變成了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有影響群體性事件的安全明星小區,刑事警情數連年下降,居民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5月起,全市警方啟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入戶採集,在文卉苑,沈勝文一個月內就完成了全部信息採集工作。“主要是檢查了手機號是否更新,其它信息早在住戶進入社區就已經錄入。”而不僅僅是將數據錄入相關係統,在沈勝文大腦裡,藏著比公安信息系統更豐富的資料。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居民家中走訪。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春節後剛上班,附近派出所的同事接到報警,一名男子突然心梗發作倒在女友家中身亡,而該轄區民警找到女子,她卻說不出男子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可能住在文卉苑。事發社區的責任區民警想也不想,凌晨2點撥通沈勝文的電話。二人電話裡簡單說明事由後,沈勝文收到男子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說出男子的姓名和住址以及家庭聯繫人,隨後警方快速找到男子家人,妥善處理。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警務室內辦公。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像這樣的事,沈勝文早已司空見慣,社區裡哪一戶是獨居老人,哪一戶有長期病號,無論說起誰,他精確又豐富,隨口報出的背景信息還帶著他和這家人來往的細節,從不出錯。6年來,無論是找到走失居民,或是尋回遺失物品,還是根據蛛絲馬跡帶破案件,沈勝文對文卉苑的“瞭如指掌”都功不可沒。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給轄區居民發放宣傳資料。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今年4月,文卉苑社區禁毒社工在工作中得到線索,一名被外地警方上網追逃的販毒團伙成員出現在文卉苑,得到消息後沈勝文根據自己對社區地形和人員的熟悉,與禁毒社工一起蹲守,當天就成功擒獲嫌疑人並帶回派出所。“社區民警能夠在社區力量支持下獨立破獲刑事案件,這樣的事非常難得。”江岸分局一位資深刑偵民警這樣說。

居民資料爛熟於心,民警6年兢兢業業護社區平安 | 德耀江城


沈勝文在社區的電動車棚內巡查。記者史偉 通訊員唐時傑 攝

“護好社區安全,是我的職責,有了成績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居民感謝沈勝文,感謝他徹底“扯走”樓棟外牆上長長的電動車充電線,杜絕了牆面地面的火災隱患;感謝他“清理”了高空飄落的各類垃圾,免除路面行人財物被砸之憂;感謝他天天走家串戶,時時關心著社區裡每一個人的喜樂疾苦。“居民都是我的家人,家人都好了,我才更安心。”沈勝文這樣說。

【編輯:金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