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建立七項機制 推動師德師風建設

教育 閃電新聞 2017-06-05

齊魯網濰坊5月31日訊(青州電視臺王麗梅)一是建立培訓學習機制。完善師德師風教育制度,把師德教育納入教師全員培訓,納入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的系統管理,每年都安排不少於4學時,進行師德師風繼續教育培訓。各學校立足校風教風現狀,與“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有機結合,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市教育局師德建設系列文件,採取實踐反思、典型案例評析等多種形式,鼓勵將教書育人楷模請進課堂,用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蹟詮釋師德內涵,豐富學習的內容,增強師德教育效果,提高教師依法施教、文明執教的水平,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是建立自查自糾機制。以開展師德師風評議“十查十看”活動為切入點,在全市範圍內迅速掀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熱潮,組織廣大教職工進行師德師風大討論,進一步明確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目的和意義,引領教職工對照師德建設標準進行深刻剖析,切實找準、找清、找全存在的各種問題,實現自我糾正的目標。各學校將教師在師德大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集中進行自糾,並將自查與自糾的問題、辦法、措施整理存檔,用於各單位之間的定期學習交流,有效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

三是建立綜合考核機制。制定師德師風建設考核方案,實現“一校一方案”,從教育教學、工作出勤、關心學生、言行舉止等方面,對教師師德品行進行全方位評價,充分尊重教師主體地位。依託濰坊市中小學教師師德考核電子檔案系統,建立起教師師德誠信檔案,對本單位教師的師德成長進行跟蹤記錄,與學校的績效考核進行有效融合,堅持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原則,一學期一考核,考核結果公示無異議後錄入電子檔案系統。

四是建立有效懲處機制。建立了“師德師風投訴月通報制度”,每月一次從惠民服務中心、上級轉辦件中梳理彙總涉及對教師投訴的事項,並對這些投訴信息進行統計歸類,根據投訴數量對各單位進行排名,每月公佈一次查處情況。對不遵守規章制度,違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損壞教師職業形象,私自從事有償家教等投訴事件,在全市範圍內公開通報批評;對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教師被投訴比例高,情節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對學校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並將投訴數量和查實情況納入年終督導評估。嚴格落實師德考核前置審核制度,在市級以上評先樹優、職稱晉升中,凡師德達不到優秀等次的,實行 “一票否決”。對違反師德師風的教職工,採取通報批評、調離、降低職稱聘任崗位等級、取消榮譽稱號等方式進行處罰,對情節嚴重、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五是建立活動推動機制。結合“作風建設年”活動、“我的教育故事”徵集宣傳等活動,正向引導,正本清源,以活動推發展,用活動促機制,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激發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宣誓和公開承諾活動,承諾情況在學校宣傳欄公開張貼,在學校網站公佈監督舉報電話和郵箱,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六是建立宣傳引導機制。在全市樹立師德典型,通過微信公眾號“青州教育視界”、“青州教師”等對他們的事蹟進行大力宣傳,引領師德建設不斷走向深入,提升建設成效。該市教育局將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平臺,通報各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展情況,表揚先進,鞭策後進,挖掘、培養一批先進典型,及時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典型報告會,認真總結師德師風建設的成功經驗,大力宣傳表彰正面典型,用榜樣的力量鼓舞人,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先鋒模範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對師德師風失範事件,在第一時間予以迴應,迅速查處,公佈事件真相,防止負面影響的蔓延。

七是建立監督舉報機制。制定師德師風建設的監管辦法,把師德師風管理作為學校安全穩定的一項重點工作、長期工作抓牢抓實。按照網格管理的要求,建立教師師德失範問題的監管排查長效機制,面向社會公佈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接受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的監督和舉報,結合督學責任區建設,在每所學校門前顯著位置公佈教師有償補課巡查負責人,建立起全覆蓋、拉網式日常監督檢查機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