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的困惑:“很想管”卻又“不敢管”,如何解決管理學生中的這個矛盾心理?

教育 教育清眸 2017-06-17

學校教育中,學生在學習或在紀律上出現一些問題是常有的事,老師對他們批評教育也是老師應該行使的正常權利。但是,現在很多一線教師都說,我是很想管,有時卻又不敢管。教師在學生的管理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心理呢?

一線教師的困惑:“很想管”卻又“不敢管”,如何解決管理學生中的這個矛盾心理?

1、教師都“很想管”

作為教師,誰都想把自己的學生管理好,讓自己的學生成績考好,因為無論是從面子上還是從教師的實際利益上都會促使教師這樣認為。比如,班級學生管理的好,學生成績考的好,教師會得到家長和學校的讚賞以及學校同事的羨慕,同時對教師的職稱評聘和績效考核也有很大的影響。

2、教師卻“不敢管”

當看到教師在課堂上因管理學生而受到學生辱罵時;當看到教師因讓違紀學生罰抄、罰站而受到家長和校長批評時;當看到教師因批評學生考試作弊,學生跳樓,教師受到輿論一邊倒的指責時;別說教師了,換了誰也不敢管了啊!

一線教師的困惑:“很想管”卻又“不敢管”,如何解決管理學生中的這個矛盾心理?

對此,一線教師們到底怎麼看?

有教師無奈的說:當教師安穩上下班,授課批作業,本質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何必去上心管那些不聽話的孩子,人家家長未必領情,甚至還反告你一把,何必呢?

也有教師這樣說:當下對教師的要求若是更高、更精、更嚴也倒罷了,而是更苛刻、更刁鑽、更使教師無所適從了!

一線教師的困惑:“很想管”卻又“不敢管”,如何解決管理學生中的這個矛盾心理?

教師的工作本就是一個良心工作,教師們也是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教師們最為寒心的是你的付出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學生是未成年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教師的嚴格管理對他們尤為重要。因此,管學生是為學生好,但是如何讓教師安心的管理?還請專家們支支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