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繞城公路擁堵現狀有望改觀 本月27日起早晚高峰本地黃牌貨車禁行

交通 貨車 高峰 雨花臺 龍虎網 2017-05-25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寧交軒 曾策力 記者 杭程)南京繞城公路橫跨棲霞、玄武、秦淮、雨花臺、江寧五個區,已經成為仙林、東山以及南部新城等區域進入主城的主要通道。隨著近年來車流量的增加,繞城公路早晚高峰期間非常擁堵,快速路變“龜速路”,出行市民苦不堪言。為緩解繞城公路早晚高峰期間交通流量大、擁堵嚴重的狀況,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發佈《通告》從5月27日起,繞城公路(柳塘立交至劉村段),在原有禁行措施基礎上,7:00-9:00、17:00-19:00禁止本市黃牌貨車通行。

南京繞城公路擁堵現狀有望改觀 本月27日起早晚高峰本地黃牌貨車禁行

繞城公路日均車流量已達設計流量175%

家住城東、上班在河西的市民曹先生說,“每天早高峰期間走繞城公路駕車去河西近年來的感受就是越來越堵,而且擁堵的時間也越來越早。我以前都八點出門,現在從二橋往三橋方向走,必須在七點之前出門,要不然很容易就堵在路上耽誤上班。”

一般來說,快速通道擁堵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車流量太大,二是事故引發。隨著繞城公路收費站的撤除和城市交通的發展,繞城公路的日均車流量也已經從2009年的日均4萬輛增長到現在的日均14萬輛,早晚高峰時段每小時車流量近1萬輛,而繞城公路的設計流量是日均8萬輛,現實際流量已達到設計流量的175%。在此之前,南京交管部門已採取限流措施,2014年4月1日開始南京繞城公路就全天24小時禁止外地黃牌貨車、外地營運過境客車通行。而目前本地黃牌貨車每小時流量約為700輛,在繞城公路上,經常看見三四輛大貨車“並駕齊驅”的場景,將車輛的通行速度壓降的異常緩慢;還有一些黃牌貨車以較慢的速度佔據超車道,導致後方小車為了超車不停變道,也極其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南京繞城公路擁堵現狀有望改觀 本月27日起早晚高峰本地黃牌貨車禁行

繞城公路上的九大堵點

早在2015年,繞城公路早晚高峰時段就被列為南京八大重要擁堵路段之一。不過隨著車流量的增長,繞城公路的擁堵卻沒有絲毫降低的趨勢。繞城公路作為我市的二環線沿途串聯起了20個互通和三條連接新城的主幹道,而輔線和主線間幾乎每隔1.5到2公里還有一個相通的匝道。這樣密集的匝道,很容易讓車輛受阻造成擁堵。據南京交警統計分析,目前繞城公路柳塘立交至劉村段共有九處關鍵堵點,涉及14個方向車流。從擁堵的方向看由北往南方向分別是啟迪大街至雙麟路、石楊路段、寧杭立交、雙龍街立交、花神廟立交、鐵心橋匝道和油坊橋立交。由南往北方向分別是油坊橋立交、鐵心橋匝道、花神廟立交、雙龍街立交、馬群立交到至東楊坊立交段、東楊坊立交、華電北路匝道。

從幾個重要堵點來看,繞城公路匝道口、立交橋和路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擁堵。分析原因,匝道口的擁堵主要是由於從快速通道進入城市普通道路後因為行駛車速和信號燈的原因,導致車輛積壓排隊等候,以華電北路匝道和鐵心橋匝道為典型代表;而立交橋擁堵則是匝道車道較少,通行能力不足導致擁堵,以油坊橋立交為代表;而繞城公路路段上的擁堵,則是由於公路受地形限制導致車道數減少造成的擁堵,以啟迪大街至雙麟路、石楊路段為代表。

繞城公路上黃牌貨車事故風險是小車的4倍

2016年10月17日19時許,南京市繞城公路玉蘭路隧道發生五車交通事故,當時繞城公路南向北往雙龍街立交方向匝道排隊,等候車輛已經排至玉蘭路隧道入口,小車因排隊等候採取制動後,而後方的滿載重型自卸貨車剎車不及一頭撞上前方小車,導致兩輛小汽車被滿載石子的重型自卸貨車擠扁,造成兩名駕駛人當場死亡。據瞭解現在繞城公路上每天通行的黃牌貨車將近15000輛,大量危化品運輸車、砂石運輸車、集裝箱貨車與小型汽車混行嚴重影響了通行效率,極易引發事故。據統計,繞城公路每天發生各種交通事故達40餘起,黃牌貨車雖然出行流量僅佔10%,但是40%交通事故都涉及黃牌貨車,交通安全風險較小車高出3倍。

南京交警也提醒廣大駕駛員自覺遵守黃牌貨車禁行的規定,服從交通民警和協勤人員的指揮、管理。與此同時,作為江南地區的另一條重要環線,繞越高速2010年開通後,目前日均車流量僅2.3萬輛,被禁行黃牌貨車可以從繞越高速繞行,分擔繞城公路的交通壓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