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公路不能變成罰款套路,各地應全面消除“執法陷阱'

交通 杭州 錢江晚報 法治週末 2019-05-24

點擊上方“法治週末報”可訂閱哦!

導語

不合理的限速與違章罰款一直是各地的民生痛點,絕不只是杭州的區域性問題。在一些地方,不合理的不僅是限速值,還有單行線、信號燈、禁令牌、停車線、實線等。

【辣評】公路不能變成罰款套路,各地應全面消除“執法陷阱'

路口上方懸掛了50碼的限速標牌。圖/錢江晚報

《杭州機場城市大道限速50碼,司機一不小心扣光12分》:這幾天,杭州的房先生特別鬱悶,一腳油門踩下去,超速50%以上,駕照12分被扣光,還得重新考試。房先生是在杭州機場城市大道被拍到超速,該路限速50公里/小時。記者去現場體驗後發現,這條路雙向六車道,柏油路面平整舒適,有鐵絲網攔著,很少看到道路兩側有房屋和行人。確如網友所說,這條路每行駛幾百米就會出現一個路口,司機經常要停下來等紅綠燈。車多的時候,每經過一個路口,三條車道會停下來十多輛車。每個路口停車線附近上方都會安裝一排攝像頭,偶爾還能看到路邊綠化帶裡的前方測速標牌。還有網友留言反映,類似的道路“陷阱”在杭州市區有不少,最著名的是杭州火車東站附近的兩個隧道,進隧道前是限速60,出了隧道還是60,但是隧道內卻是限速50,如果車輛在隧道內達到時速61公里,就會被認定超速20%以上,扣6分。這是不是在故意“挖坑”讓駕駛員違章?(據5月14日《錢江晚報》)

筆者認為,如果不是道路設計本身的問題,像杭州機場城市大道這樣總出現駕駛員無意違規,卻動輒就被扣分罰款的交通管理行為,其合理性值得商榷。會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恐怕更多是管理部門的人為因素。道路交通,不能讓駕駛員開車時還要分一部分精力來防止自己被變化莫測的限速牌坑到。交管部門不能只為了省事、降低事故率,動輒就實行各種花樣的限速限行。這樣以罰代管,矯枉過正,動輒用扣分、罰款套路來治理交通安全問題,不僅與建設文明城市、打造智慧交通的城市發展理念格格不入,還不得不讓人懷疑其限速的目的其實更多的是為了罰款!

建設文明城市,不能“罰你沒商量”。設立交規的目的是為了規範道路行車,而不是隻為了處罰。讓駕駛員專心開車才是真正為安全著想,管理部門不能以保障安全為名,行惡意罰款之實。先進的監控設備應充分利用於“疏導交通",而不能只是為了扣分和罰款。城市道路不是一條以安全為名的“生財之道”。限速牌不是搖錢樹,設置不合理的限速有可能會成為給駕駛員挖坑的陷阱。當違章罰款從手段變成目的,各種交通亂象必然難以避免,群眾的不滿和指責也在所難免。

不合理的限速與違章罰款一直是各地的民生痛點,絕不只是杭州的區域性問題。在一些地方,不合理的不僅是限速值,還有單行線、信號燈、禁令牌、停車線、實線等,很多都成為管理部門的隱蔽性創收手段。群眾利益無小事,限速等交通管理手段必須要規範,哪條路需要限速,什麼位置安放測速儀,到底誰說了算?是否要進行聽證?對於像限速罰款這樣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當地政府有沒有通暢有效的反饋和問責機制?

【辣評】公路不能變成罰款套路,各地應全面消除“執法陷阱'

資料圖 圖/網絡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交通規則首先要以人為本。保障道路安全暢通,一心為百姓服務才是交管部門最大的職責。一個城市靠限速罰款不能帶來實際經濟發展,提高通行效率才是道路管理的最終目的。既然群眾對於部分限速路段的爭議如此之大,杭州交管部門就應該秉持科學審慎的態度,對爭議路段交通標誌進行合理規劃。杭州市政府和當地交管部門不能忘卻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應當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實行透明執法,充分發揮道路資源效應,全面消除“執法陷阱”的嫌疑。

(特約評論員 張保平)

—END—

責編 | 吳昊 王京仔

【辣評】公路不能變成罰款套路,各地應全面消除“執法陷阱'

法治週末報

與你攜手同行法治路

【辣評】公路不能變成罰款套路,各地應全面消除“執法陷阱'

法治週末報社出品 ID:fzzm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