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進”區域交通如何更便利?政協委員建議調整S1、S2號線為近期建設計劃

交通 簡陽 成都 金堂縣 技術 成都晚報 成都發布 2019-05-31
“東進”區域交通如何更便利?政協委員建議調整S1、S2號線為近期建設計劃

從去年9月以來,成都市四套班子深入全市22個區(市)縣和4個管委會召開現場辦公會,一個地區一個地區、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把脈問診、解決問題,量身定製高質量發展方案。提出的問題解決了嗎?需要協調的工作做得如何?

“東進”區域交通如何更便利?政協委員建議調整S1、S2號線為近期建設計劃

今天上午,成都市政協召開的“助推貫徹落實市委現場辦公會精神”協商座談會上,五組民主監督小組對各區(市)縣貫徹落實現場辦公會精神的調研督導情況進行了彙報,並對其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四級政協委員聯動

創新民主監督組織方式

今年3月,成都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和市政協辦公廳聯合印發了《2019年度政協民主監督計劃》,按計劃市政協就貫徹落實市委現場辦公會精神情況跟進開展民主監督。自今年5月起,成都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帶隊分5個民主監督小組,到各區(市)縣就貫徹落實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現場辦公會精神情況進行調研督導。“市委現場辦公會精神貫徹落實情況如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市級部門協調解決?……由市政協委員組成的民主監督小組每到一個區(市)縣,都通過走訪企業、查看重大項目落地落實情況、召開專題座談會、片區會等活動,瞭解各地貫徹落實市委現場辦公會精神的情況。

據瞭解,這次民主監督創新了組織方式,邀請了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委員參加,還首次邀請市政協常委中的市級黨政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民主監督小組組長,整合政協資源和市級相關部門優勢,全國、省、市、區(市)縣四級政協委員100餘人參與,共同為助推市委現場辦公會精神落地落實建言獻策。

問題:“東進”區域創新動力不足怎麼辦?

建議:增強創新動力。在簡陽佈局高校、科研院所;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支持成都申辦並在東進區域舉辦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等。

民主監督第三小組在對龍泉驛區、簡陽市、金堂縣等“東進”區域進行民主監督瞭解到,“由於歷史原因,簡陽市未佈局高校,科研院所較少,科技資源匱乏”,致使創新動力不足。對此,委員們提出:一是將成都市屬各類高校和科研院所向簡陽佈局,提升簡陽集聚先進科技、創新能力和優秀人才的能力,適應“東進”發展形勢。二是幫助簡陽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支持成都市屬高校、科研院所向簡陽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三是支持東進區域舉辦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等,用國內、國際先進理念和高水平技術帶動當地創新發展。

問題:“東進”區域新城間交通如何更便利?

建議:完善路網體系,將金堂縣境內的S1、S2號線由遠期規劃調整為近期建設計劃;加快論證通過新制式軌道交通聯結地鐵1、3、5、27號線終點站延伸至青白江。

在淮州新城、金堂縣城,存在與中心城區、天府國際機場軌道交通聯繫,“東進”區域新城之間、大港區內部交通聯繫還不夠便捷、高效等系列交通不夠便利化的問題。

民主監督第五小組在青白江區、新都區也瞭解到,“青白江深入推進開放門戶樞紐一體化建設力度還有待加強;市域鐵路S4線清泉站與城際鐵路清泉站位置不一致,影響了歐洲產業城交通規劃建設。新都與主城區聯結幹道‘通而不暢’問題較突出”。

對此,政協委員建議,將金堂縣境內的S1、S2號線由遠期規劃調整為近期建設計劃,儘快踏勘線路走向,研究站點設置,指導做好軌道建設空間預留、土地管控等前期工作。儘快協調調整、啟動成三鐵路及清泉客運站點建設,使軌道交通站點與大鐵站點相融合。加快論證通過新制式軌道交通聯結地鐵1、3、5、27號線終點站延伸至青白江,提升“大港區”軌道交通接駁效率和疊加效應。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攝影報道

編輯 | 雕刻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