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東街口商圈再起 新華都、大洋百貨等變身購物中心

編者按:東街口,曾經是福州最著名的商業街區,說它曾經是福州商圈的“一哥”一點不為過。

2011年2月,陪伴了老福州人26年的東街口天橋開拆;4月,東街口正式圍擋,這些都一一預示著“一哥”在最強商圈的衰退。

隨後而來的東南西北各大新興商圈的四面夾擊,這位“一哥”無可奈何地掉出了最強商圈的榜單。難怪福州地鐵1號線開通之時,不少商家在東街口打出了口號“5年寒冬,終於等到你”。經過5年寒冬的塵封,歷練後再度歸來的東街口開始在地鐵帶來的巨大人流中慢慢甦醒。

一個個昔日記憶的迴歸,上天入地的穿梭,追憶東街口天橋的新廊橋,老商圈新業態的變革,隨著本月升級版東街口商圈的開街,隨著本月東百中心一期項目的全新亮相,在臨近福州地鐵運營一週年之時,昔日的黃金商圈又要回來了。

記者瞭解到,東街口商圈已納入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8)打造中心城區四大市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區之一,大東街口商圈將打造集“吃、行、遊、購”於一體的智慧街區,讓東街口體現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成為福州的新名片,城市的會客廳。

記憶中的東街口是否還是你心中的模樣?跟著東快記者一起穿越歷史看看東街口的變遷。

出行變遷

東街口,是福州著名的商業街區。東街口向東為東街,向西為楊橋東路,南北向為八一七路(其中向南的街段古稱南街)。廣義的東街口包括八一七路、津泰路、東街、楊橋東路等。狹義的東街口則指東街——八一七路口。

一座橋一處地標一串回憶

在老福州人的記憶中,以往東街口的交通離不開5路、20路、11路等多路公交車,這些公交車都已經服役了多年,車上的人像插蟶一樣站著,坐著的人也常常被悶得透不過氣來,老舊的公交車開過,有的車屁股還會冒出一股黑煙,引得路人連連捂鼻。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一到週末,最喜歡的就是和舍友們一起坐20路公交車到東街口,那個時候逛東街口就是宿舍一件大事了。從老師大到東街口,要十幾站的路程,運氣好不堵車,要半個多小時,堵車的話,就不好說,單是從南門兜的這頭到東街口那一頭,有時候都要半個小時。”從福建師大畢業多年的邱女士說,“為了避開公交車的悶不透氣,我們喜歡在南門兜就下車,然後順著八一七路一路逛到東街口去。”

1985年,福州市曾在此處修建福州第一座環形人行天橋——“東街口人行天橋”。那個時候東街口人行天橋是東街口有名的地標和東街一景,“你在橋上看風景,橋下的人看你是風景。”

東街口人行天橋是全省第一座城市人行天橋,上部為空腹T形環式連續鋼樑,下部由4根V形主柱支承,四周環圍著4個平臺。這座天橋是當時非常有名的過街通道,承載著四面八方人流的步行穿梭功能,橋是環形,順著臺階上橋,就可以隨意通往東街口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四通八達。

不僅如此,東街口天橋還承載了福州人26年的情結,還有“愛情橋”的美稱。曾幾何時,情侶們約會的暗號是“東街口橋上見,不見不散!”然後再手拉著手從橋的這頭走到那頭。福州幾所大學的男生宿舍都流傳著:揹著心愛的女孩走過天橋,就可以和她攜手一生。對久居福州的人來說,它已不僅僅是一座橋,它是一處地標,是一串串回憶。

一位網友說:找到一張東街口天橋的老照片,只記得從有記憶時起那座天橋就已經在了。那時候的我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後座上,每天從天橋下經過上幼兒園,當時的我覺得橋好高好大。

立體交通匯聚人流

如今,人流正在通過地鐵從南北兩端湧來,源源不斷。從最南端到東街口共13站,或者從北端的象峰到東街口共7站,每站平均兩分鐘,東街口一帶仍舊是商業中心。

“我們現在從師大的老校區騎共享單車到三叉街,然後坐地鐵到東街口站下。地鐵10分鐘就到了,加上自行車,半小時足夠,而且還不用擔心堵車。”在福建師大老校區上學的張同學說。

在東街口地鐵站,記者留意到,有A、B、C、D4個出口,分別通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A出口通往鼓屏路、省少兒圖書館;B出口則通往楊橋路、達明路;C出口可直接到東百地下層或三坊七巷;從D出口出,可以逛大洋、安泰。這是地下交通,四通八達。

不僅如此,今年東百霸氣地拿下新南街10年運營權。福州南街城市生活綜合體最大亮點是利用地鐵的地下空間。東街口商圈改造後,將打造成立體複合的綜合慢行街區,通過連廊將三坊七巷等文化旅遊景點接入商業街區,客流共享。超大的立體地下空間從東街口穿行到南門兜。如今的交通將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設計以現代建築風格為主,形成歷史街區與新建區的過渡;地下部分為貫穿南街東西向的地下商場,從地鐵南門兜站步行直達東街口站。地下空間四通八達,連接東百、大洋百貨、聚春園大飯店、三坊七巷、冠亞廣場等多個重要地標。此外,南街項目共設4個下沉式廣場、7個出入口,人流可以被引入地下商場。

除了地鐵1號線,這裡還是未來地鐵4號線的中轉站。根據之前公示的地鐵4號線的規劃,4號線貫通福州市主城區,串聯金山片區、南臺島,全長26.7公里,其中,東街口是換乘站。

陪伴了老福州人26年的東街口天橋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東百中心A、B館之間的廊橋。據介紹,這座廊橋位於東百中心3F,東百中心AB館將通過楊橋路上的空中連廊實現連通,天橋連廊實現了原東街口天橋的空中人行動線功能,使樓宇之間通行更加便利。

夜晚時分,走上天橋,看橋下車水馬龍,看橋上燈光璀璨,星星點點,一座廊橋,架起了東街口的南北兩端,宛若銀河,仍舊是“你在橋上看風景,橋下的人看你是風景”。

飲食變遷

從西餐廳、街邊攤到八閩文化和餐飲網紅的“新食代”。老福州們關於東街口美食的記憶定格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巷頭老店和此後興起的西餐廳和洋快餐,塔巷裡的魚丸、鄧記荔枝肉、街邊的冰橄欖,還有此起彼伏“海蠣餅”的吆喝聲。

80年代的首家西餐廳是“最潮”的請客吃飯地

鏡頭可以回放到上世紀80年代。1983年的9月25日,上海西餐廳在福州東街口的鐘樓底下開業,位置就在現在東方百貨那塊地上,這是我省的第一家西餐廳,是當年“最潮”的請客吃飯地。

據一位老福州介紹,那時候從上海過來了十幾個師傅,都是國際大飯店裡的大廚,都經過專業的培訓,他們做的西餐非常地道。有牛排、魚排、蝸牛……和現在一樣,都是用大大的盤子裝著一小塊的牛肉、魚肉,旁邊配著‘花草’,再來點通心粉什麼的,一頓飯,大大小小的碟子、盤子一大堆,連外國人都稱讚做得好,吃頓牛排需要三十幾元,普通老百姓還不是經常能吃得起的。

除了熱食,上海西餐廳還出售不同款式的糕點、冰激凌以及蓋著厚厚奶油的雕花蛋糕,那時候人們第一次認識蛋糕,覺得特別新奇,在福州掀起了蛋糕旋風,穿著講究的年輕顧客,有時候就是點一小塊的蛋糕,然後配上一杯果汁,坐在餐廳聊天,非常愜意。

還記得全省第一家肯德基嗎?

東街口還有1994年我省開的第一家肯德基,地點就在如今的聚春園二樓。街對面就是東百樓下的麥當勞。

陳女士回憶說,東街口還有兩家麥當勞,一家在東街的一頭,一家在津泰路,也是當時學生黨愛去的店。“走,去東百樓下麥當勞吃飯!”以前,福州的年輕人喜歡說這句話。這家麥當勞位於福州東街口百貨大樓負一樓。逛完東百,年輕人愛在這裡歇歇腳,來杯冷飲。2014年,因為東百B樓的開拆,這家經營了19年的麥當勞關閉。而在更早一些的2011年,津泰路麥當勞也關店。東街口附近的這兩家麥當勞承載著許多福州小夥伴的回憶,學生時代在這裡寫作業,過生日,上班了以後在這裡解決午餐,同學聚會,定情,求婚……還有,借廁所!

“那個時候,從街頭走到街尾,也是從街頭吃到街尾的過程。還記得比較有名的是東街口的佳客來、塔巷魚丸,還有就是有名的鄧記荔枝肉。”已經從福建師範大學畢業了十幾年的林女士說。

“在以前的南街,還有不少老字號。南街的塔巷,是有名的小吃街,可以從巷子口吃到巷尾,然後摸摸肚子吃飽了。走的時候還會順手帶走一包冰橄欖。還記得以前逛完安泰去邊上的明記茶餐廳,那是當時小有名氣的茶餐廳,味道很正。”陳女士說。

除了各大店鋪,安泰夜市邊上的小巷子裡也有不少沒有店名的美食,“鼎邊糊、花生湯、撈化都很正宗的。到安泰夜市淘個貨,帶點最流行的小玩意,還有很潮的服裝,又便宜又時尚。然後再在邊上的小店裡,吃點小吃,來點擼串,邊走邊吃。”吳小姐說。

閩菜博物館傳遞八閩飲食文化

如今,隨著城市的改造,一家家老店搬走了,鄧記不見了,安泰夜市附近小巷的小吃也不見了,走在南街上,再也聽不到此起彼伏的“海蠣餅”拉長了的吆喝聲。取而代之的是東街口南來北往的各類新生代美食,蘊含了閩文化和啥都能吃的網紅餐,東街口的飲食也正在實現著“新食代”的變遷。

記者瞭解到,在東街口的東北角,地鐵1號線的A出口,閩菜博物館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閩菜博物館位於老字號國企聚春園大酒店內,展出了各類展品。展品突出了閩菜招牌菜“佛跳牆”文化。據瞭解,去年福州市批准了聚春園二期改擴建工程計劃建設的“閩菜博物館”項目。閩菜博物館分四層,一層“名人與聚春園”,體現百年老店聚春園的歷史;二層“閩菜名人堂”,選取宋代以來的文人、美食家、名廚與閩菜的經典故事,講述先人對閩菜文化發展的貢獻;三層“閩菜簡述”“閩菜與菜名”,介紹閩菜淵源和發展,經典閩菜的典故和閩菜與名人的軼事;四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跳牆”相關的閩菜文化展區,專門設置了佛跳牆製作體驗區,介紹製作技藝,以及與佛跳牆相關的典故、軼事。

網紅餐飲店帶來的食客“新時代”

大洋和東百的地下空間,也都在進行著飲食的變革。例如大洋地下層打出輕食品的招牌,活力食色館引進“老佛爺”“一點點”“傳承”等網紅餐飲店。東百中心的B2層則直接打出“新食代”的品牌,在餐飲業態佈局上可謂是花足心思。除了綠茶餐廳,還有多家特色餐飲品牌已入駐。比如,來自上海的時尚網紅餐廳“酷嘛啦”、最“嗲”的美式爆米花"Mo-mochitl"、吐司界清流“凹密吐司”、認真做飯的“谷田稻香”等。在B2層,記者看到,多家餐飲已經開業,已經有包括許留山等名店入駐。值得一提的是,原來因東百B樓拆除關門的麥當勞又回來了,目前正在進行裝修中。快去那裡找回你初戀時的感覺吧!

從地下到地面,如今的東街口美食已經不限於一處或者零散的分佈。在三坊七巷牌坊的正對面,達明美食街正在興起。福州市鼓樓區商務局提出,達明美食街將打響“鼓樓區夜間經濟新名片”。福州市鼓樓區將舉辦首屆“達明美食節”,打出“到福州遊三坊七巷,去達明吃五湖四海”的美食宣言。走在達明路上,分佈了大大小小的美食,尤其是晚上更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是各類食客的雲集之處。這條街上,比如說麻道辣、漁家小寨、阿楷鄉村魚蛙館、I那年、江記海鮮火鍋、令狐沖窯烤活魚等都是宵夜美食的集中代表,不僅如此,還有頗負盛名“老福洲”。

商業變遷

東街口,在晉朝就已成為福州的商業區,有1700多年曆史,在老福州人的記憶中,東街口標誌性建築有東街口天橋、電信大樓、東百等。東街口是福州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三大百貨(東百、東方和大洋)均落足於此。

本月底,由原有的東百和東方百貨組合變身的東百中心一期即將華麗亮相。東街口東南西北四個角也已經實現了從原有的純百貨轉變為集購物、娛樂、休閒、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業態轉型。

四大百貨裡裝滿了福州人記憶中的N個第一次

“東街口天橋旁邊有一座大樓叫東百大廈,我記得以前,福州大多數人買大電器都是跑到東百大廈買。那時由於商業街很少,東百的客流相當火爆。”林女士說。

“在當時每逢週六周天的時候,這裡總會聚集福州人和外地人,南街曾經是福州最中心的商業街,最繁華地段是人擠人,人看人,真是熱鬧!”另一位現在已經30多歲的張女士說。

要是問老福州,哪裡最能代表福州城,他們的回答一定會有“東街口”。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逛東百,第一次走插滿紅旗的東街口人行天橋,第一次在安泰夜市擠破頭砍價,學生時代第一次在南街的青春衣櫃流連忘返。採訪中,他們總會向記者提及這樣的第一次。

“還記得老一代人結婚,家裡經濟條件過得去的,都要去逛逛東百,買金也要去東百。”今年60多歲的陳依姆說。

梳理東街口商業的歷史,不得不提到東百。東百之於東街口,東街口之於福州,都是地標式的存在。這裡是福州最早的商業中心,福州人的時尚生活也是從這裡開啟。從1957年東街口東百大廈開建,東百始終屹立在福州最繁華的地段,這裡不僅僅是城市的商業中心,也承載著福州人民對這座城市的記憶,每個福州人心中都有一個東百。

一位老福州說,東百大廈建於1957年12月,最初是3層混合結構,是當時福州規模最大的百貨大樓之一,經營五金交電、日用百貨、文化用品等6萬多種商品;1981年,加高兩層,變成五層大樓;隨後近20年的時間裡,經過多次的擴建加蓋,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東百大樓。50多年來,它作為福州最重要商業中心的地位一直沒有動搖過。

除了東百,還有斜對角的新華都,東街口新華都是福州東街商圈“元老級”商場,開業於1995年。不少市民還記得,當時的新華都東街店和東百東街店一樣,除了銷售服裝首飾,還銷售家用電器產品,是福州市民購買電器的主要商場。

2000年後,隨著大洋百貨、東方百貨入駐,東街口更加熱鬧。福州大洋百貨流行館(東街店)是大洋百貨在全國開設的第一家門店,因為處在東街口商圈的核心地帶,加上通過高密度多層次的賣場規劃,以賣場質量、品種均為當地第一的態勢,開業第二年即佔有福州整個百貨市場份額三成以上。

當時新華都東街店和大洋百貨東街店、東百東街店、東方百貨佔據著東街口東南西北四個角落的黃金地段。在東街成為當時福州的第一大商圈的分量上,不得不說四大百貨主力軍的力量功不可沒。

由傳統百貨向購物中心的升級汰換

今年8月,經營了20多年的新華都百貨東街店悄然關閉,隨後很快在國慶完成了快速變身,實現了從傳統百貨到新業態的快速轉身。新華都百貨變身為“新華都自由人”,離開近1年的福建省第一家肯德基配合新華都,帶著運動概念迴歸,成為我省首家肯德基運動主題餐廳,還帶來了我省首家肯德基咖啡吧。

不約而同,街對面的大洋百貨也在9月30日實現了重裝開業。伴隨著重新亮相,大洋也實現了業態提升。在品牌調整提升方面引進餐飲、輕食等品類,豐富賣場業態,還在逐步增加更多休閒、兒童娛樂等體驗式業態。

另一頭的東百更是實現了銳變。東百方面表示,10月27日,東百中心一期將亮相,此次的升級改造涉及空間改造、業態規劃和品牌升級三大方面。升級後,原東百東街店變成東百中心A館,原東方百貨為東百中心B館,南街項目則為東百中心C館。東百中心的A、B館通過廊橋連通,成為一座經營面積逾12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

值得一提的是,東百中心的B2樓直接與地鐵相連通,變身為輕餐小食、歇腳休息的場所,與地鐵相連通,實現客流共享。走出東街口地鐵的C出口,記者直接走進了東百中心的B2樓。在這裡,已經有各類五花八門的餐飲。東百方面表示,這是東百中心在業態規劃方面調整的重點之一。

商圈變遷

從各自為政的零散到吃喝玩樂購的城市客廳。事實上,不僅東街口的百貨業和餐飲業,整個東街口商圈正伴隨著地鐵時代的到來在實現著變遷。

最早的商業中心和最繁華的地段

昔日的東街口以各大百貨和專賣店為代表,還有就是安泰夜市和津泰路。記憶中,上一代福州年輕人對安泰夜市有著特別的情結。“那裡的東西又好又便宜,而且款式還新。那裡賣的小飾品不輸外面的精品店,經常維多利亞剛出的新款式,安泰夜市就有了,追著潮流走。”張小姐說,“印象最深的是安泰夜市的砍價。老闆開個價,你要是價都不還就買走,人家會覺得你傻。最開心的事是和老闆砍價砍得面紅耳赤,最後勝利而歸。”

福州市鼓樓區商圈辦表示,這裡是福州最早的商業中心,是福州最繁華的地段,福州人的時尚生活也是從這裡開啟。這裡不僅僅是城市的商業中心,也承載著福州人民對這座城市的記憶。福州人難以割捨的東街情結也正是東街口商圈“東商再起”的一大推手。

如今的東街口範圍也不再侷限於鼓樓前——南門兜之間的距離。鼓樓區對大東街口商圈的範圍界定是:南門兜古田路以北,通湖路以東,湖東路以南,五一路以西皆為東街口商圈。還有藏在地下的,從南門延伸到東街口的地下空間。

在東街口商圈中,南街地下空間無疑是一大亮點。資料顯示,南街項目則為東百中心的C館。作為東百中心二期的南街項目,也於日前啟動全球招商,擬打造福州最時尚精品街區,計劃明年7月亮相。將南街項目納入麾下後,東百中心(含酒店)商業總面積逾18萬平方米,成為福州目前最大的城市綜合體,也是省內唯一地處核心商圈,與地鐵無縫對接的商業綜合體。未來南街將有4個下沉式廣場,分別設在塔巷黃巷段、黃巷安民巷段、安民巷宮巷段和宮巷吉庇段四個段口。安民巷宮巷段已經建成“民國風”商業綜合體與東街口地下接駁。宮巷吉庇段則形成一個情趣庭院,並在吉庇巷東南角設置一下沉廣場。

智慧商圈帶來東街口商圈4.0時代

福州市鼓樓區對於大東街口的定位是福州的名片,打造本地人必逛、外來遊客必來的福州首屈一指的商業繁華地、旅遊目的地、文化展示地。到2018年,全面完成東街口智慧商圈(含東街口、三坊七巷、南街、東街、王府井)建設,實現全市智慧商圈服務體系全覆蓋,將鼓樓智慧商圈打造成為科技時尚、功能強大、運用廣泛、安全高效的高端商業品牌。鼓樓商圈智慧化發展、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消費走在全國前列,打造福州“城市客廳”和一體化的智慧商圈生態體系。

鼓樓區商圈辦透露,商圈涉及的小街巷改造工作正按計劃持續推進。鼓樓區還將對八一七路夜景進行燈光規劃,對“兩山”、“兩塔”、安泰河、三坊七巷街區樓閣、人行天橋等進行智能亮化,通過動態燈光秀、主題燈光秀、音樂燈光秀、水系燈光秀、噴泉燈光秀,營造“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氛圍,打造明暗相宜、動靜融合、古典與時尚相結合、令世界驚豔的“福州之夜”。

同時,結合城區亮化提升改造工作,商圈夜景燈光建設項目共計34個,其中提升項目25個,整修項目2個,拆除項目7個,總投資1345萬元。目前建設工程已基本結束,下一步強化增亮工程。

在未來,東街口智慧商圈將實現數據獲取智慧化、商圈消費智慧化、交通引導智慧化、公共服務智慧化和商圈管理智慧化。東街口商圈將實現商圈實時數據(商品、服務、人流量、車流量等)自動獲取,促進商圈信息的共享與流動,為商圈消費者和企業提供主動式、智能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

大東街口還要打文化品牌

“東街口商圈其無法取代的獨特性在於它的歷史沉澱。除了歷史積澱,還有70後濃濃的東街口情結。無論從‘商脈’還是‘文脈’而言,它都具有其他商圈無法比擬的優勢。無論對於70後,還是80後90後,未來從三坊七巷到東街口,這將是一個可以坐下來,留下來的地方。”某百貨相關負責人說。

鼓樓區商圈辦還提出,在大東街口的建設上,還將堅持文化品牌,營造濃郁文旅氣息。位於三坊七巷文儒坊17號尤氏民居的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已正式免費對外開放。面向旅遊演藝市場的坊巷文化影音秀《三坊七巷》長期在三坊七巷安民巷駐演。福州市文廣新局還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演藝資源,由每月在九日臺音樂廳舉辦不少於2場的文化惠民演出。在烏山石塔會館演出場所,由福州市文廣新局組織福州市曲藝團每週定期舉辦公益書場,演出福州評話、福州伬唱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普及和推廣福州優秀傳統曲藝。

福州市鼓樓區商務局相關人士認為,東街口商圈的激活是一大盤棋,將借地鐵優勢做好改造項目的實施。鼓樓區打算推動東街口商圈商業聯盟的成立,這樣可以形成整體優勢效應。

在採訪中,業內人士認為,福州市民的老東街口情結就是東街口商圈復活的最大動力。若能讓商業傳承福州歷史文化,未來三五十年不落伍。畢竟,東街口的歷史是現有的多個新興綜合體都無法複製的。

“三坊七巷是福州首個國家5A級景區,現在的人流量很大,如果能把這部分人引流過來,從餐飲到休閒再到娛樂還有購物,這樣整個商圈就起來了。”鼓樓區商務局的相關人士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