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土嘗水長三角,我是相城|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將交通優勢轉為科創優勢

編者按: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當前,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市三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大關鍵詞,在更高層次的協同發展中,形成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

位於長三角腹地,與上海通勤時間不到半小時的蘇州市相城區,正通過主動對接上海,全面融入長三角,展現出一個新興城區的擔當與作為。在相城這片土地上,人們已切實感受到一體化發展帶來的種種紅利,無數“追夢人”找到了未來奮鬥的方向。

今年2月,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交通強省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進會議”上提出,要更大力度強樞紐,打造整體功能強大的樞紐組團和樞紐偏好型產業發展高地。

南京大學長江產經研究院研究員陳柳認為,所謂“樞紐偏好型產業”,就是指對交通樞紐位置、軟硬件基礎、集散能力等較為敏感的產業,通常佈局在臨港、臨空、臨高鐵等區域,直接受益於交通樞紐的佈局。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下,全國各地百舸爭流、各展所長,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稟賦條件和發展特點。而在離上海不遠的蘇州相城,正憑藉一座“蘇州高鐵新城”,著力培育自己的樞紐型經濟;同時,利用同上海地緣相近的便利,積極承接上海研發資源從技術到產業的轉移。

在上海總部從事基礎性研發、在周邊城市設置生產性研發中心並實現量產,是眾多長三角創新型企業的“優選項”,而臨近高鐵如今或許又成“最優解”。根據上海浦東智產科技服務中心對200家在滬企業的問卷調查,80%的企業更願意將分公司設在高鐵站半小時交通圈內。京滬高鐵蘇州北站客運指導周勇平介紹說:“現在每天有84趟車經停蘇州北站到上海站或上海虹橋站,平均十幾分鍾就有一班車。”有著得天獨厚交通樞紐優勢的相城,正在將其迅速轉化為科創優勢。

上海張江是長三角公認的科創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如今這裡的科技平臺企業也已開始頻頻向參與投資與提供諮詢的企業推薦相城。更有甚者,如國內知名科技金控平臺海美控股,擬投資20億元在相城建造一處生產性研發“飛地”——28萬平方米的相城海美國際(蘇州)智造研發社區。這一項目與海美控股在張江的7萬多平方米的張江生物醫藥醫谷孵化器等平臺可謂“一體雙生”。海美控股董事長陸福楠表示,“先進半導體、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在張江完成0到1的項目,將在與上海通勤時間不到半小時的相城實現從1到N的轉化。”

相土嘗水長三角,我是相城|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將交通優勢轉為科創優勢

海美國際(蘇州)智造研發社區開工典禮在相城區渭塘鎮舉行

海美國際研發社區首期入駐的24個產業項目中,超九成來自上海。“招引的項目,不少在上海已達到千億級規模,入園企業不僅是研發,還有大量待量產化的高附加技術。”陸福楠表示,未來社區內企業計劃實現銷售收入超50億元。

“將研發作為產業、把技術作為商品,公司化運作、市場化機制,瞄準科技研發的終端環節,積極承擔國家科技創新的地方使命。”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這樣概括當地“以研發產業為主、配套部分高端製造業”的產業發展思路。僅用兩年多時間,相城便以高鐵新城為核心,承接上海科創、金融等資源溢出,初步形成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科技金融、智能駕駛、先進材料和生物醫藥等六大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去年12月,在全國率先提出“工業超市”連鎖概念的企業——仕泰隆,將首個工業服務中心樣板店落戶蘇州高鐵新城。今年4月,仕泰隆開放了3600多平方米的物理空間,30多家國內外一流設備廠商帶著新款數控機床、機器人、3D打印機、自動化、測量檢測及綜合服務商進場,至今已吸引200多家制造企業現場“探班”。今年,這裡的年營業額有望突破10億元。

相土嘗水長三角,我是相城|發展“樞紐偏好型產業”將交通優勢轉為科創優勢

仕泰隆為長三角製造企業提供一站式平臺服務

此外,仕泰隆還與中國電信天翼雲合作佈局全新的裝備專屬雲平臺,目前實時監控的設備已達10400餘臺(套)。在該工業雲平臺上,約70%的聯網設備都位於長三角核心區,通過與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的深入合作,部分產業畫像已清晰可見。仕泰隆工業服務中心總經理侍賢君透露,服務中心正對接螞蟻金服、蘇州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基於大數據的創新租賃融資產品。

除了仕泰隆,在蘇州高鐵新城,還落地了包括紫光雲引擎、一方梯隊、亭雲智能等近20家重點平臺與專業服務商,共同為長三角製造業提供精準高效的大數據採集、存儲、雲計算以及場景應用服務。

工業互聯網產業的迅速崛起,是相城區結合自身優勢、聚焦平臺研發的一個縮影。去年3月底,相城發佈規劃,主動將緊鄰高鐵站最好的地塊留給了研發產業,啟動建設佔地10平方公里的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目前,該社區35萬平方米體量的啟動區已率先開工,並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項目儲備上,啟動區已敲定引進5家研究所、20家高端研發公司,培育孵化100家高新技術公司。而在未來5年內,相城全域將有12個這樣的研發社區拔地而起。

截至今年5月底,相城區已集聚各類專業研發公司1000多家。產業結構改變同時也帶來了人口結構的改變,2018年全區新增高層次人才8500人左右,較上一年增長66.13%。

欄目主編:王娜 文字編輯:廖詩琪

圖片來源:相萱 攝
專題推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