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焦慮症 李詠 腹瀉 自媒體 美文 倆寶好媽 2018-12-02

我有位年輕的朋友,90後的小姑娘,每次跟大家在一起時,總是習慣性地說一句:我有社交焦慮症……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只是想表達她不善於人際交往而已。沒有人認真追究這麼個專業名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家僅僅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

無獨有偶,有一天我發現一位自媒體做的相對成功的女士,也在朋友圈說自己有社交焦慮症,但是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她覺得很放鬆。她這麼說,相信看到的人也都不會有什麼異常的想法,只會覺得她這是想表達自己不善於人際交往而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交焦慮症好像成了一個流行的詞語。說話的人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多麼嚴重的病症,聽話的人也不會過多地考慮說者的感受。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那麼社交焦慮症究竟是什麼表現,都有哪些影響?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社交焦慮症?

美國焦慮與抑鬱協會是這樣定義社交了焦慮症的:

害怕與他人進行交流,會侷促、緊張、感覺被負面評判及評價,而且,最終會導致逃避。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市場感覺受到他人的負面評判,從而導致自信不足、自卑、難堪、屈辱和沮喪。

對照一下定義,我們就很容易看出那些經常把社交焦慮症掛在嘴邊的人,其實在社交上並不焦慮,只是偶爾有些小緊張罷了。這個情況幾乎每個人都有,所以,社交焦慮症成為一種表示謙虛或者自我保護的流行詞彙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我們的生活當中,真的存在這樣的人,托比亞斯·艾特金斯就是其中一個。他是一位深受焦慮症之苦的人。從孩提時代到成年後,各種焦慮和恐懼一直圍繞著他。他會經常無緣無故擔心自己會“死”。更是害怕別人會怎麼看他。恐懼症會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突然發作。有一次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他突然發病,渾身發抖,大口喘氣,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他用在治療焦慮症的錢合計35000美元。我們可以換算一下,一美元=6.94元人民幣,35000美元=35000*6.94=242900元。這個數字確實很驚人,也足以看出焦慮症是多麼強大的頑疾。

不過,焦慮症不是絕症,而是可以治癒的。艾特金斯飽受焦慮症之苦後,學習並實踐了幾乎所有的治療方法,最後終於戰勝了這個惡魔。還當上了治療焦慮症的教練。

如果,讓艾特金斯來分享一下他戰勝焦慮症的經過和方法,是不是很有意義?《我並不孤獨》這本書,就是艾特金斯的分享。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我並不孤獨》這本書主要從三個方面來介紹社交焦慮症。一、自我診斷,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社交焦慮症。二、產生社交焦慮症的根本原因有哪些?三、用什麼方式去戰勝焦慮症。

一、自我診斷

我們去醫院找醫生看病,大夫總要問我們,哪些地方不好?你要如實地告訴大夫哪裡不舒服,醫生根據我們描述的病情,再加上科學的檢查結果,來診斷我們得了什麼病。

社交焦慮症可以去找心理醫生診斷,也可以自我診斷。艾特金斯在《我並不孤獨》這本書中,開篇就告訴了大家自我診斷的方法。

他的症狀和表現包括:

·害怕可能對你進行評判的情形;

·害怕社交聚會和可能會有很多人的場合;

·老是擔心自己會尷尬;、

·極度恐懼與陌生人交談;

·害怕別人老是盯著你或評判你;

·擔心出現身體焦慮症狀,諸如臉紅、出汗、顫抖或者聲音發顫;

·因為害怕難堪而回避做某些事情或者跟人說話;

·迴避自己可能成為注意力焦點的場合;

·對即將到來的活動或者時間感到焦慮;

·社交活動之後花時間分析自己的表現,並找出人際交往中的缺陷;

·擔心負面社交經歷中最糟糕的後果;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一般人都認為焦慮症是心理疾病,表現形式也是心理問題。其實不然,伴隨著心理問題的還有身體的異常:

·心跳加快

·腸胃不適或者噁心

·呼吸急促

·出汗和臉紅

·聲音發顫和結巴

·腹瀉

·肌肉緊張

作為一個旁觀者,如果你身邊的朋友或者親人出現了以下這些症狀,我們就要小心對待他,有可能他已經開始焦慮。

·不願意使用公共廁所,卻不是因為潔癖

·害怕在別人面前吃東西

·不敢主動和人交談,即使交談,也不敢和對方有眼神交流

·不敢去上班或上學

·不敢進入一個人們已經就座的房間內

學會判定身邊親人或朋友是不是有社交焦慮症真的很重要,避免出現我就站在你對面,卻感受不到你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二、社交焦慮症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一直都很好奇。我們不小心著涼了會感冒,長期飲食不規律會得胃病,社交焦慮是怎樣產生的呢?難道因為從小不和人接觸就產生焦慮和恐懼了嗎?

《我並不孤獨》中這樣解釋:限制性信念是產生社交焦慮症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1、我生來就是這個樣子。2、別人可以改變,但我的情況和別人不一樣,我嘗試過,根本沒用。這就是典型的僵固型思維模式。

這兩種限制性信念會成為你治癒路上的攔路虎。只有轉變思維模式,改變這種信念,才能邁開步子,走上治癒的道路。

你應該這樣做:

1、 堅信一條,能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

每天都告訴自己,任何人都幫不了你,唯有你自己。

2、 無論曾經表現的多麼糟糕,都不再責怪自己。

社交焦慮症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意別人的評價,而且總認為別人對自己是負面評價。如果一時間轉變不了這樣的思想,那就不如坦然接受。“隨他去”是艾特金斯根據自己的經驗教給你自我接納的最好方法。

無論怎樣,一切都“隨他去”。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3、 擺脫“受害人思維”,選擇性相信

無論有沒有社交焦慮症,我們每個人都會多少有點“受害人思維”。有了成績,首先考慮自己的努力。產生問題,首先思考外人的原因。社交焦慮症患者這種想法更加嚴重。他會把自己自卑內向的原因歸結到小時候受到父母的不公平迫害。但是,即使受到過父母不公平的待遇,那又怎樣呢?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選擇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是我們的權利。我們相信父母是為了自己的好,心中有愛,就會溫暖。

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忍不住心中的情感洶湧。我在家身位老大,又是女孩。母親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我還不到兩歲,就有了弟弟。從此我的苦日子也就開始了,雖然是親媽,但是我印象中卻沒有一點媽媽的溫暖,記憶裡充斥的都是母親呵斥我什麼都做不好的場景。現在我也身為人母,想起小時候的事情,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我對母親的結一直在心底最深處,時不時就會牽扯著很痛。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人們可以告訴我們一些具有傷害性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不願意相信,那麼他們是無法讓我們相信的”這句話,我反覆咀嚼,用心體會。父母本身並不完美,時代賦予她有了重男輕女的思想,這不是她的錯。我相信她對我不好,我就一直活在痛苦中。如果我相信

母親一定是愛我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對,我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選擇性相信,是我從《我並不孤獨》學到最重要一點。真的迎合了艾特金斯在序言中說的,這並不是一本只針對社交焦慮症的書,他可以幫你解決內心很多的焦慮和恐懼。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三、戰勝社交焦慮症的方法是什麼?

《我並不孤獨》這本書中,交給我們很多種練習方法,這裡列舉兩個對我們普通人也有很大用處的練習方法。

1、 改變負面信念的練習

《我並不孤獨》中這樣給信念下定義:信念就像自我應驗的預言,無論你對自己有什麼看法,都會看到相應的“證據”。

比如你覺得自己很難看,大腦就會自動搜索有關你難看帶來的負面影響。你看到別人跟另一個人說話,你就會覺得因為人家長得好看,所以大家都喜歡跟人說話。自己長得醜,所以得不到別人的青睞。即使別人跟你主動交談,你也覺得他是可憐你罷了。這就是信念的力量。當然,這是個負面信念的例子,如何改變負面信念,需要這樣練習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首先列出所有負面信念的清單。

第二步,用批評性思維反問。

比如,我認為自己很難看。可以反問:我很難看這是事實嗎?我很難看這個信念對我有幫助嗎?因為我很難看就沒有人會喜歡我嗎?別人對我的評價會以外貌為唯一標準嗎?當然,艾特金斯給出了一些問題參考,看下圖:

第三步,用正面信念來替換負面信念。

當你用批判性思維反問之後,那些負面的信念自然就現出原形了,因為他們根本禁不起追問。這時,你就可以用正面信念來替換掉負面的信念。

例如:“如果我不完美,那麼我將一無是處”變成“沒有誰是完美的,有時我們都會犯錯,這沒什麼。”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2、 具象化練習幫你改善自我印象,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年輕女孩子按照喜歡的明星模樣整容,少年學子模仿自己心中的榜樣,都是想要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並不孤獨》中教給我們一個方法,可以幫我們快速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第一步,用紙筆描繪出你心中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比如我在拆書幫過級中,特別佩服自己的師父。她說話的聲音和語氣總是不緊不慢,不急不緩,但是隻要她說話時,身邊人就不由自主安靜下來認真聽。而我,遇到場合一緊張,說話語速就會加快,這會給人一種緊張焦慮感,我有過這樣清晰的感受,所以很討厭自己給別人帶來這樣的感覺,我想要成為師父說話時的樣子。

第二步,開始練習。每天花15到20分鐘,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按照心中的模樣去練習。一定要有美好的感覺,如果沒有感覺,練習就沒有意義。

第三步,實踐。把你練習一段時間之後的成果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

我已經計劃每天這樣練習,想驗證一下艾特金斯說的兩個月之後,看看我會不會給別人新的印象。

李詠用生命提醒我們,焦慮和抑鬱正在成為威脅生命的第二大殺手

《我並不孤獨》這本書我反覆讀了三遍。第一遍抱著一種獵奇的心態一晚上就翻完了,很失望。因為沒有看到更多的故事情節。第二遍、第三遍看完後,越來越深刻感受到托比亞斯·艾特金斯寫書的嚴肅態度,他真的是要用自己嘗試過的辦法來幫助你,所以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這個練習一定不要錯過,那個練習一定要堅持。既像一位負責任的師者,又像一位關心自己的親人。僅憑此點,真誠向作者致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