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裡坤縣新建群眾書畫館和歷史博物館預計10月開門迎客

建築 文物 嶽鍾琪 考古 天山網 天山網 2017-09-13

天山網訊(通訊員左娟 李棟材報道)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是新疆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進入新疆的第一重鎮,為了多角度、多側面向廣大遊客展示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吸引更多疆內外遊客紛至沓來。今年,巴裡坤縣充分利用糧食局院內的三座舊糧庫,開工建設群眾書畫館和歷史博物館。目前,各項工程正抓緊實施,預計10月份開門迎客。

近日,筆者來到巴裡坤縣歷史博物館展陳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鋼架的焊接、牆面的木工裝修等工作。

巴裡坤縣群眾書畫館分為六個區域,分別以古城神韻、天山鬆雪、冰塔生輝、百川西流、沙山藏營為主題,設有現場作畫活動區、攝影作品區、書畫作品展示區以及交流互動區等。

巴裡坤縣旅遊局黨組書記、文物局局長蔣曉亮說:“書畫館所在的位置是1950年修建的蘇式糧倉,我們充分利用老糧倉打造巴里坤書畫館,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今年5月底開工的,開工後時間緊、任務重,現在我們正在加班加點地搶進度。我們的設計風格以古典式為主,充分利用了巴里坤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元素符號。”

歷史博物館位於糧食局院內西側,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以“西域古牧國 漢韻巴里坤”為展陳主題,分為歷史沿革、蒲類古國、西域甘露川、巴爾庫爾、鎮西宜禾、漢韻巴里坤六個單元,展陳的不僅有近年來考古發掘的遺址圖片、文字資料,還有出土的珍貴文物,展品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

據介紹,巴里坤歷史博物館是利用上世紀70年代的一座糧倉和上世紀80年代的一座糧倉打造而成。

上海市室內裝潢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程家龍告訴筆者,整個工程項目都保持原有建築建構不變,只是用鋼架進行了加固,在設計上凸顯9大亮點,場面宏大,氣勢恢宏。“按照展廳大綱,我們加了一些聲光電的展示手法,加了一些場景,比如在展廳做了一些浮雕牆,浮雕牆展示了巴里坤的民俗風情,包括巴里坤的一些特色,融入了一些巴里坤的古蹟。所有展廳的銜接,我們做了一些場景,有大河唐城、班超大戰匈奴以及嶽鍾琪修築長城等場景。地面設計場景,因為它是一個梯形結構,我們採用了曲面造型,迂迴展示路線。”程家龍說。

據瞭解,巴里坤歷史博物館建成以後,一方面將推進文物保護的發展,另一方面將使文物得到充分的展示,讓更多的人走進巴里坤,瞭解巴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