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棉花豐收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縣內棉農的辛勤耕耘和經驗總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棉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抗禦綿雨、收花烘烤的簡陽經驗。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棉花的收花工作非常緊張,為了得到質量最優的棉花,棉農白天從地裡將棉花搶摘回來後,晚上要連夜搶剝出來,再利用炕煙房和煮飯灶進行炕花,時間緊迫,非常辛苦。1979年,縣農機研究所開始研製多用烘乾倉烘烤棉花,1次可烘籽棉500公斤至1000公斤,費時7至8個小時,烘乾棉花品級比陰乾的要高1至2級。

產棉情況怎麼樣?

最大“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簡州志》記載:“州屬多種紅花,今則漸種棉,始知其利倍於紅花矣。”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簡州志》記載:“棉花州產最夥,有黃白二種,皆草本。”1927年,《簡陽縣誌》記載:“木棉縣境惟大山間有之,凡種者皆草本,名曰棉花。”可見,清代以來境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並以草棉(即亞洲棉,又名中棉)為主。

據縣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境內開始引進美棉(即陸地棉),當時湖北商人來川推銷軋花機,順便帶來美棉種子。美棉棉鈴大、產量高,因其來自美國或湖廣,俗稱“大洋花”或“大廣花”。後因品種混雜退化,鈴形變小,農民改稱“小洋花”或“小廣花”。

1936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始建於我市,1999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為更好地指導棉花生產,70年代後,全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棉花生產專業機構,1974年建立簡陽縣棉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棉辦”。1979年,由中央和省撥款100萬元,以棉花種子為重點,建立簡陽縣種子公司(為全省三個種子公司試點縣之一)。1981年3月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棉花領導小組和區“棉辦”,對棉花生產進行專業管理和指導。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棉花豐收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縣內棉農的辛勤耕耘和經驗總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棉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抗禦綿雨、收花烘烤的簡陽經驗。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棉花的收花工作非常緊張,為了得到質量最優的棉花,棉農白天從地裡將棉花搶摘回來後,晚上要連夜搶剝出來,再利用炕煙房和煮飯灶進行炕花,時間緊迫,非常辛苦。1979年,縣農機研究所開始研製多用烘乾倉烘烤棉花,1次可烘籽棉500公斤至1000公斤,費時7至8個小時,烘乾棉花品級比陰乾的要高1至2級。

產棉情況怎麼樣?

最大“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簡州志》記載:“州屬多種紅花,今則漸種棉,始知其利倍於紅花矣。”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簡州志》記載:“棉花州產最夥,有黃白二種,皆草本。”1927年,《簡陽縣誌》記載:“木棉縣境惟大山間有之,凡種者皆草本,名曰棉花。”可見,清代以來境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並以草棉(即亞洲棉,又名中棉)為主。

據縣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境內開始引進美棉(即陸地棉),當時湖北商人來川推銷軋花機,順便帶來美棉種子。美棉棉鈴大、產量高,因其來自美國或湖廣,俗稱“大洋花”或“大廣花”。後因品種混雜退化,鈴形變小,農民改稱“小洋花”或“小廣花”。

1936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始建於我市,1999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為更好地指導棉花生產,70年代後,全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棉花生產專業機構,1974年建立簡陽縣棉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棉辦”。1979年,由中央和省撥款100萬元,以棉花種子為重點,建立簡陽縣種子公司(為全省三個種子公司試點縣之一)。1981年3月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棉花領導小組和區“棉辦”,對棉花生產進行專業管理和指導。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施肥

優質的棉種和專業的管理讓簡陽曆史上出了兩處“棉花王”,相傳一處在賈家,一處在簡城。1959年,賈家公社培育了42株“棉花王”,每株平均結桃一千個以上,其中一株截止1960年5月12日已結桃1758個。為了繼續提高“棉花王”的結桃數,人們為其人工授粉,並定時噴水、施肥。同時,還修建起玻璃溫室,室內設置有火溫管道和日光燈管一起升溫,保持室溫在25攝氏度,讓其保溫過冬,並加強肥水管理。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棉花豐收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縣內棉農的辛勤耕耘和經驗總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棉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抗禦綿雨、收花烘烤的簡陽經驗。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棉花的收花工作非常緊張,為了得到質量最優的棉花,棉農白天從地裡將棉花搶摘回來後,晚上要連夜搶剝出來,再利用炕煙房和煮飯灶進行炕花,時間緊迫,非常辛苦。1979年,縣農機研究所開始研製多用烘乾倉烘烤棉花,1次可烘籽棉500公斤至1000公斤,費時7至8個小時,烘乾棉花品級比陰乾的要高1至2級。

產棉情況怎麼樣?

最大“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簡州志》記載:“州屬多種紅花,今則漸種棉,始知其利倍於紅花矣。”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簡州志》記載:“棉花州產最夥,有黃白二種,皆草本。”1927年,《簡陽縣誌》記載:“木棉縣境惟大山間有之,凡種者皆草本,名曰棉花。”可見,清代以來境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並以草棉(即亞洲棉,又名中棉)為主。

據縣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境內開始引進美棉(即陸地棉),當時湖北商人來川推銷軋花機,順便帶來美棉種子。美棉棉鈴大、產量高,因其來自美國或湖廣,俗稱“大洋花”或“大廣花”。後因品種混雜退化,鈴形變小,農民改稱“小洋花”或“小廣花”。

1936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始建於我市,1999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為更好地指導棉花生產,70年代後,全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棉花生產專業機構,1974年建立簡陽縣棉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棉辦”。1979年,由中央和省撥款100萬元,以棉花種子為重點,建立簡陽縣種子公司(為全省三個種子公司試點縣之一)。1981年3月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棉花領導小組和區“棉辦”,對棉花生產進行專業管理和指導。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施肥

優質的棉種和專業的管理讓簡陽曆史上出了兩處“棉花王”,相傳一處在賈家,一處在簡城。1959年,賈家公社培育了42株“棉花王”,每株平均結桃一千個以上,其中一株截止1960年5月12日已結桃1758個。為了繼續提高“棉花王”的結桃數,人們為其人工授粉,並定時噴水、施肥。同時,還修建起玻璃溫室,室內設置有火溫管道和日光燈管一起升溫,保持室溫在25攝氏度,讓其保溫過冬,並加強肥水管理。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人工授粉

相傳,簡城處的“棉花王”高達數米,每株的根部粗細不一,粗的有小碗大小,細的有茶盅大小。其四周和頂上都用玻璃房罩著,地上設置溫床,下面鋪有送熱管道,房內安有溫度表,保持恆溫。當時最大的一株“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據說摘下的棉花可以彈一床棉絮。“棉花王”結桃時,凡張開吐出花絮的,個個都要用塑料薄膜口袋進行包裹,再繫上細繩固定。每株“棉花王”四周都用楠竹、木棒捆綁搭架,一方面用來支撐龐大的棉枝、棉桃,另一方面便於管理人員爬到高處包裹棉桃。曾經一段時期,前來參觀“棉花王”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想一睹“棉花王”的風采。據說,當時簡城這處“棉花王”從1958年種下,到1962年都還存活。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棉花豐收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縣內棉農的辛勤耕耘和經驗總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棉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抗禦綿雨、收花烘烤的簡陽經驗。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棉花的收花工作非常緊張,為了得到質量最優的棉花,棉農白天從地裡將棉花搶摘回來後,晚上要連夜搶剝出來,再利用炕煙房和煮飯灶進行炕花,時間緊迫,非常辛苦。1979年,縣農機研究所開始研製多用烘乾倉烘烤棉花,1次可烘籽棉500公斤至1000公斤,費時7至8個小時,烘乾棉花品級比陰乾的要高1至2級。

產棉情況怎麼樣?

最大“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簡州志》記載:“州屬多種紅花,今則漸種棉,始知其利倍於紅花矣。”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簡州志》記載:“棉花州產最夥,有黃白二種,皆草本。”1927年,《簡陽縣誌》記載:“木棉縣境惟大山間有之,凡種者皆草本,名曰棉花。”可見,清代以來境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並以草棉(即亞洲棉,又名中棉)為主。

據縣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境內開始引進美棉(即陸地棉),當時湖北商人來川推銷軋花機,順便帶來美棉種子。美棉棉鈴大、產量高,因其來自美國或湖廣,俗稱“大洋花”或“大廣花”。後因品種混雜退化,鈴形變小,農民改稱“小洋花”或“小廣花”。

1936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始建於我市,1999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為更好地指導棉花生產,70年代後,全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棉花生產專業機構,1974年建立簡陽縣棉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棉辦”。1979年,由中央和省撥款100萬元,以棉花種子為重點,建立簡陽縣種子公司(為全省三個種子公司試點縣之一)。1981年3月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棉花領導小組和區“棉辦”,對棉花生產進行專業管理和指導。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施肥

優質的棉種和專業的管理讓簡陽曆史上出了兩處“棉花王”,相傳一處在賈家,一處在簡城。1959年,賈家公社培育了42株“棉花王”,每株平均結桃一千個以上,其中一株截止1960年5月12日已結桃1758個。為了繼續提高“棉花王”的結桃數,人們為其人工授粉,並定時噴水、施肥。同時,還修建起玻璃溫室,室內設置有火溫管道和日光燈管一起升溫,保持室溫在25攝氏度,讓其保溫過冬,並加強肥水管理。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人工授粉

相傳,簡城處的“棉花王”高達數米,每株的根部粗細不一,粗的有小碗大小,細的有茶盅大小。其四周和頂上都用玻璃房罩著,地上設置溫床,下面鋪有送熱管道,房內安有溫度表,保持恆溫。當時最大的一株“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據說摘下的棉花可以彈一床棉絮。“棉花王”結桃時,凡張開吐出花絮的,個個都要用塑料薄膜口袋進行包裹,再繫上細繩固定。每株“棉花王”四周都用楠竹、木棒捆綁搭架,一方面用來支撐龐大的棉枝、棉桃,另一方面便於管理人員爬到高處包裹棉桃。曾經一段時期,前來參觀“棉花王”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想一睹“棉花王”的風采。據說,當時簡城這處“棉花王”從1958年種下,到1962年都還存活。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查溼

群眾種植積極性如何?

先後27人被授予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縣在加強行政領導機構的同時,還逐步推行了縣、區、社(鄉)幹部棉花生產獎懲掛鉤責任制,並探索以科技示範戶推行植棉新技術,推動棉花大面積生產。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和科技示範戶。據記載,1949年以來,全縣先後有27人被授予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其中獲中央、省級授予的有15人,獲地、縣級授予的有12人,全縣第一個全國棉花生產模範黃燮陽便是其中一員。1982年,全縣試行推廣科技示範戶,1983年全縣示範戶達到16815戶,佔全縣植棉農戶的6.53%,戶平均植棉2.1畝,平均畝產棉花63.45公斤,高於全縣畝平11.5%。同時,1949年後,全縣還進行了4次棉花良種更新。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棉花豐收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縣內棉農的辛勤耕耘和經驗總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棉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抗禦綿雨、收花烘烤的簡陽經驗。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棉花的收花工作非常緊張,為了得到質量最優的棉花,棉農白天從地裡將棉花搶摘回來後,晚上要連夜搶剝出來,再利用炕煙房和煮飯灶進行炕花,時間緊迫,非常辛苦。1979年,縣農機研究所開始研製多用烘乾倉烘烤棉花,1次可烘籽棉500公斤至1000公斤,費時7至8個小時,烘乾棉花品級比陰乾的要高1至2級。

產棉情況怎麼樣?

最大“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簡州志》記載:“州屬多種紅花,今則漸種棉,始知其利倍於紅花矣。”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簡州志》記載:“棉花州產最夥,有黃白二種,皆草本。”1927年,《簡陽縣誌》記載:“木棉縣境惟大山間有之,凡種者皆草本,名曰棉花。”可見,清代以來境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並以草棉(即亞洲棉,又名中棉)為主。

據縣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境內開始引進美棉(即陸地棉),當時湖北商人來川推銷軋花機,順便帶來美棉種子。美棉棉鈴大、產量高,因其來自美國或湖廣,俗稱“大洋花”或“大廣花”。後因品種混雜退化,鈴形變小,農民改稱“小洋花”或“小廣花”。

1936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始建於我市,1999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為更好地指導棉花生產,70年代後,全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棉花生產專業機構,1974年建立簡陽縣棉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棉辦”。1979年,由中央和省撥款100萬元,以棉花種子為重點,建立簡陽縣種子公司(為全省三個種子公司試點縣之一)。1981年3月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棉花領導小組和區“棉辦”,對棉花生產進行專業管理和指導。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施肥

優質的棉種和專業的管理讓簡陽曆史上出了兩處“棉花王”,相傳一處在賈家,一處在簡城。1959年,賈家公社培育了42株“棉花王”,每株平均結桃一千個以上,其中一株截止1960年5月12日已結桃1758個。為了繼續提高“棉花王”的結桃數,人們為其人工授粉,並定時噴水、施肥。同時,還修建起玻璃溫室,室內設置有火溫管道和日光燈管一起升溫,保持室溫在25攝氏度,讓其保溫過冬,並加強肥水管理。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人工授粉

相傳,簡城處的“棉花王”高達數米,每株的根部粗細不一,粗的有小碗大小,細的有茶盅大小。其四周和頂上都用玻璃房罩著,地上設置溫床,下面鋪有送熱管道,房內安有溫度表,保持恆溫。當時最大的一株“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據說摘下的棉花可以彈一床棉絮。“棉花王”結桃時,凡張開吐出花絮的,個個都要用塑料薄膜口袋進行包裹,再繫上細繩固定。每株“棉花王”四周都用楠竹、木棒捆綁搭架,一方面用來支撐龐大的棉枝、棉桃,另一方面便於管理人員爬到高處包裹棉桃。曾經一段時期,前來參觀“棉花王”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想一睹“棉花王”的風采。據說,當時簡城這處“棉花王”從1958年種下,到1962年都還存活。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查溼

群眾種植積極性如何?

先後27人被授予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縣在加強行政領導機構的同時,還逐步推行了縣、區、社(鄉)幹部棉花生產獎懲掛鉤責任制,並探索以科技示範戶推行植棉新技術,推動棉花大面積生產。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和科技示範戶。據記載,1949年以來,全縣先後有27人被授予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其中獲中央、省級授予的有15人,獲地、縣級授予的有12人,全縣第一個全國棉花生產模範黃燮陽便是其中一員。1982年,全縣試行推廣科技示範戶,1983年全縣示範戶達到16815戶,佔全縣植棉農戶的6.53%,戶平均植棉2.1畝,平均畝產棉花63.45公斤,高於全縣畝平11.5%。同時,1949年後,全縣還進行了4次棉花良種更新。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育棉苗

在眾多植棉勞模中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那便是張泗洲。張泗洲,簡陽縣植棉勞動模範,1951年擔任瓦子鄉(今棉豐鄉)農協會生產部長,其種的棉花畝產皮棉可達到20公斤,給瓦子鄉的棉花帶來了豐收,後來瓦子鄉也改名成了棉豐鄉。1953年,張泗洲在司家灣成立全縣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張泗洲農業生產合作社,後改為棉豐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至1966年,他先後引進和培育棉糧品種上百個,培育繁殖品種20個。此外,自1960年起,他不斷進行“閃電造肥”實驗活動,在棉豐公社開展“四尺開廂,糧棉套種”耕作制度試驗。張泗洲的一系列科研活動,對當時簡陽縣廣泛開展群眾性農業科研以及提高農業產量等方面,曾起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

"

棉花,在簡州又叫“白花”“簡花”。直到改革開放前,簡陽的植棉面積、產棉量在全省範圍內都一直名列前茅,素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如今在簡陽,提起“棉鄉”一詞,或許年輕的一代人會稍感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個詞卻承載了一份深刻的記憶與無盡的驕傲。

今天,簡妹帶你探尋

這份令無數簡陽人引以為傲的記憶

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隆重獻禮


憑什麼獲稱“棉鄉”?

1934年全縣產棉量位居全省第七位

關於簡州植棉情況,在《咸豐簡州志》中就早有記載:“棉花州產最夥(多),有黃白二種。”後民國《簡陽縣誌》中又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棉花,草池堰、禾豐場、賈家場、三岔壩、石橋、踏水橋等場為最,……尤以草池堰產者為優”。

翻開《簡陽縣誌》中的《棉花志》篇章,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34年7月,成都《華西日報》對全省產棉縣調查估產,全省產棉72.9萬多擔,其中簡陽縣產棉5萬擔,佔全省6.86%,居第7位。在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簡陽年平均植棉46.36萬畝,年平均總產13555噸,年平均畝產29.2公斤,高於全國平均畝產量8.84%,高於全省平均畝產量11.66%;常年總產佔全省的10%至20%左右,最高年達21.34%。簡陽因此成了全省重要的棉花生產大縣,享有“棉鄉(棉都)”的稱譽。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棉花豐收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縣內棉農的辛勤耕耘和經驗總結。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棉農們總結出了一套抗禦綿雨、收花烘烤的簡陽經驗。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棉花的收花工作非常緊張,為了得到質量最優的棉花,棉農白天從地裡將棉花搶摘回來後,晚上要連夜搶剝出來,再利用炕煙房和煮飯灶進行炕花,時間緊迫,非常辛苦。1979年,縣農機研究所開始研製多用烘乾倉烘烤棉花,1次可烘籽棉500公斤至1000公斤,費時7至8個小時,烘乾棉花品級比陰乾的要高1至2級。

產棉情況怎麼樣?

最大“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簡州志》記載:“州屬多種紅花,今則漸種棉,始知其利倍於紅花矣。”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簡州志》記載:“棉花州產最夥,有黃白二種,皆草本。”1927年,《簡陽縣誌》記載:“木棉縣境惟大山間有之,凡種者皆草本,名曰棉花。”可見,清代以來境內開始大量種植棉花,並以草棉(即亞洲棉,又名中棉)為主。

據縣政協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境內開始引進美棉(即陸地棉),當時湖北商人來川推銷軋花機,順便帶來美棉種子。美棉棉鈴大、產量高,因其來自美國或湖廣,俗稱“大洋花”或“大廣花”。後因品種混雜退化,鈴形變小,農民改稱“小洋花”或“小廣花”。

1936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始建於我市,1999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為更好地指導棉花生產,70年代後,全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棉花生產專業機構,1974年建立簡陽縣棉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棉辦”。1979年,由中央和省撥款100萬元,以棉花種子為重點,建立簡陽縣種子公司(為全省三個種子公司試點縣之一)。1981年3月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棉花領導小組和區“棉辦”,對棉花生產進行專業管理和指導。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施肥

優質的棉種和專業的管理讓簡陽曆史上出了兩處“棉花王”,相傳一處在賈家,一處在簡城。1959年,賈家公社培育了42株“棉花王”,每株平均結桃一千個以上,其中一株截止1960年5月12日已結桃1758個。為了繼續提高“棉花王”的結桃數,人們為其人工授粉,並定時噴水、施肥。同時,還修建起玻璃溫室,室內設置有火溫管道和日光燈管一起升溫,保持室溫在25攝氏度,讓其保溫過冬,並加強肥水管理。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人工授粉

相傳,簡城處的“棉花王”高達數米,每株的根部粗細不一,粗的有小碗大小,細的有茶盅大小。其四周和頂上都用玻璃房罩著,地上設置溫床,下面鋪有送熱管道,房內安有溫度表,保持恆溫。當時最大的一株“棉花王”可結棉桃5000多個,據說摘下的棉花可以彈一床棉絮。“棉花王”結桃時,凡張開吐出花絮的,個個都要用塑料薄膜口袋進行包裹,再繫上細繩固定。每株“棉花王”四周都用楠竹、木棒捆綁搭架,一方面用來支撐龐大的棉枝、棉桃,另一方面便於管理人員爬到高處包裹棉桃。曾經一段時期,前來參觀“棉花王”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想一睹“棉花王”的風采。據說,當時簡城這處“棉花王”從1958年種下,到1962年都還存活。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查溼

群眾種植積極性如何?

先後27人被授予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縣在加強行政領導機構的同時,還逐步推行了縣、區、社(鄉)幹部棉花生產獎懲掛鉤責任制,並探索以科技示範戶推行植棉新技術,推動棉花大面積生產。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和科技示範戶。據記載,1949年以來,全縣先後有27人被授予植棉勞動模範及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其中獲中央、省級授予的有15人,獲地、縣級授予的有12人,全縣第一個全國棉花生產模範黃燮陽便是其中一員。1982年,全縣試行推廣科技示範戶,1983年全縣示範戶達到16815戶,佔全縣植棉農戶的6.53%,戶平均植棉2.1畝,平均畝產棉花63.45公斤,高於全縣畝平11.5%。同時,1949年後,全縣還進行了4次棉花良種更新。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育棉苗

在眾多植棉勞模中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那便是張泗洲。張泗洲,簡陽縣植棉勞動模範,1951年擔任瓦子鄉(今棉豐鄉)農協會生產部長,其種的棉花畝產皮棉可達到20公斤,給瓦子鄉的棉花帶來了豐收,後來瓦子鄉也改名成了棉豐鄉。1953年,張泗洲在司家灣成立全縣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張泗洲農業生產合作社,後改為棉豐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至1966年,他先後引進和培育棉糧品種上百個,培育繁殖品種20個。此外,自1960年起,他不斷進行“閃電造肥”實驗活動,在棉豐公社開展“四尺開廂,糧棉套種”耕作制度試驗。張泗洲的一系列科研活動,對當時簡陽縣廣泛開展群眾性農業科研以及提高農業產量等方面,曾起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

厲害了!產棉量曾居四川省第七!產品遠銷非洲等地!曾經的簡陽棉鄉你知多少?

中耕田埂

當時,全縣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人物,此人便是四川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長龍耀宣,人稱“龍專家”。他培育的“雞腳德字棉”,有效克服了美棉葉片闊大,容易滋生病蟲害的缺陷,大幅提升棉花產量。他的貢獻遠不止於此,當初,中國從海外引進陸地棉,不小心將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同時帶入,造成棉花減產和農業投入增加。從1950年開始,龍耀宣就主持棉花抗枯黃萎病選種,選得“52-128”“57-681”等抗原品種,並在四川枯黃萎病區進行種植,增產顯著。1983年12月,省棉研所與植保所、射洪縣農業局一起獲國家一等發明獎和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對於這份功績,低調的他卻在報告文章裡將功勞都讓給了廣大社隊幹部群眾和其他農業技術人員,完美詮釋了“為人就簡,處事向陽”的樸實態度。

棉花去向何處?

收入簡陽棉紡織廠產品遠銷非洲等地

1949年以前,全縣境內棉花實行自由貿易。當時石橋鎮有棉花行,一般花販和私販在各場鎮零星收購棉花後到石橋花行進行交售,再由花行批量銷往成都等地,每年棉花運輸量在60萬公斤左右。1950年,全縣只有簡城、石橋兩地設收花站。1951年,全縣開始分區設站,共有收購站11個,到1963年全縣已有收購站、組28個,到了1982年已有48個。

逐漸壯大的收購站點為棉農販賣棉花提供了便利。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逐漸發展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依靠“棉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1988年簡陽棉紡織廠應運而生。當時,省內獲批的縣級棉紡織廠有兩個,一個是簡陽,另一個是仁壽。

在籌備過程中,面臨選址徵地、融資、集資、人員調配等一系列問題,困難重重。1986年12月,簡陽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簡陽縣棉紡織廠籌建領導小組”,並將辦公室設在簡陽旅館外成渝公路邊的一處簡易工棚內,後來搬到花園街種子公司房舍辦公。為了培養一批專業的技術人員,培訓部實行邊建廠邊培訓,將120名學員分成四個班學習紡織理論,併到內江棉紗廠培訓實際操作,還在西路絲綿廠安裝2000錠棉紡織車間,培訓了一大批基層技術骨幹,為簡陽棉紡織廠生產奠定了基礎。

經過仔細勘察後,廠址被選在當時的紅塔區新市公社馬鞍大隊第六生產隊。廠區佔地210畝,建設有廠房48000平方米,職工宿舍6棟。織造車間有520臺織機,但由於生產過程中依靠手工操作比重很大,任務繁重,因此廠內採取輪班作業,並將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條。純棉大提花貢緞,是當時棉紡織廠的拳頭產品,有32至80支等不同品種。1992年獲得國家級金獎後,該產品遠銷到非洲等地區,國內更是暢銷到廣東、福建、深圳、浙江、成都等十多個城市。

簡陽棉紡廠創新思路,狠抓企業文化建設,走出了“文化輔企業,企業促文化”的路子。通過創辦“陽安書畫院”,特聘書畫師,充分利用特色書畫開發新產品。“陽安書畫院”以純棉大提花貢緞為“紙張”,創作了形式多樣、獨具特色的書畫佳作。如今,原簡陽縣文化館館長傅正江將這一傳統得以繼承發揚,他以棉布作畫,創作了一系列優秀的書畫作品,尤其是他的“簡州八景”系列,受到了市民的點贊歡迎。“簡州八景”是簡陽獨特的文化名片,棉布又是“棉鄉”簡陽的優質產物,二者的結合可謂是相得益彰。

1996年,簡陽棉紡織廠宣告破產,歷時八年。其最初迎著改革開放春風謀發展的決心和勇氣可敬可佩,廠內那些愛崗敬業的職工們以及廠外那些廣大植棉勞模們都堪稱是“簡陽驕傲”。

後記:在過去70年的發展歷程中,數不清的“簡陽驕傲”湧現出來,未來這數量更是不可計量。或許,下一個“簡陽驕傲”會是你、會是我,或是他,但肯定相同的是,我們都將全力為建設三新簡陽不懈奮鬥。

追夢赤子心,美好在前方,向那些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披荊斬棘、奮勇前行的人們致敬。

【來源 簡陽發佈 編輯 彭志紅(實習) 審核 侯佩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