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淡漠的親情

簡書 美文 安東尼哎不二 2017-08-02

進入伏天,四處像著了火,一天比一天熱。花生開始結果,秧苗早已發棵,田地裡的農活不再那麼繁忙。農人閒下來了,大多窩在家裡或某處蔭涼的地方,聊聊天眯眯瞌睡,將燥熱的長天一點一點熬過去。

自我記事起,我們這兒有個傳統,叫“歇伏”。歇伏,並不是自己歇,而是接老少姑娘回孃家住幾天,省省親。

老少姑娘,當然指出了嫁的,姑奶奶呀,姑媽呀,姐姐妹妹呀,等等三四代健在的姑娘。

叫她們回孃家,是要去接的,或者走或者騎自行車親自上門,而不能叫人捎口信或打電話,那樣對人不尊重。倘若工夫正好,你早上去接,在姑娘家吃餐早飯,中午便可一同前來。如若時間不湊巧,姑娘會說定某某日她一定來,你就可先回去,到那一日,只管準備好菜及消暑的東西就是。

年紀不大的,她們一樣會走或者騎車來,又或者姑爺送。年紀上了的,有時就要侄子陪同,倘若腿腳不靈便,孃家侄子會綁好圓木椅,讓老姑娘坐在上面,用槓子抬著,一路咿咿呀呀回孃家。

老姑娘回孃家特別不容易,尤其是身體不便的,經常是幾年才回一次。但孃家人每年都虔誠地去接,不管能不能來,禮節要做到。

姑娘回孃家,想必大多是喜悅的,一走進村子,便將笑容堆在臉上。許多人看到了,便會圍過來打招呼,“二丫頭來孃家走走呀,喲,長好了呢。”“二姐,好幾年沒看到你呢。”“二姑,在這邊多住幾天哈。”“姑奶,怎麼不將孫子帶來?”

一路走著,一路有曾經熟悉的人圍過來,搭兩句話,又散去,接著,又有另外的人來。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她們就成了別家的人了。她們帶走了一些感情,同時也抹去所有的恨意。但凡回孃家,人們都是笑臉相迎,哪怕曾在未出嫁時,與別人紅過臉,罵過娘,甚至動過手,但人一走了,所有的不快便忘記了。

人們看到的,只是自家的姑娘,從自己這個村莊發脈出去的。

姑娘回孃家,也要備一些禮物,尤其是父母健在的,要麼提一個竹籃,用毛巾蓋著,裡面裝些麵條或炸油條,或者提一些蔬菜。慢慢地,日子過好了,東西也辦得簡單,提一些飲料,買塊肉,買包糖什麼的。現在更簡單了,直接封紅包,這對於父母已過世,孃家有幾兄弟的來說,更方便,有幾家就包幾個紅包。

姑娘回來歇伏,一般都要住幾天,尤其是兄弟多的孃家,每家都住一下,有的可以住半個月。

有的姐妹多,老姑娘少姑娘五六個,大家難得聚在一起,更有說不完的話。我們這兒,老一輩的姑娘和少一輩的姑娘,只要出嫁了,就不再來往,她們的相聚,一般都是孃家,因此,格外親切。

我小時候是非常喜歡姑媽和姐姐來歇伏的,她們一來,即使家裡再窮,父母也會變著法兒弄些好吃的,好喝的。有時表兄弟也會跟著一起來,我自然多了玩伴,可以瘋得更歡。

她們來了,說是歇伏,其實總是幫父母做這做那,往往要父母生氣了,她們才肯住手。之後,坐在老屋明瓦旁,她們一邊搖著蒲扇,一邊談著今年的收成,或者各自子女的成長。不經意地,一陣陣笑聲合在一起,穿過大木門和屋頂的黑瓦,隨著蟬鳴,被微風吹向遠處。

老姐妹,老兄妹,少姐妹,少姐弟,就那樣隨意坐在靠椅上,漫漫訴說歲月的滄桑和各自容顏的轉變,將疼愛一縷一縷地塞進彼此的心裡,細細地珍藏。

這樣的日子過了許多年,慢慢地變得稀少,慢慢地成了回憶。

我一直在外面打工,從青年到中年,從毛頭小夥到一家之主,逐漸領悟了一些人情世故。

每年進入伏天,我總囑咐老婆去接姑媽和姐姐來住住。之後,我總要打聽她們來沒來,老婆氣鼓鼓地,“哪兒來呢,姑媽忙,表嫂讓她帶孩子,哪兒也不能去,她的話就是聖旨。大姐嘛,你知道,姐夫身體不好,她成天兩不見天在田地裡,騰不出工夫來歇。二姐一年四季在東莞打工,怎麼接?”

我握住手機,說不出什麼。

現在的老人不自由,年輕的大多在外面打工。接姑媽,來不了,我們想她,她想我們,雖說父母不在,但親情猶存,她的家事我們無從干涉。大姐是忙,一生的勞碌命,原來歇伏,往往上午來,下午就回去,不是怕地裡荒了草,就是怕牛豬沒人喂,讓她歇伏,她反而更累。現在姐夫病了,更提都不用提歇伏。二姐趁年輕身體好,一直打工,門上長期一把鎖,更別提接了,她自家也有姑娘,又有何人接呢。

不光是我家,現在農村大多如此,有的姑娘沒人接,有的無法接。以往一進入伏天,每家或先或後都有客人,大家用親情聚在一起,歡聲笑語終日不絕,越走越親密。現在,氣溫越來越高,走動越來越少,親情越來越薄,一個電話,一句信息,轉一個紅包便代表了一切。

時光在不經意間飛快地溜走,等到兩鬢斑白,再也走不動時,才喟然長嘆,我的老姊妹,你還好吧,好多年不見你,想你呢,你能來走走嗎?

此際,只怕更成了一句空話,咫尺早成天涯。

如今也有人提歇伏,那不是接姑娘,而是打工者在外面太熱,回家休養一段時間,待涼快再出去。

此歇伏非彼歇伏,久矣。

但不是我懷念的。


我正在這兒,你看到沒

作者:別山舉水

鏈接:http://www.jianshu.com/p/5c591a957827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