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據悉,《長安》原來的預設是60集,後來一度大幅削減到26集,據說是為了迎合申報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行業都“暗自知曉”要削減或控制集數,只是這具體指標是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

從中國電視劇行業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劇“注水”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劇情拖沓,臺詞累贅,一個簡單的情節或故事能拖拉變成好幾集,不僅觀眾看了抱怨,就連購買劇集的電視臺和網臺也是覺得“無奈”而又“心甘情願地默默配合”。

客觀來說,廣電總局試圖採取限制集數的要求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之前,籌拍的電視劇大多隻有30集上下;2012年後,平均集數逐漸增加,直到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達到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但從去年10月開始情況有所好轉。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據悉,《長安》原來的預設是60集,後來一度大幅削減到26集,據說是為了迎合申報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行業都“暗自知曉”要削減或控制集數,只是這具體指標是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

從中國電視劇行業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劇“注水”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劇情拖沓,臺詞累贅,一個簡單的情節或故事能拖拉變成好幾集,不僅觀眾看了抱怨,就連購買劇集的電視臺和網臺也是覺得“無奈”而又“心甘情願地默默配合”。

客觀來說,廣電總局試圖採取限制集數的要求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之前,籌拍的電視劇大多隻有30集上下;2012年後,平均集數逐漸增加,直到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達到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但從去年10月開始情況有所好轉。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這樣的集數增長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商業利益。

一部成本確定的電視劇,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少,收益自然越高。同時,電視臺的收入模式單一,主要靠廣告,電視劇集數越多,廣告曝光頻次增加,那麼廣告費也就越高,這迫使買方變相助長“注水劇”。

我們不能說製片方壓根不想打造高水準的精品,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無法離開利益的誘惑。集數一多,就意味著金錢滾滾而來,多出一集就能增加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誰會不幹呢?舉個例子,著名導演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以前包括《聽風》、《看風》、《捕風》,每部也就10集左右,總共34集,而後來,一部內容差不多的《風箏》就達到了46集,直接翻了三倍還多——影視公司為了賺錢,想方設法多剪幾集“注水”,似乎已成業內通病和不成文規定。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據悉,《長安》原來的預設是60集,後來一度大幅削減到26集,據說是為了迎合申報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行業都“暗自知曉”要削減或控制集數,只是這具體指標是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

從中國電視劇行業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劇“注水”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劇情拖沓,臺詞累贅,一個簡單的情節或故事能拖拉變成好幾集,不僅觀眾看了抱怨,就連購買劇集的電視臺和網臺也是覺得“無奈”而又“心甘情願地默默配合”。

客觀來說,廣電總局試圖採取限制集數的要求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之前,籌拍的電視劇大多隻有30集上下;2012年後,平均集數逐漸增加,直到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達到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但從去年10月開始情況有所好轉。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這樣的集數增長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商業利益。

一部成本確定的電視劇,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少,收益自然越高。同時,電視臺的收入模式單一,主要靠廣告,電視劇集數越多,廣告曝光頻次增加,那麼廣告費也就越高,這迫使買方變相助長“注水劇”。

我們不能說製片方壓根不想打造高水準的精品,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無法離開利益的誘惑。集數一多,就意味著金錢滾滾而來,多出一集就能增加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誰會不幹呢?舉個例子,著名導演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以前包括《聽風》、《看風》、《捕風》,每部也就10集左右,總共34集,而後來,一部內容差不多的《風箏》就達到了46集,直接翻了三倍還多——影視公司為了賺錢,想方設法多剪幾集“注水”,似乎已成業內通病和不成文規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其實,控制劇集的長度,對於製作公司來說也有好處,比如原本編列成本中的“編劇費用”本來是一塊“大頭”,熟悉行業的人應該知道,現在的頭部編劇,一般稿酬在40萬元一集左右,一部50集的劇本,稿酬可以達到2000萬元——這是一種無法承受之重。

另外一大塊的“負擔”顯然就是演員片酬,鑑於“限薪令”的頒佈,這一部分其實已經受到了嚴控。這樣的趨勢算是好事,明星片酬高漲就意味著製作方必須想要攤薄成本,那麼劇集數量也不得不增長。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錢或許也不是劇集數量變多唯一的原因。電視劇越來越長,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現在很多劇(不少熱門劇)都是根據網文改編的IP劇,而網文的體量由於日更的屬性,非常龐大,遠大於普通小說和劇本,自然會出現集數增長。

另外就是播出頻率的變化,現在隨著周播劇的時間拉長,會對電視劇引發的話題進行發酵,集數過短不利於周播,所以拉長集數能更好地適應周播的需求。

限制集數能“治標”,問題是能否“治本”?

限制集數在大方向上是絕對沒錯的,我們來回顧下這幾年“注水”最嚴重時期的一組數據吧:

《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九州·海上牧雲記》75集、《如懿傳》90集、《武媚娘傳奇》96集、《大唐榮耀》從60集拉長為92集、《新還珠格格》長達99集、《天天有喜》有91集、《隋唐英雄》更達到了120集……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據悉,《長安》原來的預設是60集,後來一度大幅削減到26集,據說是為了迎合申報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行業都“暗自知曉”要削減或控制集數,只是這具體指標是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

從中國電視劇行業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劇“注水”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劇情拖沓,臺詞累贅,一個簡單的情節或故事能拖拉變成好幾集,不僅觀眾看了抱怨,就連購買劇集的電視臺和網臺也是覺得“無奈”而又“心甘情願地默默配合”。

客觀來說,廣電總局試圖採取限制集數的要求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之前,籌拍的電視劇大多隻有30集上下;2012年後,平均集數逐漸增加,直到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達到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但從去年10月開始情況有所好轉。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這樣的集數增長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商業利益。

一部成本確定的電視劇,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少,收益自然越高。同時,電視臺的收入模式單一,主要靠廣告,電視劇集數越多,廣告曝光頻次增加,那麼廣告費也就越高,這迫使買方變相助長“注水劇”。

我們不能說製片方壓根不想打造高水準的精品,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無法離開利益的誘惑。集數一多,就意味著金錢滾滾而來,多出一集就能增加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誰會不幹呢?舉個例子,著名導演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以前包括《聽風》、《看風》、《捕風》,每部也就10集左右,總共34集,而後來,一部內容差不多的《風箏》就達到了46集,直接翻了三倍還多——影視公司為了賺錢,想方設法多剪幾集“注水”,似乎已成業內通病和不成文規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其實,控制劇集的長度,對於製作公司來說也有好處,比如原本編列成本中的“編劇費用”本來是一塊“大頭”,熟悉行業的人應該知道,現在的頭部編劇,一般稿酬在40萬元一集左右,一部50集的劇本,稿酬可以達到2000萬元——這是一種無法承受之重。

另外一大塊的“負擔”顯然就是演員片酬,鑑於“限薪令”的頒佈,這一部分其實已經受到了嚴控。這樣的趨勢算是好事,明星片酬高漲就意味著製作方必須想要攤薄成本,那麼劇集數量也不得不增長。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錢或許也不是劇集數量變多唯一的原因。電視劇越來越長,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現在很多劇(不少熱門劇)都是根據網文改編的IP劇,而網文的體量由於日更的屬性,非常龐大,遠大於普通小說和劇本,自然會出現集數增長。

另外就是播出頻率的變化,現在隨著周播劇的時間拉長,會對電視劇引發的話題進行發酵,集數過短不利於周播,所以拉長集數能更好地適應周播的需求。

限制集數能“治標”,問題是能否“治本”?

限制集數在大方向上是絕對沒錯的,我們來回顧下這幾年“注水”最嚴重時期的一組數據吧:

《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九州·海上牧雲記》75集、《如懿傳》90集、《武媚娘傳奇》96集、《大唐榮耀》從60集拉長為92集、《新還珠格格》長達99集、《天天有喜》有91集、《隋唐英雄》更達到了12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沒錯,觸目驚心。

不過話說話來,光是限制集數恐怕還達不到根本效果。其實早在2009年,廣電總局就曾經試圖控制劇集數量,“扶持短劇,30集封頂,前10衛視每年可新增5部播放”,這樣的規定到了2018年也曾經提出過,包括一張題為《劇供給側改革五點吹風》的圖片流傳一時。只可惜,這一單邊政策反而限制了央視電視劇霸主平臺的地位,省級衛視後來居上,最終政策不了了之。

大方向是沒錯,但是卻可能“治標不治本”。首先,電視劇的藝術質量優劣顯然並不是用長短來衡量。有些劇可以超過百集,卻依然精彩;有些劇短,卻還可以“注水”。在歐美、在韓日,電視劇播至數百、上千集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見得質量就不行了。

正本清源,電視劇的質量和品質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小說,就不會因為是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或長篇而做限制。電視劇與其他文藝作品一樣,能夠被廣大觀眾所接受的關鍵還是在於質量和品質。

除此之外,打擊“注水劇”,也可能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容易被繞開。比如,製作方可以將長劇改成多部劇、季播劇,甚至改頭換面變成“衍生劇”。

正如消息出來後,部分行業內人士認知的那樣,現在給電視劇集數設置上限,其實並沒有辦法限制出品公司以“上部、中部、下部”或者“第1季、第2季、第3季”等形式來刻意拉長劇集。這樣的方式其實還是治標不治本——如何規避這樣的問題,也需要準備方案。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據悉,《長安》原來的預設是60集,後來一度大幅削減到26集,據說是為了迎合申報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行業都“暗自知曉”要削減或控制集數,只是這具體指標是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

從中國電視劇行業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劇“注水”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劇情拖沓,臺詞累贅,一個簡單的情節或故事能拖拉變成好幾集,不僅觀眾看了抱怨,就連購買劇集的電視臺和網臺也是覺得“無奈”而又“心甘情願地默默配合”。

客觀來說,廣電總局試圖採取限制集數的要求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之前,籌拍的電視劇大多隻有30集上下;2012年後,平均集數逐漸增加,直到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達到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但從去年10月開始情況有所好轉。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這樣的集數增長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商業利益。

一部成本確定的電視劇,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少,收益自然越高。同時,電視臺的收入模式單一,主要靠廣告,電視劇集數越多,廣告曝光頻次增加,那麼廣告費也就越高,這迫使買方變相助長“注水劇”。

我們不能說製片方壓根不想打造高水準的精品,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無法離開利益的誘惑。集數一多,就意味著金錢滾滾而來,多出一集就能增加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誰會不幹呢?舉個例子,著名導演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以前包括《聽風》、《看風》、《捕風》,每部也就10集左右,總共34集,而後來,一部內容差不多的《風箏》就達到了46集,直接翻了三倍還多——影視公司為了賺錢,想方設法多剪幾集“注水”,似乎已成業內通病和不成文規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其實,控制劇集的長度,對於製作公司來說也有好處,比如原本編列成本中的“編劇費用”本來是一塊“大頭”,熟悉行業的人應該知道,現在的頭部編劇,一般稿酬在40萬元一集左右,一部50集的劇本,稿酬可以達到2000萬元——這是一種無法承受之重。

另外一大塊的“負擔”顯然就是演員片酬,鑑於“限薪令”的頒佈,這一部分其實已經受到了嚴控。這樣的趨勢算是好事,明星片酬高漲就意味著製作方必須想要攤薄成本,那麼劇集數量也不得不增長。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錢或許也不是劇集數量變多唯一的原因。電視劇越來越長,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現在很多劇(不少熱門劇)都是根據網文改編的IP劇,而網文的體量由於日更的屬性,非常龐大,遠大於普通小說和劇本,自然會出現集數增長。

另外就是播出頻率的變化,現在隨著周播劇的時間拉長,會對電視劇引發的話題進行發酵,集數過短不利於周播,所以拉長集數能更好地適應周播的需求。

限制集數能“治標”,問題是能否“治本”?

限制集數在大方向上是絕對沒錯的,我們來回顧下這幾年“注水”最嚴重時期的一組數據吧:

《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九州·海上牧雲記》75集、《如懿傳》90集、《武媚娘傳奇》96集、《大唐榮耀》從60集拉長為92集、《新還珠格格》長達99集、《天天有喜》有91集、《隋唐英雄》更達到了12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沒錯,觸目驚心。

不過話說話來,光是限制集數恐怕還達不到根本效果。其實早在2009年,廣電總局就曾經試圖控制劇集數量,“扶持短劇,30集封頂,前10衛視每年可新增5部播放”,這樣的規定到了2018年也曾經提出過,包括一張題為《劇供給側改革五點吹風》的圖片流傳一時。只可惜,這一單邊政策反而限制了央視電視劇霸主平臺的地位,省級衛視後來居上,最終政策不了了之。

大方向是沒錯,但是卻可能“治標不治本”。首先,電視劇的藝術質量優劣顯然並不是用長短來衡量。有些劇可以超過百集,卻依然精彩;有些劇短,卻還可以“注水”。在歐美、在韓日,電視劇播至數百、上千集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見得質量就不行了。

正本清源,電視劇的質量和品質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小說,就不會因為是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或長篇而做限制。電視劇與其他文藝作品一樣,能夠被廣大觀眾所接受的關鍵還是在於質量和品質。

除此之外,打擊“注水劇”,也可能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容易被繞開。比如,製作方可以將長劇改成多部劇、季播劇,甚至改頭換面變成“衍生劇”。

正如消息出來後,部分行業內人士認知的那樣,現在給電視劇集數設置上限,其實並沒有辦法限制出品公司以“上部、中部、下部”或者“第1季、第2季、第3季”等形式來刻意拉長劇集。這樣的方式其實還是治標不治本——如何規避這樣的問題,也需要準備方案。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此外,限制集數也需要“個案討論”,這一點上廣電總局似乎也有了共識,並不準備”一刀切”。因為對於一些大型歷史正劇題材,以及根據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由於時間跨度大、劇情複雜,有時候確實不得不要超過上限的劇集數量才能完成的案例,數量設置上限後反而可能影響到故事的完整性。這對於那些優質的影視企業不是好事,同時,也會因故事情節的連續性受損而對觀眾造成損失。

從宏觀監管層面來看,應該說,廣電總局對於劇集行業的變化趨勢還是把握得非常到位的,比如這一次的40集限令,現在主要採取的就是徵求意見的形式,而並非一定要“強制”。

與此同時,廣電總局還採取了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公佈劇集的集數變化情況,讓媒體和行業人士可以直觀地瞭解動態。比如,據資料顯示,2019年7月總共有26部電視劇集數進行了調整。少的只調整一兩集,多的甚至從35集調整至48集。去年12月,《八月未央》甚至從80集調整至60集,經歷了幾十集的削減。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的26部中有15部都對集數進行了一定縮減。

"

剛過去的暑假,隨著《長安十二時辰》以及《陳情令》等劇的爆火,做“劇”的公司和平臺又迎來了一波流量高潮和付費用戶的增加。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時之間,人們對國產劇的前景又再度看好;只可惜,這樣的光景似乎又將迎來鉅變。

9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與此同時,多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也向各路媒體證實,這一新規確實正處在調研狀態中,“有不少企業已經接到了消息。”

廣電總局也似乎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行業內部人士或熟悉劇集產業的媒體應該知道,限制“集數”,其實不僅是限制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對核算成本、買賣交易乃至收購價格,平臺方和製作方之間關係的限制。

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30集的內容,很容易就做成40集,或者50集,6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一旦嚴格限制為40集的規定成為現實,那麼將極大地壓制劇集的商業利益並且影響劇集的質量(往好的方面)。

包括優愛騰在內的平臺也將深受這一政策的影響。行業內部早有消息,從2018年底開始,網臺內部對劇集的要求就是不超過40集,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相應的劇集價格、廣告等也在做調整,顯然平臺公司早就已經根據劇集集數變化進行了調配。

關鍵問題:集數下降,質量如何?

今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上線,一共48集,不長不短,超過了40集,但顯然比之以往動輒70集+的古裝劇要少了很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據悉,《長安》原來的預設是60集,後來一度大幅削減到26集,據說是為了迎合申報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行業都“暗自知曉”要削減或控制集數,只是這具體指標是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

從中國電視劇行業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來看,國產劇“注水”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劇情拖沓,臺詞累贅,一個簡單的情節或故事能拖拉變成好幾集,不僅觀眾看了抱怨,就連購買劇集的電視臺和網臺也是覺得“無奈”而又“心甘情願地默默配合”。

客觀來說,廣電總局試圖採取限制集數的要求是絕對正確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之前,籌拍的電視劇大多隻有30集上下;2012年後,平均集數逐漸增加,直到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達到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但從去年10月開始情況有所好轉。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這樣的集數增長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商業利益。

一部成本確定的電視劇,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少,收益自然越高。同時,電視臺的收入模式單一,主要靠廣告,電視劇集數越多,廣告曝光頻次增加,那麼廣告費也就越高,這迫使買方變相助長“注水劇”。

我們不能說製片方壓根不想打造高水準的精品,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無法離開利益的誘惑。集數一多,就意味著金錢滾滾而來,多出一集就能增加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誰會不幹呢?舉個例子,著名導演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以前包括《聽風》、《看風》、《捕風》,每部也就10集左右,總共34集,而後來,一部內容差不多的《風箏》就達到了46集,直接翻了三倍還多——影視公司為了賺錢,想方設法多剪幾集“注水”,似乎已成業內通病和不成文規定。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其實,控制劇集的長度,對於製作公司來說也有好處,比如原本編列成本中的“編劇費用”本來是一塊“大頭”,熟悉行業的人應該知道,現在的頭部編劇,一般稿酬在40萬元一集左右,一部50集的劇本,稿酬可以達到2000萬元——這是一種無法承受之重。

另外一大塊的“負擔”顯然就是演員片酬,鑑於“限薪令”的頒佈,這一部分其實已經受到了嚴控。這樣的趨勢算是好事,明星片酬高漲就意味著製作方必須想要攤薄成本,那麼劇集數量也不得不增長。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錢或許也不是劇集數量變多唯一的原因。電視劇越來越長,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現在很多劇(不少熱門劇)都是根據網文改編的IP劇,而網文的體量由於日更的屬性,非常龐大,遠大於普通小說和劇本,自然會出現集數增長。

另外就是播出頻率的變化,現在隨著周播劇的時間拉長,會對電視劇引發的話題進行發酵,集數過短不利於周播,所以拉長集數能更好地適應周播的需求。

限制集數能“治標”,問題是能否“治本”?

限制集數在大方向上是絕對沒錯的,我們來回顧下這幾年“注水”最嚴重時期的一組數據吧:

《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九州·海上牧雲記》75集、《如懿傳》90集、《武媚娘傳奇》96集、《大唐榮耀》從60集拉長為92集、《新還珠格格》長達99集、《天天有喜》有91集、《隋唐英雄》更達到了120集……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沒錯,觸目驚心。

不過話說話來,光是限制集數恐怕還達不到根本效果。其實早在2009年,廣電總局就曾經試圖控制劇集數量,“扶持短劇,30集封頂,前10衛視每年可新增5部播放”,這樣的規定到了2018年也曾經提出過,包括一張題為《劇供給側改革五點吹風》的圖片流傳一時。只可惜,這一單邊政策反而限制了央視電視劇霸主平臺的地位,省級衛視後來居上,最終政策不了了之。

大方向是沒錯,但是卻可能“治標不治本”。首先,電視劇的藝術質量優劣顯然並不是用長短來衡量。有些劇可以超過百集,卻依然精彩;有些劇短,卻還可以“注水”。在歐美、在韓日,電視劇播至數百、上千集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見得質量就不行了。

正本清源,電視劇的質量和品質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小說,就不會因為是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或長篇而做限制。電視劇與其他文藝作品一樣,能夠被廣大觀眾所接受的關鍵還是在於質量和品質。

除此之外,打擊“注水劇”,也可能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容易被繞開。比如,製作方可以將長劇改成多部劇、季播劇,甚至改頭換面變成“衍生劇”。

正如消息出來後,部分行業內人士認知的那樣,現在給電視劇集數設置上限,其實並沒有辦法限制出品公司以“上部、中部、下部”或者“第1季、第2季、第3季”等形式來刻意拉長劇集。這樣的方式其實還是治標不治本——如何規避這樣的問題,也需要準備方案。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此外,限制集數也需要“個案討論”,這一點上廣電總局似乎也有了共識,並不準備”一刀切”。因為對於一些大型歷史正劇題材,以及根據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由於時間跨度大、劇情複雜,有時候確實不得不要超過上限的劇集數量才能完成的案例,數量設置上限後反而可能影響到故事的完整性。這對於那些優質的影視企業不是好事,同時,也會因故事情節的連續性受損而對觀眾造成損失。

從宏觀監管層面來看,應該說,廣電總局對於劇集行業的變化趨勢還是把握得非常到位的,比如這一次的40集限令,現在主要採取的就是徵求意見的形式,而並非一定要“強制”。

與此同時,廣電總局還採取了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公佈劇集的集數變化情況,讓媒體和行業人士可以直觀地瞭解動態。比如,據資料顯示,2019年7月總共有26部電視劇集數進行了調整。少的只調整一兩集,多的甚至從35集調整至48集。去年12月,《八月未央》甚至從80集調整至60集,經歷了幾十集的削減。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的26部中有15部都對集數進行了一定縮減。

封頂40集?平臺在犯愁,企業在顫抖——劇集行業或迎鉅變

最後的最後,我們也必須強調,對於“注水”以及劇集質量下滑的控制,不可能只靠監管來改變,更需要整個行業的自律。

解決產業鏈的利益分配模式,通過市場化競爭,由良幣驅逐劣幣,多拍精品劇,少拍“騙錢”的水劇……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一部分網劇就在逐漸走向精品化、短劇化,其主要因素並不單純是政策調整,更是由於市場所迫。因為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注水劇”在視頻平臺上會造成口碑欠佳,直接影響到點播率和平臺收益。

“劇不在長,有質則鳴”,監管的調控固然重要,但是更核心的還是在於通過市場競爭來優勝劣汰,構建起專業評選與市場評價並行的體系,讓觀眾的口碑成為真正的市場評價標準。

我們應該“不以長短論英雄”,從根本上達到劇集質量提升的目標。

— THE END —

作者 | 達倫糕

編輯 | 都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