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傢俱 文玩 紫檀 黃花梨 故宮書店 2017-06-16

本文作者:張志輝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閒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書即付梓時,想起了東坡的這兩句詞來。

清風山房主人陳先生戴著圓圓的眼鏡,拖著長腔:“喏,則~個東西……啊是吧。”然後便半張著嘴,等待著大家的回答。似乎每一個話題的開始都有這樣一個印象,然後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不休,時間過得飛快,還時不時起身湊到這個“胡床”,那個“天然幾”旁邊,湊近打著手電筒看,站遠了仰著身子覷,或者翻個底朝天,甚至敲敲打打的卸下個部件傳來傳去的。我常想古人博古,焚香扶琴,掃雪烹茶,好不風雅,哪像我們如此粗魯。哦,茶我們倒是有的,只不過經常忘了喝,端起來才發現早涼了。呵!話雖如此,箇中滋味,同道自然能解,“庾公樓外峰千朵”,自有其樂。

我與陳先生的緣分,可以追溯到二十幾年前。陳先生和曾經在傢俱行頗有民聲的收藏家郭永堯先生是近鄰,也是好友。一面是郭永堯先生與我的老師素來交厚,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之前我雖未曾謀面,郭先生的名頭卻是聽過無數次了。另一面是雪峰先生收藏體系的重要一部分,即是來自永堯先生。也因此,朋友中間作緣,認識了陳先生。這是人的緣分。

其實陳先生的部分藏品,我在數年前“認識”,比如紫檀寶相花紋荷葉頂腰圓式佛龕和黑皮殼的黃花梨刀牙平頭案。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前者雕塑般的造型讓人過目難忘,更何況還在行業朋友那聽到無數關於它的傳奇故事;後者幾處匠作手法甚是特殊,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是在拍賣會場,橫向靠右而置,我和友人一同觀摩,幾人矗立案旁品評甚久,從造型到製作法度,細細查看,有讚歎處,也有不解處。後來我同朋友談起一些特殊的構造時常提及此案,嘆息當時認知有限,沒有做一番深入的研究,也不知何時江湖再見。紫檀佛龕在當時高價拍出,一時行內鼎沸,扼嘆當年行家出手價太低,自此後此龕不見蹤影,空餘傳說。時隔數年後,我在雪峰先生的清風山房見到它們,舊友話重逢,激動不已,這是物的緣分。

人緣與物緣,再兼以我對傢俱有“研究”的打算,所以雪峰先生提出我是否可以幫他出本冊子時,便慨然應諾。

清風山房所藏傢俱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基本都是“原皮殼”傢俱。傢俱行內原皮殼概念的出現並不長,並未嚴格的定義,大家共同的認識是皮殼為數十年到數百年環境作用,因日晒、風吹、水汽氤氳等形成的整體面貌。近些年來,大家對皮殼逐漸重視,傢俱的皮殼也由原來“保存原始狀態”的基礎上被附加了審美特徵。有皮殼的傢俱氣息通暢,層次變化豐富,這如同舊箋之變色、青銅之綠鏽、琴之斷紋、玉之沁色,美不勝收。比如黃花梨而言,原來不只是鮮亮的黃紅色,有枯、幹、潤、油等質,還有白、灰、紅、青、黑等色,傢俱行形象地稱之為棗兒紅、蟹殼青、糖炒栗子、冬瓜霜等。棗兒紅色深沉富貴,蟹殼青色清冷寧靜,糖炒栗子色熟透誘人,冬瓜霜色沖淡含蓄……在清風山房所藏傢俱中,即可領略傢俱皮殼之美,既有溫潤如玉的紹興乾白皮殼黃花梨傢俱,也有沉穩濃豔的北方棗紅皮殼黃花梨傢俱,其他多種皮殼亦有所涉,更有前述紫檀佛龕,一物而具三種皮殼,頗為稱奇。

這裡可以擇幾件傢俱,裨以瞭解清風山房收藏之明清傢俱。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紫檀寶相花紋荷葉頂腰圓式佛龕前已提及,此物出自山東,發現時被砌在一堵破敗的牆裡,作土地神龕之用,發現時基本已經變成雞窩了,故而佛龕露出的部分風吹日晒,皮殼枯白,砌在牆內部分反得庇護,深紫黑色。另有龕前方圈口,被老鄉取下當相框掛著,得以天天擦拭,皮殼油光鋥亮,一件傢俱具有三種截然不同的皮殼,是傳奇機遇使然。佛龕體現了制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張弛有度,渾然一體,觀之如宋畫山水,意境一流,技法亦一流。圈口牙板處的寶相花紋雕刻極佳,不唯得益於匠作之高超手法,也仰仗紫檀的細膩質地,若是其他硬木,恐難有此風采。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黃花梨卷草紋羅鍋棖三彎腿長方凳則是三彎腿凳中的佼佼者,紋飾肥厚,彎曲彈性十足,兼以乾爽的灰色原皮殼,呈現出雕塑般的美感。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紅木書齋圖四出頭官帽椅,靠背板上的書齋圖雕刻甚好,佈局精緻而器具雅潔,高浮雕手法細膩表現書齋一角,在傢俱上雕刻以傢俱,讓人倍覺親切。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榻是傢俱中較少的門類,四面平式榻更是少見,可摺疊的黃花梨四面平式榻就更是罕見了,況且比例得當、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堪稱明式傢俱經典之作。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更有一物甚是有趣,類屏風而寬厚,多方求教,不知其用,或猜是魚缸,或猜是燈架,均覺不大滿意。突一日,筆者恰好過某古玩城,看到一件紅木插屏鐘錶,頓悟其用,欣喜不已。原來是一鐘錶座。這種每次苦苦思索後靈光乍現的答案,如飲醇酒般美妙。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黃花梨羅鍋棖條桌雖是一種普通樣式,但是這種出自紹興的傢俱,幹皮殼溫潤如玉,望之光潔,觸之細滑。各處造型都比常見者瘦了幾分,若一個清癯的讀書人。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而這一件黃花梨羅鍋棖條桌,長70釐米,寬僅28釐米,靈秀可人,如果讀者親見實物,就自然能體會到尺度變化的妙處。

其他還有維揚風格的“柞榛工”黃花梨雙螭紋圈椅、黃花梨百寶嵌放鷳煮茶圖架格、紫檀百寶嵌狩獵圖長方盒、與貼架組合一起的都承盤、蓋內可置銅鏡的鑑妝箱、四柱架子床、八條腿架子床、後背有支慈庵刻熹平石經的八件成堂紫檀木扶手椅等,都是不常得的藏品。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是書在我的建議下打破一物少則一圖,多則二三圖的習慣做法,基本都是一物多圖,最多者可達數二三十幅圖像。這是筆者作為一名文物類圖書出版者兼讀者的經驗,大家更願意看到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傢俱這種角度多樣、細節複雜的器物。出版《故宮博物院藏傢俱全集》時我們就採用了這種做法,效果甚佳。其實多圖並不是濫圖,筆者是以傢俱專業態度揀選角度和細節,督促攝影師拍攝,注重信息的充分展現。讀者所見的,是筆者觀察傢俱的角度,觀圖的過程,就是學會如何看傢俱的過程。攝影師於洪先生對傢俱獨特的感覺使得傢俱的氣質得以良好體現,李猛先生的平面設計,則使得這些圖版得以優美的展現於紙面上。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每件器物的說明文字較多。鑑賞家具,會心者一目瞭然,但是落到紙上就要頗費口舌了,不唯造型的分析、紋飾的闡述,還有審美的觀感、同時期藝術形式的縱橫觀察、背景知識的釋讀,等等。例如收錄一對紅木捲雲紋春凳的時候,“借題發揮”的談了談對“春凳”一名的認識,又因艾克先生恰有一對黃花梨捲雲紋春凳,與此件形似而神離,正好藉此談談明式傢俱與清式傢俱的造型語言差異。鑑妝箱則是對大部分的官皮箱正名,此一觀點前輩早已論及,此次補充一些佐證,附於文中。一對紫檀夔龍紋架格的側山雕刻有廣作宮廷風格的雲蝠紋,自然免不了提及蘇作宮廷風格的雲蝠紋特徵。凡此種種。

書前附有筆者的雜談一篇,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傢俱的斷代問題,一個是前述的皮殼問題。斷代問題主要是述及一個行內不少人已經意識到的問題,即我們對傢俱的斷代存在普遍偏早的現象,硬木傢俱而言,只有極少實例製作於明代,大部分所謂的“明式傢俱”,製作於康熙至乾隆這一區間,有的甚至更晚。

與人分享是一件快事,然而收藏家能夠將自己的收藏公之於眾也需要氣度和決心,獨樂樂還是眾樂樂需要一定的抉擇,更何況出版不是件“好買賣”,人力物力都有消耗不少。人生百年,傢俱卻能流傳數百年,現今保存條件好了,若非天災人禍,可能壽命更加長遠。每個人都是過客,我們不可能在傢俱上像書畫一樣附上自己的題跋,雁過留聲,將這些傢俱彙集一冊,某堂某藏,只要書不消失,這個印記將永遠識於其上。感謝清風山房,允我放肆的來做這些“標示”。

書一旦付梓,心中就難免的多了幾分忐忑,視野所囿,必有偏頗和不足,就期待大家的指正了。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與誰同坐——《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出版小記

作者簽名限量100本

《清風山房藏明清傢俱》

張志輝 編著

故宮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13409698

定價:460.00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