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軍改考卷,軍嫂怎麼作答?這位軍嫂的心聲讓人肅然起敬!

嫁給軍人 陸軍 中國軍情 軍事 熱血方陣 2017-05-25

來源:枕戈觀瀾

軍隊改革這場舉世矚目的時代大考,考軍人,也考軍嫂。面對考卷,軍嫂當如何作答?一起來聽聽東部戰區陸軍某旅一位軍嫂的心聲。

面對軍改考卷,軍嫂怎麼作答?這位軍嫂的心聲讓人肅然起敬!

面對改革怎麼看

改革牽動著官兵的心,也牽動著軍嫂的心。最近也特意在軍報和一些權威的軍內公眾號上留意到不少關於這次部隊改革的消息。雖然現在,我們軍嫂中對改革的討論不少,但我相信改革,相信部隊都是要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每次改革,也要求部隊從上到下都要有服從大局的意識。

當了軍嫂就是“半個兵”,當初選擇嫁給軍人,我們每個人肯定都已經做好犧牲奉獻的準備。面對這次改革,作為部隊的“編外後勤兵”,如果整天怨氣沖天,那豈不是在拖後腿?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都有一些現實困難——兒子離開了父母,丈夫離開了妻子,父親離開了兒女,有的小孩還在襁褓中,有的老人生病住院,有的剛在駐地安家落戶工作安穩……而我相比起來則幸運得多,駐地離孃家只有10多公里,從小在這裡長大,朋友圈都在這裡,兩年前在駐地還張羅起一家服裝店。

雖然這一切即將成為過去,但與部隊改革大計相比,我的這點利益又算什麼呢?丈夫在給我做工作的時候,也經常講一些像“軍人家庭做後盾,強軍目標方可期”“計利當計天下利”“若為小利計,何必當軍嫂”這樣的大道理,聽著聽著我也就理解了,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之,部隊改革肯定會越改越好,只是軍人的肩頭上多了一份強軍興軍的使命擔當,而我們要做的是多一份相夫教子、甘於奉獻的支持情懷,為改革強軍撐起半邊天。

面對移防怎麼辦

很多人都對我說,反正已經隨軍,部隊去哪我去哪不就完了。其實哪有那麼簡單,不要說老人小孩,單說丈夫,自前年當了指導員我辦理隨軍以來,他很少回家屬房,總是說事情沒忙完。一家三口一起吃飯更是不用說了,我算了算,一年下來不到十五次,每天晚上睡覺前小孩總會問爸爸怎麼還不回來呀。

而辛酸的事情又何止這些?前幾天我們原單位教導員移防到別地,家屬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小的還不到三個月,有天晚上發燒,她只能帶著兩個小孩一起去打點滴!

類似於這樣的經歷,在很多軍嫂身上都有,但這些我們都理解。軍人有他們職責和使命在,他們一心一意帶連隊,其實也很不容易,家裡的事情顧不上在所難免,我們的理解和支持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如果我們天天想著長相廝守,那就不配當軍嫂。所以,我會一直做他的堅強後盾,學會知足,讓他不受任何干擾,抓訓練帶部隊,再苦也要為他撐起半邊天。

移防怎麼辦?我想說三句話。

第一句話:創造穩定的後方,讓丈夫安心在部隊幹好本職工作,不讓他們分心。

第二句話:多想駐地那邊的好,少讓丈夫操我的心,多比比我們困難的,少攀比我們優越的,多與邊疆海島的隨軍家屬比艱苦,少與繁華都市比幸福,少一分打擾,他們就多一分專注, 其實不管去哪,無非就是換個地方生活,人嘛,到外面去見識見識也挺好。

第三句話:支持丈夫的工作,用捨得換真情。都說軍人的犧牲和奉獻,需要社會理解,而作為軍嫂,我們更要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丈夫。因為我們的理解和支持,丈夫才能更加全身心投身改革強軍的工作中!

最後,我表個態:丈夫跟黨走,我跟丈夫走,丈夫聽組織的,他聽我也聽;自覺做好支持改革強軍、支持丈夫事業的“賢內助”;如果今後流動是常態,離別是常事,那麼“他到哪裡,哪裡就是家”。

整理:王鑫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