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夾電池的正反面。磨砂硬殼材質,手感不錯。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夾電池的正反面。磨砂硬殼材質,手感不錯。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從後面開口可以看出,依然為耳機孔留了位置。6/6s/7/8都可以用。

話說蘋果一個模板用N年,便宜了這些手機殼和配件生產商了。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夾電池的正反面。磨砂硬殼材質,手感不錯。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從後面開口可以看出,依然為耳機孔留了位置。6/6s/7/8都可以用。

話說蘋果一個模板用N年,便宜了這些手機殼和配件生產商了。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插入接口。看起來還算結實。

在所有背夾電池的銷售記錄下面,很多評論都在說背夾最容易壞的就是這個接口了,多半都是因為粗暴插拔導致的。這也成了悖論——想插拔輕鬆那背夾對手機的包裹性就不好,起不到保護的作用;貼合度上去了插拔又變得無比費勁。

101g的重量,相比iPhone 8的148g貌似輕不少,但實際裝上後接近250g的重量,拿在手裡還是非常沉的…半斤那!

尤其是晚上床上玩手機,負擔很大(因為插拔非常困難,想頻繁裝上/拿下頗費周折,有時候回家懶得拆,躺著拿久了手非常酸)。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夾電池的正反面。磨砂硬殼材質,手感不錯。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從後面開口可以看出,依然為耳機孔留了位置。6/6s/7/8都可以用。

話說蘋果一個模板用N年,便宜了這些手機殼和配件生產商了。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插入接口。看起來還算結實。

在所有背夾電池的銷售記錄下面,很多評論都在說背夾最容易壞的就是這個接口了,多半都是因為粗暴插拔導致的。這也成了悖論——想插拔輕鬆那背夾對手機的包裹性就不好,起不到保護的作用;貼合度上去了插拔又變得無比費勁。

101g的重量,相比iPhone 8的148g貌似輕不少,但實際裝上後接近250g的重量,拿在手裡還是非常沉的…半斤那!

尤其是晚上床上玩手機,負擔很大(因為插拔非常困難,想頻繁裝上/拿下頗費周折,有時候回家懶得拆,躺著拿久了手非常酸)。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開口還算比較完美的,對攝影攝像和閃光點都沒什麼影響,用在6/6s上也沒什麼影響。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夾電池的正反面。磨砂硬殼材質,手感不錯。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從後面開口可以看出,依然為耳機孔留了位置。6/6s/7/8都可以用。

話說蘋果一個模板用N年,便宜了這些手機殼和配件生產商了。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插入接口。看起來還算結實。

在所有背夾電池的銷售記錄下面,很多評論都在說背夾最容易壞的就是這個接口了,多半都是因為粗暴插拔導致的。這也成了悖論——想插拔輕鬆那背夾對手機的包裹性就不好,起不到保護的作用;貼合度上去了插拔又變得無比費勁。

101g的重量,相比iPhone 8的148g貌似輕不少,但實際裝上後接近250g的重量,拿在手裡還是非常沉的…半斤那!

尤其是晚上床上玩手機,負擔很大(因為插拔非常困難,想頻繁裝上/拿下頗費周折,有時候回家懶得拆,躺著拿久了手非常酸)。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開口還算比較完美的,對攝影攝像和閃光點都沒什麼影響,用在6/6s上也沒什麼影響。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手機戴上後的厚度為14.5mm(1.45cm),作為5000毫安的電池來說厚度還是不錯的(網上一般2500毫安的厚度是13.5cm左右)。

在有了N塊移動電源後還是給iPhone買了個背夾,想著畢竟這貨貼合度好很多,出門一天中度使用足夠,比拿塊移動電源省事。

網上找了一圈發現背夾電池並不那麼熱,似乎是很邊緣的產品,看來看去那麼幾家,給4.7寸果機用的都是2500左右的背夾,厚度在1.3cm左右,能衝一次電。而5000毫安的不僅少,而且厚。看別人的晒單,對比廣告宣傳圖片,真是前者厚如詞典,後者薄如紙片。真夠虛假宣傳的。

轉來轉去還是在雙十一果斷剁手了一款。居然還是隔天到貨。

開箱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包裝外面塑封了,用的硬紙板材質不錯,拿著很像品牌發佈會的贈品……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面寫了電池技術,硅納米線負極背夾電池,對原理不懂,也不知道是噱頭還是真的厲害。

然後這個就很屌了,給背夾電池充電支持3A快充,但是建議用2.4A的充電線……

我用的anker的拉車線和充電頭,應該正好可以用在這貨充電上。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產品細節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背夾電池的正反面。磨砂硬殼材質,手感不錯。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從後面開口可以看出,依然為耳機孔留了位置。6/6s/7/8都可以用。

話說蘋果一個模板用N年,便宜了這些手機殼和配件生產商了。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插入接口。看起來還算結實。

在所有背夾電池的銷售記錄下面,很多評論都在說背夾最容易壞的就是這個接口了,多半都是因為粗暴插拔導致的。這也成了悖論——想插拔輕鬆那背夾對手機的包裹性就不好,起不到保護的作用;貼合度上去了插拔又變得無比費勁。

101g的重量,相比iPhone 8的148g貌似輕不少,但實際裝上後接近250g的重量,拿在手裡還是非常沉的…半斤那!

尤其是晚上床上玩手機,負擔很大(因為插拔非常困難,想頻繁裝上/拿下頗費周折,有時候回家懶得拆,躺著拿久了手非常酸)。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開口還算比較完美的,對攝影攝像和閃光點都沒什麼影響,用在6/6s上也沒什麼影響。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手機戴上後的厚度為14.5mm(1.45cm),作為5000毫安的電池來說厚度還是不錯的(網上一般2500毫安的厚度是13.5cm左右)。

為了續航,我把iPhone變成了一塊磚

長按3秒開始充電,充滿後自動關閉,或者再長按3秒手動關閉。led燈實在亮,晚上關燈了充電有點擾民了……

實際使用

新的iPhone 8和用了一年半的iPhone 6s,充電差不多都相當於2次充滿,外加10%的額外電量。給手機充滿電後也能自己關閉。官方數據輸出1.5A,實際充電時間與用插頭衝差不多(因為都在外面沒有看具體的時間,只能大致估算);

用2.4A的線/插座給背夾電池充電,我現在的情況是每天睡前插著衝,早上醒來自然充滿了。

總結

1、總體做工尚可,與手機的貼合度很好,軟膠全包,保護到位。

2、5000毫安可以滿足給iPhone 8充滿兩次電,每次充滿電後也會自動關閉;

3、無論給手機充電還是自己充電,速度都比較令人滿意。自己充電時最熱的部位在充電口那(還好不燙手);

4、重量在同類產品裡算比較輕盈的,戴上後實際厚度1.45cm,249g,拿著還是有點沉;

這款背夾電池支持iphone6/iphone6s/iphone7/iphone8。電池容量可以選擇2500毫安到6000毫安之間。軟膠全包,抗震防摔。無下巴,保留原機大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