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處在太湖南岸,東苕溪與西苕溪匯合處。下設吳興區、南潯區兩區,管轄長興縣、安吉縣、德清縣三個縣。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位於吳興區政府南側草盪漾內,經四路以東、經五路以西、緯二路以北,是東部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塊內擬建設成為文化體育綜合體,包括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等設施。地塊東臨漾前港,南臨緯二東路,西側、北側為草盪漾。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項目按照湖州市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戰略目標,按照吳興區實現東部集聚成城,努力打造東部魅力新城去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濱湖城市建設、完善區域功能配置。文體中心結合文體局、教育局等部門的相關要求,滿足承辦省運會部分賽事的需要,並充分融入市民參與的要素,提高平時的場館利用率,使文體中心成為集城市居住、體育運動、商業休閒、娛樂會展為一體的城市綜合公共服務板塊,打造東部新城標誌性建築。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形象理念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曆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於戰國,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歷史人文景觀。自古以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稱。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湖州歷來是東南形勝之地,歷代才子迭出、文風不絕。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蘇軾、王十朋等都曾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興、張僧繇、貝義淵、朱審、釋高閒、徐表仁、燕文貴等湖籍書畫俊才;王羲之七世孫釋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餘年,用敗的筆頭積滿五簏,葬之“退筆冢”。所以說“一部書畫史,半部在湖州”。 中國書畫,是一門在毛筆筆尖上流動的藝術。而湖州,自宋元時湖筆取代宣筆成為了中國毛筆的代表後,就一直與中國書畫同呼吸。南朝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六法”,第一即是“氣韻”。 “氣”,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韻”,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種情態。氣和韻都和“神”相關,故有神氣,神韻之說。藝術作品神形兼備,即為“氣韻”。以“氣韻”、“筆觸”作為設計源點,借當代建築技術為載體,再現傳統文化之神韻,而非具象。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文體含義:如同執筆書畫,文化與體育,從來不曾分離。執筆運力,落筆成文。設計中富有力度與美感的線條,優雅豐富,各具形態,又同出一勢。書法又如同舞蹈,是 “力”與“美”的結合。而舞蹈,也正是眾多文體活動當中表達體育與文化的結合,最恰如其分的一類。設計師希望藉此意義,體現湖州人民健體、修文的傳統城市精神;希望藉此形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城市的激情。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城市意象:湖州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歷史上屬於“三吳”中的“西吳”,地域文化以太湖流域的“吳文化”為主,傳統建築也受到吳文化的深淵影響,形成“粉牆黛瓦,山水交疊“的江南建築風貌。 我們希望設計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和敘述,希望以一種新的方式實現人們對傳統、生態、山水的認知與互動。 如同中國山水畫中”山非山,水非水“的審美理念,當代建築對傳統的回溯也遠不應止於”看山是山“,堆砌符號的程度。中國傳統建築源於人對自然的尊崇和互生依存,建築的樣式僅僅是瞬間的表象。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當今中國城市同質化嚴重,建築趨向機械化、工業化、商品化。究其緣由無非缺失了地緣情感。 而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農耕歷史的國家,人對於土地的情感已經滲透在國民文化當中。可以說,中國傳統建築即是人與自然之間關係與情感的映射。所以,建築文化的精髓應當是山水自然與情感,而非建築的形式符號。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設計師捕捉湖州的城市神態和情感,再將這種元素轉化為建築的語言,用現代建築技術表達出來,在當代建設的建築上表達著對未來的期望,其中也蘊含對傳統的追溯,使湖州的過往、現代、未來在時空上互相關聯。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平面佈局

場館分佈:根據項目用地情況,西側用地更利於排布體育館及室外訓練場地,使體育功能集中佈置,利於引導人流,減少功能流線上的交叉;東側佈置文化館、圖書館及配套服務酒店;中部南北貫通,佈置帶有下沉商業街、空中連廊的市民文化廣場,並連接南側的景觀公園、北側的濱湖廣場,形成連貫、有層次感的景觀活動空間序列,並呼應北側吳興區政府的規劃軸線。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在此排佈下,項目整體形成西側為體育場館區域,東側為文化場館區域,中部軸線為市民活動及商業餐飲設施區域的規劃形態。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空間形態:考慮到項目與周邊城市環境的契合,在設計當中使用了不同的視覺尺度,是對城市關係的反映。例如,在南北向軸線上,建築的天際線為東西兩側抬升,中部下壓的馬鞍形,用以呼應現狀的城市軸線;用地西側為低密社區及自然景觀,建築的西北角隨之用連貫的弧線與現狀的景觀產生對話;而東側為居住區,尺度相對較小,所以建築東側的體量也隨之發生變化,在視覺上與周邊建築尺度和諧統一。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市民廣場:項目設計目標不止於滿足體育場館、文化場館等基本功能,在承載賽事及文體活動的基礎上,我們將更多的城市市民的生活內容注入其中,使之無論在賽時還是賽後,都能獲得可持續的生機。甚至,我們也考慮了各個功能模塊在未來進行有機更新的可能性。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應對南北向中軸的三個廣場節點各具主題,相互關聯:南側廣場結合了體育館、文化館的入口集散功能,及針對用地周邊居住區的景觀公園的功能,賽時可以提供足夠的人流集散場地,賽後可作為市民親近自然,散佈休閒的去處;北側廣場設置了親水的觀景平臺和濱湖餐飲休閒設施,結合湖面設置的水幕電影,在賽後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保證項目賽後運營的活力;中部的文化廣場空間錯落變化,人們可在不同高度、不同功能之間穿插往來,感受豐富的空間體驗,廣場上設置了室外展場,使藝術展覽親近大眾,也為下沉商業街帶來人流。文化廣場多元功能、多元空間的設計意圖是最大程度覆蓋市民活動,最大程度增加營運時長,使項目的公益意義最大化,運營效益最大化。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人車分流:項目整體交通組織採用完全人車分流的方式,場地內行人與車輛在流線上完全分離,互不干擾。通過對項目所在地地質條件的瞭解,停車的方式採用半地下停車:半地下部分下挖2m,首層平臺抬升2m。車輛與行人在沿草盪漾路設置的兩個出入口開始分流,車輛下行到半地下平面,行人上行至抬升後的首層平臺。下沉式商業街與半地下車庫處於同一標高,但在水平空間上分隔開互不通行。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消防流線:項目場地內消防設置為隱形消防環路,平時作為人行的道路可作為消防使用。各場館周邊留出足夠場地進行環路及撲救場地,每個場館均具備獨立的消防環路及撲救場地。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景觀設計

場地內部景觀設計:景觀形態與建築形態契合呼應,採用曲線與直線相互結合,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交替佈置的方式。 種植方面,下部平臺多為高大喬木,消解平臺高差;上部平臺多為低矮灌木,減少對建築主體的遮擋,開闊區域以點狀方式種植喬木營造景觀豐富性;親水區域種植蘆葦,使沿岸邊界柔和,增加野趣。 硬質鋪裝採用石板、地磚、砂礫、防腐木結合鋪置。 景觀小品遵循整體規劃格調,傳統中式、現代中式結合使用。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外部慢行系統設計:設計結合考慮草盪漾與西山漾等水域的整體景觀開發,沿草盪漾路、西山路、吳興大道與區府路設置慢行系統,串聯吳興區政府南側景觀公園等市民活動場所。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功能佈局

吳興區文體中心主要包括體育館、文化館、圖書館

體育館。建築面積15000㎡左右,體育館功能包含了一個2500座標準賽場及其配套媒體、設備、後勤用房以及訓練場地。在滿足體育館標準配置之外,還設置滿足賽後運營的小型訓練場館、健身房、餐飲商業等功能。

文化館。建築面積12000㎡左右,包含一個800座劇場,以及一個多功能展覽館。其中展覽館包含了規劃展覽、文化展覽、多功能廳、文化出版、市民活動等文化類功能。

圖書館及酒店設計。湖州市少兒圖書館與吳興區圖書館合二為一。建築面積11000㎡左右,還配備了可容納250人的多功能廳、視障閱覽室、老年閱覽室、特藏閱覽室、培訓及研討用房等附屬功能。酒店功能分為宴會、培訓以及客房功能。

配套商業。圍繞文體中心功能需要,合理配置商業、娛樂、休閒設施,滿足培訓、住宿、購物等方面的綜合需求。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立面設計

湖州文體中心的設計運用了大量非線性幾何形態,曲面及曲線的應用在空間、立面、平面功能上高度複合,這對後續的深化設計及建造實施都增加了難度。此外,對雙曲面面板的有理化、單元構建及節點的標準化、提高構造節點的重複使用率、建造安裝的定位問題等等,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重要內容。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在進行實施性設計過程中,我們對非規則形態的建築外立面、結構、及機電設備等專業設計進行了綜合性考慮統籌,通過研究構成建築形體的曲面幾何屬性、使用算法設計工具(RHINO+GRASSHOPPER)進行立面面板的尺寸優化及定位,並依靠信息化建築模型體系(BIM),從數字信息模型當中提取建造數據,協調綜合專業解決各類專業間的設計碰撞問題。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建築形體有理化:原方案設計中運用了大量自由曲線,所以在方案階段,建築形體出現的曲面形式對面板模塊化生產和安裝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為了降低這種影響,在深化設計前期我們在保持設計形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將原本存在的曲線進行有理化,即為將nurbs曲線轉化為可以用幾何弧線描述的的曲線組合,每段曲線均可找到圓弧中心,可等量劃分。

同時,在建造成本優化的考慮之下,我們也對一些局部進行了形態優化的處理,用單曲面替代雙曲面,用平板替代單曲面。這項措施對於成本的控制,以及功能性的開窗位置都有著提升性的幫助。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幕牆面板細分:由於外立面幕牆面板的性能限制,我們還需要參照金屬面板的可翹曲範圍、尺寸範圍以及對異形板的控制數量對整體幕牆面板體系進行梳理。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出於對設計建造週期控制的考慮,在這項工作展開的同時,平面功能設計也在不斷優化更新,所以建築輪廓的變化、面板系統劃分的變化,以及機電設備設計的變化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動態的、十分複雜的設計工作體系。

我們綜合應用BIM及算法建築兩種設計方式,利用REVIT、GRASSHOPPER等輔助工具來解決綜合性的問題。

建設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戰略--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文體中心

  • 建築師:藺科(上海)建築設計
  • 地址:湖州市吳興區吳興大道,浙江省,中國
  • 類別:體育建築
  • 主持設計師:商宏,尹臻,朱晨
  • 建築設計:王田田,計俊,白玉瑩,薛曉芳,杜昊坤,武文博,曲珩,崔海峰,袁學勇,安翠紅,陶曉琳,張柳娟
  • 總用地面積:93763.1平米
  • 建築面積:131726.14 m2
  • 項目年份:2018
  • 攝影師:Arch-Exist
  • 業主:湖州吳興南太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 施工圖設計:匡邑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結構體系:鋼筋混凝土框架-鋼結構
  • 結構設計:趙剛,李芳芳,張文傑
  • 機電總負責:毛紅衛
  • 給排水設計:婁璽明,伍怡芳,馬果
  • 電氣設計:李廣賓,戴旭光,林惠萍
  • 暖通設計:李志勇,尹世永,倪思梅,馬輝
  • 景觀設計:葉鬱
  • 室內設計:戴曦玲
  • 照明設計:李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