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生:某交易所發起投票上幣,平臺有修改數據的可能性

胡震生 數字貨幣 責任編輯:Shawn 2018-07-25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2.jpg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2.jpg

3.jpg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2.jpg

3.jpg

4.jpg

胡震生補充道,我們不能混淆我們的目標,誤把手段當目標,這裡就額外衍生幾個核心問題,為什麼要公開賬務,以及什麼樣的賬務要公開和公開的賬務解決了什麼問題。

胡震生:什麼樣的財務要公開,簡單講,具有錢和價值的。財務公開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而去中心化只是改變了生產力,某種程度上還降低了生產力,降低了生產效率。去中心化沒有改變本質,只有效率,所以沒有革命。改變了生產關係才是徹底的革命。如果能量化程序員的代碼價值,那世界首富就不是比爾蓋茨,他因為賬務不公開而獲得的財富應該轉移給真正有貢獻的程序員手裡,在這種場景下就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乃至到公司的組織形態,包括利益分配等。

現在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設計的積分幣是圍繞老的商業理念設計的,例如用戶的時長使用頻率等,用的越多,我就給你越多的幣獎勵,看上去和挖礦很像。這些沒有和價值形成直接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並以此設計一套算法、記賬方法來發幣獎勵,它的基石是錯誤的。所以上面的激勵機制乃至工作量證明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公開的不是“賬務”,所以是不是中心不重要,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公開必要的賬務信息才是核心,其他的都是具體實現手段。區塊鏈乃至圍繞它的相關技術革命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賬務公開導致的生產關係的改變才是目的。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2.jpg

3.jpg

4.jpg

胡震生補充道,我們不能混淆我們的目標,誤把手段當目標,這裡就額外衍生幾個核心問題,為什麼要公開賬務,以及什麼樣的賬務要公開和公開的賬務解決了什麼問題。

胡震生:什麼樣的財務要公開,簡單講,具有錢和價值的。財務公開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而去中心化只是改變了生產力,某種程度上還降低了生產力,降低了生產效率。去中心化沒有改變本質,只有效率,所以沒有革命。改變了生產關係才是徹底的革命。如果能量化程序員的代碼價值,那世界首富就不是比爾蓋茨,他因為賬務不公開而獲得的財富應該轉移給真正有貢獻的程序員手裡,在這種場景下就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乃至到公司的組織形態,包括利益分配等。

現在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設計的積分幣是圍繞老的商業理念設計的,例如用戶的時長使用頻率等,用的越多,我就給你越多的幣獎勵,看上去和挖礦很像。這些沒有和價值形成直接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並以此設計一套算法、記賬方法來發幣獎勵,它的基石是錯誤的。所以上面的激勵機制乃至工作量證明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公開的不是“賬務”,所以是不是中心不重要,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公開必要的賬務信息才是核心,其他的都是具體實現手段。區塊鏈乃至圍繞它的相關技術革命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賬務公開導致的生產關係的改變才是目的。

5.jpg

所以一個優秀的區塊鏈項目應該圍繞著在其業務場景下公開什麼樣的賬務,導致生產者和消費者產生了什麼樣的生產關係的改變,老的生產關係下用戶是不是因為賬務黑箱而產生了巨大的痛點。完整完美的解決了上述核心關鍵點的才是一個優秀的基於區塊鏈的項目和產品。

張淵斐提問道:財務公開中沒有和價值形成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相應的激勵機制證明是錯誤的,這裡的“價值”如何定義?這個“錯誤”有沒有什麼場景可以證偽?

胡震生: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價值千差萬別這個和用戶的核心痛點相關。關於“錯誤的”證偽,例如直播環境下的去中心化,不是目標。是因為中心可以隨意修改用戶的消費記錄以及圍繞記錄產生的有“價值”的等級,所以通過去中心化,利用賬務公開、智能合約等手段實現不可篡改的消費記錄和基於此的消費等級。而這些在直播場景下,是很多用戶的痛點,他們很在意高等級用戶是不是證明了他們具備相應的財務實力。

舉個反面例子,最近某交易發起了投票上幣的活動,以幣的多少排名以確定上幣順序,沒有把投票的地址公開,只公佈了投票結果也沒有利用開源的智能合約來公佈簡單的投票算法,以此形成的投票結果。我作為參與方認為平臺有修改數據的驅動力和可能性,賬務不公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工作量證明就變得沒有意義,也就不是一個優秀的區塊鏈項目。這是一種業務場景舉例。

第三個問題:當下環境是先發幣還是先落地業務?

胡震生:我認為這個判斷有以下幾個主要變量。

第一團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到具體業務上線乃至一定的營運數據,然後再上交易所,以產生流動性。

第二個變量交易所上幣的時間窗口和運營成本。

我們首先定義發幣,大部分token都是基於以太坊的ERC20協議生產的,這個可以隨時發隨時生成沒有任何成本,但是沒有任何價值。

核心是怎麼賦予價值,大概有幾個核心手段,第一在具體業務場景下使用,第二通過白皮書向相信它未來會具備對應價值的數字貨幣以獲取對應的運營資金,第三登陸交易所,以獲得數字貨幣的流通性,放大價值。這個賦予價值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發幣。

如果以上交易所為目標的發幣,是有對應的成本和窗口期的,我認為以後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基本判斷是每年翻一倍,直到追平中小板乃至A股的上市成本,所以團隊要衡量自己的投入產出比。現在全球交易所流通的幣種大概1400個,預計在2萬到10萬個達到飽和,或者說關注度飽和。如果能快速且短期的上線業務以獲得更低的發行成本和更高的發行價格或許是當下市場的最佳選擇。

第四個問題:適合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業務場景有哪些特徵?

胡震生: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也比較難。區塊鏈有很多技術革命的點,對應一些具體的業務痛點,財務公開是核心,通常基於一個技術點來解決具體的業務痛點都是很偉大的革命,如果能多個技術點疊加,同時解決具體的業務,那是幾乎完美的區塊鏈項目,現在看只有比特幣、以太坊等底層協議能運用到比較多的技術革新,大多數業務都圍繞著一個痛點和一個技術革命實現。財務公開、不可篡改、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些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而利用上述技術去改造現有業務,需要對現在業務乃至用戶痛點有非常深入的理解,這部分非常難。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2.jpg

3.jpg

4.jpg

胡震生補充道,我們不能混淆我們的目標,誤把手段當目標,這裡就額外衍生幾個核心問題,為什麼要公開賬務,以及什麼樣的賬務要公開和公開的賬務解決了什麼問題。

胡震生:什麼樣的財務要公開,簡單講,具有錢和價值的。財務公開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而去中心化只是改變了生產力,某種程度上還降低了生產力,降低了生產效率。去中心化沒有改變本質,只有效率,所以沒有革命。改變了生產關係才是徹底的革命。如果能量化程序員的代碼價值,那世界首富就不是比爾蓋茨,他因為賬務不公開而獲得的財富應該轉移給真正有貢獻的程序員手裡,在這種場景下就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乃至到公司的組織形態,包括利益分配等。

現在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設計的積分幣是圍繞老的商業理念設計的,例如用戶的時長使用頻率等,用的越多,我就給你越多的幣獎勵,看上去和挖礦很像。這些沒有和價值形成直接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並以此設計一套算法、記賬方法來發幣獎勵,它的基石是錯誤的。所以上面的激勵機制乃至工作量證明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公開的不是“賬務”,所以是不是中心不重要,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公開必要的賬務信息才是核心,其他的都是具體實現手段。區塊鏈乃至圍繞它的相關技術革命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賬務公開導致的生產關係的改變才是目的。

5.jpg

所以一個優秀的區塊鏈項目應該圍繞著在其業務場景下公開什麼樣的賬務,導致生產者和消費者產生了什麼樣的生產關係的改變,老的生產關係下用戶是不是因為賬務黑箱而產生了巨大的痛點。完整完美的解決了上述核心關鍵點的才是一個優秀的基於區塊鏈的項目和產品。

張淵斐提問道:財務公開中沒有和價值形成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相應的激勵機制證明是錯誤的,這裡的“價值”如何定義?這個“錯誤”有沒有什麼場景可以證偽?

胡震生: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價值千差萬別這個和用戶的核心痛點相關。關於“錯誤的”證偽,例如直播環境下的去中心化,不是目標。是因為中心可以隨意修改用戶的消費記錄以及圍繞記錄產生的有“價值”的等級,所以通過去中心化,利用賬務公開、智能合約等手段實現不可篡改的消費記錄和基於此的消費等級。而這些在直播場景下,是很多用戶的痛點,他們很在意高等級用戶是不是證明了他們具備相應的財務實力。

舉個反面例子,最近某交易發起了投票上幣的活動,以幣的多少排名以確定上幣順序,沒有把投票的地址公開,只公佈了投票結果也沒有利用開源的智能合約來公佈簡單的投票算法,以此形成的投票結果。我作為參與方認為平臺有修改數據的驅動力和可能性,賬務不公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工作量證明就變得沒有意義,也就不是一個優秀的區塊鏈項目。這是一種業務場景舉例。

第三個問題:當下環境是先發幣還是先落地業務?

胡震生:我認為這個判斷有以下幾個主要變量。

第一團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到具體業務上線乃至一定的營運數據,然後再上交易所,以產生流動性。

第二個變量交易所上幣的時間窗口和運營成本。

我們首先定義發幣,大部分token都是基於以太坊的ERC20協議生產的,這個可以隨時發隨時生成沒有任何成本,但是沒有任何價值。

核心是怎麼賦予價值,大概有幾個核心手段,第一在具體業務場景下使用,第二通過白皮書向相信它未來會具備對應價值的數字貨幣以獲取對應的運營資金,第三登陸交易所,以獲得數字貨幣的流通性,放大價值。這個賦予價值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發幣。

如果以上交易所為目標的發幣,是有對應的成本和窗口期的,我認為以後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基本判斷是每年翻一倍,直到追平中小板乃至A股的上市成本,所以團隊要衡量自己的投入產出比。現在全球交易所流通的幣種大概1400個,預計在2萬到10萬個達到飽和,或者說關注度飽和。如果能快速且短期的上線業務以獲得更低的發行成本和更高的發行價格或許是當下市場的最佳選擇。

第四個問題:適合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業務場景有哪些特徵?

胡震生: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也比較難。區塊鏈有很多技術革命的點,對應一些具體的業務痛點,財務公開是核心,通常基於一個技術點來解決具體的業務痛點都是很偉大的革命,如果能多個技術點疊加,同時解決具體的業務,那是幾乎完美的區塊鏈項目,現在看只有比特幣、以太坊等底層協議能運用到比較多的技術革新,大多數業務都圍繞著一個痛點和一個技術革命實現。財務公開、不可篡改、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些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而利用上述技術去改造現有業務,需要對現在業務乃至用戶痛點有非常深入的理解,這部分非常難。

6.jpg

第五個問題:生產關係型的產品和古典互聯網產品,您認為有什麼不同點嗎?

胡震生:核心點是業務價值的轉移,傳統互聯網公司的核心驅動力是利益最大化,中心化思維,收入利潤分配產生分紅導致股價上升,將價值轉移給股東投資人。基於區塊鏈的項目,賬務公開透明,工作量證明公開透明,通過智能合約機器執行等手段將價值轉移給生態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將中心乃至中介對價值的影響降到最低,把對應的價值返還給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按照傳統的估值模型來看,這家企業可能是虧損的,沒有利潤的,甚至沒有公司實體。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工作量證明和獎勵機制獲得了代幣獎勵及對應的服務,他們獲取了最大的價值,團隊也通過持有代幣或者類似的工作量證明獲得獎勵,這家企業可能在財務模型上是虧損的和它的代幣價值之間沒有對應關係。

第六個問題:當一個公司issue tokens時,比如公司留存百分之10到30的tokens, 但這些tokens是屬於公司所有的shareholders的(即按股份比例,如果公司留了百分之30的tokens, 你擁有公司百分之10的股份,你擁有百分之3的tokens), 還是大多數留存的tokens留給管理團隊的?如果後者is the case, 那麼non-management shareholders和token-owning management team不是會有嚴重的利益衝突?因為token-holding management可以以回收tokens作為收入的payment, 然後cancel回收的tokens, 這樣增加的value會全部accumulate到token owners那怎麼解決團隊管理風險?

胡震生:回答下這個長長的問題。首先應該是認賭服輸,股權投資對應的就是利潤,就是股權投資投的就是股權,如果這家公司沒有利潤 那就沒有獲得相應的股權溢價激勵。代幣類似於一家公司生產的古董法拉利,這輛汽車因為限量版導致了溢價,這和公司的利潤之間沒有直接對應關係,投資股權的承擔股權的風險和收益。投資代幣的獲得代幣的風險和收益,這是兩個投資承擔不同的風險和收益。所以現在的團隊更流行贈送一部分代筆給股東,因為他們的錢是初期生成代幣的成本。但是彼此之間的風險和收益沒有邏輯對應關係,核心是贈送。

第七個問題:有關幣的估值模型的思考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拿交易所舉例,例如交易所把手續費代幣化,雖然今天的交易所因為技術問題產生的中心化解決方案有賬務無法完全公開透明等不區塊鏈的做法,但這是技術方案和估值模型舉例之間沒有關係。

例如某交易所一年的手續費是1000萬美金,它現在把手續費代幣化或者說憑證化,沒有它發行的代幣或者說數字憑證,你無法進行交易,那這些數字憑證的價值很容易計算,發幣對應的手續費產生的收入扣運營成本也就是利潤價值轉移到了代幣這個載體,這個時候代幣的總體價值就等於其未來運營時間內產生利潤的總和,因為交易所的代幣是在早期生成且數量恆久不變或者說因為摩擦機制而逐年減少,所以隨著交易所運營時間的累積這部分價值逐漸轉化到代幣這個載體上,這是代幣的內在價值因為交易所把利潤的價值轉移了,它也提供了對應的服務,維護交易所的運營成本是這個幣的生成成本所以代幣是有成本的。

因為要提供對應的服務給用戶,這個有內在價值的代幣到交易所交易獲得流動性帶來的溢價和損失,例如通過計算比特幣乃至其他數字貨幣的價值波動曲線以換得市場的波動值,這種波動計算有很多公式。巴菲特就有經典的巴菲特指數,有個簡單的模型我們拿來參考,例如把主流幣價的70日均價作為市場的波動軸心,通過幣價的震盪計算出市場的波動曲線百分比,然後再套用到交易所發行的幣價上計算出幣的波動區間,這時候交易所的利潤年數就等於傳統估值模型的市盈率,就算的出來這個幣的溢價率。這個的核心思路是代幣是有價值和成本乃至估值模型的,因為發行方要提供對應的服務給代幣持有者,共識也是有計算公式的。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有“三點鐘”,後繼“凌晨無眠”。過完年的這幾天,區塊鏈可謂風雲變幻,26日人民日報發佈整版文章討論區塊鏈,27日,BTC暴漲8%,區塊鏈儼然已成為全民參與討論的話題。

昨天晚上,SHOW的CEO老胡就又加班熬夜通宵分享“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為主題的內容,可以說滿滿都是乾貨!甚至連知名明星投資人黃曉明黃教主都申請入群了。

看“胡教主”和“黃教主”是如何交流碰撞的!

1.jpg

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昨晚的主題分享者是胡震生,Show.One秀幣CEO。微拍聯合創始人及CEO,前花椒直播CEO。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清華、映客、花椒、微拍等核心成員。他翻譯的中文比特幣白皮書是質量最好的,另一個是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其對於區塊鏈有著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其創立的秀幣項目獲得了李笑來、薛蠻子、趙東、林嘉鵬等眾多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昨晚的分享價值千萬,可謂區塊鏈界和幣圈的一場盛宴。

胡震生的分享全是滿滿的乾貨,主題是回答具體的問題和方法,分享實操的經驗和心得,圍繞著基於區塊鏈技術和理念的商業設計及落地方面的探討和交流。此言一出,立即引爆全場。

鑑於篇幅有限,本次分享將分為上下輯發佈。以下內容由綠狗網記錄編輯,來自凌晨無眠區塊鏈的智慧碰撞(上)。

首先,胡震生分享了關於他從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先生那裡學習來的“得道”。

胡震生:當時乃至現在資深幣圈人士經常會把區塊鏈理解為去中心化,這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也不是用戶的痛點。賬務公開才是目標,去中心化只是實現其的手段之一,也不是必要手段。所以區塊鏈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是賬務公開,為了實現賬務公開,就需要給參與記賬的人以激勵,工作量證明是激勵機制的一種計算方式,同時工作量證明也需要賬務公開,以此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關係。財務公開--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是區塊鏈核心理念的基石。這裡沒有去中心化等其他具體實現的方法和手段。

說到這裡,群友們已然熱情高漲,紛紛點贊。

2.jpg

3.jpg

4.jpg

胡震生補充道,我們不能混淆我們的目標,誤把手段當目標,這裡就額外衍生幾個核心問題,為什麼要公開賬務,以及什麼樣的賬務要公開和公開的賬務解決了什麼問題。

胡震生:什麼樣的財務要公開,簡單講,具有錢和價值的。財務公開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而去中心化只是改變了生產力,某種程度上還降低了生產力,降低了生產效率。去中心化沒有改變本質,只有效率,所以沒有革命。改變了生產關係才是徹底的革命。如果能量化程序員的代碼價值,那世界首富就不是比爾蓋茨,他因為賬務不公開而獲得的財富應該轉移給真正有貢獻的程序員手裡,在這種場景下就徹底改變了生產關係乃至到公司的組織形態,包括利益分配等。

現在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設計的積分幣是圍繞老的商業理念設計的,例如用戶的時長使用頻率等,用的越多,我就給你越多的幣獎勵,看上去和挖礦很像。這些沒有和價值形成直接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並以此設計一套算法、記賬方法來發幣獎勵,它的基石是錯誤的。所以上面的激勵機制乃至工作量證明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公開的不是“賬務”,所以是不是中心不重要,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公開必要的賬務信息才是核心,其他的都是具體實現手段。區塊鏈乃至圍繞它的相關技術革命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賬務公開導致的生產關係的改變才是目的。

5.jpg

所以一個優秀的區塊鏈項目應該圍繞著在其業務場景下公開什麼樣的賬務,導致生產者和消費者產生了什麼樣的生產關係的改變,老的生產關係下用戶是不是因為賬務黑箱而產生了巨大的痛點。完整完美的解決了上述核心關鍵點的才是一個優秀的基於區塊鏈的項目和產品。

張淵斐提問道:財務公開中沒有和價值形成對應關係的日誌記錄公開化,相應的激勵機制證明是錯誤的,這裡的“價值”如何定義?這個“錯誤”有沒有什麼場景可以證偽?

胡震生: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價值千差萬別這個和用戶的核心痛點相關。關於“錯誤的”證偽,例如直播環境下的去中心化,不是目標。是因為中心可以隨意修改用戶的消費記錄以及圍繞記錄產生的有“價值”的等級,所以通過去中心化,利用賬務公開、智能合約等手段實現不可篡改的消費記錄和基於此的消費等級。而這些在直播場景下,是很多用戶的痛點,他們很在意高等級用戶是不是證明了他們具備相應的財務實力。

舉個反面例子,最近某交易發起了投票上幣的活動,以幣的多少排名以確定上幣順序,沒有把投票的地址公開,只公佈了投票結果也沒有利用開源的智能合約來公佈簡單的投票算法,以此形成的投票結果。我作為參與方認為平臺有修改數據的驅動力和可能性,賬務不公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工作量證明就變得沒有意義,也就不是一個優秀的區塊鏈項目。這是一種業務場景舉例。

第三個問題:當下環境是先發幣還是先落地業務?

胡震生:我認為這個判斷有以下幾個主要變量。

第一團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到具體業務上線乃至一定的營運數據,然後再上交易所,以產生流動性。

第二個變量交易所上幣的時間窗口和運營成本。

我們首先定義發幣,大部分token都是基於以太坊的ERC20協議生產的,這個可以隨時發隨時生成沒有任何成本,但是沒有任何價值。

核心是怎麼賦予價值,大概有幾個核心手段,第一在具體業務場景下使用,第二通過白皮書向相信它未來會具備對應價值的數字貨幣以獲取對應的運營資金,第三登陸交易所,以獲得數字貨幣的流通性,放大價值。這個賦予價值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發幣。

如果以上交易所為目標的發幣,是有對應的成本和窗口期的,我認為以後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基本判斷是每年翻一倍,直到追平中小板乃至A股的上市成本,所以團隊要衡量自己的投入產出比。現在全球交易所流通的幣種大概1400個,預計在2萬到10萬個達到飽和,或者說關注度飽和。如果能快速且短期的上線業務以獲得更低的發行成本和更高的發行價格或許是當下市場的最佳選擇。

第四個問題:適合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業務場景有哪些特徵?

胡震生: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也比較難。區塊鏈有很多技術革命的點,對應一些具體的業務痛點,財務公開是核心,通常基於一個技術點來解決具體的業務痛點都是很偉大的革命,如果能多個技術點疊加,同時解決具體的業務,那是幾乎完美的區塊鏈項目,現在看只有比特幣、以太坊等底層協議能運用到比較多的技術革新,大多數業務都圍繞著一個痛點和一個技術革命實現。財務公開、不可篡改、激勵機制、工作量證明,這些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而利用上述技術去改造現有業務,需要對現在業務乃至用戶痛點有非常深入的理解,這部分非常難。

6.jpg

第五個問題:生產關係型的產品和古典互聯網產品,您認為有什麼不同點嗎?

胡震生:核心點是業務價值的轉移,傳統互聯網公司的核心驅動力是利益最大化,中心化思維,收入利潤分配產生分紅導致股價上升,將價值轉移給股東投資人。基於區塊鏈的項目,賬務公開透明,工作量證明公開透明,通過智能合約機器執行等手段將價值轉移給生態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將中心乃至中介對價值的影響降到最低,把對應的價值返還給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按照傳統的估值模型來看,這家企業可能是虧損的,沒有利潤的,甚至沒有公司實體。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工作量證明和獎勵機制獲得了代幣獎勵及對應的服務,他們獲取了最大的價值,團隊也通過持有代幣或者類似的工作量證明獲得獎勵,這家企業可能在財務模型上是虧損的和它的代幣價值之間沒有對應關係。

第六個問題:當一個公司issue tokens時,比如公司留存百分之10到30的tokens, 但這些tokens是屬於公司所有的shareholders的(即按股份比例,如果公司留了百分之30的tokens, 你擁有公司百分之10的股份,你擁有百分之3的tokens), 還是大多數留存的tokens留給管理團隊的?如果後者is the case, 那麼non-management shareholders和token-owning management team不是會有嚴重的利益衝突?因為token-holding management可以以回收tokens作為收入的payment, 然後cancel回收的tokens, 這樣增加的value會全部accumulate到token owners那怎麼解決團隊管理風險?

胡震生:回答下這個長長的問題。首先應該是認賭服輸,股權投資對應的就是利潤,就是股權投資投的就是股權,如果這家公司沒有利潤 那就沒有獲得相應的股權溢價激勵。代幣類似於一家公司生產的古董法拉利,這輛汽車因為限量版導致了溢價,這和公司的利潤之間沒有直接對應關係,投資股權的承擔股權的風險和收益。投資代幣的獲得代幣的風險和收益,這是兩個投資承擔不同的風險和收益。所以現在的團隊更流行贈送一部分代筆給股東,因為他們的錢是初期生成代幣的成本。但是彼此之間的風險和收益沒有邏輯對應關係,核心是贈送。

第七個問題:有關幣的估值模型的思考

胡震生:我最近的思考是如何對一個數字貨幣估值。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熟的估值模型和公司出現以對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對應的投資輔導。

拿交易所舉例,例如交易所把手續費代幣化,雖然今天的交易所因為技術問題產生的中心化解決方案有賬務無法完全公開透明等不區塊鏈的做法,但這是技術方案和估值模型舉例之間沒有關係。

例如某交易所一年的手續費是1000萬美金,它現在把手續費代幣化或者說憑證化,沒有它發行的代幣或者說數字憑證,你無法進行交易,那這些數字憑證的價值很容易計算,發幣對應的手續費產生的收入扣運營成本也就是利潤價值轉移到了代幣這個載體,這個時候代幣的總體價值就等於其未來運營時間內產生利潤的總和,因為交易所的代幣是在早期生成且數量恆久不變或者說因為摩擦機制而逐年減少,所以隨著交易所運營時間的累積這部分價值逐漸轉化到代幣這個載體上,這是代幣的內在價值因為交易所把利潤的價值轉移了,它也提供了對應的服務,維護交易所的運營成本是這個幣的生成成本所以代幣是有成本的。

因為要提供對應的服務給用戶,這個有內在價值的代幣到交易所交易獲得流動性帶來的溢價和損失,例如通過計算比特幣乃至其他數字貨幣的價值波動曲線以換得市場的波動值,這種波動計算有很多公式。巴菲特就有經典的巴菲特指數,有個簡單的模型我們拿來參考,例如把主流幣價的70日均價作為市場的波動軸心,通過幣價的震盪計算出市場的波動曲線百分比,然後再套用到交易所發行的幣價上計算出幣的波動區間,這時候交易所的利潤年數就等於傳統估值模型的市盈率,就算的出來這個幣的溢價率。這個的核心思路是代幣是有價值和成本乃至估值模型的,因為發行方要提供對應的服務給代幣持有者,共識也是有計算公式的。

7.jpg


文章原標題:【乾貨】胡震生:區塊鏈項目商業如何設計  原作者: Show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