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1576期 2018年應該說是俄海軍開始逐漸復甦的年份,這倒不是因為俄海軍準備造航母,而是這一點俄海軍接收了7艘戰艦,其中就包括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為什麼這艘護衛艦服役引發了外界關注,關鍵在於戈爾什科夫號應該說是俄海軍近幾年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戰艦。滿載排水量為4500噸,基本達到當前遠洋護衛艦的級別,艦首32單元魯道特垂髮裝置,可裝填32枚48N6防空導彈,或者全部換成9M100導彈,數量可達到128枚,一坑16枚9M100防空導彈。魯道特垂髮之後是16單元3R14 通用垂髮,可裝填多種反艦、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繼承蘇式戰艦的強大火力

戈爾什科夫號的防空、反艦、對地攻擊是樣樣精通,也繼承了蘇式戰艦火力強大的特點。反觀美軍3000噸級的LCS戰艦,垂髮數量遠遠不夠,反艦導彈只有8枚,基本上只要捱揍的份,難怪美海軍也打算不要了。

戈爾什科夫號的亮點在於四面5P-20K相控陣雷達,在4500噸級的護衛艦上安裝四面陣,也是當前非常流行的設計。不論是雷達系統還是火力,戈爾什科夫號也算得上頂尖水平,難怪美海軍對俄羅斯去年服役第一艘戈爾什科夫號倍加關注。根據俄海軍的復甦計劃,第一步是建造1000噸至2000噸級的小型護衛艦,比如21630型、20380型等,都是輕型護衛艦的代表作。尤其是21630型護衛艦,排水量僅為600多噸,卻安裝了8聯裝垂髮,可發射口徑NK巡航導彈。

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從某種意義上看,21630型應該才是真正的瀕海戰鬥艦,在瀕海海域作戰,並且發起對地攻擊。俄海軍第二步的核心正是戈爾什科夫號這樣的遠洋護衛艦,噸位在4000噸以上,也算是主流遠洋護衛艦的噸位。戈爾什科夫號和054A護衛艦各有千秋,054A側重性價比,需要大量生產,也就沒有四面陣。但垂髮數量是夠了,32單元通用垂髮可全部裝填反艦導彈,火力也是非常強悍。戈爾什科夫號則是綜合作戰能力突出,且在同級別護衛艦中也是首屈一指。

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被烏克蘭卡脖子

唯一的問題在於俄羅斯的發動機被烏克蘭卡著,只能自研M90FR燃氣渦輪,以取代烏克蘭曙光生產聯合體的燃氣輪機。同時,戈爾什科夫號的雷達、垂髮等都存在一些問題,共同導致了戈爾什科夫號從2006年下水,直到2018年才服役。如果戈爾什科夫號在2010年左右能夠服役,如今也有9年的時間積累,俄海軍至少能夠獲得9至10艘像樣的遠洋護衛艦,但直到今天也才一艘。

開工12年終於建成服役,四千噸護衛艦不會造其實也不止美海軍一家

俄海軍不會造4000噸級護衛艦,美軍也未能倖免,瀕海戰鬥艦項目已經被宣判了失敗,已經建成的瀕海戰鬥艦開始研究如何進行改進,滿足未來海戰的基礎條件。頭條號三體軍事獨家,有且只有發頭條號,若在其他平臺出現均為未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