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第一節 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我們知道,胡適的父親,在年齡上比他的母親大32歲,一般是有代溝的,不可能有什麼溝通交流,可是胡適母親,卻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母親為什麼要崇拜丈夫?

1.胡適的母親

胡適的母親,名字叫馮順弟,1889年,16歲的馮順弟與48歲的胡傳結婚,這是胡傳第三次入洞房。然而,在兒子胡適3歲零8個月時,他的丈夫病故。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馮順弟當時還只有22歲多2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也就是說馮順弟沒有到23歲就守寡。

2.胡適的父親

胡適的父親 ,名字叫胡傳,生於1841年,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24歲時,進學為秀才,接著為中舉而攻讀,無奈初次應試就名落孫山。科舉取士之路走得頗不順暢,後來他又對中國邊疆地理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加上潛心好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充當幕僚之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被派往上海,任淞滬釐卡總巡,並且獲得“能吏”之稱;一生娶妻三次,前兩任妻子先後病故後,與比他小32歲的馮順弟結婚,這就是胡適的生母。

3.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古人云: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古人云: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第一節 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我們知道,胡適的父親,在年齡上比他的母親大32歲,一般是有代溝的,不可能有什麼溝通交流,可是胡適母親,卻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母親為什麼要崇拜丈夫?

1.胡適的母親

胡適的母親,名字叫馮順弟,1889年,16歲的馮順弟與48歲的胡傳結婚,這是胡傳第三次入洞房。然而,在兒子胡適3歲零8個月時,他的丈夫病故。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馮順弟當時還只有22歲多2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也就是說馮順弟沒有到23歲就守寡。

2.胡適的父親

胡適的父親 ,名字叫胡傳,生於1841年,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24歲時,進學為秀才,接著為中舉而攻讀,無奈初次應試就名落孫山。科舉取士之路走得頗不順暢,後來他又對中國邊疆地理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加上潛心好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充當幕僚之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被派往上海,任淞滬釐卡總巡,並且獲得“能吏”之稱;一生娶妻三次,前兩任妻子先後病故後,與比他小32歲的馮順弟結婚,這就是胡適的生母。

3.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古人云: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古人云: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古人云: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是的,“男人無志,家道不興。,把財趕走”,“男人的志,女人的柔”是夫妻和諧的核心密碼,如此,夫妻之間才能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胡適的父親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

我們看,本來是丈夫做的事情,不過,丈夫忘記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胡適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妻子,這樣的母親。

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做丈夫的學生,做丈夫“助教”,做孩子的“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丈夫去世的時候,她沒有埋三怨四,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胡適父親的早亡,這些使胡適母親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要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能夠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出息,將來才能夠有所依靠。

儘管胡適的母親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在胡適母親心裡,丈夫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她對丈夫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不具體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這是胡適母親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要知道,在胡適父親去世以後,這個繼續開始了終身守寡的女人的日子是非常的艱辛,那麼,她為什麼這樣?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第二節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與母親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在這段胡適的童年時光裡,母親的言傳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實了胡適的啟蒙根基,可是,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在《四十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鄉教育”中提到“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當時還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她在人生的途路上還剛剛邁開幾步,剛剛嚐到一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這是一箇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這23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過於許多親人的相繼死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孃家,共死去七個親人:

1904年三子胡洪死。

1905年父馮振爽死。

1909年妹馮玉英死。

弟馮誠厚死。

1915年長女胡大菊死。

長子胡洪駿死。

1917年長孫胡思明死。(馮順弟 百度百科)

同時,她還要面對她孃家那邊各種各樣的困難……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呢?

就因為有她親生的一點骨血──她惟一的兒子胡適。開始了終身守寡生活。馮順弟與胡適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

只因為這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為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並掙扎著熬過了23年!

馮順弟仁慈而質樸,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寧願自己委屈也不願弄得家庭不和。

胡適的母親終身守寡、含辛茹苦,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

於是,胡適母親有了“將全家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既然如此,那麼,一個掙扎著熬過了23年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胡適母親,教子的密碼是什麼?

第三節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之密碼

胡適母親,儘管是不識大字一個的農村女子,但她知道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胡適說“我在這9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但這9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1.母親:如何教子識字?

從古到今,很多成功人從小就識字非常的多,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名人和傳奇人物從小就刻苦學習,從前的幼兒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從識字開始,望子成龍,識字啟蒙。

我們知道胡適的母親是不識字的。

為什麼說胡適母親教子識字?

胡適的父母婚後感情不錯,胡適的父親或許是老來得子,非常高興,常常在下班之餘,在忙碌的官場之外,胡傳可是親手剪下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下一些楷書漢字,然後,就“上課”了。

胡傳如何“上課”?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第一節 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我們知道,胡適的父親,在年齡上比他的母親大32歲,一般是有代溝的,不可能有什麼溝通交流,可是胡適母親,卻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母親為什麼要崇拜丈夫?

1.胡適的母親

胡適的母親,名字叫馮順弟,1889年,16歲的馮順弟與48歲的胡傳結婚,這是胡傳第三次入洞房。然而,在兒子胡適3歲零8個月時,他的丈夫病故。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馮順弟當時還只有22歲多2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也就是說馮順弟沒有到23歲就守寡。

2.胡適的父親

胡適的父親 ,名字叫胡傳,生於1841年,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24歲時,進學為秀才,接著為中舉而攻讀,無奈初次應試就名落孫山。科舉取士之路走得頗不順暢,後來他又對中國邊疆地理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加上潛心好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充當幕僚之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被派往上海,任淞滬釐卡總巡,並且獲得“能吏”之稱;一生娶妻三次,前兩任妻子先後病故後,與比他小32歲的馮順弟結婚,這就是胡適的生母。

3.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古人云: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古人云: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古人云: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是的,“男人無志,家道不興。,把財趕走”,“男人的志,女人的柔”是夫妻和諧的核心密碼,如此,夫妻之間才能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胡適的父親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

我們看,本來是丈夫做的事情,不過,丈夫忘記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胡適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妻子,這樣的母親。

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做丈夫的學生,做丈夫“助教”,做孩子的“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丈夫去世的時候,她沒有埋三怨四,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胡適父親的早亡,這些使胡適母親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要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能夠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出息,將來才能夠有所依靠。

儘管胡適的母親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在胡適母親心裡,丈夫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她對丈夫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不具體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這是胡適母親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要知道,在胡適父親去世以後,這個繼續開始了終身守寡的女人的日子是非常的艱辛,那麼,她為什麼這樣?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第二節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與母親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在這段胡適的童年時光裡,母親的言傳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實了胡適的啟蒙根基,可是,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在《四十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鄉教育”中提到“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當時還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她在人生的途路上還剛剛邁開幾步,剛剛嚐到一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這是一箇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這23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過於許多親人的相繼死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孃家,共死去七個親人:

1904年三子胡洪死。

1905年父馮振爽死。

1909年妹馮玉英死。

弟馮誠厚死。

1915年長女胡大菊死。

長子胡洪駿死。

1917年長孫胡思明死。(馮順弟 百度百科)

同時,她還要面對她孃家那邊各種各樣的困難……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呢?

就因為有她親生的一點骨血──她惟一的兒子胡適。開始了終身守寡生活。馮順弟與胡適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

只因為這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為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並掙扎著熬過了23年!

馮順弟仁慈而質樸,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寧願自己委屈也不願弄得家庭不和。

胡適的母親終身守寡、含辛茹苦,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

於是,胡適母親有了“將全家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既然如此,那麼,一個掙扎著熬過了23年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胡適母親,教子的密碼是什麼?

第三節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之密碼

胡適母親,儘管是不識大字一個的農村女子,但她知道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胡適說“我在這9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但這9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1.母親:如何教子識字?

從古到今,很多成功人從小就識字非常的多,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名人和傳奇人物從小就刻苦學習,從前的幼兒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從識字開始,望子成龍,識字啟蒙。

我們知道胡適的母親是不識字的。

為什麼說胡適母親教子識字?

胡適的父母婚後感情不錯,胡適的父親或許是老來得子,非常高興,常常在下班之餘,在忙碌的官場之外,胡傳可是親手剪下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下一些楷書漢字,然後,就“上課”了。

胡傳如何“上課”?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傳的這個“上課”,其實,就是識字啟蒙教育,他不光是對兒子實施教育,還對他的妻子也實施教育。

於是,胡傳對妻子與兒子開始了他有趣有益的“教書先生”業餘生活。

父親做“教師”,母親做“助教”或“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胡適的母親自小生活在農村,完全是目不識丁,但是對於讀書識字,她非常努力,一年後,比兒子認識的漢字還多。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丈夫父親是教書先生,妻子兒子是學生,而妻子又是母親和助教,協助丈夫輔導兒子。這樣的家庭教育,真是快快樂樂,父母與孩子,其樂融融,家庭幸福,丈夫還盡享天倫之樂。

這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家庭。

我們看,丈夫胡傳在下班的夜晚,不賭博、不喝酒,不吹牛,一家3口人圍坐在書桌旁,胡傳一邊讀,兒子和母親一邊跟著亦讀亦寫。偶爾,兒子還和母親來比賽,看誰記得多、寫得好,然後聽50多歲的丈夫或老父親,每人再發一個大紅花。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書香氛圍,使得胡適願意與書為伴,使得胡適在不到4歲進入私塾讀書時,已經認得近1000字,並且感覺讀書不累。在胡適讀私塾的年代,不大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與這樣的教育有關;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胡適愛讀書的好習慣。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後,胡適母親已經認識了近1000個漢字,兒子胡適也認識了700多個漢字。

看,這是什麼教育?

這是既是榜樣教育,還是混齡教育!

這是既是言傳教育,還是身教教育!!

這是既是境教教育!還是自我教育!!

我們知道——

榜樣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

混齡教育,適合於一切教育,讓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身教不如自我教育。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良好的教育環境與自我教育的習慣,在孩子成長敏感期和教育關鍵期發揮她的潛能!

胡適的成就,恰恰說明——

家長,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人!

家長,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就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家庭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我教育的習慣從來源於那些良好習慣?

首先,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母親是如何培養兒子良好習慣?

2.母親:如何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的母親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的父親去世之時,要求馮氏督促胡適讀書。

下面是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到——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我們看,胡適在寫母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天剛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許“我”養成睡懶覺的習慣;醒來後看“我”清醒了,就幫“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誤的地方。

胡適的母親,雖然,不識字。卻很識事,她不可能知道“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不過,她卻知道如何及時幫助孩子總結得失的重要。

胡適母親為什麼把教育孩子的時間選擇在早晨?現在看起來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心理學的,我們看,如果當天犯了什麼錯,家長當時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對批評,孩子很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那麼,待第二天睡了一晚上了,事也過了,孩子的氣也消了,這時候,家長在心平氣和地說孩子幾句,如何如何?一般的說孩子是能夠聽得進去;此外,早晨剛起床就接受了媽媽的提醒教育,這一整天對於孩子來說,做事就會特別小心謹慎,不要再犯昨天的錯誤。

再,就是題外話,現在有自己上學的孩子,父母非常心疼孩子,讓孩子往往睡到自然醒,這是錯誤的教育理念。

寫的這裡,我想起了奧巴馬的媽媽,在離婚以後也是每天四點就叫兒子起床,然後教他三個小時的英文,然後奧巴馬再去學校接受當地教育,媽媽還要去上班。

我們看——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教育自己的兒子三個小時,一週連續五天,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和付出?

奧巴馬的媽媽,是否看了胡適母親教子密碼,向胡適母親學習。

不過,下面胡適母親“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的教子密碼,奧巴馬的媽媽是也是一個實踐的應用者。

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3.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若此話為真,那麼,胡適先生背後的女人,應當是他的母親馮順弟。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主要是胡適母親的“崇夫教子”。

胡適母親從小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偉大形象!

為了子承父業,她對兒子管教很嚴。她常對兒子述說他父親的種種好處,叮嚀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在她的心裡,丈夫胡傳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看到沒有,馮順弟雖說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6年多的時光,但她對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體投地。

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具體不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胡適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且,還在孩子心田中播種的父親的英雄形象,鼓勵兒子向你父親學習,從而,激發兒子的上進心、求知慾。

除此以外,胡適母親是非常尊師。

那麼,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4.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縱觀胡適的成長曆程,他自幼年識字啟蒙到勤奮苦讀,學有所成,如他所言“不覺得讀書是苦事”。

關鍵因素是什麼?

那就是,胡適母親尊師重教?

尊師重教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範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等等。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

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第一節 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我們知道,胡適的父親,在年齡上比他的母親大32歲,一般是有代溝的,不可能有什麼溝通交流,可是胡適母親,卻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母親為什麼要崇拜丈夫?

1.胡適的母親

胡適的母親,名字叫馮順弟,1889年,16歲的馮順弟與48歲的胡傳結婚,這是胡傳第三次入洞房。然而,在兒子胡適3歲零8個月時,他的丈夫病故。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馮順弟當時還只有22歲多2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也就是說馮順弟沒有到23歲就守寡。

2.胡適的父親

胡適的父親 ,名字叫胡傳,生於1841年,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24歲時,進學為秀才,接著為中舉而攻讀,無奈初次應試就名落孫山。科舉取士之路走得頗不順暢,後來他又對中國邊疆地理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加上潛心好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充當幕僚之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被派往上海,任淞滬釐卡總巡,並且獲得“能吏”之稱;一生娶妻三次,前兩任妻子先後病故後,與比他小32歲的馮順弟結婚,這就是胡適的生母。

3.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古人云: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古人云: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古人云: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是的,“男人無志,家道不興。,把財趕走”,“男人的志,女人的柔”是夫妻和諧的核心密碼,如此,夫妻之間才能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胡適的父親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

我們看,本來是丈夫做的事情,不過,丈夫忘記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胡適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妻子,這樣的母親。

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做丈夫的學生,做丈夫“助教”,做孩子的“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丈夫去世的時候,她沒有埋三怨四,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胡適父親的早亡,這些使胡適母親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要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能夠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出息,將來才能夠有所依靠。

儘管胡適的母親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在胡適母親心裡,丈夫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她對丈夫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不具體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這是胡適母親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要知道,在胡適父親去世以後,這個繼續開始了終身守寡的女人的日子是非常的艱辛,那麼,她為什麼這樣?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第二節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與母親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在這段胡適的童年時光裡,母親的言傳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實了胡適的啟蒙根基,可是,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在《四十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鄉教育”中提到“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當時還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她在人生的途路上還剛剛邁開幾步,剛剛嚐到一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這是一箇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這23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過於許多親人的相繼死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孃家,共死去七個親人:

1904年三子胡洪死。

1905年父馮振爽死。

1909年妹馮玉英死。

弟馮誠厚死。

1915年長女胡大菊死。

長子胡洪駿死。

1917年長孫胡思明死。(馮順弟 百度百科)

同時,她還要面對她孃家那邊各種各樣的困難……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呢?

就因為有她親生的一點骨血──她惟一的兒子胡適。開始了終身守寡生活。馮順弟與胡適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

只因為這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為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並掙扎著熬過了23年!

馮順弟仁慈而質樸,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寧願自己委屈也不願弄得家庭不和。

胡適的母親終身守寡、含辛茹苦,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

於是,胡適母親有了“將全家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既然如此,那麼,一個掙扎著熬過了23年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胡適母親,教子的密碼是什麼?

第三節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之密碼

胡適母親,儘管是不識大字一個的農村女子,但她知道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胡適說“我在這9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但這9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1.母親:如何教子識字?

從古到今,很多成功人從小就識字非常的多,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名人和傳奇人物從小就刻苦學習,從前的幼兒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從識字開始,望子成龍,識字啟蒙。

我們知道胡適的母親是不識字的。

為什麼說胡適母親教子識字?

胡適的父母婚後感情不錯,胡適的父親或許是老來得子,非常高興,常常在下班之餘,在忙碌的官場之外,胡傳可是親手剪下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下一些楷書漢字,然後,就“上課”了。

胡傳如何“上課”?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傳的這個“上課”,其實,就是識字啟蒙教育,他不光是對兒子實施教育,還對他的妻子也實施教育。

於是,胡傳對妻子與兒子開始了他有趣有益的“教書先生”業餘生活。

父親做“教師”,母親做“助教”或“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胡適的母親自小生活在農村,完全是目不識丁,但是對於讀書識字,她非常努力,一年後,比兒子認識的漢字還多。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丈夫父親是教書先生,妻子兒子是學生,而妻子又是母親和助教,協助丈夫輔導兒子。這樣的家庭教育,真是快快樂樂,父母與孩子,其樂融融,家庭幸福,丈夫還盡享天倫之樂。

這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家庭。

我們看,丈夫胡傳在下班的夜晚,不賭博、不喝酒,不吹牛,一家3口人圍坐在書桌旁,胡傳一邊讀,兒子和母親一邊跟著亦讀亦寫。偶爾,兒子還和母親來比賽,看誰記得多、寫得好,然後聽50多歲的丈夫或老父親,每人再發一個大紅花。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書香氛圍,使得胡適願意與書為伴,使得胡適在不到4歲進入私塾讀書時,已經認得近1000字,並且感覺讀書不累。在胡適讀私塾的年代,不大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與這樣的教育有關;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胡適愛讀書的好習慣。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後,胡適母親已經認識了近1000個漢字,兒子胡適也認識了700多個漢字。

看,這是什麼教育?

這是既是榜樣教育,還是混齡教育!

這是既是言傳教育,還是身教教育!!

這是既是境教教育!還是自我教育!!

我們知道——

榜樣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

混齡教育,適合於一切教育,讓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身教不如自我教育。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良好的教育環境與自我教育的習慣,在孩子成長敏感期和教育關鍵期發揮她的潛能!

胡適的成就,恰恰說明——

家長,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人!

家長,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就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家庭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我教育的習慣從來源於那些良好習慣?

首先,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母親是如何培養兒子良好習慣?

2.母親:如何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的母親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的父親去世之時,要求馮氏督促胡適讀書。

下面是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到——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我們看,胡適在寫母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天剛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許“我”養成睡懶覺的習慣;醒來後看“我”清醒了,就幫“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誤的地方。

胡適的母親,雖然,不識字。卻很識事,她不可能知道“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不過,她卻知道如何及時幫助孩子總結得失的重要。

胡適母親為什麼把教育孩子的時間選擇在早晨?現在看起來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心理學的,我們看,如果當天犯了什麼錯,家長當時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對批評,孩子很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那麼,待第二天睡了一晚上了,事也過了,孩子的氣也消了,這時候,家長在心平氣和地說孩子幾句,如何如何?一般的說孩子是能夠聽得進去;此外,早晨剛起床就接受了媽媽的提醒教育,這一整天對於孩子來說,做事就會特別小心謹慎,不要再犯昨天的錯誤。

再,就是題外話,現在有自己上學的孩子,父母非常心疼孩子,讓孩子往往睡到自然醒,這是錯誤的教育理念。

寫的這裡,我想起了奧巴馬的媽媽,在離婚以後也是每天四點就叫兒子起床,然後教他三個小時的英文,然後奧巴馬再去學校接受當地教育,媽媽還要去上班。

我們看——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教育自己的兒子三個小時,一週連續五天,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和付出?

奧巴馬的媽媽,是否看了胡適母親教子密碼,向胡適母親學習。

不過,下面胡適母親“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的教子密碼,奧巴馬的媽媽是也是一個實踐的應用者。

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3.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若此話為真,那麼,胡適先生背後的女人,應當是他的母親馮順弟。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主要是胡適母親的“崇夫教子”。

胡適母親從小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偉大形象!

為了子承父業,她對兒子管教很嚴。她常對兒子述說他父親的種種好處,叮嚀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在她的心裡,丈夫胡傳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看到沒有,馮順弟雖說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6年多的時光,但她對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體投地。

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具體不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胡適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且,還在孩子心田中播種的父親的英雄形象,鼓勵兒子向你父親學習,從而,激發兒子的上進心、求知慾。

除此以外,胡適母親是非常尊師。

那麼,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4.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縱觀胡適的成長曆程,他自幼年識字啟蒙到勤奮苦讀,學有所成,如他所言“不覺得讀書是苦事”。

關鍵因素是什麼?

那就是,胡適母親尊師重教?

尊師重教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範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等等。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

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1958年,蔣介石邀請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適母親為完成丈夫遺願,常常花3倍學費給兒子開小灶。

胡適說“我母親渴望我讀書,故學金特別優厚,第一年就送6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十二元。這樣的學金,在家鄉要算‘打破紀錄’的了。我母親大概是受了我父親的叮囑,她囑託四叔和禹臣先生為我‘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須講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認得了近千個“方字”,每個字都經過父母的講解,故進學堂之後,不覺得很苦。唸的幾本書雖然有許多是鄉里先生講不明白的,但每天總遇著幾句可懂的話。我最喜歡朱子《小學》裡的記述古人行事的部分,因為那些部分最容易懂得,所以比較最有趣味。”(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胡適母親為什麼花3倍學費給兒子開小灶?

那時的私塾,就相當於現在的私立學校或家教,老師的收入直接來自於學生的家長,而不是現在納稅人,今天老師的薪水有國家發。

那個時候,一般小孩子的學費是2元,老師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使得很多人成了全不懂得書中說的是什麼的“賴學胚”。而胡適的母親在物資上尊師,學金優厚,第一年就送6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20元。

胡適母親對於老師的要求,就是給胡適講書,逐字逐句細細講明白,這種教育有什麼益處?

胡適寫到——

“嗣昭比我大兩三歲,天資不算笨,卻不愛讀書,最愛‘逃學’,我們土話叫做‘賴學’。他逃出去,往往躲在麥田或稻田裡,寧可睡在田裡捱餓,卻不願唸書。先生往往差嗣秫去捉;有時候,嗣昭被捉回來了,總得挨一頓毒打;有時候,連嗣秫也不回來了,——樂得不回來了,因為這是“奉命差遣”,不算是逃學!我常覺得奇怪,為什麼嗣昭要逃學?為什麼一個人情願捱餓,捱打,挨大家笑罵,而不情願唸書?後來我稍懂得世事,才明白了。瓚叔自小在江西做生意,後來在九江開布店,才娶妻生子;一家人都說江西話,回家鄉時,嗣昭弟兄都不容易改口音;說話改了,而嗣昭唸書常帶江西音,常常因此吃戒方或吃‘作瘤慄’。(鉤起五指,打在頭上,常打起瘤子,故叫做‘作瘤慄’。)這是先生不原諒,難怪他不願唸書。”(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胡適說“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家鄉的蒙館學金太輕,每個學生每年只送兩塊銀元。先生對於這一類學生,自然不肯耐心教書,每天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從來不肯為他們‘講書’。小學生初念有韻的書,也還不十分叫苦。後來念《幼學瓊林》,《四書》一類的散文,他們自然毫不覺得有趣味,因為全不懂得書中說的是什麼。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學生常常賴學;先有嗣昭,後來有個士祥,都是有名的“賴學胚”。他們都屬於這每年兩元錢的階級。因為逃學,先生生了氣,打的更利害。越打的利害,他們越要逃學。(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胡適又說“我一個人不屬於這‘兩元的階級。”

胡適說的話,很明白,‘兩元的階級教書先生不肯耐心教書,不講解字詞,每天只教學生讀死書,背死書,毫無趣味,因此學生常常逃學,遭受體罰,又逃學,造成惡性循環。

可是,胡適的母親,是非常有智慧的,就增加孩子學費,並囑咐教書先生為胡適“講書”,每讀一字,需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需講一句的意思,所以,胡適學起來不覺得苦,因為懂得了字句的意思,學習變得很有趣味。

胡適對此感慨道:“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父親母親為我講方字,兩位先生為我講書。念古文而不講解,等於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胡適四十自述》哈爾濱出版社)

北大教授陳平原曾說:“讀書講趣味,比講方法、講宗旨,要重要得多。”對中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教育之最關鍵在於發現和啟發學習者的趣味,趣味是最好的老師,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於學費的問題,題外話,對於“誨人不倦,主張有教無類”的孔子,看的也非常重要,孔子說得很清楚:“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自願拿著十餘乾肉為學費,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教育家孔子老師,何必斤斤計較於幾條幹肉呢?

下面我們看一個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這是真事的報道——

“發生在河北館陶縣第一中學的高三班主任自殺事件,未滿30歲的教師趙鵬,在收到當月1450工資這一天,選擇服毒自殺。這份工資,就是他當月所有收入。在他留下的遺書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和不到兩歲的孩子。” “活著實在太累了,天天這樣無休止的上班讓人窒息,所領的工資只能月光。我決定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這裡”,在遺書裡,趙鵬這樣寫。這位年輕的高三班主任到底有多累?早上5點40分,他得醒來,趕到學校與學生一起跑操,晚上到10點左右,他才能回家。每個月,學生放假休息一天。這一天,老師得用來批改月考的試卷。這種“格式化”的生存,讓很多老師感嘆,“我們工作就是全部,吃飯睡覺都是為了工作。”(工資月光活著太累 河北一高三班主任趙鵬服毒自殺 2012-05-29半島都市報)

這是一個悲慘、悲催與悲哀教育悲劇,這是一個令人心疼、心碎與心酸的不該發生悲劇,看到沒有?安貧樂道的老師生活受到了威脅,老師生活就生活不下去 了,談何教育孩子?

陳雲說得好“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尊師重教,不是望梅止渴!

孔老師的拿“束脩”來學習,實質上反映了人必須為學習而付出代價,你是自覺學習的,是我要學的,不是,我讓你學,要不然,你就會“得便宜,耍自在”,我沒有給你交學費為什麼要我學習,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人想學習的誠意。

也就是說,只要肯學習,並肯付出代價和努力的,都要給與教導,反映了一個人學習的自覺性。否則,“自行束脩以上”就是廢話。

孔老師說得好,你想學習,拿“束脩”來,其意思是告訴學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人學習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尊師重教,就是孔子老師說的高他束脩。

所以,孔子老師的就學生給他束脩,就其實質看,這是一種尊師重教的手段,為的是家長對於教育孩子重視程度,以此達到“誠其意,正其心”的目的。在學生心裡師尊則教重,教重則其學必固,孔子深知其道,因此他說:“不重,不威,學則不固。”

《禮記.大學》裡:“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教育應該把“誠意與正心”,當作做人為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這不正是《易經》中的“童蒙求我”教育理念嗎?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老師教育孩子與學生學費這個敏感問題(關係),由於蒙館學金很低,每個學生每年一般只送2塊銀元。先生教起書來自然也不肯盡心,只教學生念死書,背死書,還動輒施以體罰。這樣,學生學起來沒興趣,便常常逃學。胡適的母親卻與眾不同,捨得在學金上下本錢。胡適在老師教育方面的優待,使胡適在知識上,大大豐富於同齡人,在9歲時,就能讀懂《水滸傳》,並且在讀書中有了一點點懷疑的傾向。

所以,胡適從小對讀書有興趣,得益於母親的“紅包制度”;胡適不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

其實,胡適母親並不富有,不過,她不僅處處為胡適的學習著想,她還處處為老師著想,對於小胡適的學習需要,也是儘量滿足,從不吝嗇。兒子喜歡一套書,她借貸為胡適購之(母親馮順弟早知鄰人宋煥家中有一部《圖書集成》是兒子一直求之未得的,當她得知宋家減價到八十元時,便借貸為兒子買下。為了資助胡適讀書,她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首飾)。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第一節 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我們知道,胡適的父親,在年齡上比他的母親大32歲,一般是有代溝的,不可能有什麼溝通交流,可是胡適母親,卻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母親為什麼要崇拜丈夫?

1.胡適的母親

胡適的母親,名字叫馮順弟,1889年,16歲的馮順弟與48歲的胡傳結婚,這是胡傳第三次入洞房。然而,在兒子胡適3歲零8個月時,他的丈夫病故。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馮順弟當時還只有22歲多2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也就是說馮順弟沒有到23歲就守寡。

2.胡適的父親

胡適的父親 ,名字叫胡傳,生於1841年,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24歲時,進學為秀才,接著為中舉而攻讀,無奈初次應試就名落孫山。科舉取士之路走得頗不順暢,後來他又對中國邊疆地理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加上潛心好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充當幕僚之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被派往上海,任淞滬釐卡總巡,並且獲得“能吏”之稱;一生娶妻三次,前兩任妻子先後病故後,與比他小32歲的馮順弟結婚,這就是胡適的生母。

3.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古人云: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古人云: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古人云: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是的,“男人無志,家道不興。,把財趕走”,“男人的志,女人的柔”是夫妻和諧的核心密碼,如此,夫妻之間才能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胡適的父親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

我們看,本來是丈夫做的事情,不過,丈夫忘記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胡適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妻子,這樣的母親。

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做丈夫的學生,做丈夫“助教”,做孩子的“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丈夫去世的時候,她沒有埋三怨四,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胡適父親的早亡,這些使胡適母親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要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能夠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出息,將來才能夠有所依靠。

儘管胡適的母親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在胡適母親心裡,丈夫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她對丈夫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不具體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這是胡適母親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要知道,在胡適父親去世以後,這個繼續開始了終身守寡的女人的日子是非常的艱辛,那麼,她為什麼這樣?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第二節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與母親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在這段胡適的童年時光裡,母親的言傳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實了胡適的啟蒙根基,可是,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在《四十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鄉教育”中提到“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當時還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她在人生的途路上還剛剛邁開幾步,剛剛嚐到一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這是一箇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這23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過於許多親人的相繼死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孃家,共死去七個親人:

1904年三子胡洪死。

1905年父馮振爽死。

1909年妹馮玉英死。

弟馮誠厚死。

1915年長女胡大菊死。

長子胡洪駿死。

1917年長孫胡思明死。(馮順弟 百度百科)

同時,她還要面對她孃家那邊各種各樣的困難……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呢?

就因為有她親生的一點骨血──她惟一的兒子胡適。開始了終身守寡生活。馮順弟與胡適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

只因為這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為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並掙扎著熬過了23年!

馮順弟仁慈而質樸,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寧願自己委屈也不願弄得家庭不和。

胡適的母親終身守寡、含辛茹苦,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

於是,胡適母親有了“將全家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既然如此,那麼,一個掙扎著熬過了23年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胡適母親,教子的密碼是什麼?

第三節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之密碼

胡適母親,儘管是不識大字一個的農村女子,但她知道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胡適說“我在這9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但這9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1.母親:如何教子識字?

從古到今,很多成功人從小就識字非常的多,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名人和傳奇人物從小就刻苦學習,從前的幼兒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從識字開始,望子成龍,識字啟蒙。

我們知道胡適的母親是不識字的。

為什麼說胡適母親教子識字?

胡適的父母婚後感情不錯,胡適的父親或許是老來得子,非常高興,常常在下班之餘,在忙碌的官場之外,胡傳可是親手剪下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下一些楷書漢字,然後,就“上課”了。

胡傳如何“上課”?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傳的這個“上課”,其實,就是識字啟蒙教育,他不光是對兒子實施教育,還對他的妻子也實施教育。

於是,胡傳對妻子與兒子開始了他有趣有益的“教書先生”業餘生活。

父親做“教師”,母親做“助教”或“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胡適的母親自小生活在農村,完全是目不識丁,但是對於讀書識字,她非常努力,一年後,比兒子認識的漢字還多。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丈夫父親是教書先生,妻子兒子是學生,而妻子又是母親和助教,協助丈夫輔導兒子。這樣的家庭教育,真是快快樂樂,父母與孩子,其樂融融,家庭幸福,丈夫還盡享天倫之樂。

這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家庭。

我們看,丈夫胡傳在下班的夜晚,不賭博、不喝酒,不吹牛,一家3口人圍坐在書桌旁,胡傳一邊讀,兒子和母親一邊跟著亦讀亦寫。偶爾,兒子還和母親來比賽,看誰記得多、寫得好,然後聽50多歲的丈夫或老父親,每人再發一個大紅花。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書香氛圍,使得胡適願意與書為伴,使得胡適在不到4歲進入私塾讀書時,已經認得近1000字,並且感覺讀書不累。在胡適讀私塾的年代,不大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與這樣的教育有關;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胡適愛讀書的好習慣。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後,胡適母親已經認識了近1000個漢字,兒子胡適也認識了700多個漢字。

看,這是什麼教育?

這是既是榜樣教育,還是混齡教育!

這是既是言傳教育,還是身教教育!!

這是既是境教教育!還是自我教育!!

我們知道——

榜樣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

混齡教育,適合於一切教育,讓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身教不如自我教育。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良好的教育環境與自我教育的習慣,在孩子成長敏感期和教育關鍵期發揮她的潛能!

胡適的成就,恰恰說明——

家長,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人!

家長,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就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家庭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我教育的習慣從來源於那些良好習慣?

首先,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母親是如何培養兒子良好習慣?

2.母親:如何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的母親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的父親去世之時,要求馮氏督促胡適讀書。

下面是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到——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我們看,胡適在寫母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天剛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許“我”養成睡懶覺的習慣;醒來後看“我”清醒了,就幫“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誤的地方。

胡適的母親,雖然,不識字。卻很識事,她不可能知道“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不過,她卻知道如何及時幫助孩子總結得失的重要。

胡適母親為什麼把教育孩子的時間選擇在早晨?現在看起來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心理學的,我們看,如果當天犯了什麼錯,家長當時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對批評,孩子很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那麼,待第二天睡了一晚上了,事也過了,孩子的氣也消了,這時候,家長在心平氣和地說孩子幾句,如何如何?一般的說孩子是能夠聽得進去;此外,早晨剛起床就接受了媽媽的提醒教育,這一整天對於孩子來說,做事就會特別小心謹慎,不要再犯昨天的錯誤。

再,就是題外話,現在有自己上學的孩子,父母非常心疼孩子,讓孩子往往睡到自然醒,這是錯誤的教育理念。

寫的這裡,我想起了奧巴馬的媽媽,在離婚以後也是每天四點就叫兒子起床,然後教他三個小時的英文,然後奧巴馬再去學校接受當地教育,媽媽還要去上班。

我們看——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教育自己的兒子三個小時,一週連續五天,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和付出?

奧巴馬的媽媽,是否看了胡適母親教子密碼,向胡適母親學習。

不過,下面胡適母親“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的教子密碼,奧巴馬的媽媽是也是一個實踐的應用者。

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3.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若此話為真,那麼,胡適先生背後的女人,應當是他的母親馮順弟。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主要是胡適母親的“崇夫教子”。

胡適母親從小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偉大形象!

為了子承父業,她對兒子管教很嚴。她常對兒子述說他父親的種種好處,叮嚀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在她的心裡,丈夫胡傳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看到沒有,馮順弟雖說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6年多的時光,但她對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體投地。

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具體不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胡適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且,還在孩子心田中播種的父親的英雄形象,鼓勵兒子向你父親學習,從而,激發兒子的上進心、求知慾。

除此以外,胡適母親是非常尊師。

那麼,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4.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縱觀胡適的成長曆程,他自幼年識字啟蒙到勤奮苦讀,學有所成,如他所言“不覺得讀書是苦事”。

關鍵因素是什麼?

那就是,胡適母親尊師重教?

尊師重教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範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等等。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

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1958年,蔣介石邀請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適母親為完成丈夫遺願,常常花3倍學費給兒子開小灶。

胡適說“我母親渴望我讀書,故學金特別優厚,第一年就送6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十二元。這樣的學金,在家鄉要算‘打破紀錄’的了。我母親大概是受了我父親的叮囑,她囑託四叔和禹臣先生為我‘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須講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認得了近千個“方字”,每個字都經過父母的講解,故進學堂之後,不覺得很苦。唸的幾本書雖然有許多是鄉里先生講不明白的,但每天總遇著幾句可懂的話。我最喜歡朱子《小學》裡的記述古人行事的部分,因為那些部分最容易懂得,所以比較最有趣味。”(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胡適母親為什麼花3倍學費給兒子開小灶?

那時的私塾,就相當於現在的私立學校或家教,老師的收入直接來自於學生的家長,而不是現在納稅人,今天老師的薪水有國家發。

那個時候,一般小孩子的學費是2元,老師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使得很多人成了全不懂得書中說的是什麼的“賴學胚”。而胡適的母親在物資上尊師,學金優厚,第一年就送6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20元。

胡適母親對於老師的要求,就是給胡適講書,逐字逐句細細講明白,這種教育有什麼益處?

胡適寫到——

“嗣昭比我大兩三歲,天資不算笨,卻不愛讀書,最愛‘逃學’,我們土話叫做‘賴學’。他逃出去,往往躲在麥田或稻田裡,寧可睡在田裡捱餓,卻不願唸書。先生往往差嗣秫去捉;有時候,嗣昭被捉回來了,總得挨一頓毒打;有時候,連嗣秫也不回來了,——樂得不回來了,因為這是“奉命差遣”,不算是逃學!我常覺得奇怪,為什麼嗣昭要逃學?為什麼一個人情願捱餓,捱打,挨大家笑罵,而不情願唸書?後來我稍懂得世事,才明白了。瓚叔自小在江西做生意,後來在九江開布店,才娶妻生子;一家人都說江西話,回家鄉時,嗣昭弟兄都不容易改口音;說話改了,而嗣昭唸書常帶江西音,常常因此吃戒方或吃‘作瘤慄’。(鉤起五指,打在頭上,常打起瘤子,故叫做‘作瘤慄’。)這是先生不原諒,難怪他不願唸書。”(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胡適說“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家鄉的蒙館學金太輕,每個學生每年只送兩塊銀元。先生對於這一類學生,自然不肯耐心教書,每天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從來不肯為他們‘講書’。小學生初念有韻的書,也還不十分叫苦。後來念《幼學瓊林》,《四書》一類的散文,他們自然毫不覺得有趣味,因為全不懂得書中說的是什麼。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學生常常賴學;先有嗣昭,後來有個士祥,都是有名的“賴學胚”。他們都屬於這每年兩元錢的階級。因為逃學,先生生了氣,打的更利害。越打的利害,他們越要逃學。(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胡適又說“我一個人不屬於這‘兩元的階級。”

胡適說的話,很明白,‘兩元的階級教書先生不肯耐心教書,不講解字詞,每天只教學生讀死書,背死書,毫無趣味,因此學生常常逃學,遭受體罰,又逃學,造成惡性循環。

可是,胡適的母親,是非常有智慧的,就增加孩子學費,並囑咐教書先生為胡適“講書”,每讀一字,需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需講一句的意思,所以,胡適學起來不覺得苦,因為懂得了字句的意思,學習變得很有趣味。

胡適對此感慨道:“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父親母親為我講方字,兩位先生為我講書。念古文而不講解,等於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胡適四十自述》哈爾濱出版社)

北大教授陳平原曾說:“讀書講趣味,比講方法、講宗旨,要重要得多。”對中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教育之最關鍵在於發現和啟發學習者的趣味,趣味是最好的老師,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於學費的問題,題外話,對於“誨人不倦,主張有教無類”的孔子,看的也非常重要,孔子說得很清楚:“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自願拿著十餘乾肉為學費,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教育家孔子老師,何必斤斤計較於幾條幹肉呢?

下面我們看一個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這是真事的報道——

“發生在河北館陶縣第一中學的高三班主任自殺事件,未滿30歲的教師趙鵬,在收到當月1450工資這一天,選擇服毒自殺。這份工資,就是他當月所有收入。在他留下的遺書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和不到兩歲的孩子。” “活著實在太累了,天天這樣無休止的上班讓人窒息,所領的工資只能月光。我決定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這裡”,在遺書裡,趙鵬這樣寫。這位年輕的高三班主任到底有多累?早上5點40分,他得醒來,趕到學校與學生一起跑操,晚上到10點左右,他才能回家。每個月,學生放假休息一天。這一天,老師得用來批改月考的試卷。這種“格式化”的生存,讓很多老師感嘆,“我們工作就是全部,吃飯睡覺都是為了工作。”(工資月光活著太累 河北一高三班主任趙鵬服毒自殺 2012-05-29半島都市報)

這是一個悲慘、悲催與悲哀教育悲劇,這是一個令人心疼、心碎與心酸的不該發生悲劇,看到沒有?安貧樂道的老師生活受到了威脅,老師生活就生活不下去 了,談何教育孩子?

陳雲說得好“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尊師重教,不是望梅止渴!

孔老師的拿“束脩”來學習,實質上反映了人必須為學習而付出代價,你是自覺學習的,是我要學的,不是,我讓你學,要不然,你就會“得便宜,耍自在”,我沒有給你交學費為什麼要我學習,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人想學習的誠意。

也就是說,只要肯學習,並肯付出代價和努力的,都要給與教導,反映了一個人學習的自覺性。否則,“自行束脩以上”就是廢話。

孔老師說得好,你想學習,拿“束脩”來,其意思是告訴學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人學習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尊師重教,就是孔子老師說的高他束脩。

所以,孔子老師的就學生給他束脩,就其實質看,這是一種尊師重教的手段,為的是家長對於教育孩子重視程度,以此達到“誠其意,正其心”的目的。在學生心裡師尊則教重,教重則其學必固,孔子深知其道,因此他說:“不重,不威,學則不固。”

《禮記.大學》裡:“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教育應該把“誠意與正心”,當作做人為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這不正是《易經》中的“童蒙求我”教育理念嗎?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老師教育孩子與學生學費這個敏感問題(關係),由於蒙館學金很低,每個學生每年一般只送2塊銀元。先生教起書來自然也不肯盡心,只教學生念死書,背死書,還動輒施以體罰。這樣,學生學起來沒興趣,便常常逃學。胡適的母親卻與眾不同,捨得在學金上下本錢。胡適在老師教育方面的優待,使胡適在知識上,大大豐富於同齡人,在9歲時,就能讀懂《水滸傳》,並且在讀書中有了一點點懷疑的傾向。

所以,胡適從小對讀書有興趣,得益於母親的“紅包制度”;胡適不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

其實,胡適母親並不富有,不過,她不僅處處為胡適的學習著想,她還處處為老師著想,對於小胡適的學習需要,也是儘量滿足,從不吝嗇。兒子喜歡一套書,她借貸為胡適購之(母親馮順弟早知鄰人宋煥家中有一部《圖書集成》是兒子一直求之未得的,當她得知宋家減價到八十元時,便借貸為兒子買下。為了資助胡適讀書,她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首飾)。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 與妻子)

在胡適12歲零兩三個月的時候,母親毅然決定胡適送到上海讀書,去尋找新的教育、新的的新聞。

看到這裡,人們禁不住要問,難道說,胡適是一個天生的好孩子,從來不調皮搗蛋?

不,是孩子,哪有不調皮搗蛋的?胡適是一個即聰明又調皮搗蛋的孩子!

正如胡適所說:一次天氣涼了,母親說“穿上吧,涼了。”胡適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啊。”

面對這樣的問題,胡適母親是如何對待?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附錄——

(注 文章 為 田園泥土香母親教育學 母親: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碼》中的部分 章節)

附錄——1

“田園泥土香”之【母親教育學】系列教育文集


"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注 原標題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為 田園泥土香教育 於2015-10-01 13:08:35 首發 於 新浪 在家上學博客 今天 重新修改 )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密碼(上)

寫在前面的話

胡適,我們知道,他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曾經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中國現代史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曾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哲學、文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且一榮獲35項博士桂冠。

同時,胡適的為人那是相當的好——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所以,網絡上有這樣的聲音——問蒼茫大地,世間如果有君子,他的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要知道,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873-1918),1889年3月12日,17歲時成了比她大32歲的胡適父親胡傳(1841年-1895年 )的續絃。也就是說時年馮順弟17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49歲)老頭子。

要知道,胡適父親死時,在胡適3歲零8個月時,其病故,於是,胡適母親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還要打理胡適父親留下的頹敗的大家庭,還要管理不爭氣的家族人員,日子過的相當痛苦。

胡適母親痛苦的程度,我們看一看胡適是怎麼敘述的?

這23年的生活真是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把全副希望寄託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在失去丈夫之後,胡適母親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她是後母,年紀又不比胡適的哥哥更大。

家中的財政,全靠胡適的二哥操持,而家裡的大哥又不爭氣,吸鴉片煙、賭博,成天敗家。

兩個嫂嫂也經常和胡適的母親賭氣,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

二十多年過去後,胡適對此仍舊不能釋懷,他在自傳中痛訴道: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有一個成語叫苦大仇深,可是胡適的母親苦大,仇不深,一句話,不記仇。

要知道,胡適母親,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

胡適母親為啥會有如此的寬宏大量的心胸?

胡適母親為啥教出一個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是偶然的嗎?

不是偶然的!

為什麼?

胡適先生也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些源自於胡適有一位善良、盡職盡責的好母親馮順弟。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博客 截圖)

凡是讀過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一文的人都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自己的母親馮順弟是充滿著濃濃的“感謝、感激、感恩與懷念之情”;在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胡適永世不忘母親的“生育之情,養育之恩,教育之德”。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和愛國者,這與他的母親,把“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真正的三位一體!教子有方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胡適母親教子有方的“密碼”表現在哪裡?

請看——胡適母親,教子密碼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第一節 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我們知道,胡適的父親,在年齡上比他的母親大32歲,一般是有代溝的,不可能有什麼溝通交流,可是胡適母親,卻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母親為什麼要崇拜丈夫?

1.胡適的母親

胡適的母親,名字叫馮順弟,1889年,16歲的馮順弟與48歲的胡傳結婚,這是胡傳第三次入洞房。然而,在兒子胡適3歲零8個月時,他的丈夫病故。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馮順弟當時還只有22歲多2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也就是說馮順弟沒有到23歲就守寡。

2.胡適的父親

胡適的父親 ,名字叫胡傳,生於1841年,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24歲時,進學為秀才,接著為中舉而攻讀,無奈初次應試就名落孫山。科舉取士之路走得頗不順暢,後來他又對中國邊疆地理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加上潛心好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充當幕僚之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被派往上海,任淞滬釐卡總巡,並且獲得“能吏”之稱;一生娶妻三次,前兩任妻子先後病故後,與比他小32歲的馮順弟結婚,這就是胡適的生母。

3.胡適母親為什麼崇拜丈夫?

古人云: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古人云: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古人云: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是的,“男人無志,家道不興。,把財趕走”,“男人的志,女人的柔”是夫妻和諧的核心密碼,如此,夫妻之間才能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胡適的父親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有志於學。

我們看,本來是丈夫做的事情,不過,丈夫忘記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胡適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妻子,這樣的母親。

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做丈夫的學生,做丈夫“助教”,做孩子的“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丈夫去世的時候,她沒有埋三怨四,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胡適父親的早亡,這些使胡適母親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要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能夠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出息,將來才能夠有所依靠。

儘管胡適的母親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在胡適母親心裡,丈夫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她對丈夫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不具體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這是胡適母親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要知道,在胡適父親去世以後,這個繼續開始了終身守寡的女人的日子是非常的艱辛,那麼,她為什麼這樣?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第二節 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與母親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在這段胡適的童年時光裡,母親的言傳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實了胡適的啟蒙根基,可是,胡適母親,是如何面對寡居生活?

胡適在《四十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鄉教育”中提到“胡適的母親遭到這般沉重的打擊,當時還只有22歲多兩個月零17天,虛齡也只23歲!她在人生的途路上還剛剛邁開幾步,剛剛嚐到一點生活的甜蜜,便青年喪夫,做了寡婦,這是一箇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後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這23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她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過於許多親人的相繼死亡。這23年間,僅婆家和孃家,共死去七個親人:

1904年三子胡洪死。

1905年父馮振爽死。

1909年妹馮玉英死。

弟馮誠厚死。

1915年長女胡大菊死。

長子胡洪駿死。

1917年長孫胡思明死。(馮順弟 百度百科)

同時,她還要面對她孃家那邊各種各樣的困難……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長而痛苦,她居然熬過來了!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呢?

就因為有她親生的一點骨血──她惟一的兒子胡適。開始了終身守寡生活。馮順弟與胡適共同生活了12年零6個月。

只因為這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託在兒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為了這點骨血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並掙扎著熬過了23年!

馮順弟仁慈而質樸,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寧願自己委屈也不願弄得家庭不和。

胡適的母親終身守寡、含辛茹苦,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她願意忍受一切,獻出自己的一切。

於是,胡適母親有了“將全家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既然如此,那麼,一個掙扎著熬過了23年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胡適母親,教子的密碼是什麼?

第三節 破譯胡適母親教子之密碼

胡適母親,儘管是不識大字一個的農村女子,但她知道讀書識字的重要性。

胡適說“我在這9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但這9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1.母親:如何教子識字?

從古到今,很多成功人從小就識字非常的多,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名人和傳奇人物從小就刻苦學習,從前的幼兒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從識字開始,望子成龍,識字啟蒙。

我們知道胡適的母親是不識字的。

為什麼說胡適母親教子識字?

胡適的父母婚後感情不錯,胡適的父親或許是老來得子,非常高興,常常在下班之餘,在忙碌的官場之外,胡傳可是親手剪下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下一些楷書漢字,然後,就“上課”了。

胡傳如何“上課”?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傳的這個“上課”,其實,就是識字啟蒙教育,他不光是對兒子實施教育,還對他的妻子也實施教育。

於是,胡傳對妻子與兒子開始了他有趣有益的“教書先生”業餘生活。

父親做“教師”,母親做“助教”或“代理教師”——現學現教。

胡適的母親自小生活在農村,完全是目不識丁,但是對於讀書識字,她非常努力,一年後,比兒子認識的漢字還多。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丈夫父親是教書先生,妻子兒子是學生,而妻子又是母親和助教,協助丈夫輔導兒子。這樣的家庭教育,真是快快樂樂,父母與孩子,其樂融融,家庭幸福,丈夫還盡享天倫之樂。

這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家庭。

我們看,丈夫胡傳在下班的夜晚,不賭博、不喝酒,不吹牛,一家3口人圍坐在書桌旁,胡傳一邊讀,兒子和母親一邊跟著亦讀亦寫。偶爾,兒子還和母親來比賽,看誰記得多、寫得好,然後聽50多歲的丈夫或老父親,每人再發一個大紅花。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書香氛圍,使得胡適願意與書為伴,使得胡適在不到4歲進入私塾讀書時,已經認得近1000字,並且感覺讀書不累。在胡適讀私塾的年代,不大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與這樣的教育有關;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胡適愛讀書的好習慣。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後,胡適母親已經認識了近1000個漢字,兒子胡適也認識了700多個漢字。

看,這是什麼教育?

這是既是榜樣教育,還是混齡教育!

這是既是言傳教育,還是身教教育!!

這是既是境教教育!還是自我教育!!

我們知道——

榜樣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

混齡教育,適合於一切教育,讓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身教不如自我教育。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良好的教育環境與自我教育的習慣,在孩子成長敏感期和教育關鍵期發揮她的潛能!

胡適的成就,恰恰說明——

家長,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人!

家長,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就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家庭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自我教育的習慣,我教育的習慣從來源於那些良好習慣?

首先,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母親是如何培養兒子良好習慣?

2.母親:如何培養兒子早起的習慣?

胡適的母親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適的父親去世之時,要求馮氏督促胡適讀書。

下面是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到——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我們看,胡適在寫母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天剛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許“我”養成睡懶覺的習慣;醒來後看“我”清醒了,就幫“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誤的地方。

胡適的母親,雖然,不識字。卻很識事,她不可能知道“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不過,她卻知道如何及時幫助孩子總結得失的重要。

胡適母親為什麼把教育孩子的時間選擇在早晨?現在看起來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心理學的,我們看,如果當天犯了什麼錯,家長當時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對批評,孩子很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那麼,待第二天睡了一晚上了,事也過了,孩子的氣也消了,這時候,家長在心平氣和地說孩子幾句,如何如何?一般的說孩子是能夠聽得進去;此外,早晨剛起床就接受了媽媽的提醒教育,這一整天對於孩子來說,做事就會特別小心謹慎,不要再犯昨天的錯誤。

再,就是題外話,現在有自己上學的孩子,父母非常心疼孩子,讓孩子往往睡到自然醒,這是錯誤的教育理念。

寫的這裡,我想起了奧巴馬的媽媽,在離婚以後也是每天四點就叫兒子起床,然後教他三個小時的英文,然後奧巴馬再去學校接受當地教育,媽媽還要去上班。

我們看——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教育自己的兒子三個小時,一週連續五天,這需要怎樣的毅力和付出?

奧巴馬的媽媽,是否看了胡適母親教子密碼,向胡適母親學習。

不過,下面胡適母親“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的教子密碼,奧巴馬的媽媽是也是一個實踐的應用者。

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3.胡適母親:如何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形象?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若此話為真,那麼,胡適先生背後的女人,應當是他的母親馮順弟。

胡適在談到家庭教育,曾在1908年9月6日的《競業旬報》上寫過一篇《論家庭教育》,其中說道:“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說,我們現在要改進家庭教育,起始第一步便要大力開辦女學堂。”

胡適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胡適為什麼認為要想教育好子女,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主要是胡適母親的“崇夫教子”。

胡適母親從小在兒子心田播種父親的偉大形象!

為了子承父業,她對兒子管教很嚴。她常對兒子述說他父親的種種好處,叮嚀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第34頁】

儘管她和丈夫只過了6年3個月零21天,她對胡傳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瞭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

胡傳親手寫的那些紅紙方字,她也終生保存著,視為她與丈夫、兒子三人“最神聖的團居生活的記念”。

在她的心裡,丈夫胡傳簡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誠嘮叨的述說與叮嚀,逐步在兒子的心裡也樹起了這尊偶像。

看到沒有,馮順弟雖說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6年多的時光,但她對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體投地。

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具體不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就是人間正道。

胡適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且,還在孩子心田中播種的父親的英雄形象,鼓勵兒子向你父親學習,從而,激發兒子的上進心、求知慾。

除此以外,胡適母親是非常尊師。

那麼,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4.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縱觀胡適的成長曆程,他自幼年識字啟蒙到勤奮苦讀,學有所成,如他所言“不覺得讀書是苦事”。

關鍵因素是什麼?

那就是,胡適母親尊師重教?

尊師重教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範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等等。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

胡適母親:如何尊師重教?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1958年,蔣介石邀請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圖片 來源於 網絡)

胡適母親為完成丈夫遺願,常常花3倍學費給兒子開小灶。

胡適說“我母親渴望我讀書,故學金特別優厚,第一年就送6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十二元。這樣的學金,在家鄉要算‘打破紀錄’的了。我母親大概是受了我父親的叮囑,她囑託四叔和禹臣先生為我‘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須講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認得了近千個“方字”,每個字都經過父母的講解,故進學堂之後,不覺得很苦。唸的幾本書雖然有許多是鄉里先生講不明白的,但每天總遇著幾句可懂的話。我最喜歡朱子《小學》裡的記述古人行事的部分,因為那些部分最容易懂得,所以比較最有趣味。”(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胡適母親為什麼花3倍學費給兒子開小灶?

那時的私塾,就相當於現在的私立學校或家教,老師的收入直接來自於學生的家長,而不是現在納稅人,今天老師的薪水有國家發。

那個時候,一般小孩子的學費是2元,老師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使得很多人成了全不懂得書中說的是什麼的“賴學胚”。而胡適的母親在物資上尊師,學金優厚,第一年就送6塊錢,以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20元。

胡適母親對於老師的要求,就是給胡適講書,逐字逐句細細講明白,這種教育有什麼益處?

胡適寫到——

“嗣昭比我大兩三歲,天資不算笨,卻不愛讀書,最愛‘逃學’,我們土話叫做‘賴學’。他逃出去,往往躲在麥田或稻田裡,寧可睡在田裡捱餓,卻不願唸書。先生往往差嗣秫去捉;有時候,嗣昭被捉回來了,總得挨一頓毒打;有時候,連嗣秫也不回來了,——樂得不回來了,因為這是“奉命差遣”,不算是逃學!我常覺得奇怪,為什麼嗣昭要逃學?為什麼一個人情願捱餓,捱打,挨大家笑罵,而不情願唸書?後來我稍懂得世事,才明白了。瓚叔自小在江西做生意,後來在九江開布店,才娶妻生子;一家人都說江西話,回家鄉時,嗣昭弟兄都不容易改口音;說話改了,而嗣昭唸書常帶江西音,常常因此吃戒方或吃‘作瘤慄’。(鉤起五指,打在頭上,常打起瘤子,故叫做‘作瘤慄’。)這是先生不原諒,難怪他不願唸書。”(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胡適說“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家鄉的蒙館學金太輕,每個學生每年只送兩塊銀元。先生對於這一類學生,自然不肯耐心教書,每天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從來不肯為他們‘講書’。小學生初念有韻的書,也還不十分叫苦。後來念《幼學瓊林》,《四書》一類的散文,他們自然毫不覺得有趣味,因為全不懂得書中說的是什麼。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學生常常賴學;先有嗣昭,後來有個士祥,都是有名的“賴學胚”。他們都屬於這每年兩元錢的階級。因為逃學,先生生了氣,打的更利害。越打的利害,他們越要逃學。(胡適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27-28)

胡適又說“我一個人不屬於這‘兩元的階級。”

胡適說的話,很明白,‘兩元的階級教書先生不肯耐心教書,不講解字詞,每天只教學生讀死書,背死書,毫無趣味,因此學生常常逃學,遭受體罰,又逃學,造成惡性循環。

可是,胡適的母親,是非常有智慧的,就增加孩子學費,並囑咐教書先生為胡適“講書”,每讀一字,需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需講一句的意思,所以,胡適學起來不覺得苦,因為懂得了字句的意思,學習變得很有趣味。

胡適對此感慨道:“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父親母親為我講方字,兩位先生為我講書。念古文而不講解,等於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胡適四十自述》哈爾濱出版社)

北大教授陳平原曾說:“讀書講趣味,比講方法、講宗旨,要重要得多。”對中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教育之最關鍵在於發現和啟發學習者的趣味,趣味是最好的老師,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於學費的問題,題外話,對於“誨人不倦,主張有教無類”的孔子,看的也非常重要,孔子說得很清楚:“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自願拿著十餘乾肉為學費,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教育家孔子老師,何必斤斤計較於幾條幹肉呢?

下面我們看一個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這是真事的報道——

“發生在河北館陶縣第一中學的高三班主任自殺事件,未滿30歲的教師趙鵬,在收到當月1450工資這一天,選擇服毒自殺。這份工資,就是他當月所有收入。在他留下的遺書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和不到兩歲的孩子。” “活著實在太累了,天天這樣無休止的上班讓人窒息,所領的工資只能月光。我決定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這裡”,在遺書裡,趙鵬這樣寫。這位年輕的高三班主任到底有多累?早上5點40分,他得醒來,趕到學校與學生一起跑操,晚上到10點左右,他才能回家。每個月,學生放假休息一天。這一天,老師得用來批改月考的試卷。這種“格式化”的生存,讓很多老師感嘆,“我們工作就是全部,吃飯睡覺都是為了工作。”(工資月光活著太累 河北一高三班主任趙鵬服毒自殺 2012-05-29半島都市報)

這是一個悲慘、悲催與悲哀教育悲劇,這是一個令人心疼、心碎與心酸的不該發生悲劇,看到沒有?安貧樂道的老師生活受到了威脅,老師生活就生活不下去 了,談何教育孩子?

陳雲說得好“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尊師重教,不是望梅止渴!

孔老師的拿“束脩”來學習,實質上反映了人必須為學習而付出代價,你是自覺學習的,是我要學的,不是,我讓你學,要不然,你就會“得便宜,耍自在”,我沒有給你交學費為什麼要我學習,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人想學習的誠意。

也就是說,只要肯學習,並肯付出代價和努力的,都要給與教導,反映了一個人學習的自覺性。否則,“自行束脩以上”就是廢話。

孔老師說得好,你想學習,拿“束脩”來,其意思是告訴學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人學習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尊師重教,就是孔子老師說的高他束脩。

所以,孔子老師的就學生給他束脩,就其實質看,這是一種尊師重教的手段,為的是家長對於教育孩子重視程度,以此達到“誠其意,正其心”的目的。在學生心裡師尊則教重,教重則其學必固,孔子深知其道,因此他說:“不重,不威,學則不固。”

《禮記.大學》裡:“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教育應該把“誠意與正心”,當作做人為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這不正是《易經》中的“童蒙求我”教育理念嗎?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老師教育孩子與學生學費這個敏感問題(關係),由於蒙館學金很低,每個學生每年一般只送2塊銀元。先生教起書來自然也不肯盡心,只教學生念死書,背死書,還動輒施以體罰。這樣,學生學起來沒興趣,便常常逃學。胡適的母親卻與眾不同,捨得在學金上下本錢。胡適在老師教育方面的優待,使胡適在知識上,大大豐富於同齡人,在9歲時,就能讀懂《水滸傳》,並且在讀書中有了一點點懷疑的傾向。

所以,胡適從小對讀書有興趣,得益於母親的“紅包制度”;胡適不覺得唸書是苦事,不象同齡人普遍的頑皮厭學。

其實,胡適母親並不富有,不過,她不僅處處為胡適的學習著想,她還處處為老師著想,對於小胡適的學習需要,也是儘量滿足,從不吝嗇。兒子喜歡一套書,她借貸為胡適購之(母親馮順弟早知鄰人宋煥家中有一部《圖書集成》是兒子一直求之未得的,當她得知宋家減價到八十元時,便借貸為兒子買下。為了資助胡適讀書,她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首飾)。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胡適 與妻子)

在胡適12歲零兩三個月的時候,母親毅然決定胡適送到上海讀書,去尋找新的教育、新的的新聞。

看到這裡,人們禁不住要問,難道說,胡適是一個天生的好孩子,從來不調皮搗蛋?

不,是孩子,哪有不調皮搗蛋的?胡適是一個即聰明又調皮搗蛋的孩子!

正如胡適所說:一次天氣涼了,母親說“穿上吧,涼了。”胡適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啊。”

面對這樣的問題,胡適母親是如何對待?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附錄——

(注 文章 為 田園泥土香母親教育學 母親: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碼》中的部分 章節)

附錄——1

“田園泥土香”之【母親教育學】系列教育文集


胡適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母親教子背後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上)


上部《母親教育學:母親教育孩子的駕駛證與方向盤!》

中部《母親: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碼》

下部《母親:教育孩子失敗之借鑑》

1.“母親,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啟蒙師”——

母親: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啟蒙師,母親肩負造福人類“最高的使命、偉大的使命”!

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位,是父親望塵莫及的,所以在教育子女上,母親肩負著他人無法替代的重任,母親,只有優秀的思想品質,才能影響和促使子女的健康成長和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不是學生,而是老師。 今天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今天最需要補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母親教育學——應該是一門獨立學科! 母親教育學——就是“教育母親自己的駕駛證! 母親教育學——就是母親教育孩子掌握的方向盤。 我們知道,人要想開汽車的話,只有拿到合格的駕駛證,才能掌握汽車的方向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把教育比喻成“汽車”的話,那麼,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車”,我們的偉大母親就是掌握教育“汽車方向盤”的人。

2.母———親————是

母親:“是人類生命的第一個孕育者”!

母親:“是人類生命的第一個見證者”!

母親:“是人類成長的第一個哺乳者”!

母親:“是人類智慧的第一個啟蒙者”!

母親:“是孩子化育的第一個開拓者”!

母親:“是孩子習性的第一個薰陶者”!

母親:“是孩子知識的第一個傳授者”!

母親:“是孩子實踐的第一個指導者”!

母親:“是孩子心靈的第一個陶冶者”!

母親:“是孩子心田的第一個播種者”!

母親:“是未來母親的第一個教育者”!

母親:“是未來父親的第一個培養者”!

母親:肩負造福人類“最高的使命、偉大的使命”!

3.母親怎樣讓自己的孩子優秀?

母親教育學,就是教育母親如何讓孩子優秀的學科,那麼,母親怎樣讓自己的孩子優秀?

1.母親與孩子的道德教育

2.母親與孩子的習慣教育

3.母親與孩子的勞動教育

4.母親與孩子的讀書教育

5.母親與孩子的金錢教育

6.母親與孩子的生命教育

7.母親與孩子的健康教育

8.母親與孩子的飢餓教育

9.母親與孩子的吃苦教育

10.母親與孩子的補課教育

如果,我們的母親能夠知道、解決這10個方面的問題,那麼,無論你是文盲還是教授,那麼,你的孩子就會非常優秀!!!

“母親教育學”,這門獨立學科的研究,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附錄——2

“田園泥土香”之【母親教育學】系列教育文集

上部《母親教育學:母親教育孩子的駕駛證與方向盤!》

中部《母親: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碼

下部《母親:教育孩子失敗之借鑑

“母親,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啟蒙師”——

母親: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啟蒙師,母親肩負造福人類“最高的使命、偉大的使命”!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就有過一段以母系社會為主導、為核心時代。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女人千萬不能隨便惹呀——

秦始皇惹了孟姜女,結果長城給哭倒了。

曹操惹了小喬,結果火燒赤壁曹營。

李世民惹了武媚娘,結果江山給奪了。

咸豐惹了慈禧,結果清朝滅亡。

雖然是段子,不過,也基本上算是事實。

曾幾何時,順治皇帝,不愛江山,愛美人;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其實,有時候,女人之於“男人、家庭、社稷”,往往有生殺予奪之權。

事實上,在人的一生中,女性的影響力普遍大於男性,尤其是,在中國幾千年來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傳統的影響下,女性對下一代的成長教育,擔負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孔母對於兒子的遊戲教育、孟母對於兒子的三遷教育,就是最好的詮釋。

所以,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位,是父親望塵莫及的,所以在教育子女上,母親肩負著他人無法替代的重任,母親,只有優秀的“思想品質、心理素質”,才能影響和促使子女的健康成長和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不是學生,而是老師。

今天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今天最需要補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沒有“教育母親”自己,談何“母親教育”孩子?

母親教育學——應該是一門獨立學科!

母親教育學——就是“教育母親自己的駕駛證”!

母親教育學——就是“母親教育孩子掌握的方向盤”!

我們知道,人要想開汽車的話,只有拿到合格的駕駛證,才能掌握汽車的方向盤。

事實上,母親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把教育比喻成“汽車”的話,那麼,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車”,我們偉大的母親,就是掌握教育“汽車方向盤”的那個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