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胡慎之 家庭教育 胡慎之心理 2019-08-11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的情緒應該表達出來嗎?


在我們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互動是必須要有的。一是語言,二是情緒。

語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溝通,就無法建立關係。但情緒,很多人卻認為不能表達出來,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們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然後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親人,我們反而不敢表達出來,會假裝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說不表達或者不讓別人看見,其實是件蠻可怕的事。這等於把自己罩在一個玻璃罩子裡,外面的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走出去,別人也很難走進來。

我有個朋友,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可以說是沒見過他有強烈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次我跟他在聊到某件事時,發現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雖然當時的我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還是很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問他:“你最近遇到什麼很煩惱的事嗎?”

他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我說:“因為剛剛我聽到你輕微地嘆了一口氣,而且看上去你好像很累。”聽到我的解釋後,他安靜了很久,才說:“我一直以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剛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有點控制不住情緒,覺得挺難過的。”他這樣說的時候,神情有些害羞。

所以,每個人都很渴望一種人際關係,就是我的情緒能被對方看見,能被對方接納,因為這會帶給我們一種特別安全的感覺

換句話說,情緒的表達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象徵。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情感的表達,也就意味著關係幾乎是不存在的。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的情緒應該表達出來嗎?


在我們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互動是必須要有的。一是語言,二是情緒。

語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溝通,就無法建立關係。但情緒,很多人卻認為不能表達出來,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們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然後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親人,我們反而不敢表達出來,會假裝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說不表達或者不讓別人看見,其實是件蠻可怕的事。這等於把自己罩在一個玻璃罩子裡,外面的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走出去,別人也很難走進來。

我有個朋友,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可以說是沒見過他有強烈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次我跟他在聊到某件事時,發現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雖然當時的我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還是很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問他:“你最近遇到什麼很煩惱的事嗎?”

他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我說:“因為剛剛我聽到你輕微地嘆了一口氣,而且看上去你好像很累。”聽到我的解釋後,他安靜了很久,才說:“我一直以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剛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有點控制不住情緒,覺得挺難過的。”他這樣說的時候,神情有些害羞。

所以,每個人都很渴望一種人際關係,就是我的情緒能被對方看見,能被對方接納,因為這會帶給我們一種特別安全的感覺

換句話說,情緒的表達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象徵。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情感的表達,也就意味著關係幾乎是不存在的。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的情緒應該表達出來嗎?


在我們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互動是必須要有的。一是語言,二是情緒。

語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溝通,就無法建立關係。但情緒,很多人卻認為不能表達出來,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們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然後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親人,我們反而不敢表達出來,會假裝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說不表達或者不讓別人看見,其實是件蠻可怕的事。這等於把自己罩在一個玻璃罩子裡,外面的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走出去,別人也很難走進來。

我有個朋友,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可以說是沒見過他有強烈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次我跟他在聊到某件事時,發現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雖然當時的我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還是很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問他:“你最近遇到什麼很煩惱的事嗎?”

他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我說:“因為剛剛我聽到你輕微地嘆了一口氣,而且看上去你好像很累。”聽到我的解釋後,他安靜了很久,才說:“我一直以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剛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有點控制不住情緒,覺得挺難過的。”他這樣說的時候,神情有些害羞。

所以,每個人都很渴望一種人際關係,就是我的情緒能被對方看見,能被對方接納,因為這會帶給我們一種特別安全的感覺

換句話說,情緒的表達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象徵。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情感的表達,也就意味著關係幾乎是不存在的。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情緒,該怎麼表達


那麼,如何表達情緒才是最合適的呢?

第一,尊重情緒的存在

尊重自己的所有情緒,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驚恐悲,這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緒,不能只要快樂的情緒,其他的東西我都不要,這是違背規律的。

當情緒發生了,我們就要誠實地面對它,以平靜之心理解它。

  • 快樂來了,我們就享受它;
  • 憤怒來了,我們就與它和平共處。


既然來了,也會離開的。

所以無論是悲傷、絕望還是恐懼,我們都不需要特意的逃避,而是儘量從其中學到東西。

比如你不小心被開水燙到了,雖然會覺得疼痛,但也因此知道開水是燙的,用手觸碰會受傷,這反而是保護了我們,避免二次傷害。情緒也一樣,如果你沒有辦法真正面對它,當它再次來臨時,會更加傷害你,也無法知道它教會了你什麼。

第二,學會和情緒相處後,我們就要承認情緒。

有一年,我跟家人搭飛機回來中國的路上,有位老外騷擾我的家人,並且對我豎起了中指,說話帶著非常多的髒字,那一刻我發怒了,警告他絕對不允許這樣。在他再一次無視我的警告後,我準備衝過去揍他一頓,最後一刻我剋制住了,但我並沒有壓制我的憤怒,而是跟機長以及空乘人員反應了情況。

機長了解情況以後,直接告訴我一個處理結果:我有權利讓他下飛機。因為讓他下飛機會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於是我要求他必須要離我和我的家人50米遠,必須要有人看著他,如果他越過這個距離,我並不知道會對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甚至會要求他下飛機。

處理完事情後,我家豆子對我說:“爸爸,你剛剛很凶,為什麼那麼凶?”

凶,是一種在自己利益受損時的憤怒表達的情緒,但我剋制住了衝動,並沒有把它變成暴力的宣洩。我告訴豆子,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這個時候的憤怒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它不是絕對的負面,是對某些行為的表達。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的情緒應該表達出來嗎?


在我們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互動是必須要有的。一是語言,二是情緒。

語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溝通,就無法建立關係。但情緒,很多人卻認為不能表達出來,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們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然後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親人,我們反而不敢表達出來,會假裝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說不表達或者不讓別人看見,其實是件蠻可怕的事。這等於把自己罩在一個玻璃罩子裡,外面的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走出去,別人也很難走進來。

我有個朋友,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可以說是沒見過他有強烈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次我跟他在聊到某件事時,發現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雖然當時的我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還是很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問他:“你最近遇到什麼很煩惱的事嗎?”

他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我說:“因為剛剛我聽到你輕微地嘆了一口氣,而且看上去你好像很累。”聽到我的解釋後,他安靜了很久,才說:“我一直以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剛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有點控制不住情緒,覺得挺難過的。”他這樣說的時候,神情有些害羞。

所以,每個人都很渴望一種人際關係,就是我的情緒能被對方看見,能被對方接納,因為這會帶給我們一種特別安全的感覺

換句話說,情緒的表達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象徵。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情感的表達,也就意味著關係幾乎是不存在的。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情緒,該怎麼表達


那麼,如何表達情緒才是最合適的呢?

第一,尊重情緒的存在

尊重自己的所有情緒,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驚恐悲,這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緒,不能只要快樂的情緒,其他的東西我都不要,這是違背規律的。

當情緒發生了,我們就要誠實地面對它,以平靜之心理解它。

  • 快樂來了,我們就享受它;
  • 憤怒來了,我們就與它和平共處。


既然來了,也會離開的。

所以無論是悲傷、絕望還是恐懼,我們都不需要特意的逃避,而是儘量從其中學到東西。

比如你不小心被開水燙到了,雖然會覺得疼痛,但也因此知道開水是燙的,用手觸碰會受傷,這反而是保護了我們,避免二次傷害。情緒也一樣,如果你沒有辦法真正面對它,當它再次來臨時,會更加傷害你,也無法知道它教會了你什麼。

第二,學會和情緒相處後,我們就要承認情緒。

有一年,我跟家人搭飛機回來中國的路上,有位老外騷擾我的家人,並且對我豎起了中指,說話帶著非常多的髒字,那一刻我發怒了,警告他絕對不允許這樣。在他再一次無視我的警告後,我準備衝過去揍他一頓,最後一刻我剋制住了,但我並沒有壓制我的憤怒,而是跟機長以及空乘人員反應了情況。

機長了解情況以後,直接告訴我一個處理結果:我有權利讓他下飛機。因為讓他下飛機會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於是我要求他必須要離我和我的家人50米遠,必須要有人看著他,如果他越過這個距離,我並不知道會對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甚至會要求他下飛機。

處理完事情後,我家豆子對我說:“爸爸,你剛剛很凶,為什麼那麼凶?”

凶,是一種在自己利益受損時的憤怒表達的情緒,但我剋制住了衝動,並沒有把它變成暴力的宣洩。我告訴豆子,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這個時候的憤怒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它不是絕對的負面,是對某些行為的表達。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第三,表達情緒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把負面的情緒表達出來,那必須要有一個信任的對象。

曾經我經歷一件很大的事情,我不知該怎麼辦,也不知該找誰訴說。當我生平第一次跟對我的朋友說,我很需要你,我現在有一些害怕。我的朋友告訴我,沒事,我們在你身邊,有任何的需要你就直接告訴我們。

那一刻,我反而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很近。這不僅舒緩了緊張的負面情緒,訴說後讓我很輕鬆。所以,表達情緒對身心都是有幫助的,我們不要一味地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否認或者壓抑在心裡。

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先讓自己休息下來,好好睡一覺,特別是在悲傷的時候。

情緒是人的一個本能存在,也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重要物質。長期不表達情緒不僅會對我們自己有影響,還會給這段關係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只是我們的感受,我們都可以直接表達。

"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前不久,我在喜馬拉雅上做了一次直播,是關於情緒的。

當時,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覺得情緒有沒有好壞之分,或者有沒有哪些情緒,是你們覺得是屬於負面情緒的?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有,情緒是有好壞之分的。像開心、雀躍、興奮等情緒就是正面的,抑鬱、難過、傷心等情緒就是負面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情緒就是情緒,它並沒有任何的區分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緒的好壞,只是看你喜不喜歡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正面或負面情緒,更多是我們喜不喜歡的問題。

如果一些情緒能讓我們感到舒服,並且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建設性的話,我們就相對來說更喜歡這些情緒。但如果某些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還對人際關係有損害性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特別排斥。

我有一個特別焦慮的個案,他對很多事都特別恐懼。生病恐懼,不生病也恐懼,總覺得每時每刻天都有可能塌下來。

他焦慮的時候,很喜歡到處問人:“我該怎麼辦?”。

有一天,我也有點煩躁了,我回答他說:“這種焦慮並不會讓你死掉。”

“萬一死了呢?”“萬一死了,我就給你陪葬。”


聽到我回答的他,突然就笑了。

其實情緒只是一個情緒,它不會吞沒你,或毀掉你。但一旦你把某種情緒的影響放大,它就會給你帶去毀滅的感覺,讓你有種天隨時都會塌下來的感覺。

就像焦慮,我們都認為焦慮是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焦慮的情緒。可它有時卻能保護我們,給我們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比如說,當我們準備一次重大演講,或要參加比賽時,我們就會很焦慮,害怕出錯。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會促使我們再去核對整個流程,重複練習幾次。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都有存在的理由,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奶油蛋糕容易令人發胖,但也有人認為,它可以填飽肚子。

所以,情緒是好是壞,主要取決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的情緒應該表達出來嗎?


在我們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互動是必須要有的。一是語言,二是情緒。

語言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溝通,就無法建立關係。但情緒,很多人卻認為不能表達出來,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們在外面受了一點委屈,然後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親人,我們反而不敢表達出來,會假裝自己什麼事都沒有。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說不表達或者不讓別人看見,其實是件蠻可怕的事。這等於把自己罩在一個玻璃罩子裡,外面的人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走出去,別人也很難走進來。

我有個朋友,他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可以說是沒見過他有強烈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次我跟他在聊到某件事時,發現他輕輕地嘆了口氣。雖然當時的我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還是很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問他:“你最近遇到什麼很煩惱的事嗎?”

他很驚訝,問我怎麼知道。我說:“因為剛剛我聽到你輕微地嘆了一口氣,而且看上去你好像很累。”聽到我的解釋後,他安靜了很久,才說:“我一直以為,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剛才我突然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有點控制不住情緒,覺得挺難過的。”他這樣說的時候,神情有些害羞。

所以,每個人都很渴望一種人際關係,就是我的情緒能被對方看見,能被對方接納,因為這會帶給我們一種特別安全的感覺

換句話說,情緒的表達是兩個人關係親密的象徵。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情感的表達,也就意味著關係幾乎是不存在的。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負面情緒,該怎麼表達


那麼,如何表達情緒才是最合適的呢?

第一,尊重情緒的存在

尊重自己的所有情緒,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驚恐悲,這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緒,不能只要快樂的情緒,其他的東西我都不要,這是違背規律的。

當情緒發生了,我們就要誠實地面對它,以平靜之心理解它。

  • 快樂來了,我們就享受它;
  • 憤怒來了,我們就與它和平共處。


既然來了,也會離開的。

所以無論是悲傷、絕望還是恐懼,我們都不需要特意的逃避,而是儘量從其中學到東西。

比如你不小心被開水燙到了,雖然會覺得疼痛,但也因此知道開水是燙的,用手觸碰會受傷,這反而是保護了我們,避免二次傷害。情緒也一樣,如果你沒有辦法真正面對它,當它再次來臨時,會更加傷害你,也無法知道它教會了你什麼。

第二,學會和情緒相處後,我們就要承認情緒。

有一年,我跟家人搭飛機回來中國的路上,有位老外騷擾我的家人,並且對我豎起了中指,說話帶著非常多的髒字,那一刻我發怒了,警告他絕對不允許這樣。在他再一次無視我的警告後,我準備衝過去揍他一頓,最後一刻我剋制住了,但我並沒有壓制我的憤怒,而是跟機長以及空乘人員反應了情況。

機長了解情況以後,直接告訴我一個處理結果:我有權利讓他下飛機。因為讓他下飛機會耽誤其他乘客的時間,於是我要求他必須要離我和我的家人50米遠,必須要有人看著他,如果他越過這個距離,我並不知道會對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甚至會要求他下飛機。

處理完事情後,我家豆子對我說:“爸爸,你剛剛很凶,為什麼那麼凶?”

凶,是一種在自己利益受損時的憤怒表達的情緒,但我剋制住了衝動,並沒有把它變成暴力的宣洩。我告訴豆子,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這個時候的憤怒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它不是絕對的負面,是對某些行為的表達。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第三,表達情緒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把負面的情緒表達出來,那必須要有一個信任的對象。

曾經我經歷一件很大的事情,我不知該怎麼辦,也不知該找誰訴說。當我生平第一次跟對我的朋友說,我很需要你,我現在有一些害怕。我的朋友告訴我,沒事,我們在你身邊,有任何的需要你就直接告訴我們。

那一刻,我反而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很近。這不僅舒緩了緊張的負面情緒,訴說後讓我很輕鬆。所以,表達情緒對身心都是有幫助的,我們不要一味地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否認或者壓抑在心裡。

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先讓自己休息下來,好好睡一覺,特別是在悲傷的時候。

情緒是人的一個本能存在,也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重要物質。長期不表達情緒不僅會對我們自己有影響,還會給這段關係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只是我們的感受,我們都可以直接表達。

最可怕的,是情緒穩定的人

作者簡介:

胡慎之,最懂關係的心理學家。著有《胡慎之家庭教育課》《胡慎之家庭課:重建親密關係》《高情商人際關係溝通術》。看清真相,是為了更好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