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火星水冰,美 47 所大學組隊參加 NASA 機器人挖土大賽

火星探測 NASA 天文 機器人 TechNews 2017-06-07
尋找火星水冰,美 47 所大學組隊參加 NASA 機器人挖土大賽

【Technews科技新報】NASA 在太空科學的成就相當傑出,且致力於培養學子對太空的興趣,包括舉行各種活動。一年一度的NASA 機器人挖土大賽(NASA Robotic Mining Competition)於 5 月 22 日至 5 月 26 日在佛羅里達州甘乃迪太空中心盛大舉行,全美共有 47 所大學組隊參與。NASA 的目標是希望找出採集火星環境樣本的好方法,甚至是尋找火星獨有的“水冰”。

這項競賽與 NASA 的火星登陸計劃息息相關,NASA 曾於 2015 年 10 月發佈一份 36 頁的報告──《火星旅程:邁向太空探險的下一階段(Journey to Mars : Pioneering Next Steps in Space Exploration)》。報告中指出,未來 15 年,NASA 將於國際太空站駐點並且本地球和月亮之間設置試驗場,預計於 2030 年送人類上火星。

參賽的大學生需要自行設計並組裝挖土機器人,各隊的機器人必須在 10 分鐘內橫越各種凹凸不平的地形然後成功偵測到土壤中的風化層,再將挖掘起來的風化層土壤放入容器中。競賽中的地形和土壤組成都是模擬火星上的實際情況。NASA 之所以要挖掘風化層土壤的原因在於之中有“水冰”,他們曾透過火星探勘者號(MRO)發現純度高達 99% 的水冰,這對人類未來登陸火星無疑是種再珍貴不過的資源。參賽隊伍所使用的設計理念都有可能納入 NASA 製造的挖土機器人中。

參賽隊伍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的 Astrobotics 隊伍表現最亮眼,他們在 10 分鐘內就挖起 163 公斤的風化層土壤,此外他們也是去年挖土競賽的優勝。今年多了一些新隊伍,其中許多較年輕的學生使用樂高 Mindstorms NXT 機器人來比賽。除了競賽之外,NASA 也特邀多位專家演講,包括宇航員名人堂成員之一的 Robert Cabana、開拓重工(Caterpillar Inc.)首席工程師 Steve Shoemaker 以及前 NASA 資深項目工程師 Joe Kosmo。

(首圖來源:NAS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