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重大,我國在該領域取得新突破,西方人:連美國都有理由羨慕

意義重大,我國在該領域取得新突破,西方人:連美國都有理由羨慕

運載火箭

美國人曾預測,由於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推進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並且用於雄厚的資金支持,因此到了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主要航天大國之一。近年來,的確有不少人發現,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快,不僅發射任務一個接一個,空間站建設、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等也都相繼取得突破。

在這些突破當中,我國火箭發射方面更是引起國外的關注,日本人在文章中就指出“中國在火箭發射方面正在以迅猛指示趕超美俄歐”。要知道,火箭是航天活動中最基礎的“交通工具”,沒有火箭就沒有航天。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航天的運載火箭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日“長征火箭的搖籃”就再次傳出好消息。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堪稱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搖籃”,這裡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戰略導彈和運載火箭的研製基地。日前央視網報道稱,該院在7月2日發佈消息稱,在“低溫推進蒸發量控制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

意義重大,我國在該領域取得新突破,西方人:連美國都有理由羨慕

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總裝測試車間

翻看世界航天發展史,人們總能看到“低溫”的身影,其實低溫火箭還有一個很高冷的名字“冰箭”,它採用的是液氧、液氫等低溫化學推進劑,具備無毒、無汙染、經濟實惠、效率高等優勢,歷史上在推進劑的首次選擇上使用低溫液氧和酒精組合。目前,該技術在國內外的運載火箭和上面級都得到廣泛應用。

在此次取得突破之前,我國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等都屬於低溫火箭。就像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它800多噸的身體裡,90%都是-252℃的液氫和-183℃的液氧,這已經接近低溫的極限,也正是如此才得來“冰箭”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低溫火箭雖然優勢諸多,但長時間飛行卻受到極大的制約。有數據顯示,之前國內外的低溫火箭在軌時間大多隻能維持在幾十分鐘到幾小時之間。如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攻克“低溫推進蒸發量控制技術”,一下子使中國低溫火箭的在軌時間延長到30天。

意義重大,我國在該領域取得新突破,西方人:連美國都有理由羨慕

西方人

​據瞭解,該技術使用了2種先進的材料和1種排期方案,目的就是為了破解低溫火箭在軌時間短的難題。其中,2種先進的隔熱材料,分別可以將隔熱能力在低溫條件下提升50%以上和18%以上。這就意味著,火箭攜帶同樣重要的低溫推進劑,在軌時間卻能得到有效的延長。

目前,該計劃已經於近日通過了大型地面試驗驗證,方案正確可行。央視網在報道中指出,該技術的成功突破,對於我國未來的大規模深空探測及遠距離空間運輸等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航天技術的核心基礎,運載火箭可以說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航天規模和實力。德國人認為,中國人已經擠進了運載火箭的國際“頂級聯賽”,甚至連美國都有理由羨慕。(叮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