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西車輛段檢車員伍洪章

貨車 CCTV 社會 西南鐵路 2017-05-10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西車輛段檢車員伍洪章

數載磨礪,破繭成蝶。伍洪章,重慶西車輛段貨車車輛“名醫”,工藝創新的領頭羊。20年來,一把磨得發亮的檢車錘見證了他追逐夢想的歷程。

全路“勞動模範”、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路“百強貨車檢車員”、全局“優秀共產黨員”、全局“優秀生產(工作)者”……一個個顯赫的榮譽背後,是那上百雙穿爛的膠鞋和上千雙磨破的手套,以及留給工友揮之不去的感動和欽佩。

1996年,伍洪章從部隊轉業入路。他恪守“一絲不苟幹工作、無私奉獻做表率”的人生信條,甘用美好青春換來鐵路的一方平安,成為一名貨車運行安全的“守護神”。

現場檢車是全天候露天作業,伍洪章堅持標準十年如一日,無論風霜雪雨還是高溫酷暑,規定步伐一步不亂、手部動作一絲不差,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藝。工作至今,伍洪章共安全檢查貨車30多萬輛,發現典型故障300多件,帶頭解決安全技術難題10餘個,形成“車鉤五步分解”“標準化作業要領”等7項工作法,先後30多次參加大型技能競賽,10次奪冠,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全局貨車運用檢查領域的技術尖兵。

每當談到自己發現的300餘件較大典型故障時,他總是擺著手說:“這沒得啥子,很早的時候師傅就告訴我,看車時要對得起自己檢查的車輛,下班後才睡得著覺。”

2012年,重慶首趟中歐班列開行。伍洪章率領“黨員突擊隊”成員冒雨對全列車進行了仔細檢查和整備,這一過程被前來採訪的央視記者記錄在鏡頭裡。央視記者對這支“特種部隊”的精神面貌給予了高度評價。幾年來,伍洪章一直是檢查中歐班列的骨幹。隨後,貨運組織改革、西南貨物快運列車開行、興隆場編組站開通等工作接踵而至,給貨車運用工作帶來了更多挑戰,而伍洪章作為班列檢查組組長,每一次都能圓滿完成任務。

2014年4月,伍洪章所在的重慶西運用車間既要負責原重慶西編組站工作,又要兼顧新建的興隆場編組站工作,十分繁忙。伍洪章“臨危受命”,帶隊第一批進駐興隆場,在環境惡劣、人員緊缺、配套設施不完善等情況下,每天堅持走在還未鋪設走行板的道砟上卡控“兩紀”、確認故障,一天下來至少要走10公里以上,吃了不少苦。

車間搬往興隆場前,伍洪章組織編寫了《職工生產生活指南》,完善了《外包線通過列車安全防護措施》,帶領班組交出了“一事不出”的優秀答卷。車間搬遷後,伍洪章只休息了一天就來到班組。他說:“這麼大個編組站,每天不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敲一錘,我不放心啊!”

近幾年來,伍洪章擔任實作教練,共為段上培養了300名檢車員,其中有9人晉升為工長,5人通過“以考代評”和競聘選拔走上了幹部崗位,4人獲得全路“火車頭獎章”,6人獲得全路“技術能手”稱號,7人獲得全路“青年崗位技術能手”稱號。

“會看車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愛車啊!”伍洪章常對參加培訓的新職工說。新老交替,既有理念衝突,又有文化代溝,光有熱心不一定能讓這些90後自覺服從管理,“有門道”才是他備受青年職工推崇和愛戴的關鍵。比如他的“時尚教學”,他自編自導,將標準化檢車作業過程拍攝製作成圖板在全段推廣。每次比武集訓時,他都拿起相機記錄每個人的動作,然後逐一和選手參照照片分析和改進每一個細節。

伍洪章還將自己對檢車事業的感悟、對車輛文化的理解和軍人樸實堅韌的作風,潛移默化地印刻在新一批檢車員心中,讓一批批新生代檢車員受益匪淺。青年職工蔡海龍、田奧上崗僅一年,就分別發現一起重車罐車罐體裂紋漏油和全路首例新型貨車車輪輪輞輻板裂紋的重大隱患故障,受到了路局的通報表揚。

2014年7月,“伍洪章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伍洪章堅持以“創新、發展”為主線,將工作室創建活動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努力破解難題。他拍攝製作全段第一部音像版《列檢作業指導書》,舉辦應急救援演練培訓,並組織工作室成員開展群眾性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和技術發明活動,先後撰寫了《人力制動機三變一卡滯故障處理》《軸端螺栓鬆動故障判斷》等5篇技術論文,其中一篇受到鐵路總公司車輛部的重視,已安排陸續進行漏洞改造。針對車輛部分故障因工具原因得不到有效處理的現狀,他先後研發了鉤高調整工具1套、氣動打磨切割工具1套及小工具若干,經過現場試用後反映良好。

20多年裡,伍洪章獲得的榮譽幾乎囊括了一名檢車員所能獲得的所有獎項。但在他心裡,這些成績只能說明過去,自己仍是一名“車輛衛兵”,需要繼續用一把檢車錘丈量檢車人逐夢的征程。

來源:西南鐵道報 記者:付世坤、鄭春良、周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