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最近在寫歐洲卡車駕駛室發展的文章,把歐卡的駕駛室造型和框架都給熟悉了一遍。正巧這次在物流園裡遇到一輛比較稀有的卡車,出於好奇便圍著車拍了一遍還和駕駛員進行了簡單的交流。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柳汽乘龍H5,H7大家都不陌生,曾經的跳跳7如今也已經不跳了,H5正在用其性價比來對標競品車型佔領市場。其實在這兩款型號中間,還有一個H6系列,由於車輛保有量比較低,我們在路上看到的機率不高,所以很多人對這輛車還是有些陌生,本篇文章,就帶大家來看一看這輛“陌生”的車。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咱們先從正面開始看,這輛車前臉的設計是不是有點熟悉呢?可能你沒猜錯,正面設計有風車之國著名品牌——DAF 達夫重卡的影子,外觀設計是乘龍H系列一向的柔中帶剛風格,在對於一些邊緣造型的處理上都選擇了圓潤化。

但是這種造型,說歸說,其實個人觀點不同,有些人可能不會認為這樣好看,畢竟跟以往的H系列車型風格是格格不入。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我特意去歐卡里面截了一張達夫XF105的圖,大家比較一下。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側面造型依舊是遵循著以往的雷諾“龍骨”結構設計,整體框架沒有變動,但是在一些細節方便有差別,比如等車踏板沒有包圍,三階踏板完全裸露在外面,很不美觀。從圖片上也能看出來這輛車原廠的導流罩很小,可能也是和這輛車的定位工況有關係,所以沒有設置大導流罩。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同為歐卡截圖,雷諾的龍骨駕駛室。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車燈就是個普通的一體燈,也沒有透鏡,和駕駛員閒聊的時候其稱車燈亮度一般。但是有一個很好的細節,在車燈靠外一側有導風槽,可以起到導流的效果。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乘龍H6的配置很一般,現在主流的電動後視鏡這輛車上並沒有配置,只是一個普通鏡,雖然沒有電動後視鏡便捷,但是壞了維修成本低。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主駕駛用的是氣囊座椅,如今牽引車的主流配置,保證了平常行車的舒適性,當然想要更舒適的座椅配置,可以選擇柳汽更高端的H7旗艦車型。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駕駛室是手動液壓翻轉。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普通的四幅方向盤,沒有多功能的按鍵,喇叭的按鍵移至右側控制手柄處。方向盤採用機械調節,並非氣壓調節。

大部分行車信息在四個指針盤上都顯示了,剩下的由LED屏幕顯示。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車內空間還算寬敞,工作臺上的工作按鍵兩個手能數出來,收音機和空調控制模板就是這上面全部的電器設備。

看到這裡相比大家已經能猜到這輛車的市場定位了吧!柳汽H系列產品的中端車型,主打的是中短途運輸,適合省內短途,倒短工作。這個車的定位讓我想起了重汽的豪瀚N7G,也是主打性價比的一款車。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車內空間挺大,而且儲物容積大,儲物格分區多,但是內飾整體塑料感很強。

駕駛室內採用雙臥鋪,底部臥鋪寬度目測700mm左右,臥鋪墊子較硬,由於駕駛員在上面不方便拍照就沒有掛圖。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車輛採用的並非常規動力,而是以天然氣為動力。發動機採用的是WP13NG430E52天然氣發動機,發動機輸出馬力達430Ps,滿足國五排放。據駕駛員稱天然氣發動機的爆發力還是沒有燃油的好,但是悠起來很快,百公里氣耗在38到40升。

變速箱是法士特12JSD180TA,擁有12個前進擋兩個倒擋,這款變速箱在車上配置廣泛,可靠性高。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車輛採用6X4的驅動形式,後橋品牌是東風德納,速比3.7。全車採用輕量化少片簧拋物線鋼板,是比較主流的前三後四形式。

偶遇少見的柳汽乘龍H6牽引車,司機說他曾在新加坡開車一月掙三萬

乘龍H6的保有量現在還很低,從文章看來這款車駕駛室配置也是在預料之中,一切以實用為主。這款車主打的是中端市場中短途運輸,看動力鏈是比較常見的“柳汽風格”。很幸運能在保有量低的時候見到這款車,這款車會不會被用戶認可呢?過段時間看銷量吧!

文末彩蛋:這輛車的司機還是個在新加坡開過車的老司機

在交流過程中,駕駛員和我說他以前在新加坡開過6年卡車,我便有一個問題向其提出:您認為新加坡和國內卡車生活最大的差距是什麼?

駕駛員稱:“最大的差距還是在工作上,新加坡一共那麼大點地,開卡車也跑不了多遠。在新加坡開卡車就是正常的工作,早八晚五,法律規定只能開8個小時的車,不像國內,沒日沒夜的幹。”

我:“那工資方面呢?”

駕駛員:“在新加坡一個月給別人打工開車能掙到6000新幣,就是三萬人民幣,除去房租和日常生活,一個月差不多能剩下兩萬多來。”

司機幹活不多,還能拿這麼多工資?真是萬惡的資本主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