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佳清與平兒之間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

婚姻 平兒 娛樂 育兒知識家 育兒知識家 2017-08-03

《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佳清與平兒之間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已經快接近尾聲,作為觀眾,我們一步步看著劇中的人物從出場到本性敗露,然後看著他們在生活的泥淖中掙扎求生,彷彿依稀看到了現實中自己的影子。

此外,作為劇中唯一一對離異帶孩子的女性,羅子君和凌玲各自的處事作風與個人性格不免出現在各自的孩子身上,讓我們看到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卻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模樣。

活潑開朗 VS 沉默寡言

《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佳清與平兒之間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

羅子君的兒子平兒一開場就很活潑,這種性格或許和生活條件的優渥與家人的寵溺有很大關係,面對父母離婚、生活環境瞬間一落千丈,尤其是看到自己的爸爸在陪別人家的孩子時,平兒也曾崩潰大哭。但是羅子君並沒有斥責孩子,也沒有貶低前夫與公婆,而是以比擬的方式告訴他:“你有一件特別喜歡的東西,可是有一天你不小心弄丟了,而恰巧別人撿到了,並且別人因為也喜歡而不肯還給你時,那你只能放棄它再去找下一個你喜歡的”。而且羅子君還告訴平兒,無論大人之間關係怎樣,大家依舊會一如既往的愛他。或許就是這種耐心陪伴與冷靜客觀,讓平兒可以保持他這個年紀本該有的快樂。

而凌玲的兒子佳清一出場就透露出滿滿的壓抑感,比起平兒的活潑,佳清更顯的沉默和早熟。雖然劇中一開始對凌玲上一段婚姻交代不多,但是很明顯佳清依然想回到爸爸身邊、有一個完整的家。然而他畢竟還小,無力反抗媽媽對於今後生活的安排,所以他只能用把自己關在房間來排斥媽媽新男友的討好,這種不情願與被迫接受造就了他的沉默寡言,因為他知道無論自己怎樣表達意願,媽媽都有理由駁回,除了聽話,自己什麼都做不到。

率真直接 VS 刻意討好

《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佳清與平兒之間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

平兒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比如賀涵叔叔)或者其他玩具都會立刻表達出自己的意願,而羅子君雖然從伸手向老公要錢的闊太太變成需要自己賺錢的職業女性,但還是會盡量滿足兒子的需求。她不會向兒子抱怨自己賺錢有多辛苦,也不會怪孩子索要超出自己經濟範疇的東西,而是告訴平兒媽媽一定會為了他喜歡的東西加倍努力,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實現。生活雖然充滿荊棘,但她仍然想要保護好平兒的那份純真,避免生活的枷鎖過早的困頓到孩子的身上。

相比起平兒,佳清卻過早的學會了懂事。因為媽媽第三者的原因,未來的爺爺奶奶總是甩臉色給他們母子,而他不僅不可以任性,還要和媽媽一起想法設法的討一對老人歡心。即便老人家顧念到佳清是一個小孩子而態度緩和,但是一旦他們的親孫子——平兒一出現,態度又立馬變得涇渭分明,每當這種落差出現時,佳清就孤零零的站在一旁不知所措,飄忽的眼神里布滿了不安。

順其自然 VS 負重前行

《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佳清與平兒之間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

或許很多人都對羅子君分不清“角膜”和“腳膜”而覺得這樣的媽媽實在不合格,並且對孩子的要求過低。但是我倒覺得這種看似順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反而對孩子起到了積極影響。看過這部劇的人會發現,羅子君從來不在旁邊盯著平兒做作業,更不會幫他檢查作業,而是在平兒因貪玩而忘記時順嘴提醒他一下,然後就全部交給孩子自己。這種無為,看似“不負責任”,卻是對孩子完全的信任,讓孩子養成了自律與自我管理的好習慣,不僅節省了羅子君的心力,還避免了母子之間的相互控制。

而到了佳清這裡,學習彷彿成了一項人生任務,因為它關乎你未來能不能過上好日子。秉承著“笨鳥先飛”的理念,凌玲把職場上的生存法則套用到了佳清的學業上,告訴他只有現在努力,將來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即便有時有厭學情緒,佳清也要硬著頭皮完成,即便被剝奪了很多玩耍的時間,他依然聽媽媽的話去上補習班,因為他承擔不起媽媽的失望,同時又無力反抗。

平等對待 VS 居高臨下

《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異家庭的孩子,佳清與平兒之間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

還記得有一集裡,羅子君因為初換工作,所以有很多東西要學,即便回到了家也廢寢忘食的學習。第二天一早醒來的平兒看見媽媽累的在沙發上休息,溫柔的對羅子君說:“媽媽,我真是越來越喜歡現在的你了”。爾後,他還讓媽媽再多睡一會兒,自己在客廳等爸爸來接他就可以了。另外,對於媽媽的追求者,雖然平兒與外婆都一致喜歡賀涵,但當羅子君嘗試接受老金時,平兒並沒有反對,而是尊重媽媽的選擇。這種體貼與尊重,不得不說與羅子君始終平等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分不開。

比起平兒,佳清就沒那麼幸運了。雖然媽媽並沒有過分苛責他,雖然他努力嘗試適應新的家庭、新的家人,但是他的敏感與小心翼翼,仍舊讓他生怕自己會做錯什麼。因為沒有安全感,他學著媽媽的樣子去討好未來的爺爺奶奶,去嘗試接受新爸爸的存在,去做媽媽想讓他做的任何事。可是,凌玲從未意識到,佳清只是一個小孩,他不應該摻雜在父母那一代的感情糾纏裡淪為調節機器,他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撫平母親婚姻褶皺的熨斗。


雖然劇中凌玲的職業女性的優勢讓她成功擠走羅子君成為正位,但是比起她的滿腹心機與虛偽做作,羅子君的純善與實事求是,最終幫助後者擁有了開掛的人生。更重要的是,這種良好的品行傳遞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讓他不致因父母的離婚而內心佈滿陰雲,從而始終保留屬於孩子的那個純真的世界。

所以,凌玲雖然表面上贏了,但佳清與平兒之間因為差了一個羅子君的距離,而擁有了截然不同的性格、渾然不同的人生。

最後,我想說,母親永遠都是孩子安全感的最終來源,當一個生命因你而生,並且在他的幼年時光裡打上你的烙印,請好好保護他尊重他,不要讓他因為你對生活的無奈妥協而充滿戾氣,這,才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