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愛如雨,訴不盡冰冷麵具之下的孽情與罪惡

讀完《冷雨》,心中徹骨的冷。

何天奈,是津水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察,也是少女何嬌的父親。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春遊活動中,何嬌墜塔身亡。塔高7層,每層都有人,卻沒有人看到她從第幾層落下。沒有任何線索和證據,但何天奈堅信:何嬌絕對不是意外身亡,凶手一定在這班少年裡。

17年漫漫追凶路,5個家庭的悲劇,離真相越近越罪惡。警察、同性戀者、純情少女、冷酷少年、中年人妻,每個人面具之下的偽善、殘忍令人細思極恐,毛骨悚然。

九零後熱門懸疑作家郭霈文用嫻熟的技巧、不俗文筆,通過外國懸疑推理元素本土化的操作,構建了頗具特色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帶來這本豆瓣閱讀年度懸疑力作,社會派推理黑馬作品《冷雨》。

全書採用三種人稱講述故事,邏輯嚴密,情節曲折,場景繁複,主線清晰。閱讀過程,猶如剝洋蔥,不斷刺激讀者感官體驗,辛辣刺激餘味久長。一樁“墜塔案”引發出另外幾起“失蹤案”,多年前的“豔鬼案”,改寫了許多人的命運。當一個錯誤需要用更多錯誤去掩蓋的時候,這個錯誤就變成了罪孽,猶如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帶來的都是不幸和災難。我們跟隨作者筆觸,尋找凶手的同時,可以看到故事表層之下,人性之中更深刻凜冽的東西。

一、同性戀者的婚姻,是痛苦無盡的黑暗深淵

同性戀不是病,但和正常男女的生活確實有異。出於世俗壓力,有些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取向,會找正常人結婚成家。但由於自身特點,又無法真正接納、融入家庭。久而久之,從身體到精神,給對方形成一種“冷暴力”,婚姻生活成為煎熬和折磨。

書中何天奈就是如此。他身為人民警察,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平凡人,當他發現自己更喜歡同性時,卻沒有勇氣向未婚妻坦白,而是選擇了隱瞞和逃避。結婚後,繼續利用妻子對自己的感情進行掩飾,毫不顧忌妻子的感受。

當父母家族逼迫妻子生孩子,懷疑妻子身體有問題時,他把妻子一個人扔在眾人口伐筆誅的風尖浪口,使妻子萬般無奈之下產生“借種”的荒唐念頭,並在去舞廳尋找男人的過程中,被陌生人瘋狂糾纏,在大雨傾盆的夜裡失手殺死“露水情緣”的男子。

當何天奈發現,孩子不是自己的時,他依然冷漠沉默,給了妻子感情上致命一擊,使這個溫順的女人性情大變。在共同生活的十幾年中,他和妻子僅有的只是爭吵、撕打、折磨。

他不斷和同性愛人寢室長幽會偷情,和同性服務者開房“一夜性”,躲在婚姻的殼子裡,維持著“一名警察的公眾形象”,把最懦弱最卑鄙的黑暗留給家庭。這種黑暗如同巨大深淵,深不見底的痛苦絕望,吞噬了妻子生命中所有的美好,吞噬了“女兒”何嬌的身心健康,吞噬了這個花季少女的生命。

二、孩子的罪惡,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錯位

何天奈追凶17年,從警半生,卻不曾想被一群孩子耍的團團轉。表面平靜無辜的孩子,內裡有著另一個瘋狂世界,5個缺少愛與溫情的家庭,5個心靈扭曲的孩子,5段殘酷青春製造出一個又一個悲劇。

老師和同學眼中的“文靜女孩”張小鷺,是網遊世界“女術士萬寶路”,因為喜歡男同學陸鬆,進行竊聽,捲入一起有預謀的殺人案。當堂弟張柯無意中接觸到存有錄音的儲存卡,她冷靜滅口,用小時候電視上學到的方法殺死張柯,雨夜拋屍,鎮定逃過警方調查。她和陸鬆偷嚐禁果,懷孕產子,和外地網遊男友開房“一夜情”。

陸鬆,家境優渥,成績優良,表面熱情實則內心冷酷。這個學校、老師、同學公認的好學生,知識豐富,智商超群,能解決一切難題,卻沒有學會對生命最起碼的憐憫和敬畏。當趙妃求助她實施“何嬌墜塔計劃”時,他通過數學概率計算,通過物理學,心理學知識,有條不紊選擇作案時機、方式、地點,並以此為傲。

何嬌,同樣是成績優良,外人眼中家境良好的“女學霸”,內裡卻是每天被絕望摧殘,被母親逼迫,被羞恥焚燬的抑鬱症患者;她無法接受自己是殺人犯和偷情者的“私生女”,是虛偽警察與妻子戰爭的“犧牲品”,是同性戀父親掩蓋身份的“工具”,是情感錯位,重蹈父親覆轍的“女同性戀者”。

趙妃,父母車禍意外身亡,和奶奶一起生活。冰雪聰明的女孩,心思縝密,懂得如何利用陸鬆的“聰明”實施計劃,表面不動聲色,內心驚濤核浪,熱戀著同性女友何嬌,願意為對方做一切事,包括殺人和送她去死。計劃順利實施,改寫了多人命運,把陸鬆和張小鷺送上一條“不歸路”。

張雨書,一個有著尷尬隱祕身份的“私生女”,跟著本應是外公外婆的父母生活。親生父親不知情,少女母親莫名失蹤。張雨書的內心陰暗寂寞,到網絡上尋找溫暖,被變態男子利用,誘騙到雲塔附近擊昏性侵。

這所有的林林總總,瘋狂放縱、離經叛道、殺人犯罪,發生在父母長輩的眼皮底下,卻從未被發現。成人看到的只是孩子表面的平靜和歡樂,從不曾有人真正深入他們內心,察覺並觸摸到黑暗和罪惡的種子。學校的老師為自己的教育自豪,父母們只關注成績,那些陷入迷途的青春,為此付出慘烈的代價。

三、人性的自私和複雜,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故事中,每一個人都有一張“面具”,兩個自己:一個社會屬性的自我,一個真實人格的自我。在“面具”掩飾下,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沒有人考慮別人的感受。

何天奈、何嬌、張小鷺,趙妃、陸鬆都是被自己的私慾推著向前走,在得到自我所需、達到目的時,冷酷殘忍,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漠視良知,漠視生命。如同連環套,在自己走向毀滅深淵時,把周圍相關的人一同拖下水。

書中的“人性之惡”,“人性之冷”令人深思震驚,所以我說:“讀完《冷雨》,心中徹骨的冷”。

“雨”作為一種特殊意象,在故事每個場景中均有出現,貫穿這本書始末,也許尋找事實真相如同雨水沖刷,也許罪孽深重需要雨水洗滌,也許悲傷絕望只能藉助雨水宣洩,也許憐憫悔悟, 人間世相,悲喜愛恨都如雨般虛幻又真實。

無論如何,一場《冷雨》,能讓我們在“冷”過之後,對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有所反思,有所啟發,這就足夠足夠了。

錯愛如雨,訴不盡冰冷麵具之下的孽情與罪惡
錯愛如雨,訴不盡冰冷麵具之下的孽情與罪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