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縣:王景田認親記

婚姻 社會 人民網科普 2017-06-22

原標題:王景田認親記

“喂,阿帕,最近單位工作忙,沒能去看您,您身體好嗎?家裡還好嗎?……”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辦公室,忙完了手裡的活,王景田拿起手機撥通了“媽媽”艾皮孜木·特木爾的電話,用流利的維吾爾語詢問著情況。

按照16年來的慣例,王景田每個月都要去庫車縣阿拉哈格鎮阿拉哈格二村看望“媽媽”,村裡人都知道,艾皮孜木·特木爾家有個漢族兒子。說起他們“母子相認”的故事,知情的人打趣地說:“這個兒子是‘打’進門的。”

艾皮孜木的“巴拉木”

巴拉木,維吾爾語意為“兒子”。2001年,庫車縣阿拉哈格鎮創業就業孵化基地項目開工在即,在規劃用地內的幾戶村民均有序搬離,艾皮孜木家卻成了“釘子戶”。艾皮孜木有5個兒子,結婚後和她住在同一個院子裡。時任阿拉哈格鎮國土資源所所長的買買提·艾沙上門做工作時看到,由於她家房子蓋得早,除了大兒子一家和老人同住外,其餘4個兒子,每個兒子結婚都在院子裡新蓋了一間房,一戶宅基地裡到處是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築。

艾皮孜木的大兒子吐尼亞孜·艾力亞孜難打交道,在鎮裡都是掛了名的,村裡更是沒人敢惹。買買提·艾沙也沒有料到,此番會遭到這家5個兒子的圍攻,耳朵被打爛。吐尼亞孜甚至威脅道:“誰敢拆這個院子,就跟他拼命。”

消息很快傳到了庫車縣國土資源局,精通雙語的王景田決定親自去一趟。他先向鎮裡和村裡的幹部瞭解艾皮孜木家的情況,做足了功課後,他計劃從艾皮孜木老人這裡打開突破口。到了艾皮孜木老人家,除了講政策和法律外,他還當場掏出5000元錢交到老人手裡。“新的宅基地已經劃好了,這些錢您拿去,蓋房子肯定用得著。您家搬遷的時候,我會親自過來幫忙,如果您不介意多個兒子,從現在起,我認您當‘乾媽’,今後家裡的事就是我的事……”

王景田的一番話推心置腹,他的承諾就像此刻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5000元錢一樣,帶著體溫,沉甸甸的。艾皮孜木當場落淚,她說:“你都這麼說了,我們搬。”

“釘子”拔了,推舊房的那天,很多村民前來圍觀。隨著“轟隆”一聲響,有人看到,吐尼亞孜緊握的雙拳鬆開了,他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蹲在地上,一個皮膚黝黑的漢族男人走過去,給了他一個兄弟般的擁抱。

從那以後,村裡再也沒有人敢違章建房。艾皮孜木的笑容也多了起來,在王景田的幫助下,她的兩個兒子順利找到了工作,小日子越過越紅火。她逢人就說,這個漢族兒子比親兒子還孝順。

熱沙來提有了“哥哥”

在庫車縣烏尊鎮庫木艾日克村,王景田還有個“妹妹”熱沙來提·芒力克。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32歲的熱沙來提·芒力克收到了漢族哥哥王景田送來的親情聯繫卡,這張大紅色的卡片為這個單親家庭帶來了希望。

熱沙來提在一次車禍中肩胛骨骨折,因沒錢醫治,她用土方法作了簡單包紮。王景田第一次見到她時,她的兩條胳膊明顯不一樣長。為了養活3個孩子,熱沙來提把家裡的10餘畝地承包出去,靠微薄的土地承包費度日。王景田瞭解到,事故發生後,肇事司機給了熱沙來提2000元賠償金,但這些錢在做各項檢查時就已經花完了。看到她痛苦的神情,王景田當即帶她去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傷處裡面已經潰爛積水,需要立即手術。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手術費又是個天文數字。

王景田與妻子商量後,拿出1萬元錢,又通過單位和微信朋友圈募捐到4萬餘元,加上村民自發捐款,共為熱沙來提募集善款50482.5元。王景田幫她在銀行開戶,將錢打到卡里。

“她參加了新農合,做手術的錢可以報銷80%,等她康復後,明年把地收回來,看病剩下的4萬多元就可以用於購買生產資料和維持家庭正常開銷。”王景田說。

如今,王景田成了熱沙來提家3個孩子口中的“王達達(達達:維吾爾語意為爸爸)”,熱沙來提的孃家人也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無論哪個民族,感恩的心都是相同的,付出真心,收穫真情,通過我們點滴的努力,讓基層老百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大家一同攜手構築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王景田說。(鄧麗娟)

(責編:韓成璽(實習)、韓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