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婚姻 歷史 今兒有料 2017-07-16

西路軍指的是1936年10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四方面軍主服從中心和軍委呼籲,西渡黃河作戰,在河西走廊,西路軍孤軍奮戰,寧死不服,殲滅仇敵3.5萬人,在中國革命戰役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 而老紅軍王泉媛就是那時的一名西路軍女兵士。

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王泉媛江西省吉安縣人,是參加革命的老紅軍,1934年入黨,參加長征,在幹部休養連擔當兵士,1935年與王首道結婚;後被編入紅四方面軍;西路軍西征時,王泉媛時任西路軍婦女前鋒團團長,她回憶說:“2萬多人的西路軍,只剩下不夠5000人,傷病員又多。整個戎行打得都沒有槍彈、炮彈”。 終極戎行選擇突圍,在戎行的突圍前,每個西路軍兵士只能分到5發槍彈、2顆手榴彈的填補。

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王泉媛率這支不夠1000人的婦女獨立團進入梨園口陣地,為大戎行呵護,她和良多女兵士不幸被俘。 婦女獨立團的女兵士被俘後,蒙受的磨折比男兵士加倍的苦重。被俘的女紅軍兵士被馬步芳、馬步青作為戰利品犒賞給各級軍官做妻妾,在這些人眼中,女紅軍成為了他們打勝戰後獲得的成功品。 有的女紅軍被轉賣屢次,有的被迫自盡,有的慘遭殛斃。王泉媛被工兵團團長馬進昌看中,成了他不曉得第幾房小妾,王泉媛回憶說,那時內心想的是“我沒死,沒打死,存一刻就抗一刻,打死了就沒方法。我就想點方法,走得脫就走”。

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1939年3月,馬進昌的戎行換防,王泉媛藉機逃出虎口,歷經艱苦去到了蘭州。然後又經由含辛茹苦,終於找到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可是辦事處卻說:構造上不要。由於那時對西路軍被俘人員的劃定是:一年歸來收容,兩年歸來審查,三年歸來不留。 王泉媛說:“八路軍辦事處給了我五塊大洋。這時辰,是我最疾苦的時辰。仇敵打我,我沒有哭。歷經困難逃回來得不到黨構造的信託,我疾苦至極。就是說,西路軍失利我沒有掉淚,可這回得不到黨構造的信託讓我掉了淚。” 拿著這五塊大洋,王泉媛又沿著昔時長征走過的路,靠乞討回到了老家江西,今後隱姓埋名。

不息到更始開放後,王泉媛來到了北京,找到了朱德元帥的夫人,同時也是長征時幹部休養連戰友康克清同志,在康可清同志的證明下,王泉媛終於恢復黨籍和老紅軍的身份。 在長征路上,在蔡暢同志的拉攏下,王泉媛和王首道成為了革命夫妻,不外倆人只過了兩天的夫妻餬口。王泉媛回憶說:“ 新婚之夜,王首道送我一把三號小手槍和八粒槍彈。按照我們家鄉的風氣,我該送他一雙親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可是,長征中哪偶爾刻和質料做呀,只好欠著了。”

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1982年,已擔當全國政協副主席(副國級)的王首道同志要去江西看她,王泉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立即“嘩嘩”地流個不竭,嘴裡不竭地念叨著:“總算見到了,總算見到了……” 1995年,王泉媛再次到北京時,再次見到了病中的王首道。王泉媛帶來了一雙親手做的千層底黑布鞋。

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王首道雙手寒戰著接過布鞋,老淚縱橫,說:“你沒有健忘遵義時的諾言!” 隨後,王首道挽起王泉媛的胳膊,兩位白叟留下了他們有生以來的第一張也是末了一張合影。

命運坎坷的紅軍女團長,五十年後才見到前夫

2009年4月5日,這位歷盡滄桑、軍功赫赫的老紅軍女兵士在江西省泰和縣人民病院逝世,享年96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