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公元1225年,南宋趙昀正式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宋理宗。設年號為“寶慶”,是年被定為寶慶元年。

這位年輕的皇帝頗有點戀舊,他在當王嗣時,曾封為邵州防禦使。做了皇帝后,既定年號為寶慶,就把邵州升格為寶慶府,用以紀念自己的潛龍之地。於是,中華大地之上,有了一個叫“寶慶”的地方,以後沿襲近800年。

當時的寶慶府,所轄地域包括現在湖南的邵陽市和婁底市所轄部分縣市,以及周邊一些地方。在歷史上,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政治和軍事重鎮。

要了解寶慶,先要從它的歷史說起。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邵陽水府廟古戲樓


1

細說寶慶曆史,原來這麼長

寶慶的歷史,可謂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先民棲息屯居。西周召伯,甘棠佈政。春秋白善,壘土築城。

相傳春秋魯哀公時代(公元前494—477),楚王族白公善在今邵陽市西區地帶築城防守,人稱“白公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西漢初,始設昭陵縣。

吳寶鼎元年(266),置昭陵郡。境內建郡自此開始。其後在資江流域,相繼建立夫夷、都樑、昭陽3個侯國。

西晉太康元年(280),武帝司馬炎因避其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郡為邵陵郡,改昭陵縣、昭陽縣為邵陵縣、邵陽縣。“邵陽”之名由此開始。

隋廢邵陵郡,設邵陽縣。唐代設邵州,轄邵陽、武岡2縣。

宋熙寧五年(1072),置新化縣,為婁底境內最早的建制縣。

元代設寶慶、武岡2路。明初設寶慶、武岡2府,後降武岡為州,寶慶府領武岡、邵陽、新化、新寧、城步1州4縣,經清代沿襲至中華民國初年。

中華民國17年(1928),寶慶複名邵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邵陽行政專員公署。

1986年2月,撤銷邵陽地區建制,邵陽市共轄8縣1市3區,當時人口700多萬,成為湖南省人口最多的市。

1999年1月,婁底撤地設市,人口400多萬。

幾千年分分合合,彼此交錯。至此,邵陽、婁底才基本定型,老寶慶分成了兩個地區。然而,這兩個地方的老百姓始終堅持“分家不分心,婁邵一家親”的理念,常常以寶慶人自居,以“寶古佬”自詡,為自己是寶慶人而驕傲自豪。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新寧崀山八角寨雄姿

2

詳看寶慶的地址位置,原來這麼大

寶慶位於湖南中部偏西南的核心位置。北部的婁底,為湖南地理的幾何中心,被譽為“湘中明珠”。整個寶慶北聯長株潭三角、益陽、常德;東接衡陽、永州;南通廣東廣西;西靠懷化、雲貴。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寶慶位於南嶺山脈與雪峰山脈、雲貴高原東部交界地段,境內高山聳峙,山脈綿延,溪溝縱橫,田園點綴。

從地圖上看去,最北的是大熊山,位於新化縣北端,與安化縣接壤。最高點九龍池海拔1662米,屬湘中最高峰。山中有40餘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宏大的山體,突兀湘中,連綿百里,蔚為壯觀。

向南有龍山,由西向東縱貫洞口、隆回、新邵,主峰嶽平雲頂氣勢磅礴,海拔1513.6米,比南嶽衡山祝融峰還高223.6米。其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5公里,有“百里龍山”之稱,為寶慶十二景之一。歷史上,唐朝藥聖孫思邈和御醫劉神威,曾在此採藥煉丹,留有“藥王殿”和“煉丹池”等著名古蹟。

再向南,是越城嶺與雪峰山餘脈,連成一條天然的屏障,橫亙於寶慶與廣西的邊境。位於城步苗族自治縣東南部,與新寧縣、廣西資源縣交界處的二寶頂,海拔高達2021米,為寶慶境內第一高峰,湖南省第五高峰。

山是骨肉,水為血脈。有山就有水。一條條小溪,從這些大山中汩汩流出,匯成一條條河流,滋潤著兩岸的莊稼,養育著這方土地的生民。

由南到北,縱貫寶慶全境的,是為資江。她從越城嶺的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有“華南第一峰”之稱的貓兒山發源,沿途邀集她的兄弟姐妹,赧水、蓼水、平溪江、邵水、大洋江、油溪等眾多支流,匯成一條滔滔大河,向北流去。

山與水交錯之處,群山環抱之中的,則是一個個盆地,一片片廣闊的土地。

數千年來,寶慶人就守護者這片土地,播種耕耘,繁衍子孫。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1/寶慶古城牆下的邵陽名人雕塑;2/魏源故居;3/蔡鍔故居


3

話說寶慶的歷史名人,原來這麼牛

《大清一統志》載寶慶府風俗,引宋郡志序雲:尚氣而貴信,喜真而惡欺,節儉而不奢,樸厚而不恌(同“佻”)。講義氣、重信用;喜較真、惡欺瞞;尚節儉、不奢華;樸實厚道而不輕佻。既倔犟霸蠻,又篤誠務實,可以說概括了寶慶人的精神特質,也可簡稱為“寶古佬”精神,為湖湘精神的典型代表。

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寶慶曆史以來,生存條件相當艱苦。老百姓囿於大山之中,抬頭見山,低頭還是見山。要生存,要發展,只有走出去。而寶慶人素有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闖蕩江湖的勇氣,使他們大膽地走出去,海闊天空,展翅高飛。

舊時代,要走出去談何容易?其途徑不外乎讀書、從軍、經商幾種,寶慶人正是從這裡找到突破口,奮力自我突圍,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魏源,1794年出生於隆回縣司門前鎮的一個小山村,這是一個山間盆地,周圍山高嶺峻,層層環抱,距縣城數十公里。

魏源自幼聰明好學,過目不忘。7歲從塾師讀經學史,常常苦讀至深夜。父母看他太刻苦,每晚規定熄燈時間。他伺候二老熟睡,又爬起來點燈苦讀。9歲赴邵陽縣城應童子試,考官指著畫有“太極圖”的茶杯,出“杯中含太極”的上聯,囑他作對。魏源從懷中摸出兩個麥餅,對曰:“腹內孕乾坤”。考官大為驚異,視為奇才。

嘉慶十二年,少年魏源離開了苦讀多年的家塾,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來到了寶慶府的愛蓮書院求學。這是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在此講學和種蓮的地方。後來,他又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與同是這裡畢業的湖湘才子陶澍、賀長齡有了接觸,並建立深厚友誼。

15歲,考取秀才。29歲,考中舉人。以後考進士,多次落榜。由於進不了官場,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充當地方督撫的幕僚,從事學術著述,併兼作鹽商。道光五年(1825),受江蘇布政使賀長齡之聘,編輯《皇朝經世文編》120卷。道光七年,又轉入江蘇巡撫陶澍幕府,辦漕運、水利諸事。成為當時著名的海運、河工、鹽政、幣制四大改革專家。

道光二十四年(1844),魏源再次參加禮部會試,中進士。以知州用,分發江蘇,任東臺、興化知縣。期間改革鹽政、築堤治水。他與林則徐至交,依據林則徐所輯的西方史地資料《四州志》,參以歷代史志、明以來《島志》等編成《海國圖志》50卷。後經修訂、增補,到咸豐二年(1852)成為百卷本。它囊括了世界地理、歷史、政治、經濟、宗教、曆法、文化、物產等各個方面。對強國禦侮、匡正時弊,振興國脈之路作了深度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觀點,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富國強兵。

《海國圖志》對中國近代史上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並對日本明治維新起了積極的啟蒙作用,被譽為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輝煌鉅著。魏源也因此成為清代著名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被譽為“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蔡鍔,1882年出生於邵陽縣一個農民家庭。少時聰穎好學,勤奮刻苦。12歲中秀才,16歲入長沙時務學堂,受到該學堂中文總教習梁啟超的賞識,並建立起親密的師生情誼。

1899年7月,蔡鍔東渡日本,入陸軍成城學校學習,正式改名為“鍔”,開始了軍事救國的生涯。1902年11月,又考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他思想活躍,成績突出,與同學蔣方震、張孝準,被稱為“中國士官三傑”。

1904年初,蔡鍔畢業歸國。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擔任軍職。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他率新軍響應武昌起義,出任雲南都督。

1913年,被袁世凱調至北京,加以籠絡與監視。在北京,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入八大胡同,與名妓小鳳仙演繹出一段風流千古的絕唱,有效地迷惑了袁世凱。

1915年,袁世凱稱帝。他由北京潛回雲南,宣佈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登高一呼,舉國響應,逼袁世凱退位,為再造共和立下第一功勳。

魏源、蔡鍔只是寶慶人依靠讀書走出去的代表人物,一文一武,雌雄雙劍,為寶慶人立行立言、立功疆場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洞口曾氏宗祠正面


4

寶慶人的精神,實在是勇猛無畏

寶慶老百姓為了生存,克盡艱險,排除萬難,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從而養成了不畏艱險的勇猛無畏精神。表現為民風剽悍,尚武好鬥,個性倔犟;戰時奮勇衝殺,不懼犧牲。

寶慶人常常以天下為己任。國難當頭,赴湯蹈火,捨身赴義,在所不辭。

南宋時,岳飛麾下的楊再興就是一員猛將。金軍大舉南侵,岳飛率軍抵抗。楊再興受命為前鋒,多次挫敗金兵,燒燬金兵糧草,積功封御前統制。他常常單騎直踹金營,如入無人之境,殺死金兵無數。在戰小商河時,因雪掩河道,馬陷入河中,金兵乘機萬箭齊發,楊再興英勇戰死,年僅36歲。《宋史》載,“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寶慶人楊再興為了保家衛國,死得如此慘烈!

太平天國廣西金田起義,風起雲湧,勢如破竹。清皇朝派出了十多位朝廷大員,集結了幾萬名綠營官兵,兩度圍剿太平天國。可是功效甚微,還損兵折將,丟城失地。寶慶人江忠源率領一支五百人號稱“楚勇”的小小隊伍,出省作戰,開歷史先河,與太平軍硬拼,捷報頻傳。江忠源因此被稱為“湘軍之祖”。

1852年6月,太平天國軍隊一萬多人,從廣西全州縣城出發,分水陸兩路,向北進軍。準備沿湘江直下,奔襲湖南省城長沙。

情況萬分緊急。江忠源、劉長佑率領楚軍1700餘人,在全州下游蓑衣渡設下埋伏。一場惡戰,使太平軍船隻盡毀,輜重盡失,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也在戰鬥中中炮犧牲,年僅37歲。如果有兩支甚至數支楚軍這樣的隊伍,則有可能將太平軍全殲於蓑衣渡。

此後,湘人紛紛從軍,湘軍隊伍迅速壯大。湘軍的創始人江忠源,重要戰將劉長佑、劉坤一、江忠義、李續賓、李續宜、劉騰鴻、劉騰鶴、劉嶽昭、劉連捷、李臣典、魏光燾、鄧仁堃等等,都是寶慶人。“無湘不成軍,無寶不成湘”,其精銳部隊,多為寶慶人。

昔日寶慶府城,即今天的邵陽古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後來太平天國發生天京內亂,石達開率部出走,意欲攻佔湖南腹地的寶慶府。“所過人馬連行六日夜,湖南震恐”。

石達開號稱三十萬大軍,三面包圍寶慶府,嚴密部署,展開攻勢,“廣十餘里,直望無際,皆紅頭人”。無奈寶慶府森嚴壁壘,固若金湯。守城的幾萬將士和居民精誠團結,堅韌不拔。太平軍雖損兵折將,仍久攻不下,而湘軍援軍又至。石達開終於退走廣西,而留下“這寶慶真是鐵打的”的慨嘆。“鐵打的寶慶”自此名聞天下。

不可一世的日本強盜也曾借道寶慶想突襲芷江機場,以打通東亞戰線。然而就是邁不過鐵打的寶慶地界。20萬日軍最終兵敗寶慶與懷化交界的雪峰山下。在新寧、武岡、洞口、綏寧、新化、安化、漵浦一帶遭遇中國軍隊的頑強阻擊並圍殲,寸步難行,折戟沉沙,損失慘重。這是中國八年抗戰少有的大勝仗,也是抗日戰爭中最後一次大勝仗。

歷史上的“衡寶戰役”,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因消滅了白崇禧的精銳部隊近4個師,解放了湘南、湘西大部分地區,為以後在廣西全殲桂系主力,以及第二野戰軍經湘西進軍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戰功載入史冊。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美麗的資江


5

寶慶人闖天下,留下了太多的足跡

寶慶先民因人多地瘠糧少,有外出謀生的傳統,足跡遍及全國各地,憑著勤勞、勇敢、開拓、進取的精神,在很多地方紮下根來,發家致富。舊時全國很多城市有“寶慶街”、“寶慶路”、“寶慶碼頭”,便是他們經商留下的足跡。

寶慶人下海經商,舊時公路交通不發達,多走水路,即通過資江及其支流,用木船運載貨物,進行物資流通。 資江從廣西桂林北的資源縣流下來,進入湖南的新寧、邵陽縣,稱“夫夷江”。在邵陽縣雙江口,與另一源頭赧水匯合後,合稱“資江”,為湖南四大水系之一。到此,江面開闊,水流豐沛,已成大江大河,然後流經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桃江、沅江等縣市,最後注入洞庭湖。

舊時寶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依賴著這資江及其支流生存、生活著。 最開始的水上運輸是放排,即將山中的樹木、竹子砍伐下來,晾乾。樹木要剝皮,然後紮成排筏,利用春來水漲,河道寬、流速快的特點,將排筏一紮一紮向下遊放去,然後到益陽、岳陽、漢口一帶出售。放排人回來時從下游城市購買一些緊俏商品,或搭船,或挑著擔子返回本地,再變賣出售,便能獲得好的收穫。

後來發明了船,便開始用木船運輸,這木船可以往返,將本地產的桐油、土紙、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向下遊運去。回來時將城市的食鹽、絲綢、布匹、洋貨等運回來。

常言道,下山容易上山難,這行船也是一樣,行下水船容易,行上水船就難了。那船載滿貨物,吃水很深,上灘時需要拉縴。一群群壯實的漢子,光著膀子,揹著纖繩,唱起船工號子,攀沿在懸崖絕壁上,一步一步攀爬著,那船便一點一點向上遊行去。所以許多放排的漢子,回來時便給船主拉縴,包吃包住不說,還有報酬。

後來貨運增多了,那船下去容易,上來太難,於是聰明的寶慶人,又發明了毛板船。

說起毛板船,也許只有老一輩人才知道,那是一段充滿著榮辱與艱辛的歷史。

清朝末年到民國,武漢一帶,自洋務運動後,大辦工業,需要大量的木材、煤炭、鐵礦石,而寶慶境內山多地廣,既產木材,又產煤炭,還有鐵礦石。如何把本地產的木材、煤炭和鐵礦運到下游去變成錢呢?有人便發明製作了毛板船,將它們源源不斷運往武漢一帶。

所謂毛板船,就是把上游的大松木、杉木鋸成木板。再將木板簡易拼裝成船的模樣,用馬釘加固,繩索捆綁,再將縫隙填住,不讓進水。這種船,容易製造,也容易拆卸。將煤炭、礦石等運到下游碼頭後,將貨物卸下,賣掉。再將毛板船拆卸下來,當木材賣掉。也有連礦石帶船一起出售的。這樣,船是不需要撐回來的,減少了許多人力和運輸成本。

這毛板船造價低,但禁不起碰撞。資江途徑邵陽、新化、安化,下桃江,入洞庭湖,再進長江,沿途許多激流險灘,有些毛板船不小心碰到暗礁,便會造成船毀人亡的慘劇。一般情況下,只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毛板船能到達終點,有三分之一的船會觸礁破散,礦石沉入江底,木板便會被下游的水手打撈起來。而駕駛毛板船的人,一部分水性或運氣好的,可以奮力游到岸邊,保住一條性命。個別運氣不好的,便葬身魚腹了。

老寶慶人就是這樣,駕著毛板船,闖洞庭,下長江,縱橫江湖,打下一片天地。

解放後,資江沿途相繼修建一些電站,造成河道受阻。加之公路運輸發達,毛板船已完成光榮的歷史使命,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毛板船是老寶慶人發明的特有的一種運輸工具,是寶慶人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將永駐史冊。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武岡雲山遠眺


6

寶慶人的艱難創業史,從“打碼頭”可見一斑

寶慶人的船隊浩浩蕩蕩開來,到一個個城市送貨裝貨,需要停靠的碼頭。

舊時代,要到一個新地方開闢一個新碼頭,簡直比登天還難。但就是再難,也比不上寶慶人的蠻。憑什麼?靠“打碼頭”。

清代中期,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各種商品紛紛由水路運到漢口銷售,使漢口的船隻劇增。由長江入漢水,河灣多,能避大江上的風浪;又鄰近漢正街,方便交易,是各地船隻裝卸貨物、停泊靠岸的好地方。

這些由各地來到漢口的船隻,以同鄉、同行等關係結成幫派。從漢江口至永寧巷,有漁船幫、黃州幫、荊州幫、江寧幫、徽州幫、寶慶幫等。當時漢江邊的碼頭錨地,是先來者得天下。哪個幫佔了一塊地方,就是哪個幫的碼頭,不準外幫船隻停靠。那些沒有在漢口占得碼頭的船隻,只能到對岸漢陽停靠。但貨物的交易地點卻在漢口。在漢陽靠岸卸貨後,又要僱人運到漢口,既花錢,又費力。因此,船隻都不願停靠漢陽,都想到漢口爭一席之地。

對碼頭的爭奪就是對市場的爭奪,也是那些商人、船民、腳伕對生存權力的爭奪。漢口歷史上為爭奪碼頭,不但多次發生械鬥,各方還以重金賄賂官府,乃至搬請本地的在朝大員出面,演出了一幕幕打碼頭的活劇。

清嘉慶初年,寶慶人佔據龜山頭斜對面回水灣碼頭。從那時起,到武漢解放,一百四十年中,寶慶人為了維護其在寶慶碼頭的利益,與其它幫派進行了幾場大的械鬥,還建立起寶慶會館,將漢陽鸚鵡洲和武昌白沙洲等地的寶慶人居住區也納入碼頭範圍。

由於寶慶船隻往返湘鄂,碼頭少人留守,後被徽幫強佔,寶慶幫在糾紛中連連失利。

嘉慶中葉,寶慶幫青年船民何元侖出謀,請出新化籍侍讀學士劉光南出面干預。恰巧劉赴京船隻途經漢口停泊時,受到徽幫的刁難。劉便多方串聯,運用權勢,勾結漢陽府,在大水巷附近河邊,背靠漢水,向東、西、北連放三箭,以箭落地點為界,劃定寶慶碼頭範圍,由何元侖等負責看守。劉光南還親筆書寫寶慶碼頭的木牌,插在界線上,做為界碑。

徽幫操縱安徽籍的白蓮教下來的船民,組織了一個襄徽聯盟,企圖以武力拿下碼頭,幾經械鬥,未能取勝。

咸豐六年(1856),寶慶新寧籍湘軍驍將、剛任江西按察使的劉長佑路過武漢,應寶慶幫請求,邀曾國藩之弟、湘軍將領曾國荃到寶慶碼頭喝酒,給寶慶幫壯聲勢,受到何元侖等盛情款待。因這一年是農曆丙辰年,後稱為“丙辰盛會”。

不久,何元侖以七旬高齡,指揮幫眾,迎戰徽幫,雙方血戰一日,死十數人,寶慶幫獲勝。趁勢將上至大水巷、下至沈家廟、內至廣福巷的廣大區域劃為本幫勢力範圍。

在大武鬥前後,雙方各自聯絡同鄉官僚,多次興訟。徽幫曾向湖北布政使蒯德標、漢陽代理知府陳慶煌遞交訴狀,但因湘籍政要支持寶慶幫,徽幫未能取勝。

徽幫向湖北布政使蒯德標告狀後,蒯批轉漢陽代理知府陳慶煌審理。陳收受了徽幫一千兩銀子後,派遣公差先強行拆除寶慶幫的房屋,再驅趕人,此舉激起寶慶幫的義憤,公差被寶慶幫痛毆。寶慶幫成員彭澧泉出謀,趁機向布政使揭發陳慶煌受賄事項,蒯德標只得囑咐陳慎重審理。

陳慶煌再不敢造次,審理案件時,生出一條毒計。將一雙練武用的鐵靴燒得通紅,然後當眾宣佈,兩幫之中,誰先穿上鐵靴走三步,碼頭即歸該幫所有。

此言一出,觀者大譁。人們彼此觀望,密切注視。

正在此時,寶慶幫一個理髮匠挺身而出,穿上鐵靴,拼著行走五步後,暈倒在地。陳目瞪口呆,只得將碼頭斷歸寶慶幫。同時以寶慶幫毆傷公差為由,將彭澧泉收監頂罪。彭後來死於獄中,理髮匠終身殘疾。寶慶幫特修建彭公祠,設置靈位,永久紀念他們。

“打碼頭”是寶慶人為捍衛自己的權利進行的一種拼死抗爭,其殘酷血腥的過程,也體現了寶古佬拼命硬幹的一種血性、一種精神。

直到1949年武漢解放,打碼頭的歷史才告結束。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新化紫鵲界梯田


7

用“寶古佬”來概括這一方人的特點,是一種榮耀

所謂“寶古佬”,直譯有“寶慶蠻子”之意,是寶慶人的舊稱。以前人們說起“寶古佬”,不僅沒有絲毫貶低的意思,反而是一種肯定、一種稱讚、一種敬仰。其中包含刻苦耐勞,拼命硬幹,堅韌不拔,視死如歸等諸多意思。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寶慶這方山水,同湖南大部分地方一樣,千百年來,秉承湖湘文化精神,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傑出的人才,可謂藏龍臥虎,英才輩出。

除上面所述人物外,還有許多英雄豪傑、學者名流,志士仁人產生於這裡。

隨朱元璋縱橫征戰的明朝開國大將藍玉、沐英,是這裡人。 將王夫之的大量作品進行點校刊刻,使船山之學得以顯揚於世的“湘學復興之導師”鄧顯鶴,是這裡人。

我國近代史上傑出的輿地學家,中國近代輿地學奠基人鄒漢勳,是這裡人。

備受左宗棠等讚賞的“湖湘派”大詩人鄧輔綸,是這裡人。

辛亥革命的先驅者陳天華,是這裡人。他以“堅韌奉公、力學愛國”的精神,和黃興、劉揆一等組織“華興會”,開展推翻滿清統治的鬥爭。後又入 “同盟會”,作《猛回頭》、《警世鐘》等宣傳革命。為了激勵留日學生,他不惜投入大海,殺身成仁,警醒國人。

辛亥革命的元勳譚人鳳,是這裡人。

“五·四”遠動中,三個衝進趙家樓的熱血青年學生中,匡互生、夏明鋼兩個是這裡人。

黃埔軍校代校長兼代教育長方鼎英,是這裡人。國民政府重要將領廖耀湘,著名外交家、歷史學家蔣廷黻等,是這裡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李聚奎、陳正湘、姚喆、袁也烈等,是這裡人。

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無產階級教育家和社會科學家、文學家、翻譯家成仿吾,是這裡人。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是這裡人。

這裡還出了人民音樂家賀綠汀,女兵作家謝冰瑩,古典文學家劉永濟、陳貽焮、羊春秋,歷史學家呂振羽,建築學家劉敦楨,物理冶金學家李薰等等,數不勝數。

有人做過總結,近現代湖南人才輩出,其核心位置就在寶慶。以寶慶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兩三百公里。離寶慶越近,人才集群越多。像著名的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湘鄉人才集群,以毛澤東、彭德懷、齊白石為代表的湘潭人才集群,離寶慶相當近,有些甚至一江之隔。另有長沙、衡陽人才集群等等,人才薈萃,群星璀璨。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新邵白水洞風光


8

到如今,寶慶人仍在用行動抗爭命運的侷限

全國解放後,因為國家戰略投資的轉移和區域的調整,寶慶一時成為交通和投資死角。原有的機場搬進來一個“二紡機”(第二紡織機械廠),鐵路到邵陽成了“斷頭路”,交通閉塞,發展相對滯後。

但這裡的老百姓不甘落後,他們勤勞進取,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著落後面貌。

這裡曾有小手工、小五金加工製造的傳統。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浙江溫州政府曾組織人馬到這裡參觀學習,吸取他們發展商品經濟的經驗作法。其後,利用其沿海的地利優勢,一時成為全國發展商品經濟的先驅和典範。

改革開放以後,這裡的百姓勇敢地走出去,靠賣眼鏡、三刀(菜刀、剪刀、鐮刀)、擺地攤,甚至補皮鞋等走遍了全國各個地方,率先致富。然後親幫親,鄰幫鄰,帶出了一大批老鄉、親戚、朋友,活躍在全國各地和東南亞一帶。

全國最大的淘金隊伍是這裡人。全國最大的眼鏡、打火機制造商在這裡。全國最大的箱包製造基地在這裡。全國最大的縣級批發市場也在這裡。他們的產品還漂洋過海,走向世界。

有“亞洲鞋王”之稱的臺胞蔣劍峰先生是這裡人。他參加過抗日戰爭,在臺灣退役後經商。上世紀90年代初,他懷著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把投向世界各地的資金轉移到大陸興辦實業,在廣東東莞創立了麥斯鞋業貿易公司和興昂國際集團公司,解決了近10萬人的就業問題,每年向國家上交稅收數億元。興昂國際於2007年正式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股名為“九興控股”。公司目前為全球三大鞋類生產製造企業之一,是女鞋、休閒鞋生產製造的領頭軍。自主高端品牌在歐洲市場佔有重要一席。近年來,集團的部分高端生產線和零售總部由東莞遷到湖南,在湖南的就業人數達到5萬人。

中國企業500強,有兩家大型企業源自這裡。

全球著名的工程機械裝備製造企業——三一集團便誕生於這裡。三十年前,以樑穩根為首的幾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在這裡艱苦創業。到現在,已成為全國工程機械製造領先企業,業務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地區。藉助“一帶一路”東風,三年來,三一國際化成績十分亮眼,海外銷售額連續過百億,其中70%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規模位居行業第一。

大漢集團創立於1993年,主營鋼材貿易、城鎮開發、現代物流、職業教育。下轄64家子(分)公司,總資產49.3億元,年銷售收入達138.6億元。2016年8月,大漢控股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84位。

此外,陌陌的創始人唐巖,微信的發明人張小龍,都是這裡人。他們代表著新一代寶慶人,在科技與創新領域,勇立潮頭,傲視群雄。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1/新寧崀山金秋;2/城步南山牧場;3/新化梅山龍宮


9

寶慶這麼美,你知道嗎?

寶慶人位居深山,眼睛始終看著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猛然回頭,才發現家鄉竟然如此之美麗,真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

先看山。

寶慶南部,有新寧崀山,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在中國,已經發現丹霞近800處,分佈在26個省。2006年7月,在第十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上,崀山提出全國丹霞地貌聯合申遺的倡議,得到各景區的積極響應和建設部的大力支持,成為此次聯合申遺的“領頭羊”。僅用了4年時間,“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可以說創造了奇蹟。

崀山為中國丹霞地貌風景區中丰度和品位極具代表性的最美景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館。因為她正處於丹霞發育的壯年早期,就像是一個風姿綽約的成熟少婦,渾身散發迷人的風采。國際著名地質專家、地窪學創始人陳國達先生稱之為 “丹霞之魂、國之瑰寶”。

崀山向西,有武岡雲山,城步南山,綏寧的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閃耀在湘西南的崇山峻嶺之中。

城步南山牧場風景區,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草原,是9個國家公園之一。既有北國草原的蒼茫雄渾,又有江南山水的靈秀神奇。被譽為“南方的呼倫貝爾”,建有南國最大的現代化山地牧場。

綏寧黃桑,以生態良好,環境幽靜,民族風情濃郁著稱,是一方淨土,被譽為童話的故鄉。2016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和環保部確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向北,有新化的紫鵲界。紫鵲界以梯田壯觀著名。她周邊的梯田達8萬畝以上,其中核心景區2萬多畝,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融化揉合的歷史文化遺存,也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她與廣西龍勝梯田、雲南紅河哈尼梯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看水。

寶慶水資源特別豐富,一條條溪流,宛如一條條藍色的飄帶,撒落在翠綠的山嶺中。彎出了無數個灣,衝出了無數個灘。每一處蜿蜒曲折,每一處跌宕起伏,都成一道道絕妙的景緻,展示迷人的風姿。著名的有漣源湄江風景區、新邵白水洞風景區,還有崀山夷江漂流、新化油溪漂流等等,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寶慶的地下龍宮堪稱世界一絕。冷水江市的波月洞,是一個世界熔岩博物館。1986年楊潔版《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水簾洞,其拍攝地就在這裡。洞內熔岩密佈,石柱高聳,組成了各種美妙景觀。波月洞也是世界上鵝杆最多的地方,被稱為世界之最。

新化梅山龍宮,是一個集溶洞、峽谷、峰林、絕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溶洞群,共有九層洞穴。國家旅遊局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盧存嶽教授稱之為“亞洲最美的地質博物園”。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研究所原所長、全國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評價為“湖南第一、國內一流、世界先進,堪稱世界溶洞極品”。

文化旅遊方面,境內有魏源、蔡鍔等名人故居,有保存比較完好的邵陽、武岡古城牆,邵陽北塔、新化北塔,洞口宗祠被譽為“中國宗祠文化之都”,這些,均被列入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寶慶為多民族聚居區,境內有苗族、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因為居住高山深谷,常年與世隔絕,他們保存著原始古老的奇風異俗。

居住於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的花謠,是一支被我國部族史料遺忘了的瑤族分支。這山裡的女人們特別愛美,她們的服飾一直承襲著他們先祖古老、新奇、繁褥、怪誕、傳統的著裝風格,個個著裝豔麗絕倫,火辣搶眼,從頭到腳都是花的世界、色彩的海洋。隨著她們嬌美的身影閃動在那綠意蔥籠的山野,遠遠望去,儼然一束束耀眼的山花。於是,有了“花瑤”這個特殊的稱謂。

此外,城步苗族的“六月六山歌節”、綏寧的“四月八姑娘節”,無不風情獨特,引人入勝。

寶慶人心靈手巧,隆回灘頭年畫是湖南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專門描述了灘頭年畫《老鼠娶親》,並將該畫視為珍品收藏。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傳統雕刻藝術,工藝精湛,美輪美奐,部分產品,漂洋過海。2006年,兩者均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寶慶的美食,豬血丸子、血漿鴨,武岡銅鵝、滷豆腐,新化三合湯,新寧蕨粑粉,邵東黃花菜等等,風味獨特,美不勝收。


湖南這個重鎮,曾皇帝親自賜名,沿襲八百年,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


△資江河畔的邵陽古城一角


10

邵陽、婁底恢復“寶慶市”,你贊同嗎?

很多寶慶人提出來,現在邵陽、婁底的地名不太好聽,不能體現寶慶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要求將名稱恢復成寶慶市,不僅名字大氣得多,內涵也豐富得多。還說邵陽婁底目前發展相對緩慢,關鍵是“名不正”。

名字其實是個符號而已,但一些地方因為名字好,確實帶來經濟振興,市場繁榮。

縱觀寶慶數千年曆史,自宋理宗賜名“寶慶”以後,興旺發達,遠非以前邵陵、昭陵和邵州所比。民國更名邵陽後,也一直磕磕絆絆,沒有大的起色,甚至江河日下,停滯不前。而很多地方通過改名,確實聲名大振,帶動經濟發展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像湖南的張家界,就是這樣。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天下風水輪流轉,各領風騷數十年。有時候相對的發展緩慢,正是一種蟄伏,一種蓄勢待發。

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首先要看其交通。有人形象地說,主要是看“鐵(路)”、“公(路)、“機(場)”。

寶慶素為“上控雲貴、下制長衡”的交通要塞,曾因水路、公路交通順暢而輝煌。單就邵陽而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工業總產值佔全省六分之一,經濟總量排全省第五位,全國41個工業門類,邵陽有39個。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邵陽一度成為湖南省的“交通死角”:鐵路是“斷頭路”,公路是盤山路、等級低,機場別的地方是從無到有,邵陽卻由有到無。交通優勢的喪失,使其成為欠發達地區。

近幾年來,他們利用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機遇,積極實施“交通先行”戰略,增鐵路、強公路、建機場、暢水運,一路高歌猛進。經過幾年的努力,邵陽成功告別交通瓶頸歷史,由落後變“超前”,在湖南率先“縣縣通高速”,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農村公路建設示範市。由此,邵陽正在向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二中心一樞紐”邁進。

鐵路方面,近些年來,洛湛鐵路建成了,邵陽的斷頭鐵路終於接通了。婁底已成為湘中的一大鐵路樞紐。滬昆(上海——昆明)高鐵橫貫全境。懷邵衡鐵路於2014年開工建設,2018年將開通運營。還有興永郴贛(貴州興義——永州——郴州——贛州)鐵路即將開建,呼南(呼和浩特——南寧)高鐵已列入國家規劃,張崀桂海(張家界——崀山——桂林——海口)高鐵正在爭取中。

機場建設,邵東軍民合用機場目前已納入全國民用機場佈局規劃,爭取納入國家民用機場“十三五”建設規劃。武岡機場已經建成,並於今年6月28日,正式通航。

放眼以後的寶慶,必是一個四通八達,通江達海的寶地。交通的瓶頸一打通,憑著寶慶人的勤勞和霸蠻精神,這地方的經濟跨越發展將指日可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秉承敢為人先、刻苦耐勞、拼命硬幹的“寶古佬”精神,寶慶人將有更大的作為,寶慶這塊地方將再一次風生水起,走向輝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