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1962年1月28日,對安化乃至湖南來說無疑是一個“大日子”——柘溪水電站第一臺機組成功發電。自此,湖南省終於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水電站。

這一天,盛大的送電慶典在資江下游的水潭附近舉行。工人們穿上洗好的灰藍工裝和布鞋參加典禮,現場比肩接踵,人頭攢動,歡呼聲彷彿都要震破四周的峽谷。

這一年,距新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吉林豐滿開工已整整九年。柘溪水電站的成功發電,對急需用電的三湘大地來說,如久旱逢甘霖。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1962年1月28日,對安化乃至湖南來說無疑是一個“大日子”——柘溪水電站第一臺機組成功發電。自此,湖南省終於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水電站。

這一天,盛大的送電慶典在資江下游的水潭附近舉行。工人們穿上洗好的灰藍工裝和布鞋參加典禮,現場比肩接踵,人頭攢動,歡呼聲彷彿都要震破四周的峽谷。

這一年,距新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吉林豐滿開工已整整九年。柘溪水電站的成功發電,對急需用電的三湘大地來說,如久旱逢甘霖。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那時候有種說法叫‘北有豐滿,南有柘溪’。當時柘溪水電站也被稱為資水明珠,是湖南的一顆紅寶石。”

今年83歲的武劍先,依舊精神矍鑠。“1961年,我從華中工學院畢業,分配到柘溪水電站,參與電站管理和機組安裝。”從普通員工,到高級工程師,再到站長,武劍先沒想到,他會在這個山溝溝裡,一干,就是35年。

彼時,全國“工業學大慶”,“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建設者們就住在山洞後、隧道口、山溝裡的臨時工棚中。竹泥牆、樹皮頂、雙層架床、“糧不夠、瓜菜代”……所有人與洪水賽跑,同艱苦搏鬥。

“沒有潛水員,人們冒著嚴寒赤身潛水清基;起吊運輸工具不足,就人拉肩扛;從常德德山運水泥,每天兩趟500餘公里,山高路險,早出晚歸,從無計較……”回憶當時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武劍先依然感慨不已。

為加快完工,一場“人海之戰”打響:近兩萬民工浩蕩入場。從大壩上游對口溪到下游彎竹塘,炮聲與工人的吶喊響聲震天。

1961年3月,大壩上游發生山體滑坡,165萬立方米的土石塌入水庫,大壩水位暴漲,瞬時漫過正在施工的溢流段壩頂,近百名民工犧牲,以水為伴,魂歸故鄉。

今天的柘溪水電站附近,有一座烈士公墓,正是當年近百條忠魂所澆築。

打通河口山,斬斷資江水。從水電站動工到第一臺機組發電,湖南人僅用了3年時間,書寫了全省乃至全國的速度奇蹟。

“不僅如此,除了第一臺機組的發電機出口開關與尾部的消弧線圈,其餘器件全部國產!”武劍先說,這樣高的國產化率在新中國絕無僅有。短短几年,柘溪成了湖南水電發展的風向標與水電人才的培訓搖籃。

湖南這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不僅為工農業用電“解渴”,也為人民擋下無數次洪水之災。1996年,益陽爆發特大洪災,安化乃至益陽幾百萬人的安危生死一線,人心惶惶!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水電站上萬人蔘與搶險,三班倒日夜趕工,加固橋墩,錯峰洩洪,降低了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23年後,柘溪水電站仍堅守著防汛抗洪的職責。7月上旬,資水流域發生暴雨洪水,柘溪水庫預洩騰庫,有效降低洪峰水位5米左右,得到國家水利部通報表揚。

如今的柘溪水電站,沿湖兩岸層巒疊嶂,山崖對峙,水天一線,儼然已是風景迷人的“小三峽”。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1962年1月28日,對安化乃至湖南來說無疑是一個“大日子”——柘溪水電站第一臺機組成功發電。自此,湖南省終於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水電站。

這一天,盛大的送電慶典在資江下游的水潭附近舉行。工人們穿上洗好的灰藍工裝和布鞋參加典禮,現場比肩接踵,人頭攢動,歡呼聲彷彿都要震破四周的峽谷。

這一年,距新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吉林豐滿開工已整整九年。柘溪水電站的成功發電,對急需用電的三湘大地來說,如久旱逢甘霖。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那時候有種說法叫‘北有豐滿,南有柘溪’。當時柘溪水電站也被稱為資水明珠,是湖南的一顆紅寶石。”

今年83歲的武劍先,依舊精神矍鑠。“1961年,我從華中工學院畢業,分配到柘溪水電站,參與電站管理和機組安裝。”從普通員工,到高級工程師,再到站長,武劍先沒想到,他會在這個山溝溝裡,一干,就是35年。

彼時,全國“工業學大慶”,“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建設者們就住在山洞後、隧道口、山溝裡的臨時工棚中。竹泥牆、樹皮頂、雙層架床、“糧不夠、瓜菜代”……所有人與洪水賽跑,同艱苦搏鬥。

“沒有潛水員,人們冒著嚴寒赤身潛水清基;起吊運輸工具不足,就人拉肩扛;從常德德山運水泥,每天兩趟500餘公里,山高路險,早出晚歸,從無計較……”回憶當時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武劍先依然感慨不已。

為加快完工,一場“人海之戰”打響:近兩萬民工浩蕩入場。從大壩上游對口溪到下游彎竹塘,炮聲與工人的吶喊響聲震天。

1961年3月,大壩上游發生山體滑坡,165萬立方米的土石塌入水庫,大壩水位暴漲,瞬時漫過正在施工的溢流段壩頂,近百名民工犧牲,以水為伴,魂歸故鄉。

今天的柘溪水電站附近,有一座烈士公墓,正是當年近百條忠魂所澆築。

打通河口山,斬斷資江水。從水電站動工到第一臺機組發電,湖南人僅用了3年時間,書寫了全省乃至全國的速度奇蹟。

“不僅如此,除了第一臺機組的發電機出口開關與尾部的消弧線圈,其餘器件全部國產!”武劍先說,這樣高的國產化率在新中國絕無僅有。短短几年,柘溪成了湖南水電發展的風向標與水電人才的培訓搖籃。

湖南這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不僅為工農業用電“解渴”,也為人民擋下無數次洪水之災。1996年,益陽爆發特大洪災,安化乃至益陽幾百萬人的安危生死一線,人心惶惶!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水電站上萬人蔘與搶險,三班倒日夜趕工,加固橋墩,錯峰洩洪,降低了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23年後,柘溪水電站仍堅守著防汛抗洪的職責。7月上旬,資水流域發生暴雨洪水,柘溪水庫預洩騰庫,有效降低洪峰水位5米左右,得到國家水利部通報表揚。

如今的柘溪水電站,沿湖兩岸層巒疊嶂,山崖對峙,水天一線,儼然已是風景迷人的“小三峽”。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2·柘溪水電站:興一方水利,澤三湘厚土

1962年,柘溪水電站建成,年發電量23.2億度,是此前全省發電量總和的10倍。伴隨開工的轟隆聲,湖南省大步走進工農業生產水力發電和航運時代。

新中國成立伊始,我省發電量0.23億千瓦時,2018年全省發電1433.3億千瓦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70年的砥礪前行,湖南發電結構持續優化,新型能源發電佔比不斷提升,為“湘”約可持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指導 新湖南客戶端出品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秦慧英 視頻 張勁夫 視覺 陳青青 實習生 馬藝菲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新湖南客戶端讀者熱線:0731-84326002。轉載授權:0731-84326133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劉穎]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