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員:人民幣匯率處合適水平“匯率操縱國”標籤違背常識'

"

外媒稱,中國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8月13日表示,8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一定幅度貶值,是市場對美國不斷升級貿易摩擦的正常反應。無論從中國經濟基本面看,還是從市場供求平衡看,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都處於合適水平。

據路透社8月13日報道,朱雋在接受路透社書面專訪時指出,中長期看,資本的跨境流動更多地受一國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基本面及經濟前景影響,外部衝擊通過對匯率的作用短期也會影響資本流動。在市場供求推動下,只要人民幣匯率波動是有序的,無論是升值還是貶值,並不必然帶來資本的無序流動。

朱雋稱,近20年來,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相對穩定,源於中國是個大國,具有堅實的經濟基本面,發展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宏觀槓桿率保持基本穩定,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外匯儲備充足,中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差處於合適區間,這些都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根本支撐。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對人民幣繼續作為強勢貨幣充滿信心。”朱雋指出,在面對外部衝擊時,匯率是個“自動穩定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匯率彈性來自動調節,促使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保持穩定。

報道稱,朱雋表示,2018年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中國一直堅持不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為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國經濟有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中國也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

朱雋同時強調,中國央行堅持市場導向,尊重市場,努力促進人民幣匯率有序、平穩波動,這也有助於發揮價格調節供求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據報道,就在中美第十二輪高級別磋商結束後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表示,將從9月1日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言論引發市場動盪,人民幣很快跌破7元關口,隨後美國又指責中國操縱匯率,長達一年的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

報道稱,對於貶值可能增加進口成本和輸入型通脹的風險,朱雋認為,中國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既有競爭力較強的出口部門,也有極具實力的進口企業,不是所有企業都希望貶值,也不是所有企業都希望升值。近年來,隨著外匯市場的發展,參與外匯市場套期保值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藉助市場工具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匯率操縱國”標籤違背常識

報道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元關口之後,美國財政部隨即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中國監管層對此予以駁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很快表態稱,人民幣表現與基本面相符。

朱雋認為,美財政部此舉不符合經濟學基本常識和國際社會的共識,嚴重破壞國際規則,對全球經濟金融產生了十分負面的影響。

“美方不顧事實,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朱雋稱,中國一直承諾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於競爭性目的。

據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公佈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年度評估表示,人民幣沒有被大幅低估或高估,與基本面相符;如果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惡化,危及經濟和金融穩定,中國可能需要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

朱雋並指出,中國一直堅定地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已經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著中國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人民幣日益體現出強勢貨幣的特徵。

報道強調,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數據,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8%,實際有效匯率升值47%,是G20中最強勢的貨幣,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貨幣之一。

報道稱,美國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後,中國央行很快發佈新聞稿稱,堅決反對美國這一行為,並堅稱中國不存在“匯率操縱”的問題;央行行長易綱也表示,對人民幣繼續作為強勢貨幣充滿信心。

報道認為,美國以及七國集團(G7)的一些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缺乏G7和IMF的明確支持,美國就算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也不大可能真的把中國怎麼樣。

"

外媒稱,中國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8月13日表示,8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一定幅度貶值,是市場對美國不斷升級貿易摩擦的正常反應。無論從中國經濟基本面看,還是從市場供求平衡看,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都處於合適水平。

據路透社8月13日報道,朱雋在接受路透社書面專訪時指出,中長期看,資本的跨境流動更多地受一國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基本面及經濟前景影響,外部衝擊通過對匯率的作用短期也會影響資本流動。在市場供求推動下,只要人民幣匯率波動是有序的,無論是升值還是貶值,並不必然帶來資本的無序流動。

朱雋稱,近20年來,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相對穩定,源於中國是個大國,具有堅實的經濟基本面,發展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宏觀槓桿率保持基本穩定,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外匯儲備充足,中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差處於合適區間,這些都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根本支撐。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對人民幣繼續作為強勢貨幣充滿信心。”朱雋指出,在面對外部衝擊時,匯率是個“自動穩定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匯率彈性來自動調節,促使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保持穩定。

報道稱,朱雋表示,2018年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中國一直堅持不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為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國經濟有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中國也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

朱雋同時強調,中國央行堅持市場導向,尊重市場,努力促進人民幣匯率有序、平穩波動,這也有助於發揮價格調節供求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據報道,就在中美第十二輪高級別磋商結束後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表示,將從9月1日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言論引發市場動盪,人民幣很快跌破7元關口,隨後美國又指責中國操縱匯率,長達一年的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

報道稱,對於貶值可能增加進口成本和輸入型通脹的風險,朱雋認為,中國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既有競爭力較強的出口部門,也有極具實力的進口企業,不是所有企業都希望貶值,也不是所有企業都希望升值。近年來,隨著外匯市場的發展,參與外匯市場套期保值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藉助市場工具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匯率操縱國”標籤違背常識

報道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元關口之後,美國財政部隨即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中國監管層對此予以駁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很快表態稱,人民幣表現與基本面相符。

朱雋認為,美財政部此舉不符合經濟學基本常識和國際社會的共識,嚴重破壞國際規則,對全球經濟金融產生了十分負面的影響。

“美方不顧事實,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朱雋稱,中國一直承諾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於競爭性目的。

據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公佈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年度評估表示,人民幣沒有被大幅低估或高估,與基本面相符;如果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惡化,危及經濟和金融穩定,中國可能需要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

朱雋並指出,中國一直堅定地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已經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著中國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人民幣日益體現出強勢貨幣的特徵。

報道強調,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數據,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8%,實際有效匯率升值47%,是G20中最強勢的貨幣,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貨幣之一。

報道稱,美國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後,中國央行很快發佈新聞稿稱,堅決反對美國這一行為,並堅稱中國不存在“匯率操縱”的問題;央行行長易綱也表示,對人民幣繼續作為強勢貨幣充滿信心。

報道認為,美國以及七國集團(G7)的一些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缺乏G7和IMF的明確支持,美國就算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也不大可能真的把中國怎麼樣。

央行官員:人民幣匯率處合適水平“匯率操縱國”標籤違背常識

資料圖片。(新華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