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90後的童年回憶“By2組合”又上熱搜,終於不是因為整容、緋聞、塑料姐妹情等負面八卦了。

她們作為最大牌的噱頭參加了選秀節目《明日之子》第三季,時隔多年重新回到觀眾視野的表演,也完全沒有讓大家失望。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她們給自己的歌曲《DNA》重新編舞,實力和颱風都得到了孫燕姿、華晨宇、孟美岐等幾位星推官的肯定,也在網絡上喚醒了好多沉睡的集體回憶。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說來十分感慨,距離By2姐妹作為林俊杰師妹、甜心少女偶像出道,都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她們既有《我知道》、《愛丫愛丫》等等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有不俗的實力,如今卻也要扛起”回鍋肉“的標籤,在前途未卜的選秀節目裡給自己再謀一條出路。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對”回鍋肉“雙標

如今的內地選秀節目,選手中總有不少“回鍋肉”,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已經出道過、有過演藝經驗或參加過選秀的人,又來到新的選秀節目“回鍋”,言語間還經常帶著點貶義。

《明日之子》第三季乾脆捅破了這層窗戶紙,直接把選手區分成了兩個賽道:start和restart,說白了其實就是素人和“回鍋肉”的對立,甚至有點相互較勁的意味。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不難發現,導師們對毫無出道和表演經驗的start選手更為寬容,更容易欣賞到她們身上璞玉般的質樸,青睞那份未經雕琢卻能打動人心的純真。

第一期中僅有的兩個“六星選手”(即六位評委全部給星),便都是聲音和氣質都很乾淨的十八九歲的小姑娘。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相比之下,restart選手雖然被寄予厚望,卻狀況百出,時常令導師們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restart選手中不乏實力才華兼具的歌手,比如高曉鬆曾經捧過的”自習室女生“周子琰,六七年前小火過一陣兒,起點算是蠻高的。

看到她從幕後出來上節目,粉絲自然很高興。臺下的導師們卻不是很滿意,覺得她的表現不夠驚豔,和前幾年沒有多大差別。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另一位選手蘇北北,有著能唱《Opera 2》的實力,但急於證明自己,便難免顯得急躁,在導師心裡落了個只顧著”瘋狂輸出“的印象。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最讓人唏噓的是”大小姐“組合童星出身、已經有過十年表演經驗的吳兆弦。

她和小時候一樣甜美可愛,表演唱跳也有著流水線般的甜美可愛。這樣的少女在《創造101》裡或許能收穫不少人氣,《明日之子》導師給她的評價卻相當苛刻:

她不斷學習和重複的表演動作已經機械化,微笑的時機和幅度可能再唱一百遍都是這樣的,觀眾從她的表演中“已經快感受不到靈魂了”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可見,導師們對於”回鍋“小姐姐真的很嚴格。

restart的選手實力並不差,只是導師們就像孫燕姿所說,會不由自主地用更高的標準來審視這些已經在演藝圈體會過酸甜苦辣的女孩,卻失望地看到有人不過是循規蹈矩、漫不經心地重複自我

對比下來,By2的表演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因為她們在實力、臨場發揮、舞臺經驗上都拿出了最有說服力的表現。

或者說,人們總是默認”回鍋肉“們一次次地揹負著壓力也要參加選秀這種殘酷的生存戰,那種支撐著他們背水一戰的精氣神兒,總該有點不一樣。

可惜,節目裡目前只有By2的樣子符合了這種想象。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選秀界的勞模

《明日之子》首播後,restart選手的低迷也引發一種嘲諷的聲音:這不是恰恰印證了“回鍋肉”老是紅不了是有道理的?

正如最近這兩年愈發佔上風的一種論調——ta都參加過多少次比賽了,要紅早紅了。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隨著選秀節目的回鍋率越來越高,觀眾產生疲倦和逆反心理很正常:how old are you?我看膩了。

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回鍋肉選手真的很努力,宛如選秀界的勞模。

他們為了一個目標,積極參與這個領域內所有的節目。比如這幾年那些分不清的歌唱選秀節目,裡面的選手常常互相對換宛如串門。

甚至,他們輾轉於不同類型的選秀節目不停歇。

當年在《中國有嘻哈》裡刷了個臉的yamy和強東玥,誰也沒料到她倆轉眼就在《創造101》battle女團舞;大廠選手前一秒還在賣萌比心,淘汰了搖身一變去隔壁搶大金鍊子,也是常有的事。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最近剛在《創造營2019》成團出道的劉也,算是努力的選秀常客裡最近終於得償所願的一個。

《星動亞洲》《向上吧!少年》《快樂男聲》《奇舞飛揚》《這就是街舞》……這些不同類型的選秀都在他的履歷表上,慢慢積累的人氣終於在今年的創造營收到了最有性價比的回報。

仔細想想,這有點像普通人不斷跳槽,只為每次給自己找一點升職加薪的空間,最後終於有了個還不錯的工作(儘管只有兩年合同)。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SWIN時期的劉也和蔡徐坤

還有的”回鍋肉“比較奇特,是殺回統一檔節目的續集裡。

曾《中國有嘻哈》獲得全國六強的黃旭,兩年後又回到《中國新說唱》第二季,想要證明自己的進步,儘管之前的成績已經很不錯。

其實這也是好事,畢竟再厲害的人也有成長的空間。但觀眾也不是很買賬,不屑地稱新說唱第二季簡直是”有嘻哈+偶練+熱血街舞團+青你的回鍋肉大亂燉“(說著都有點餓了)。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相比較於黃旭這種在同一個節目反覆嘗試的人來說,全能勞模型回鍋肉選手其實更讓人唏噓——

他們可能會創作、會唱跳、會rap、會籃球,每個方面也許都能打個70分。但在人才濟濟的選秀市場裡,在垂直細分的各大節目面前,70分實在是不夠用,甚至可能讓一個人存在感薄弱到連”選秀專業戶“的名號都無法擁有。

就像《明日之子》這季的星推官龍丹妮所判斷的,選秀節目其實對回鍋選手挑戰更大,因為他們可能終於要面對一個事實:

曾經給自己設定的道路,曾經以為自己可以的那個樣子,也許會被證明是行不通的。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在觀眾眼裡,”回鍋肉“讓人審美疲勞,他們到處刷臉蹭熱度,拼命地在流量時代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但更殘酷的是,為了吃這碗青春飯,他們其實也可能是在用有限的青春不斷試錯,最終卻還是難以避免走向那個現實的、不如意的結局。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回鍋肉“也得看火候

成王敗寇的道理,在評價“回鍋肉”選手的時候也適用——有些人被嘲”回鍋肉“,只是因為他們一直是某種意義上的失敗者。

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回鍋反而才是正確的契機終於到來

他們的故事彷彿是在證明那句中國老話: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你怎麼知道ta這次紅不了?

比如張傑,公認的選秀”回鍋肉“鼻祖,也是翻紅後的成功最顯著、最持久的一個。

他的故事證明比賽的絕對名次並不重要,2004年的《我型我秀》的冠軍比不上三年後《快樂男聲》第4名的熱度和社會影響力,更不要說後續的一系列資源。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到了如今偶像團體選秀時代,”偶創青團營“五大節目,最終角出的C位也全都是人們口中的”回鍋肉“。

蔡徐坤早就通過選秀節目以男團身份出過道,可是當時的偶像文化和粉絲氛圍跟如今相比就是九牛一毛。他選擇參加《偶像練習生》,說是在最恰當的時機重新開啟了一段人生也不為過。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通過《創造101》翻身的孟美岐、吳宣儀,這鍋回得也物超所值。

在貴為”選秀元年“的這個時間節點,她們從韓國女團回到國內,面對的是一片比男愛豆空白還大的女愛豆市場。

在量級巨大的國內觀眾面前,她們只是把在韓國偶像工業體系中接受的訓練和積累的經驗展現出來,就足以讓她們的實力和魅力吊打絕大多數對手,穩穩當當地填補了這塊市場需求。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今年三檔男團選秀大混戰中,最終坐上C位寶座的李汶翰、趙品霖和周震南,一個是男團UNIQ成員,一個是前SWIN成員,一個是《明日之子》第一季第4名。

同樣,他們都已經在娛樂圈經過了不少的打磨,並且在中國偶像文化最紅火的時刻,搭上了最適合自己綜合實力的這班車。

這些成功者的經歷會讓人感嘆,選秀節目,時也命也。”回鍋“成不成功,有時也得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和當下的時機,是不是彼此適配的最優解。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回鍋成功了,然後呢?

有趣的是,會關注這些選秀的觀眾更樂於糾結在節目本身,為了”回鍋肉是不是把這個節目拖糊了“、”自帶粉絲對別人公不公平“這些話題大動干戈。

其實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現在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選手難以避免,且越來越多?

一方面,在偶像選秀瘋狂battle的當下,有過出道經歷的選手一定程度是用來填補練習生這把韭菜青黃不接的尷尬。

畢竟大家都心知肚明,以中國目前的偶像培養體系,能湊齊一年三百個實力過關長得好看還能有熱度的純練習生,哪有那麼容易。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張遠參加《創造營2019》

另一方面,這個大環境僧多粥少,後選秀時代本身就沒有多少發展空間

比如愛豆的生存環境:選偶像團體的節目辦的時候紅紅火火,粉絲也圖愛看他們唱歌跳舞,但一年到頭,愛豆們在國內並沒有幾個展示舞臺的機會。最後不知怎的,大家都殊途同歸變成了十八線演員。

甚至可能更慘——《青春有你》的C位李汶翰談自己為什麼出過道還要來參加節目,就是因為兩三年沒什麼工作機會,不想再摳腳下去了。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像嘻哈、街舞等相對小眾的圈子,選秀節目也很難成為一步登天的終點,他們目前也沒有找到特別有效的面對大眾的突破口。

對於“回鍋肉”選手來說,他們也要謀生,輾轉於選秀節目尋求的是知名度,也是新的機會和可能性。

商業利益擺在眼前,一茬茬造夢的選秀節目也沒有放慢腳步,和那些還想追夢的“回鍋肉”互相成就,或者互相利用。

隨著選秀節目互相同質化,觀眾也會審美疲勞。自然,越晚冒頭的“回鍋肉”,越是要承受嚴苛的審視。

只是,如果這個選秀生態一直循環往復,即便觀眾珍視“選秀新人”的純真質樸和新鮮感,可是誰又能保證一茬一茬冒出來的後起之秀不會在這個大環境中迅速被同化,成為下一批新鮮的“回鍋肉”呢?

· END ·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如今選秀節目裡的“回鍋肉”太多了嗎?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就告訴大家你“在看”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