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
"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在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美妝”的流行觀點,猛一聽很有道理,但認真一琢磨,就破綻百出,甚至到了“反智”的程度。甄垚在回答小夥伴們的問題時,遇到很多這種情況。其中有位小夥伴的問題如下:

"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在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美妝”的流行觀點,猛一聽很有道理,但認真一琢磨,就破綻百出,甚至到了“反智”的程度。甄垚在回答小夥伴們的問題時,遇到很多這種情況。其中有位小夥伴的問題如下: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一個從業7年的所謂專業人士,僅僅以乳化劑、增稠劑多少來判斷一款產品的好壞,真的把甄垚“震驚”到了。估計這位“專業人士”一直從事的是前端銷售工作,所得到的化妝品知識主要來自公司培訓。對化妝品配方這塊兒,連門都還沒有摸到。這些觀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很多護膚小白被誤導。甄垚今天就聊聊乳化劑和增稠劑有沒有那麼“不堪”。

"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在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美妝”的流行觀點,猛一聽很有道理,但認真一琢磨,就破綻百出,甚至到了“反智”的程度。甄垚在回答小夥伴們的問題時,遇到很多這種情況。其中有位小夥伴的問題如下: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一個從業7年的所謂專業人士,僅僅以乳化劑、增稠劑多少來判斷一款產品的好壞,真的把甄垚“震驚”到了。估計這位“專業人士”一直從事的是前端銷售工作,所得到的化妝品知識主要來自公司培訓。對化妝品配方這塊兒,連門都還沒有摸到。這些觀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很多護膚小白被誤導。甄垚今天就聊聊乳化劑和增稠劑有沒有那麼“不堪”。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關於“乳化劑”

乳化劑,聽起來非常化學的一個名字。對很多文科生來說,可能不明就裡,也懶的瞭解。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水和油是不能相互溶解的,強行混合在一起,會分為上下兩層,涇渭分明。要想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就需要一箇中間介質,這個介質既要有溶於水的部分(親水基),也要有溶於油的部分(親油基)。這個能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的成分,就是乳化劑。

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護膚產品有洗面奶、水、精華、乳液、面霜、防晒、彩妝等產品。這些產品的成分中,大部分既含有溶於水的成分,也含有溶於油的成分。要想這兩類成分均勻混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體系,帶給消費者愉悅的膚感,就一定要用到乳化劑。

乳化劑就像人體骨骼一樣,支撐整個配方體系,形成穩定的乳液結構,創造各種膚感、滋潤度的產品,適合不同類型的皮膚。如果沒有乳化劑,我們就只能回到原始社會,油是油,水是水。要麼在面部直接塗抹油,要麼塗抹水,想想都難受。想塗抹混合不同比例水油構成的乳液(霜),想都別想。在某種程度上,有了乳化劑,才有了現代化妝品工業。

既然乳化劑這麼重要,為什麼普通消費者一提到他,主要是負面的印象呢?這個就說來話長。乳化劑有相當一部分,是以石油為原料提煉、合成的。生產過程中,會有一些雜質混雜期間,這些雜質很多是副產品,很難百分百清除。國家雖然制定了標準,但不同廠家的產品,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常情況下,這些雜質被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內,不會對肌膚造成影響。但有的廠家可能出於各方面的原因,使用了雜質含量高的乳化劑,就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對各種乳化劑安全性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發現有的乳化劑在超過一定的濃度後,會刺激皮膚,給肌膚帶來傷害。這也是乳化劑被人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大家也不用恐慌。認真看那些研究報告,往往所使用的量,遠遠超過我們日常接觸的量。乳化劑在化妝品的添加量通常都不會很大,只要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乳化劑,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

大部分乳化劑並沒有護膚作用。因此,很多消費者認為它是多餘的、沒用的成分,添加量越少越好,最好不添加。

最近這幾年,各種新型的乳化劑不斷湧現,安全性、溫和性、乳化特性都有很大提高。還出現了一些有機乳化劑,不但溫和、安全,還有護膚作用。但價格比較高,乳化特性還有待提高。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安全溫和的乳化劑可供選擇。

"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在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美妝”的流行觀點,猛一聽很有道理,但認真一琢磨,就破綻百出,甚至到了“反智”的程度。甄垚在回答小夥伴們的問題時,遇到很多這種情況。其中有位小夥伴的問題如下: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一個從業7年的所謂專業人士,僅僅以乳化劑、增稠劑多少來判斷一款產品的好壞,真的把甄垚“震驚”到了。估計這位“專業人士”一直從事的是前端銷售工作,所得到的化妝品知識主要來自公司培訓。對化妝品配方這塊兒,連門都還沒有摸到。這些觀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很多護膚小白被誤導。甄垚今天就聊聊乳化劑和增稠劑有沒有那麼“不堪”。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關於“乳化劑”

乳化劑,聽起來非常化學的一個名字。對很多文科生來說,可能不明就裡,也懶的瞭解。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水和油是不能相互溶解的,強行混合在一起,會分為上下兩層,涇渭分明。要想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就需要一箇中間介質,這個介質既要有溶於水的部分(親水基),也要有溶於油的部分(親油基)。這個能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的成分,就是乳化劑。

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護膚產品有洗面奶、水、精華、乳液、面霜、防晒、彩妝等產品。這些產品的成分中,大部分既含有溶於水的成分,也含有溶於油的成分。要想這兩類成分均勻混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體系,帶給消費者愉悅的膚感,就一定要用到乳化劑。

乳化劑就像人體骨骼一樣,支撐整個配方體系,形成穩定的乳液結構,創造各種膚感、滋潤度的產品,適合不同類型的皮膚。如果沒有乳化劑,我們就只能回到原始社會,油是油,水是水。要麼在面部直接塗抹油,要麼塗抹水,想想都難受。想塗抹混合不同比例水油構成的乳液(霜),想都別想。在某種程度上,有了乳化劑,才有了現代化妝品工業。

既然乳化劑這麼重要,為什麼普通消費者一提到他,主要是負面的印象呢?這個就說來話長。乳化劑有相當一部分,是以石油為原料提煉、合成的。生產過程中,會有一些雜質混雜期間,這些雜質很多是副產品,很難百分百清除。國家雖然制定了標準,但不同廠家的產品,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常情況下,這些雜質被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內,不會對肌膚造成影響。但有的廠家可能出於各方面的原因,使用了雜質含量高的乳化劑,就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對各種乳化劑安全性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發現有的乳化劑在超過一定的濃度後,會刺激皮膚,給肌膚帶來傷害。這也是乳化劑被人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大家也不用恐慌。認真看那些研究報告,往往所使用的量,遠遠超過我們日常接觸的量。乳化劑在化妝品的添加量通常都不會很大,只要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乳化劑,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

大部分乳化劑並沒有護膚作用。因此,很多消費者認為它是多餘的、沒用的成分,添加量越少越好,最好不添加。

最近這幾年,各種新型的乳化劑不斷湧現,安全性、溫和性、乳化特性都有很大提高。還出現了一些有機乳化劑,不但溫和、安全,還有護膚作用。但價格比較高,乳化特性還有待提高。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安全溫和的乳化劑可供選擇。

這個“反智”的美妝謠言,您中招了嗎

關於增稠劑

顧名詞義,增稠劑是調節體系粘稠度的成分。在很多年前,消費者喜歡用精華的粘稠度判斷好壞。如果精華粘稠,通常會認為有效成分含量高,比較有效果;如果精華很稀,像水一樣,就會感覺有效成分含量低,效果不大。實際上,產品粘稠度和有效成分添加量並沒有必然聯繫,粘稠度大部分是通過增稠劑來調節的。雖然現在大部分消費者已經知道這些知識,但產品粘稠度,仍然是選擇產品的關鍵因素之一。

用於化妝品的增稠劑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既有“天然和改性天然聚合物”類的增稠劑,比如:阿拉伯膠、瓜兒膠、黃原膠、果膠、瓊脂、明膠、海藻膠、角叉膠、糊精等。也有“有機合成聚合物”類的增稠劑,比如: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酰胺聚合物、聚硅氧烷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硅等。還有“無機聚合物”類的增稠劑,比如:水輝石、硅鋁酸鎂、膨潤土、有機黏土、合成硅酸鎂鈉等。

增稠劑可不單單是增稠,有時還起到緩釋的效果。比如水楊酸,對暗瘡、粉刺具有不錯的效果,但水楊酸刺激性大。把水楊酸和泊洛沙姆407搭配使用,可以讓水楊酸緩慢釋放,肌膚不會短時間大量接觸水楊酸,降低水楊酸的刺激性。

還可以起到分散、懸浮的作用,讓活性成分更好的溶解,維持整個體系的穩定,創造各種膚感。有些增稠劑還有保溼的作用。

和乳化劑一樣,增稠劑雖然護膚作用不強。但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成分,而是構成化妝品穩定體系的骨架成分,是必須成分。增稠劑的種類非常多,只要選擇合適的成分,原料品質保證,安全性、溫和性是有保障的,不用過分擔心。

普通消費者,包括一些成分黨、網紅、博主,在判斷一款產品功效時,往往只看有效成分,其他忽略不計,很少分析整個配方架構和體系。有的是不懂,完全不知道;有部分技術研發人員可能覺得講這些消費者聽不懂,乾脆不講。如果只看有效成分,不看其他成分,連配方的門還沒有摸到。

綜上,乳化劑和增稠劑雖然沒有多大的護膚功效,但他們是大部分產品的重要構成成分,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如果一個人簡單、粗暴的以乳化劑多少來判斷產品好壞,肯定是個忽悠,不要被矇蔽。

甄垚,化妝品配方師,從事美容、護膚行業超過15年,倡導理性護膚,反對跟風購買。每週不少於5篇護膚文章分享。(前面的文章底部有我的……),裡面有我全部的文章。您有任何護膚問題,歡迎留言給我,有問必答。歡迎關注!瞭解甄垚,請點擊“瞭解更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